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依次為魏健、曹立新、鍾世堅。
中紀委網站昨天發布,廣東省紀委副書記、省監察廳廳長、省預防腐敗局局長鍾世堅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鍾世堅成為十八大後第二名落馬的省級紀委副書記。
鍾世堅1956年5月出生,廣東電白人。他在珠海工作30餘年,並於2007年出任珠海市委副書記、市長。2011年9月,鍾世堅調入廣東省紀委,任正廳級幹部。2012年1月出任廣東省紀委副書記,2013年3月兼任廣東省監察廳廳長。
這是中紀委「自我開刀」、「自我淨化」的又一案例。
哪些人是中紀委消除的「內鬼」?
十八大以來,已有多名紀檢幹部以及與紀檢系統有關的官員落馬。
2014年5月9日,中紀委曝光一起紀檢系統內部腐敗案件:中紀委第四紀檢監察室主任魏健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魏健成為了當時中紀委機關內部最高級別的落馬官員。除此之外,還有山西省紀委原常務副書記楊森林以及中紀委原副局級紀律檢查員、原監察專員曹立新等成為十八大以來落馬的「燈下黑」。
據《廉政瞭望》報導,2014年8月15日,中國紀檢監察學院原副院長、反腐專家李永忠在一個講座中感嘆道,「幾年來,曾任職東南西北四個省的紀委書記王華元、李崇禧、金道銘都出了問題,實在讓人痛心。這也說明中央紀委查案沒有禁區。」
十八大以來,中紀委監察部已進行了兩輪機構改革。其中一項,就是在2014年4月增設了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防止紀檢監察系統「燈下黑」。
對於此機構設置的初衷,王岐山曾在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審議時表示,此舉意在加強對中紀委監察部機關以及各省區市、中央和國家機關紀檢監察幹部的執紀監督,用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努力實現治理能力現代化。
社科院專家在接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紀檢監察幹部監督室充分體現出了黨內沒有特殊黨員、特殊幹部、特殊隊伍的政治立場。「即使掌握了執紀權,不但沒有特權,反倒應該接受更加嚴格、嚴苛的綱紀約束。」自揭家醜,也說明我們找到了反腐敗的正確道路,顯示出了黨內自我淨化、自我糾錯的超強能力和政治定力。「打掉這些『內鬼』,無論是樹正氣,還是淨化政治生態都會有一個可預期的良好未來。」
專家解讀:以零容忍的態度解決「燈下黑」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打鐵還需自身硬」,中紀委也不斷強調,要打造一個忠誠、乾淨、擔當的紀檢監察隊伍。
2015年1月7日,中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黃樹賢在中央紀委監察部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一系列數字,2014年查處的違紀違法紀檢監察系統幹部1575人,其中廳局級34人、縣處級229人。
黃樹賢在發布會上說,要以鐵的紀律打造過硬隊伍,不遮掩、不護短,教育了幹部,純潔了隊伍。對紀檢監察幹部違紀違法案件要「堅決立案查處,並及時向社會公布」。
社科院專家在接受中國共產黨新聞網記者採訪時表示,紀檢監察幹部如果執紀違紀、知法犯法,造成的惡果是加倍的。否則會造成「沼澤效應」和「破窗效應」,「不解決燈下黑的問題,誰還會從內心深處產生對紀律、法紀的敬畏感?」 所以要以零容忍的態度去清淤、排毒、拔爛樹。不管這爛樹是病在黨政幹部,還是紀檢幹部裡,都要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