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Rep新發現!體育鍛鍊或與大腦記憶表現之間存在密切關聯!

2020-12-04 生物谷

2020年9月2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題為「Effect of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motor sequence memor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和大腦記憶或許存在密切關聯。

如果運動對機體健康有好處的話,那麼其似乎對大腦健康也有好處,文章中,研究人員通過評估機體運動後的記憶力表現,發現,在自行車上哪怕進行短至15分鐘的強化鍛鍊也能幫助改善大腦記憶力,包括獲得新的運動技能,那麼這是如何做到的呢?研究者發現,這或許是通過一種名為內源性大麻素(endocannabinoids)的分子來增加突觸的可塑性來實現的,本文研究結果強調了鍛鍊對機體健康和教育的重要性,研究人員旨在通過教育計劃和策略來降低神經變性對機體記憶的影響。

很多時候,運動之後(尤其是耐力運動,比如跑步或騎自行車),我們就會感覺到身體和心理上的放鬆,這種感覺的產生就是因為機體在體力消耗過程中所產生的內源性大麻素所致,其會在機體中循環並輕鬆穿越血腦屏障,隨後與特殊的細胞受體結合併誘發機體的興奮感,此外,相同的分子還能結合海馬體上的受體,那麼運動和記憶之間的關聯到底是怎樣的呢?這或許是研究人員需要重點分析的。

圖片來源:CC0 Public Domain

為了測試運動對機體運動學習的影響,研究人員讓15名非運動員的年輕健康男性在三種鍛鍊條件下進行記憶測試:1)30分鐘的適度騎行;2)15分鐘的強化騎行(定義為最大心率的80%);3)休息一段時間;研究者指出,除了記憶力測試的結果外,他們還利用功能性MRI觀察了參與者大腦結構的激活變化,並利用血液測試手段來測定受試者機體中內源性大麻素的水平,不同的分析結果一致認為,速度越快的人,其海馬體和尾狀核的激活程度就越高,同時其體內內源性大麻素的水平也遵循著相同的曲線,即高強度體力勞動後水平越高,大腦被激活的程度就越高,大腦的表現也就越好;這些分子主要參與了突觸的可塑性,即神經元相互連接的方式,因此其可能會對長期電位產生影響,而這是優化鞏固大腦記憶的一種特殊機制。

此前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運動對一種名為聯想記憶的記憶方式會產生積極性的影響,然而這或許與本文研究結果相反,研究者觀察到了中等強度的運動課程會產生較好的效果,這或許就表明,因為並非所有形式的記憶都會利用相同的大腦機制,也並不是所有的運動強度都會產生相同的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情況下,體育鍛鍊比不運動更能夠改善大腦的記憶力。

通過提供精確的神經科學數據,相關研究或許就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改善或保存大腦記憶的新型策略,而體育鍛鍊是一種易於實施、創傷性較小且成本低廉的幹預措施,比如在學校上午上課結束時安排一次體育活動,是否有利於鞏固大腦記憶並提高學習效果呢?此前研究人員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通過研究大腦記憶障礙的方式來深入研究,特別是研究處於阿爾茲海默病高患病風險的人群,有些人在25歲時或許就會經歷微妙的記憶缺陷,即大腦海馬體的國度激活,因此研究人員就想通過研究來評估體育鍛鍊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來幫助補償作為阿爾茲海默病前兆的早期缺陷。(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Sport and memory go hand in hand

by University of Geneva

【2】Blanca Marin Bosch et al, Effect of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motor sequence memory,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DOI:10.1038/s41598-020-72108-1

相關焦點

  • 新發現!體育鍛鍊或與大腦記憶表現之間存在密切關聯!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題為「Effect of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motor sequence memor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和大腦記憶或許存在密切關聯。
  •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新研究發現鍛鍊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2020-01-05 17:24出處/作者:快科技整合編輯:Alan責任編輯:leijunhua>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 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 。
  • 堅持鍛鍊!新研究發現對大腦灰質有好處:或能防止老年痴呆
    近日,據外媒報導,德國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中心和梅奧診所的的一項聯合研究表明,心肺健康與大腦健康,特別是與認知能力下降和衰老有關的大腦灰質和總腦容量區域的健康之間存在關聯。腦組織由灰質和從灰質細胞延伸出來由神經纖維或髓鞘構成的白質組成,灰質體積似乎與各種技能和認知能力有關。
  • 為什麼說體育鍛鍊有助於大腦健康
    20世紀90年代,研究人員宣布了一系列的發現,這些發現幾乎動搖了神經科學基礎。幾十年來神經科學的一個基本原則認為,成熟的大腦無法產生新的神經元。一個人成年以後,大腦神經元漸漸消耗,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成年人的大腦實際上可以產生新的神經元。
  • 多篇文章聚焦人類大腦記憶的奧秘!
    但是,僅靠這種機制並不能解釋工作記憶的複雜性。 【5】Sci Rep新發現!體育鍛鍊或與大腦記憶表現之間存在密切關聯!doi:10.1038/s41598-020-72108-1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題為「Effect of acute physical exercise on motor sequence memory」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運動和大腦記憶或許存在密切關聯。
  • 運動鍛鍊是如何改善人體健康的?
    運動的個體的血液可讓大腦更年輕!doi:10.1126/science.aaw2622眾所周知,鍛鍊可以使思維更敏銳:鍛鍊身體的人和老鼠在認知測試中表現更好,經常鍛鍊的老年人患痴呆症的風險更低。現在,在一項驚人的發現中,研究人員報告說,經常鍛鍊的老鼠的血液可以使久坐不動的老鼠的大腦活躍起來。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在Science上。
  • 「隱形器官」與大腦關聯密切
    原標題:「隱形器官」與大腦關聯密切   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在線發表了一項神經科學研究:美國科學家團隊通過小鼠實驗發現,腸道微生物組的變化,改變了多發性硬化症(MS)實驗小鼠的腦內免疫細胞的活性。
  • 大腦把記憶存在哪兒了?
    大腦如何表示外部世界的信息,又如何將感覺轉變成記憶?這個問題與我們的研究密切相關。先看看一個著名的病例(名為H. M.),他患有頑固性癲癇,為了控制他強烈的癲癇症狀,神經外科醫生無奈之下,只好選擇切除他的海馬區,以及大腦兩側與海馬區相連的區域。手術後,這位病人仍能辨別人和物體,可以回想起手術前就知道的一些事,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再也不能形成新的持久性記憶。
  • 研究表明:早晨鍛鍊對大腦更好
    參與者在早上鍛鍊身體並在一天中斷斷續續地進行3分鐘的輕度步行、休息時,他們在決策,記憶和視覺學習方面表現更好。  研究表明,運動可以對大腦中的多種蛋白質產生積極影響。這也是運動具有抗抑鬱作用且不會像藥物產生副作用的好處之一,並且BDNF與多種健康狀況之間存在聯繫,包括飲食失調,阿爾茨海默症,抑鬱症,精神分裂症和強迫症等,所以它似乎在大腦健康中起著關鍵作用。
  • 西媒:科學家證實體育鍛鍊對大腦健康有益
    據埃菲社馬德裡9月17日報導,數十年來積累的科學證據已證明,健身和體育運動會塑造大腦,並對各個年齡段的認知、情緒和大腦健康均會產生諸多有益影響。這些證據現已由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研究員科拉爾·聖費利烏和何塞·路易斯·特雷霍彙編入《大腦與體育運動》一書中。
  • 大腦把記憶存在哪兒了?技術複雜 但原理很簡單
    「概念細胞」有時也會對多個概念興奮,這種情況下,多個概念往往是密切關聯的。概念編碼要理解為數不多的神經元與一個特定概念(如珍妮弗·安妮斯頓)之間如何關聯,首先需要了解一個複雜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大腦如何獲取和存儲大量的人和事物的圖像信息。
  • 腦科學日報:一條沉重的毯子可改善失眠;運動可提高大腦的記憶力
    相比之下,鳥類的大腦看起來就是密集堆積的一團團灰色細胞。而在最新一期《科學》上,同時發表的兩篇研究終於解開了大腦組織簡單的鳥類為何擁有非凡認知能力這一謎團。德國波鴻魯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種高解析度成像的新技術分析了多種鳥類的大腦。對鴿子大腦的分析結果顯示,其大部分神經纖維也是縱橫交錯的,形成了水平方向的層狀和垂直方向的柱狀,與哺乳動物的皮層組織十分相似。
  • PNAS:每天十分鐘的輕度運動,可以增強大腦記憶相關區域的連通性
    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UCI)和日本筑波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研究大腦活動時發現,大腦中負責記憶形成和存儲區域之間的連通性,在進行一次僅僅十分鐘的輕度運動(如慢走、瑜伽或太極)之後就會增強。該研究已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NAS)》上。體育鍛鍊對神經認知功能有益,包括依賴海馬體的情景記憶。
  • 「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許順江介紹,短時記憶向長期記憶的轉化過程,需要大腦內部發生一些生物信號或者電信號的變化,這些變化能保護原有記憶免受與之相衝的新的刺激源的幹擾或者傷病的破壞。這一依賴於時間的記憶穩定化過程稱為「鞏固」,由此,我們的經歷得以在記憶中永久性記錄下來。記憶的鞏固過程發生在大腦器官的多個層面上。「在細胞層面上,記憶表現為神經元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 中老年人性生活與大腦認知功能存在關聯
    圖片來自:www.livescience.com2016年3月6日/生物谷BIOON/--英國一項新研究顯示,50歲以上的男性中,那些做愛次數多、質量高的男性比起其他人,往往變現出更好的記憶力和 認知能力。該研究首次建立了性愛與神經認知之間的關聯。相關研究發表在《Age and Ageing》上。
  • Sci Rep:多國科學家闡明機體脂質代謝和壽命之間的關聯 人類長生不...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7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不同物種中脂質代謝的類型和其不同壽命之間的關聯
  • mTOR信號通路:體育鍛鍊改善運動學習能力的「核心機制」
    在前人的文獻研究中,人們發現運動能夠促進腦中BDNF的表達以穩定體覺皮層樹突棘,最終影響工作記憶。mTOR(雷帕黴素靶蛋白)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激酶,可以被BDNF潛在性地激活,並且mTOR在樹突棘形成、軸突再生以及突觸傳遞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已被多次報導。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外周組織的mTOR信號通路在運動後被激活,但如何具體發揮作用還不清楚。
  • 新知|「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許順江介紹,短時記憶向長期記憶的轉化過程,需要大腦內部發生一些生物信號或者電信號的變化,這些變化能保護原有記憶免受與之相衝的新的刺激源的幹擾或者傷病的破壞。這一依賴於時間的記憶穩定化過程稱為「鞏固」,由此,我們的經歷得以在記憶中永久性記錄下來。記憶的鞏固過程發生在大腦器官的多個層面上。「在細胞層面上,記憶表現為神經元結構和功能的改變。」
  • 鍛鍊如何增強大腦功能 預防多種精神疾病的發生?
    此外,鍛鍊還能夠釋放稱之為內源性大麻素的神經遞質,內源性大麻素與大腦的獎懲系統有關;2017年發表的一項研究成果中,研究者發現,接受監督鍛鍊程序的成年人常常機體中內源性大麻素的水平會增加,而且其機體的抑鬱、緊張以及負面情緒水平會降低。研究者認為,鍛鍊會給機體帶來一種欣快感(euphoric feeling),這就是所謂的「奔跑的愉悅」(runner's high)。
  • 新知|「最強大腦」的記憶密碼
    許順江介紹,短時記憶向長期記憶的轉化過程,需要大腦內部發生一些生物信號或者電信號的變化,這些變化能保護原有記憶免受與之相衝的新的刺激源的幹擾或者傷病的破壞。這一依賴於時間的記憶穩定化過程稱為「鞏固」,由此,我們的經歷得以在記憶中永久性記錄下來。記憶的鞏固過程發生在大腦器官的多個層面上。「在細胞層面上,記憶表現為神經元結構和功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