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保險試水網際網路金融 保險系P2P有何光合作用

2021-01-10 快科技

楊芮

風起雲湧的P2P大潮裡又添「新人」,「新人」之所以吸引眼球是因為它是保險系的第二家。

如果說P2P之前還處於想和保險合作的籌備期或初期,那麼這輪保險公司入局P2P,將給P2P和保險業務的合作帶來更多可能性。在P2P眼中,繼與票據、保理、融資租賃等加速跨界合作之後,保險或將成為P2P的「下一城」;而在保險眼中,P2P似乎是入局網際網路金融的「引擎」。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獲悉,近日,由陽光保險發起設立的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北京中關村融匯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惠金所」)正式落地。據了解,該平臺將成為包括P2P、C2C、B2C、B2B等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在內的綜合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

從惠金所的業務範圍來看,其餘平安集團旗下陸金所的定位非常類似。近期,平安稱,陸金所的P2P業務將與平安直通、平安信保整合為「平安普惠金融」集群,陸金所將轉型為純粹的金融資產交易信息服務平臺。

而惠金所的目標亦是綜合網際網路金融服務平臺。

事實上,陽光財險早在3年前就已開展了小額保證保險的金融服務業務,而近日陽光財險亦不斷出現在與各家P2P合作的「舞臺」上。據一位接近陽光保險的人士透露:「惠金所的定位確實和陸金所類似,是陽光保險進軍網際網路金融的再進一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陽光保險集團總裁室創新總監張見任惠金所的董事長、經理,陽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銷售總監鄧可、陽光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監事褚光偉同時出任惠金所的董事。而在惠金所的定位中,還強調了多樣化的投資理財選擇、融資通道以及非標金融資產的轉讓平臺幾個關鍵點。

根據《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梳理,P2P與保險公司合作主要有兩大模式,即「內外兼修」:由主外開始的合作即購買保險產品或與保險公司合作增信,其中一種是信用保險,另外一種是給投資者帳戶資金安全投保及給借款人投資意外險;新生的「主內模式」,則是深層次的產品合作,例如保單質押融資產品等。

以此前陽光保險和有融網的一個合作「交易資金損失保險」為例,陽光財產保險將對該平臺的每筆交易承擔保險責任,包括資金的充值、資金的提現、資金的投資及資金的還款。一位小保險公司人士坦言:「P2P平臺的風險一直是保險公司考慮的問題,除了發展網際網路金融的目標,陽光保險的出發點可能基於對於風險的控制自主性更強,且銷售渠道更為廣泛。」

零壹財經研究總監李耀東曾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談及,目前P2P和保險基於承保端的「結合」還只是原有保險業務的一個自然延伸,不足以產生「化學反應」。P2P平臺與保險的看點在於「第三種模式」的可能性。具體而言,比如P2P平臺與保險可以做流動性的合作以及P2P的債權轉讓等。事實上,對於和P2P的合作,保險業界一直有很多探討,已經進入操作層面的也不少,比如積木盒子與某大型保險公司一直在洽談合作中,合作方式也在向「化學反應」發展。

相關焦點

  • 徐瀚:從熵增定律看網際網路金融保險發展的未來
    剛好受邀參加清華五道口金融旗下FINLAB的一個線上沙龍在整理PPT和思路,話題是疫情下網際網路保險的新趨勢。  我覺得從增熵定律看行業的變革一定是個有意思的話題。因為人性是容易追求舒適和容易的,行業也是,保險行業在過去的發展中多次也確實走在熵增的路上,只以獲取更大規模的保費為目標,無規律,無序和混亂發展。
  • *ST廈華前三季度淨利潤665萬 開展小額貿易試水網際網路金融
    事實上,從今年1月份開始,廈華就已經開始籌謀公司業務轉型,最終將轉型目標鎖定在網際網路金融方向。此後的大半年時間裡,廈華先後啟動兩次重組計劃,最終都因各方面原因終止。目前,*ST廈華仍定位在網際網路金融領域推進轉型目標。  與此同時,廈華也在為轉型進行了一系列鋪墊和試水工作。
  • 大象保險:網際網路保險的探路者
    而網際網路保險更多的是從用戶角度出發,在用戶端獲得需求,再通過多維的用戶畫像分析,結合基於時間軸的動態變化去分析用戶在不同階段有可能有哪些保險需求,從而來定製研發保險險種。 楊喆認為,這兩個流程從出發點就有著根本的不同:傳統的方式是以銷售為主,以保險公司為本;網際網路保險則是以用戶需求為核心,加以智能化和智能流程分析。
  • 「網際網路醫療+保險」:模式,還是故事?
    這個流程圖看上去略微有點複雜,但其實關鍵要素就是兩個:醫療和保險。而從國內的網際網路醫療公司看,無論最初的切入模式有何不同,最終都是在圍繞著這兩個環節做文章。 平安:自籌自建型 本質上,平安健康不能算作是網際網路醫療的創業公司,而應該算作是金融巨頭在新興領域的一點點嘗試,只不過氣勢洶洶。平安好醫生還沒有正式上線的時候,坊間就有疑似公關稿標題稱「平安入局移動醫療 新玩法震懾阿里騰訊」。 目前,平安的這個新玩法外界基本上也看清楚了,就是自籌自建。
  • p2p理財公司排名:2017年十大安全的P2P平臺排名
    =====推薦閱讀=====  【p2p理財公司排名】4月互金平臺移動影響力百強榜   4、投哪網  投哪網於2012年上線運營,是全國最大的車貸直營平臺,註冊資金10000萬元,有用戶資金存管,存管機構為廣發銀行,2016年加入中國互金協會,歷史平均收益8.44%,在行業收益中屬中上水平。
  • 網際網路保險「五軍殺」
    01 強強相爭:網際網路挑戰線下霸權,五股勢力明爭暗鬥 就目前我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已有的經營模式來看,大致有五種: 分別為保險公司自建網絡平臺、電商平臺、專業第三方保險中介平臺、專門的網絡保險公司和近些年新生的網際網路健康等產業方平臺。
  • 2018中國十大金融公司排行榜: 傳統金融與網際網路新金融齊頭並進
    幾年前,中國幾大頭部金融公司還牢牢被銀行、保險等公司佔據,而現在提到金融公司,人們想到的除了這些傳統行業,還有風頭正盛的網際網路金融公司。   時下,依靠強大的資本背景,許多網際網路金融公司已迅速崛起,並成長為角逐金融領域的重要角色,擴充著中國金融市場樣態。下面,小編就來詳細分析位於頭部的十家金融公司的具體情況。
  • 以網際網路的方式做保險 提升用戶價值
    本報記者 楊崇 鄭利鵬 北京報導數字金融將帶給我們怎樣的改變?數位化時代,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又將如何應時而為?對此,眾安在線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眾安保險」)風控副總裁于洋指出,「數字金融的發展可能會超出想像,其將會創造更多諸如無人駕駛、遠程醫療等新場景。
  • 分子實驗室:網際網路保險反思
    隨著網際網路金融和網際網路保險監管形勢日趨嚴格,「網際網路保險」的熱度逐漸降低,取而代之的新名詞是「保險科技」,而其來源大多是舶來於海外FinTech的重要分支「InsurTech」的直譯。那到底什麼是「保險科技」,保險科技與網際網路保險又有什麼異同呢?
  • 傳播保險正能量 陽光保險「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
    據了解,保險公眾宣傳日活動期間,陽光保險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線上線下宣傳活動,在線上,陽光保險上下積極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手段,發布公眾宣傳日活動信息、傾聽公眾心聲、深入了解消費者需求,在進一步宣傳保險文化的同時,普及保險知識,樹立了誠信、責任及專業的陽光保險人形象。
  • 「科技驅動保險行業數位化、生態化發展」2020滬上保險業創新服務...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保險系主任鍾明教授、文匯報相關負責人高建珂先生、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副總經理嚴巍先生等嘉賓出席了活動。論壇上,高建珂先生、嚴巍先生先後致辭、演講。嚴巍先生在演講中指出: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深化,國際競爭更加突出體現為科技創新的競爭,科技創新天然需要冒險精神,需要合理的分散和分擔風險,而保險行業天然具有風險分散和風險管理功能。
  • 首發| 小雨傘保險獲經緯中國、天士力資本B輪一億元融資,網際網路...
    據介紹,小雨傘保險已經與中國平安、中國人壽、中國人保、太平洋保險和陽光保險等50多家保險公司達成戰略合作,服務用戶規模超過300萬人,為用戶提供理賠服務超過萬次,2016年年保費規模實現20倍的同比增長。 傳統保險的生產邏輯往往是從產品設計到銷售,對銷售渠道具有強依賴性,先設計好產品,再以來銷售渠道推銷,因此保險業。
  • 網利寶提醒投資人:不要急著否定P2P,先看清這兩大趨勢
    隨著近幾年P2P的火熱,越來越多投資人了解到p2p理財的優勢,從p2p投資中收穫頗豐,另外還有一部分投資人,仍然持觀望態度。到底P2P能不能投?未來行業將會怎麼發展?網利寶提醒投資人:不要急著下結論,先看清下面兩大趨勢。
  • 銀行業深度報告:網際網路改變金融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中文...
    最 後,雙邊平臺可能在信用風險管理、投資和保障方面有一定推動作用,但期待不宜太高。我們認為不論是P2P貸款、網上理財產品銷售平臺還是網上保險銷售平 臺,都具有一定的跨邊網絡外部性,但與人人組織面臨的局限相同,同邊網絡外部性難有彰顯,這使得這些模式在解決信貸市場逆選擇問題上以及「推」的產品銷售 方面都難有建樹。
  • 網際網路金融年度報告:發展回顧、商業模式及未來展望
    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發展網際網路保險成為行業的共識。截止到 2019 年底,國內已經有眾安 在線、泰康在線、易安財險和安心財險 4 家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超過 100 家保險公司開展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網際網路保險低成本、場景化、全天候、碎片化等優勢也吸引眾多的客戶線 上進行購買保險。
  • 螞蟻集團上市再近一步;陽光保險在海南成立新公司;華安財險遭罰30萬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眾安保險堅持有質量地增長,在健康及生活消費生態高增長的驅動下實現總保費人民幣67.665億元,同比增長14.7%,上半年保險板塊實現盈利人民幣6.221億元,較去年同期上升94.6%,公司整體實現歸母淨利潤人民幣4.905億元,較2019年同期上升418.8%。
  • 保險業協會王玉祥:保險科技助力提升普惠金融商業可持續性
    王玉祥認為,新型數位化保險生態在促進中國普惠金融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豐富了數字普惠金融的實踐。普惠金融在保險業的創新和發展,同樣需要保險科技的紮實推進。從而助力普惠金融的發展。他還建議,保險科技應加強全行業合作,實現高質量發展。保險生態數位化加速疫情以來,保險業數位化水平提速,保險與科技進一步融合,行業發展表現出三大趨勢。
  • 網際網路+金融:金融機構的變革及機遇(上)
    不同業務模式受到的衝擊有何不同?未來這些傳統業務將如何進一步網際網路轉型?本文將以網際網路化程度較高的證券公司業務與銀行業務為重點,按各金融機構、各業務的順序對其網際網路化的業務內容進行逐一分析。 摘要 按程度分類,金融機構網際網路轉型可分為三類。
  • 網際網路巨頭的金融戰略比較:從螞蟻集團、騰訊金融到京東數科
    一、螞蟻集團、京東數科、騰訊金融科技三國鼎立,從「錢袋子」到「科技平臺」的較量三家網際網路巨頭支付業務起點決定了金融科技專注方向各有不同。螞蟻集團的 「支付寶」,構成了其大部分商業模式的基礎,依靠阿里巴巴電商流量構建了極強的交易場景。 騰訊金融依靠「微信紅包」起家,依託騰訊社交極高的壁壘構築起泛社交圈內的綜合金融生態。
  • 從三個維度看網際網路金融之熱
    如何「在跑步中完成調整」,對於我們的智慧是一次全新的考驗——現在有一個概念很熱——「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無論是網際網路企業「搶灘」金融市場,還是傳統金融機構加快網際網路業務創新,抑或第三方力量(如通訊運營商、中介機構等)涉足網際網路金融服務,都客觀反映網際網路金融已呈現多元化趨勢。有人稱之「百花齊放」,有人稱之「魚龍混雜」。德國哲學家黑格爾有句名言:「存在即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