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2017年3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Scientific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中國、德國、美國、法國等國家組成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了不同物種中脂質代謝的類型和其不同壽命之間的關聯,文章中研究者對不同物種、其壽命差異以及機體中脂質代謝特殊性之間的關聯進行了研究。
為何不同物種有著不同的壽命,這一謎題讓科學家們困惑了很多年,比如說,為何狗的壽命較短,而具有相同尺寸的陸龜壽命卻很長呢?科學家們並不知道這其中的原因,但本文研究中他們推測這或許和機體脂質代謝存在一定關聯,而且通過研究他們也發現了機體脂質代謝的作用機制。
脂質被定義為一種能夠在有機溶劑中溶解而在水中無法溶解的脂肪酸物質,其在大部分有機體中非常普遍,而且通常能夠儲存能量;當細胞中的脂質破裂後脂質代謝就會發生,從而釋放出機體中儲存的能量,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清楚不同動物物種會以不同的方式對脂質進行代謝,但截止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並未闡明脂質代謝和物種說明之間的關聯。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對35種哺乳動物機體的脂質代謝進行了研究,同時研究者們也注意到了這些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通過研究發現,有著相類似脂質組成模式的動物或許有著相似的壽命,因此研究者就得出結論,脂質組成和其代謝和不同物種的壽命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聯。
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脂質代謝的差異還和脂質中的化學結構直接相關,即脂質中氫原子更為飽和的物種的壽命往往較長,這或許是因為氫原子飽和的脂質對氧化性過程更加耐受的原因導致的,而且含有不飽和能量脂質的物種也趨向於壽命更長,而這或許是因為機體中需要更多的不飽和能量脂質來轉化為能量。
目前研究人員並不清楚是否本文研究對於延長人類壽命具有一定意義,即通過改變機體對脂質的代謝方式來達到延長人類壽命的目的,因此後期研究中研究人員還需要更為深入的研究來探究機體脂質代謝類型的不同和機體壽命之間的密切關聯和奧秘。(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 APP.
原始出處:
Katarzyna Bozek, Ekaterina E. Khrameeva, Jane Reznick, et al. Lipidome determinants of maximal lifespan in mammals. Scientific Reports, (2017), DOI: 10.1038/s41598-017-000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