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水處理膜技術標準一覽及分析

2020-11-27 中國水網

由於我國分離膜行業發展較晚,出臺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較少,其中膜與膜組件標準有21項,與膜產品相關的裝置標準有24項,全部為推薦性標準,除5項為國家標準外,其他均為行業標準,主要是海洋行業標準,為27項。標準作為行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步驟,起著肯定已有成果、引導行業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因此相關標準的制定對促進膜產業科學化、規範化管理,引導膜產業朝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推動膜技術廣泛應用起到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1. 膜產品技術指標膜產品的相關性能指標繁多,主要有分離透過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三大類,其中分離透過性能包括:產水量、水通量、純水透過率、截留分子質量(切割分子質量)、截留率、脫鹽率、回收率、最大孔徑、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孔隙率、氣密性及完整性等;膜物理性能有:結構性能(外觀、膜面積、膜厚、膜絲內外徑)、機械性能(拉伸強度、爆破強度、彎曲強度、柔潤指數、斷裂伸長率)、電性能(荷電性、Zeta電位)、親水性(接觸角)及耐熱性(最高操作溫度)等;膜化學性能有:化學穩定性(化學相容性)、耐氧化性(短時餘氯耐受限度、過氧化氫耐受限度)、耐酸鹼性(運行及清洗pH範圍)及耐汙染性能等。

膜分離透過性能反映了濾膜的適用範圍,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反映了濾膜的使用條件。膜分離透過性能是膜產品最重要的技術指標,相關研究和測試方法較多,也是現有膜產品標準的主要技術內容,膜物理和化學性能指標除結構性能外,相關標準還是空白。

2. 膜與膜組件標準分析膜產品按膜分離過程分類為微濾(MF)膜、超濾(UF)膜、納濾(NF)膜、反滲透(RO)膜及離子交換膜等;按膜組件型式分類可分為平板膜、卷式膜、中空纖維膜(柱式、簾式)及管式膜、碟管式膜等。

2.1 通用標準

通用標準包括《膜分離技術術語》(GB/T20103—2006)和《膜組件及裝置型號命名》(GB/T20502—2006)。其中GB/T20103—2006標準界定了膜分離領域包括電滲析、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氣體分離膜及離子交換膜的常用術語,對膜分離技術領域的221條術語進行了定義,適用於膜與膜材料、膜組件、液體分離、氣體分離及其他膜分離過程。GB/T20502—2006標準規定了膜組件及裝置型號的命名規則,適用於反滲透、納濾、超濾、微濾、氣體分離膜、電滲析及電去離子裝置。

2.2 反滲透(RO)膜標準

反滲透膜標準有4項:《中空纖維反滲透膜測試方法》(HY/T049—1999)、《中空纖維反滲透技術中空纖維反滲透組件》(HY/T054.1—2001)、《中空纖維反滲透技術中空纖維反滲透組件測試方法》(HY/T054.2—2001)和《卷式反滲透膜組件測試方法》(HY/T107—2008)。HY/T049—1999標準規定了中空纖維反滲透膜除鹽率和水通量的測試條件和測試方法,適用於進水為自來水、苦鹹水及海水的中空纖維反滲透膜的測試。在測試前要進行試樣製備,將膜絲用環氧樹脂粘結於尼龍管或橡皮塞上,然後將固化的膜樣裝入測試管中在測試裝置上進行測試,但對樣品的製備及測試管的要求沒有做出具體詳細的規定或說明。水通量的測定用量筒和秒表測量,不要求恆溫,測得的數據查表換算成25℃時的數值。標準附錄A給出了中空纖維反滲透膜測試裝置流程圖,附錄B給出了醋酸纖維素膜的水通量溫度校正因子表。HY/T054.1—2001標準實施要求與HY/T049—1999標準和HY/T054.2—2001標準配套使用,規定了中空纖維反滲透膜組件的技術要求,適用於纖維素材質膜,對產品規格和尺寸(包括接口尺寸)做出了規定。技術要求中,規定了進水水質和水溫。對3種膜(自來水膜、苦鹹水膜和海水膜)的初始除鹽率和初始產水量(校正到25℃)做出了要求,且產水量允許有±10%的誤差範圍。HY/T054.2—2001標準等效採用了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的標準《反滲透組件性能測試方法》(ASTMD4194:1995)。標準規定了中空纖維反滲透膜組件的測試條件和測試方法,其中自來水和苦鹹水膜組件測試的回收率為(60±2)%,海水膜組件測試的回收率為(30±2)%。標準附錄A給出了中空纖維反滲透膜組件測試裝置流程圖。HY/T107—2008標準規定了卷式反滲透膜元件脫鹽率、回收率、產水量、水通量、密封洩漏點及氣密性6個參數的測試方法。脫鹽率可按氯化鈉濃度法或電導率法計算。目前,中空纖維反滲透膜已很少見,工程中應用的幾乎全為卷式反滲透膜,但是缺乏對卷式反滲透膜元件性能技術要求做出規定的標準,質檢機構只能根據廠家的標稱值進行質量檢驗,評判尺度不統一。由時代沃頓公司承擔起草的海洋行業標準《卷式聚醯胺複合反滲透膜元件》發布實施後將解決這一問題。

2.3 納濾(NF)膜標準

納濾膜標準有1項,即《納濾膜及其元件》(HY/T113—2008)。該標準規定了納濾膜及其元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檢測、檢驗規則等。技術要求規定了在標準條件下納濾膜對於一價離子及二價離子的水通量和脫除率,脫鹽率可按重量法或電導率法測量。一價離子以500mg/L的NaCl為測試液,脫除率應不小於30%;二價離子以2000mg/L的MgSO4為測試液,脫除率應不小於90%。

2.4 超濾(UF)膜標準

超濾膜標準有3項:《中空纖維超濾膜測試方法》(HY/T050—1999)、《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HY/T062—2002)和《超濾膜及其組件》(HY/T112—2008)。HY/T050—1999規定了純水透過率、截留分子質量及截留率的測定方法。所用標準物質聚乙二醇測試液濃度定為5000mg/L,操作上不易實現,應該給出一個允許誤差範圍;所用標準物質牛血清蛋白測試液濃度為1000~3000mg/L,範圍太寬,不科學。關於純水透過率的測試條件,對測試結果有重要影響的測試液溫度及回收率,標準中未做出規定,缺乏嚴格性。HY/T062—2002規定了中空纖維超濾膜組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試驗方法等。其中試驗方法均要求按HY/T050—1999的規定操作,但這兩項標準有不對應的地方,例如在HY/T050—1999中找不到「外觀檢測」和「滲漏檢測」的規定;另外所用術語也存在不統一,例如HY/T062—2002中「純水通量」指標在HY/T050—1999中以「純水透過率」表述。HY/T112—2008規定了對超濾膜的技術要求,專門規定了用於海水預處理的超濾膜組件的技術要求。純水通量及截留性能試驗方法要求按HY/T050—1999的規定執行。另外,規定了完整性檢測、滲漏檢驗及耐壓性能試驗的方法,但後兩者按廠家標稱的最大工作壓力測試,無統一確定的測試壓力規定。耐壓性能試驗要求在標稱的最大跨膜壓差下運行12~24h,測試周期過長。

2.5 微濾(MF)膜標準

微濾膜標準有6項:《微孔濾膜孔性能測定方法》(HY/T039—1995)、《中空纖維微孔濾膜測試方法》(HY/T051—1999)、《微孔濾膜》(HY/T053—2001)、《中空纖維微濾膜組件》(HY/T061—2002)、《聚偏氟乙烯微孔濾膜》(HY/T065—2002)及《聚丙烯中空纖維微孔膜》(HY/T110—2008)。HY/T039—1995標準規定了最大孔徑、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及孔隙率等性能指標及其檢測方法。該標準適用於測定平均孔徑為0.1~20靘多孔膜的最大孔徑(也可用泡點壓力表示)、平均孔徑、孔徑分布及孔隙率,測試對象為膜片。測定裝置採用HY/T038—1995規定的CTL-D型膜孔徑測定儀,該裝置為杭州水處理中心自製,不具有通用性。HY/T051—1999標準規定了用泡點壓力法測試中空纖維微孔濾膜最大孔徑的方法及水通量(又稱純水透過率)測試方法。HY/T053—2001標準規定了微孔濾膜的產品標記、要求、試驗方法等。規定了膜的厚度範圍、親水性和疏水性微孔濾膜泡點壓力及通量值。泡點壓力測定按HY/T039—1999規定執行,通量是將溼潤的直徑為47mm的膜片裝在過濾器上在0.09MPa的負壓條件下測得,不要求恆溫,根據實測水溫時的通量值,用溫度校正因子換算成25℃的通量。HY/T061—2002標準的基本要求規定了滲漏檢測的測試壓力,技術要求中沒有規定具體的技術指標,不利於檢驗判斷。外觀檢測、滲漏檢測、純水通量和起始泡點壓力測定均按HY/T051—1999進行,但HY/T051—1999中沒有滲漏檢測,純水通量是以純水透過率表示。存在標準不對應和術語不統一的問題。HY/T065—2002標準適用於氣體淨化用的聚偏氟乙烯微孔濾膜。過濾精度分為0.01靘和0.3靘兩種,性能要求中規定了空氣通量、孔隙率和截留率指標值。過濾精度與截留率採用氣溶膠和完整性試驗方法測定,孔隙率用汞壓儀測定。HY/T110—2008標準規定了聚丙烯中空纖維微孔膜產品的分類及型號、要求、試驗方法等。分別規定了疏水性膜和親水性膜的最大孔徑、孔隙率、氣體通量。對膜絲的平均直徑和壁厚做出了相應的規定。最大孔徑、純水通量按HY/T051—1999規定執行,孔隙率按HY/T065—2002規定執行,標準還規定了膜絲平均直徑、壁厚和氣體流量的測量方法。

2.6 簾式膜標準

簾式膜標準有1項,即《中空纖維簾式膜組件》(GB/T25279—2010)。該標準適用於中空纖維簾式微孔濾膜組件和中空纖維簾式超濾膜組件兩類。規定了膜組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檢測方法、檢驗規則等。對外觀、外形尺寸、無滲漏性及產水量做出了具體要求。產水量的測試條件:自來水,25℃,-0.02MPa。

2.7 陶瓷微孔濾膜標準

陶瓷微孔濾膜標準有3項:《管式陶瓷微孔濾膜元件》(HY/T063—2002)、《管式陶瓷微孔濾膜測試方法》(HY/T064—2002)及《陶瓷微孔濾膜組件》(HY/T104—2008)。HY/T063—2002標準規定了管式陶瓷微孔濾膜元件的外觀、尺寸公差、性能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性能要求包括:最大孔徑、平均孔徑、孔隙率、純水通量、彎曲強度及耐酸鹼性能。性能測試方法按HY/T064—2002標準進行。HY/T064—2002標準與HY/T063—2002配套。HY/T104—2008標準規定了陶瓷微孔濾膜組件的分類與型號、要求(包括主要尺寸、使用條件等)、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

2.8 離子交換膜標準

離子交換膜標準有1項,即《電滲析技術異相離子交換膜》(HY/T034.2—1994),該標準規定了電滲析異相離子交換膜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及檢驗規則等。指標包括外觀、含水率、交換容量、面電阻及選擇透過率。

3. 膜產品裝置標準膜產品通過組裝成裝置或設備應用於許多行業,裝置標準的建立促進了膜技術的廣泛應用。反滲透膜產品裝置標準有:《反滲透水處理設備》(GB/T19249—2003),《反滲透系統膜元件清洗技術規範》(GB/T23954—2009),《純水機》(CJ/T168—2002),《生活垃圾滲濾液碟管式反滲透處理設備》(CJ/T279—2008),《反滲透海水淡化裝置》(CB/T3753—1995),《火電廠反滲透水處理裝置驗收導則》(DL/T951—2005),《反滲透裝置》(HCRJ065—1999),《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反滲透水處理裝置》(HJ/T270—2006),《反滲透裝置完好要求和檢查評定方法》(SJ/T31455—1994),《飲用純淨水製備系統SRO系列反滲透設備》(HY/T068—2002),《膜法水處理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設計規範》(HY/T074—2003);納濾膜產品裝置標準有:《納濾裝置》(HY/T114—2008);超濾膜產品裝置標準有:《超濾水處理設備》(CJ/T170—2002),《中空纖維超濾裝置》(HY/T060—2002),《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超濾裝置》(HJ/T271—2006),《火力發電廠超濾水處理裝置驗收導則》(DL/Z952—2005),《家用和類似用途超濾淨水機》(QB/T4143—2010);微濾膜產品裝置標準有:《微濾水處理設備》(CJ/T169—2002),《GTL-D型膜孔徑測定儀》(HY/T038—1995),《聚偏氟乙烯微孔濾膜摺疊式過濾器》(HY/T066—2002),《中空纖維微孔濾膜裝置》(HY/T103—2008);離子交換膜產品裝置標準有:《電滲析技術電滲析器》(HY/T034.3—1994),《電去離子膜堆(組件)》(HY/T120—2008),《環境保護產品技術要求電滲析裝置》(HJ/T334—2006)。

4. 膜技術標準重點內容分析4.1 超濾膜截留性能

超濾膜的截留性能包括截留分子質量和截留率兩項指標,是超濾膜最重要的分離性能指標。截留率是指超濾膜截留特定溶質佔溶液總特定溶質的比率,截留分子質量是指膜對某種特定溶質截留率達到90%以上時的最小分子質量。它們是反映膜孔徑大小和分布的替代參數,決定了超濾膜的分離性能。我國超濾膜的3項標準中,關於截留性能的測試,都採用標準HY/T050—1999的方法。在該標準中,規定用於超濾膜截留性能的測量的基準物質為以下幾種:聚乙二醇(分子質量為6000、10000、20000u);細胞色素C(分子質量為13000u);卵清蛋白(分子質量為45000u);牛血清蛋白(分子質量為67000u)。儘管目前已經有較多的基準物質應用於超濾膜截留性能的測試,但是這些化合物並不完全具備超濾膜截留性能檢測用基準物質的特性,不能很好地滿足準確測定超濾膜截留性能的要求。主要存在如下問題:①單一化合物分子質量分布不集中,凝膠色譜測試測得重均/數均分子質量比值(Mw/Mn)>1.1,不適合用作基準物質;②聚乙二醇、聚環氧乙烷及葡聚糖等化合物雖然具備純度高、性質穩定、分子質量分布窄等優點,但是這類化合物的分子構型為線型且濃度隨環境變化而變化,不能確切地表徵超濾膜的截留性能,測出的截留率不可靠。③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等蛋白質雖然具有分子質量分布範圍非常小、分子形狀基本呈圓球形等優點,但是蛋白質的球形是非剛性的,容易受到測試條件(如壓力和溫度變化)的影響。另外,可用的蛋白質分子質量只有極少數幾種,而且蛋白質的價格昂貴。更為嚴重的是,牛血清蛋白等蛋白質類物質對膜材料的吸附性強易造成測試結果誤差大,尤其是對於聚碸超濾膜,且這種吸附甚至是不可逆的。④目前,工程中大量應用100000u以上截留分子質量的超濾膜,但測試標準中基準物質的最高分子質量只有67000u,無法滿足測試需要。另外,隨著技術的發展,超濾膜表面改性後可能發生顯著變化,如吸附了功能性物質或者帶有電荷,在此情況下利用傳統的基準物已經不能夠準確測量超濾膜的截留性能。基於現有基準物質存在的不足及行業對超濾膜截留性能測試的需求,亟待開發性能優良的系列基準物。

4.2 微濾膜孔徑

微濾膜的孔徑與膜的分離性能和通量密切相關,是微濾膜最重要的特性表徵參數。標準HY/T051—1999根據泡點法測定濾膜最大孔徑,但是該方法是建立在膜孔為均勻通直圓孔的假設條件下,所測得的結果與實際相比往往存在誤差。因為微濾膜孔是極其複雜和不規則的,對於微濾膜而言,孔徑是指貫通於膜兩表面的孔通道中最窄細處的通道半徑,即貫通孔的孔頸半徑。另外,測定過程中容易受到潤溼效應、升壓速率、孔的長度、潤溼液與膜材料的親和性等因素的影響,重現性差。為真實地測定微濾膜及組件的孔徑,可借鑑超濾膜截留性能測定方法,配製具有一定粒徑範圍的標準粒子溶液作為原水,通過微濾膜過濾後,用顆粒計數儀測定原水和透過水中不同粒徑的標準顆粒數目,根據微濾膜對標準顆粒的截留情況,可以得到微濾膜組件的孔徑及孔徑分布數據。

5. 總結

①雖然我國膜技術標準發展取得了相當的成果,但標準仍然滯後於行業發展,標準的數量和質量還不能滿足需要。

②現有膜技術標準中涉及的性能參數主要為分離透過性能指標,膜物理性能和化學性能指標的相關標準有待建立。

③一些早期的標準需要儘快進行修訂。

④現有基準物質不能滿足行業對超濾膜截留性能測試的需要,亟待開發性能優良的系列基準物。

⑤可研究採用標準粒子法真實地測定微濾膜及組件的孔徑和孔徑分布。

⑥標準是膜產品的質量準則和進行膜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的依據,對於我國膜技術標準的發展,建議如下:一是完善標準體系建設。構建一個結構合理、內容完整、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分離膜標準體系框架,引導分離膜標準化工作科學發展;二是深入開展標準基礎研究,提高分離膜標準技術水平;三是制定強制標準,保證分離膜用於飲用水等方面的健康安全;四是加強分離膜產品質量監管,常態化進行國家膜產品質量監督抽查;五是推行膜產品質量認證,實行市場準入;六是加強分離膜標準的宣貫,促進分離膜領域標準化基礎知識的普及和標準對行業的規範作用。


編輯:李丹

相關焦點

  • 正滲透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研究應用進展
    與壓力驅動的膜分離水處理技術(比如超濾、納濾、反滲透等)相比,正滲透具有低壓、低能耗和較低的膜汙染等優點。文章介紹了正滲透的技術原理,綜述了其在水處理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進展,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問題並展望了應用前景。膜分離技術近年來發展迅猛,在淨水處理、汙水處理與回用以及工業水處理領域應用廣泛。
  • 水處理膜技術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水環境汙染的加重,帶動了水處理領域的技術創新,將膜材料及相關技術應用於水處理工作。基於此,文章將水處理膜技術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該技術的發展現狀及發展趨勢,強化水處理膜技術的應用優勢,改善水環境。水處理膜技術是指利用生物膜的物質分離作用,將水中的雜質去除,實現淨化處理的目的。
  • 水處理配件清遠購銷廠家設備技術參數標準
    水處理配件清遠購銷廠家設備技術參數標準   水處理配件清遠購銷廠家設備技術參數標準  本公司生產製作:淨水設備,反滲透設備,淨化水設備,電滲析設備,軟化水設備。
  • 水處理技術|RO反滲透膜、超濾膜、納濾膜的區別
    (一)反滲透和超濾,核心部件都是膜元件。主要區別一共有兩點: 1、出水水質和衛生部門的檢測標準有所不同,給大家舉一個例子來說明,出水細菌指標,超濾按照「一般水質處理器」,菌落總數為100個/毫升;而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則為20個/毫升,要求較為嚴格,當然反滲透水處理設備出水水質也要比超濾好很多。
  • 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
    本文介紹了超濾膜技術與其優勢、弊端,並對超濾膜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關鍵詞:超濾膜技術;優勢;弊端;水處理;應用1超濾膜技術1.1技術特點超濾膜技術是一種膜透過溶液過濾、分離、濃縮技術,在壓力作用下,溶液中的小分子量溶質、溶劑能夠穿過超濾膜上的微孔,大分子溶質、雜質、藻類、病毒則將被滯留在膜另一側。
  • 簡述水處理技術簡史
    電滲析是一種薄膜分離技術,以電位差為推動力,利用離子交換膜的選擇透過性,將帶電組分的鹽類與非帶電組分的水分離。這種技術利用離子交換膜的特性,使水得到淡化除鹽。電滲析水處理技術首先被用於苦鹹水的化,而後逐步擴大到海水淡化和製取工業純水的應用中。60年代反滲透膜、生物反應器和膜蒸餾技術。
  • 水處理技術簡史 | 零排放
    2016年以來,蘇伊士(原GE水處理)、杜邦(原陶氏水處理)等反滲透膜廠商先後推出了高壓卷式反滲透膜產品,最高操作壓力可達10-12MPa,濃縮極限達到9%-12%左右。國內一些研究單位還開發了高鹽反滲透(HSRO)膜產品,配合兩級或三級系統設計,在不超過7MPa的操作壓力下,可實現10%-15%的濃縮極限。
  • 分享水處理設備的膜分離技術以及設備工藝原理是怎樣的
    新的一天是12月7號,也為自己的生活加油,小編也每天很努力,讓自己每天活力滿滿,也是為夢想加油的一天,讓自己每天的生活更加的有意義,現在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關於分享水處理設備的膜分離技術以及設備工藝原理是怎樣的,小編現在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水處理方興未艾 膜技術星火燎原
    汙水處理領域,膜法水資源技術是對傳統汙泥法的替代,主要應用於三個領域:汙水處理及回用、給水淨化、海水淡化。目前,膜法水資源技術在國內應用並不普遍,市政汙水應用佔比1.52%,工業廢水0.28%。
  • 什麼是水處理,以及現有的水處理技術有哪些
    水處理是指通過一系列水處理設備將被汙染的工業廢水或河水進行淨化處理,通過物理的、化學的手段,去除水中一些對生產、生活不需要的物質,以達到國家規定的水質標準的過程。當前人們對水質的要求不斷提升,所以水處理技術出現了。隨著當前技術的不斷前進,很多新的技術出現了水處理技術簡介—軟化法在水處理技術當中,軟化法是最初使用的方法,就是將水裡面的硬度去掉或是降低,從而起到軟化的作用,而對水質等不會產生什麼影響,起不到改善的作用。
  • 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論述
    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論述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電廠生產運行過程中會差生大量的廢水,水處理是電廠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電廠化學水處理也得到快速發展,其中,全膜分離技術在其中的應用較為廣泛。本文主要對電廠化學水處理中全膜分離技術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 水處理技術標準工藝流程及工藝動畫
    RO反滲透水處理技術標準工藝流程井水(自來水)→原水箱→原水泵→砂濾→活性炭過濾→全自動軟化水設備→保安過濾器→超濾→反滲透主機→
  • 三項膜技術潔淨制酸鹼
    一個企業同時取得3項膜產品國家發明專利並不多見,成立於2010年的北京廷潤膜技術開發有限公司卻做到了。
  • 【招生公告】2018第36屆全國膜法水處理技術高級研修班精工啟幕
    授課單位: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檢測與監測中心授課單元:1)分離膜基礎原理;2)膜檢測技術與標準;3)膜標準現狀與趨勢。授課單位:天津工業大學生物化工研究所授課單元:1)中空纖維膜的製備方法及研究現狀;2)膜組件的構型和設計;3)技術市場分析及前景展望;4)中空纖維膜運行系統設計及應用案例;5)膜蒸餾技術進展與應用。
  • 食品廠水處理設備綏化實體廠家技術原理與特點
    食品廠水處理設備綏化實體廠家技術原理與特點   食品廠水處理設備綏化實體廠家技術原理與特點  本公司生產製作:淨水設備,反滲透設備,淨化水設備,電滲析設備,軟化水設備。  濃水:是指原水中沒能透過膜的那部分水,它包含了比原水濃度高的懸浮物、顆粒,膠體,細菌等。
  • 水處理公司連雲港加工廠家設備技術優勢
    水處理公司連雲港加工廠家設備技術優勢   水處理公司連雲港加工廠家設備技術優勢  對於硫酸鈣及有機物建議使用三聚磷酸鈉EDTA四鈉鹽清洗液。海水、苦鹹水淡化。動力驅動裝置經由機械聯杆系統帶動流體輸送隔膜。
  •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是實現水資源利用的開源增量技術,可以增加淡水總量,且不受時空和氣候影響,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飲用水和工業鍋爐補水等穩定供水。海水淡化概念股值得關注。  海水淡化概念股 海水淡化概念股一覽  (一)海水淡化反滲透膜  南方匯通(000920):複合反滲透膜。
  • 水處理公司本溪實體廠家設備檢查標準
    水處理公司本溪實體廠家設備檢查標準 ,「vpkgu」   水處理公司本溪實體廠家設備檢查標準  本公司生產製作:淨水設備,反滲透設備,淨化水設備,電滲析設備,軟化水設備。  脫鹽率高,運行壓力低的卷式複合膜提高了產質降低運行成本且使用壽命長。
  • 水處理公司東營實體廠家設備技術原理分類
    水處理公司東營實體廠家設備技術原理分類   水處理公司東營實體廠家設備技術原理分類  摺疊鍋爐軟化水處理產品信息及工作原理水的硬度主要是由其中的陽離子:鈣()、鎂()離子構成的。
  • 2018水處理設備需求前景分析:我國水汙染現狀、治理廢水投資情況...
    1、水汙染現狀分析我國擁有很多的江河湖海,隨著經濟的發展,它們整體汙染情況比較嚴重,而且重度汙染地區範圍在不斷擴大,直接影響到周圍居民的日常飲水安全,大約90%的湖泊出現了水體富營養化,嚴重影響到生態平衡;其次,隨著水汙染情況的日趨嚴重,我國城鄉飲水安全問題受到威脅,2015年之前,全國範圍內已經有超過50%的城鎮飲用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水質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