全國兩會牽動舉國之心,政府工作報告中關於「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每一條款,都成為各界關注焦點。「智者前瞻,智庫遠謀」,以助力國家決策、推動現實發展為己任的中國智庫專家,成為眾多聲音中解讀最新政策、謀划具體路徑的一大主力軍。
2015年12月,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名錄確定。「高端」來自雄厚實力與鮮明特色,來自家國情懷與現實關切,直接體現於對國家決策的前瞻預估、精準把握、切實建言。「兩會時間」,高端智庫首席專家們如何看待政府工作報告?如何解讀兩會精神?關注並致力於推動哪些重要議題?
1.總體評價:腳踏實地、迎難而上、奮力進取的行動綱領
「有些事,只有中國能做成。」應媒體之邀第一時間解讀政府工作報告的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這樣表達心聲。令他感到振奮的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再一次說明中國道路和中國制度確實有其獨特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編譯局局長賈高建在人民大會堂聆聽了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他的第一感受是:這是一份腳踏實地、迎難而上、奮力進取的行動綱領。「對2015年工作的回顧和總結客觀全面,對2016年工作的安排與部署翔實清晰,問題抓得比較準,提出的對策也得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季志業的日常工作,便是研究國際社會對我國各項工作的反應與評價。「從目前來看,這次政府工作報告及其對報告的權威解讀,已經在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他結合研究與數據分析指出,通過此次兩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的媒體報導,對中國經濟的信心都有明顯上升。「當然,從中也看得到中國自身對當前經濟形勢的理性研判。總體上,兩會正面地傳遞了中國聲音,某種程度上達到了以正視聽的效果。」
2.特別關注:樹立「五大發展理念」,緊緊抓住發展主線
謀定而後動。成功的行動基於準確的理念。在政府工作報告對「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的闡釋中,「五大發展理念」成為智庫專家們的一致關注點。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陳東琪著眼全局,總體解析了「五大發展理念」的意義作用與相互關係:創新被置於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是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重點解決發展質量、提質增效問題;協調發展,重點是要處理好地區之間、經濟與社會、經濟與自然、城鄉之間的關係,重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三大戰略」;綠色發展要堅持生態優先的戰略定位,實現代際可持續發展,協調自然和社會發展,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雙贏之路;開放是更高層次的開放,要實現內部與國際相結合,使開放更有效率、更有水平;共享發展,要增加公共服務供給,堅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續方向,從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
「『五大發展理念』全面深刻、配套到位,構成一個有機整體。」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肖濱認為。他結合廣東當地發展實際,對「五大發展理念」的重要性逐一論證:「廣東產業升級需要創新;縮小內部區域差異需要協調發展。近些年,珠三角地區環境透支,發展難以為繼,迫切需要綠色理念作為引領。進一步擴大開放,實現共享發展也是勢在必行。」
「樹立新理念,把握新特徵,開拓新局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魏禮群如是總結。他指出,「五大發展理念」反映了時代訴求、人民意願,是破解發展難題的根本之策,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指導方針。
3.給出對策:找準關鍵問題,謀划具體路徑
對於全國人大代表、上海社會科學院院長王戰而言,每份建議,都是一份微縮的「智庫報告」,必須從現實問題出發,並致力於解決問題。今年,他帶來了8份建議,每一份的題目都十分具體:產業需求驅動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建立健全機構養老體制機制、提升我國大數據安全治理能力……
在改革大局中尋找關鍵癥結,針對具體問題給出實際對策,這是高端智庫開展研究的一貫理路;而其最關注的領域與問題,又體現了高端智庫「獨樹一幟」的專業化特徵。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院長顧學明最為關注的,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的「貿易強國」發展目標。他認為:「在全球貿易萎縮、我國外貿預期增長目標未能實現的大背景下,明確提出『貿易強國』目標,既具有提振信心的重大作用,又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體現,明確了未來發展方向。」
綠色發展如何實現?能源行業怎樣應對?這是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原院長孫賢勝時刻掛在心頭的「問號」。他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增加天然氣供應,完善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發展扶持政策,提高清潔能源比重,正是對油氣行業當前所面臨挑戰採取的積極措施。「油氣行業必須加強市場化競爭,加強供給側改革和創新,破除壟斷、提高效率,推動企業體制機制改革,促進技術和管理方式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明確提出要『制定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辦法』,有關部門需考慮究竟劃出哪部分資產或資本,從哪些行業和企業入手,以什麼形式劃轉,股權結構如何調整……」張維為一口氣點出諸多著力點,「只有這樣,我們的社保事業才有可能健康發展。」
殷殷之心,拳拳之情,為了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共同夢想,「國之智囊」行進在路上。
連結
2015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的意見》,強調實施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規劃,加強智庫建設整體規劃和科學布局,統籌整合現有智庫優質資源,重點建設50個至100個國家亟須、特色鮮明、制度創新、引領發展的專業化高端智庫。11月9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方案》。12月1日,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工作會議在京召開,確定首批25家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宣部部長劉奇葆強調,高端智庫要明確研究方向,堅持走專業化路子,著力在提升研究質量上下功夫,多出優秀成果。要發揮自身優勢,在對外交流、公共外交、輿論引導中展現更大作為,深化拓展與國際智庫的交流合作,在國際舞臺上積極發聲、善於發聲,增強國際話語權。
(本報記者 王斯敏 楊謐 張勝 王璡 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