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聽證工作對傳統的書面審查案件等「坐堂辦案」模式提出了挑戰,開啟了與當事人面對面辦案的新模式。2020年,銀川市檢察院以理念「大轉變」牽引工作「大變革」,全面推動民事公開聽證常態化、精細化,在全區率先實現全市兩級院、民事案件類型範圍、聽證人員類型的「三個全覆蓋」。
立足於「做」,以聽證促公開
銀川市檢察院對聽證原則、聽證人員、案件範圍、聽證程序和紀律等在實踐中不斷細化,不斷規範聽證工作流程。率先召開全區首例民事檢察監督案件類案聽證會、全區首個基層院民事案件聽證會。選取擬作出不支持監督申請決定,但存在信訪隱患的;案情複雜,在事實認定和法律適用方面存在較大爭議的;雙方當事人矛盾衝突較大的案件進行公開聽證。充分發揮公開聽證在化解社會矛盾、推進社會治理、促進檢務公開的作用,讓人民群眾以看得見的方式感受到司法公平正義。如石某與寧夏某醫院醫療糾紛一案,該案時間跨度長達二十年,檢察機關通過召開公開聽證會,聚焦案件爭議焦點,查明原審判決認定事實錯誤後提請抗訴。2020年以來,兩級院共對25件民事案件組織開展公開聽證,消除了空白院;聽證案件涵蓋了生效裁判監督、執行監督、支持起訴等民事案件全部類型;聽證人員包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人民監督員、律師等相關專業人士等各個類別。
著眼於「引」,發揮示範效應
市院檢察長許金軍帶頭開展聽證工作,在辦理一起民事申訴案件中主動接訪申訴人並進行聽證,真正做到了化解矛盾、案結事了,強化了辦案的「三個效果」。在頭雁效應的帶動下,兩級院該項工作深入展開,效果明顯。針對缺乏公開聽證經驗的部分基層院,市院採取分組督導指導基層院聽證工作、雙月通報各院公開聽證情況等措施,堅持邊推進、邊總結、邊指導,率先在全區實現全市兩級院民事聽證工作全覆蓋。目前,民事公開聽證25案,佔全市聽證案件數的23%。市院率先開展民事聽證工作,共聽證14案,佔全市民事公開聽證案件的56%。
講求於「效」,強化案件質量
加大對涉民企案件聽證力度,服務「六穩」「六保」。堅持平等保護原則,對8件涉民營企業案件開展公開聽證,積極實現對保護民營企業正常經營的雙贏多贏共贏效果。同時,以精準監督理念引領公開聽證,根據案件類型的不同,廣泛邀請各屆社會經驗豐富、法律實務嫻熟的聽證人員參與聽證,就案件獨立發表評議意見,並將評議意見作為案件處理的重要依據和參考,最大限度地發揮聽證效果。針對提請抗訴案件、需要聽證程序的案件,市院採用先後「套開」聽證會和專家諮詢論證會的方式,加強聽證制度與專家諮詢論證制度的銜接配合,充分保障專家對案件審查的親歷性,保證專家意見的準確性,促進檢察監督的精準性。探索「聽證+」提升監督質效。將民事公開聽證與與司法救助、公開宣告、法治宣傳等相結合,運用檢察智慧、法律智慧深化釋法說理水平,力求息訴服判、案結事了。市院對2起民事監督案件進行公開聽證+公開宣告雙措施,有效化解了當事人之間的矛盾。金鳳區檢察院在聽證中了解到兩名農民工生活困難的情況,及時啟動司法救助程序,發放司法救助金7000元,解決了當事人的困難。
作者/來源:銀川檢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