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進的解耦雙同步坐標系鎖相環的設計與實現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微網中的電壓可能會存在較大的諧波和不平衡,因此要求鎖相環(PLL)能夠迅速、準確地確定電網正序電壓的相位。提出的改進型解耦雙同步坐標系PLL通過在q軸加入6次諧波的陷波器,可抑制電網中的5次負序電壓和7次正序電壓對鎖相的影響。鎖相程序在相位變化較大時改變正弦表的指針,在相位或頻率變化較小時調節DSP周期寄存器。實驗證明了該鎖相方法的有效性。
關鍵詞:鎖相環雙同步坐標系解耦陷波器

1 引言
在微網中,由於電壓可能會存在較大的不平衡和低頻諧波電壓,因此對於併網逆變器而言,能夠準確地獲取電網的基波正序電壓就尤為重要。文獻對常規的d—q變換進行了分析。該變換在電網電壓完全對稱且沒有諧波的情況下能夠準確地獲取電網電壓的相位。當電壓存在不平衡或諧波時,鎖相得到的相位就會存在誤差和波動。降低系統帶寬可抑制高頻諧波,但減慢了PLL的響應速度,反之亦然。
文獻提出在鎖相迴路中加入巴特沃斯低通濾波器的方法,通過低通濾波器來抑制鎖相迴路中的低頻諧波分量,其仿真和實驗證明該方法能顯著提高在電網不平衡和存在諧波時的鎖相精度。文獻先對各相電壓進行鎖相,然後再採用正負序分離的方法,獲得電網電壓中的正序分量,最後再採用常規的d—q鎖相。該鎖相方法能夠消除電網電壓不平衡造成的影響,並且對諧波電壓具有較好的抑制能力。文獻提出採用解耦雙同步坐標系的方法同時對電網中的正負序電壓進行提取,然後將正負序電壓進行解耦,可以很好地抑制電網中的負序電壓。
在上述基礎上,在此提出通過在正序q軸鎖相迴路中加入300 Hz陷波器的方法抑制電網電壓中存在的5次負序電壓和7次正序電壓對鎖相的影響。鎖相程序針對較大的相位變化採取改變正弦表指針的方法,針對較小的相位或頻率變化採取調節DSP周期寄存器的方法。該實現方法能更好地兼顧鎖相的動態性和精確性。

2 改進的解耦雙同步坐標系PLL
2.1 解耦雙同步坐標系模型
電網電壓的表達式為:

式(4)反映了正負序電壓之間的耦合關係:負序d,q分量以一個2倍頻分量耦合到正序分量中;正序d,q分量也以一個2倍頻分量禍合到負序中。通過式(4)可解耦得到正負序電壓中的直流分量,從而抑制電網不平衡對鎖相造成的影響。改進的基於解耦雙同步坐標系PLL的框圖見圖1。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175888.htm

dc相關文章:dc是什麼

低通濾波器相關文章:低通濾波器原理

鎖相環相關文章:鎖相環原理 鎖相放大器相關文章:鎖相放大器原理

相關焦點

  • 用鎖相環CD4046實現電動機轉速測量
    鎖相環是一種以消除頻率誤差為目的的自動相位控制電路,能夠完成兩個電信號相位同步的自動控制閉環系統,簡稱PLL。由於鎖相環具有鎖定後無頻差的特點,因此廣泛應用於廣播通信、頻率合成、自動控制及時鐘同步等技術領域。
  • 基於DSP的高階COSTAS鎖相環的設計
    COSTAS環是一種閉環自適應系統,用於提取相干載波。本文主要介紹了一種用於載波同步的高階COSTAS環路,用於完成MPSK的相干解調中的載波同步。本文提出了一種便於軟體實現的COSTAS環路的簡化結構,用於完成8PSK的載波同步,並詳細討論了採取數位訊號處理器(DSP)編程實現COSTAS環路的一些問題。
  • 全網同步監測裝置GPS接口模塊的改進設計與實現
    電力系統全網同步監測裝置[1]以基於GPS精確授時技術的PMU(相量測量單元)裝置為基本組件,用於解決黑龍江東部電網窩電問題的區域穩定控制系統,是其在工程的一個具體應用。這部分數據傳輸容易出現由於雙埠RAM使用不當引起的對同一地址的讀/寫和寫/寫爭用,造成數據誤讀、數據內容不確定等問題。因此,結合雙口RAM硬體工作特點、實際數據流量及流向,合理設計相關的軟體,可以提高GPS接口板與計算機總線系統數據交換的可靠性。600Hz脈衝與PPS秒脈衝間的同步性、自身均勻性是實現全網同步監測的關鍵指標。
  • 微電網逆變器鎖相環的設計及實現
    實現2種運行模態的平滑過渡和切換是其關鍵技術之一,其中鎖相環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微網主從控制結構中,主逆變器在併網運行時與電網電壓同步,孤島運行時為從逆變器產生電壓參考。本文給出一種提取電網電壓正序分量的鎖相環模型,可確保微網運行模式的平滑轉化,減少切換時的暫態影響,增強了系統的穩定性。
  • 一種雙相位鎖相放大電路設計
    關鍵詞 鎖相放大電路;CD4046;AD630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被噪聲掩蓋的各種微弱信號的檢測越來越受到重視,常用的檢測方法有同步累加和鎖相放大法。文中主要論述一種實用的鎖定放大器的設計方法。1 鎖相放大原理1.1 鎖相放大原理及雙相位鎖相放大器 鎖相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結構如圖1所示,包括想信號通道,參考通道,相敏檢測器(PSI))和低通濾波器(LPF)。
  • 基於tanh函數的永磁同步電機無位置傳感器控制研究
    估計轉子位置,在同步旋轉d - p 軸坐標系下建立和分析了改進型SMO,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搭建改進SMO的仿真模型。估計轉子位置,在同步旋轉d-q軸坐標系下建立和分析了改進型SMO,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搭建改進SMO的仿真模型,通過仿真實驗對系統的可靠性以及魯棒性進行了驗證。
  • 基於TMS320F28035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研究
    1 系統結構針對永磁同步電機高階、多變量、非線性、強耦合的控制特點,如何有效解耦進而實現直流電機般的轉矩控制方式,一直以來都是主要的研究熱點。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機械位置和磁通位置的一致性,決定了其實現矢量控制方面的優越性。
  • 基於H∞混合靈敏度的飛彈解耦控制器設計方法
    工程設計上,通常把較小的耦合項作為隨機幹擾來處理,但當耦合影響較大時,容易使控制系統喪失穩定性,因此必須考慮通道間的耦合效應,並對其解耦。近年來,隨著控制理論的發展,多種解耦控制方法應運而生,如特徵結構配置解耦、自校正解耦、線性二次型解耦、奇異攝動解耦、自適應解耦、智能解耦、H∞解耦,變結構解耦等,其中文獻[4]採用多變量頻域法,將耦合的MIMO系統化為一系列的SISO系統,再用經典頻域法分別設計,實現了BTT飛彈
  • 學術簡報|混合勵磁同步電機的反饋線性化控制新策略
    ,利用非線性系統的微分幾何理論,通過坐標變換與狀態反饋,推導出精確線性化解耦條件及解耦矩陣,並得到三個可獨立控制的線性子系統,即直軸電流子系統、勵磁電流子系統和機械角速度子系統,實現HESM調速系統全局範圍內電流環動態解耦控制。
  • 有源電力濾波器中鎖相倍頻電路的實現
    鎖相倍頻電路是有源電力濾波器諧波檢測模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穩定性對有源電力濾波器快速響應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供電系統的信號頻率隨負載的變化在較大的範圍內變化,為實現準確的信號採樣,DSP必須準確的知道當前信號的頻率,確保採樣頻率與信號頻率保持一致。
  • 基於SimuIink的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系統研究
    電機磁場定向矢量控制的仿真模型,並對PMSM控制系統進行了仿真研究,同時用仿真結果表明了該仿真模型的有效性以及控制算法的正確性,為永磁同步電機控制系統設計和調試提供了理論基礎。1 永磁同步電機的數學模型 為了實現永磁同步電機數學模型的解耦,通常採用dq0坐標下的數學模型,這樣便於分析永磁同步電機的穩態和動態性能。本文是根據Matlab7.0版本中的永磁同步電機數學模型來進行研究的。
  • 數字鎖相放大器的實現研究
    摘要:基於DSP設計了一種採樣頻率可控的數字鎖相放大器。針對數字鎖相放大器對低通濾波器性能的要求,採用CIC和降採樣的方法,實現了一種高效的窄帶低通濾波器。
  • 基於ADF4106的鎖相環頻率器研究與設計
    目前頻率合成器主要有直接模擬頻率合成技術 (DS)、鎖相環頻率合成技術(PLL)、直接數字頻率合成技術(DDS)、混合頻率合成技術四種實現方式,其中鎖相環頻率合成器是射頻電路中最常使用的一種結構,相比於其他幾種結構,PLL結構能夠在有限的功耗限制下合成高性能的載波信號。
  • 基於柔性鎖相環路的動態電壓恢復器控制方案的研究
    基於柔性鎖相環路的動態電壓恢復器控制方案的研究  摘要:動態電壓恢復器(DVR)是一種新型電能質量調節裝置,它能有效抑制電網電壓波動對敏感負載的影響。介紹了應用於DVR的一種新型的鎖相技術—柔性鎖相環路〔soft phase locked loop(SPLL)〕和以此為基礎的控制方案。
  • 北交大特稿:如何實現虛擬同步機有功和無功功率的穩態解耦控制?
    課題研究團隊在電力電子裝置設計開發、風能和光伏電能變換技術、儲能及動力電池應用技術、主動配電網控制技術等相關領域已有多年的研究經驗,並取得了多項成果。導語虛擬同步機的輸出功率在中低壓線路傳輸過程中存在耦合,進而引起功率控制產生穩態誤差,嚴重影響分布式電源併網質量和系統穩定性。如何實現虛擬同步機併網功率解耦控制?且看北京交通大學國家能源主動配電網團隊的相關研究。
  • 如何將傳感器坐標系下的數據轉換到自車坐標系?
    如何將傳感器坐標系下的數據轉換到自車坐標系?本文將會集中在如何將傳感器坐標系下的數據轉換到自車坐標系下。有關無人駕駛技術中傳感器到車體坐標系的坐標轉換原理及數學推導,該原理不僅用在無人車領域,同時在機器人、無人機、三維建模等領域也得到了廣泛使用。 無人車上擁有各種各樣的傳感器,每個傳感器的安裝位置和角度又不盡相同。對於傳感器的提供商,開始並不知道傳感器會以什麼角度,安裝在什麼位置,因此只能根據傳感器自身建立坐標系。
  • 基於FPGA的自然對數變換器的設計與實現
    1971年J.S.Walter[6]提出統一的CORD IC算法,把圓周旋轉、直線旋轉和雙曲旋轉統一到同一個CORD IC迭代方程裡,為同一硬體實現多功能運算提供了前提。由於它將許多複雜的算術運算化成簡單的加法和移位操作,在不影響運算速度和精度的情況下,極大的降低了硬體設計的複雜性,節約了硬體資源。
  • 基於dsPIC30F6010三相異步電動機控制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摘要;介紹一種基於dsPIC30F6010晶片採用全數字雙閉環矢量法控制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控制系統的結構及軟硬體設計方案。以dsPIC30F60 10晶片為CPU的開發板、光電編碼器、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經過改進電流傳感器的集成IPM的驅動電源和自製電平轉換板,構建了一個異步電動機的矢量控制系統。試驗結果表明,電機起動快速,運行平穩,具有較寬的調速範圍,精度較高,滿足了對三相交流異步電動機的調速控制。
  • 五分鐘看清,電動汽車永磁同步電機調速策略
    3 調速方法與異步電機相比,永磁同步電機的電、磁和力的關係更簡單,經過一定的坐標變換,可以實現電流與力矩的解耦。3.1 坐標變換列舉,永磁同步電機變頻調速用到的相關坐標變換。A-B-C 坐標系,以定子鐵芯的圓心為原點,以定子三相繞組為A、B、C三個方向為軸向,軸與軸之間夾角120°。
  • GPS時間同步的原理和技術
    鎖相環技術鎖相環技術是一種使得輸出信號在頻率和相位上與輸入信號同步的電路技術,利用鎖相環技術進入鎖定狀態或者同步狀態後,系統的振蕩器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之間的相差為零。鎖相環技術是時鐘同步的核心技術。模擬鎖相環由檢相器、環路濾波器和壓控振蕩器3個部分組成。而數字鎖相環中的誤差控制信號使用離散的數位訊號,而不是模擬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