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默飛:病毒感染中基於代謝及脂質組學的亮點研究成果

2020-11-26 儀器信息網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中國和國際的迅速傳播引發了全球衛生緊急情況。儀器信息網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病毒感染的致病機理等相關研究進展。近年來,組學研究成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的重點,對於病理、毒理學、藥物動力學等具有重要價值,相關高水平學術期刊大量報導了科研人員利用組學技術開展的病毒致病病理學的研究成果,也對於此次疫情的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推出了「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中的亮點研究及技術進展」專題,為廣大業內專家及用戶介紹基於蛋白組學或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中的研究應用及技術進展,增強業界專家與儀器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更豐富、更專業的技術文章,謹以此致敬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以及幕後深耕的研究學者。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感染的新型肺炎(COVID-19)疫情正在全世界範圍內持續蔓延,引發的感染人數不斷增加。截止到目前,全球感染人數已近300萬,每天新增報告人數超過8萬。由此疫情引發的社會影響不但擴大,讓人們再一次感受到傳染性病毒研究的緊迫性。

科研界已有大量研究論文對SARS-CoV-2 病毒基因結構特點,COVID-19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進行了較為系統性的研究。然而,SARS-CoV-2 病毒進入人體後,如何引起體內代謝水平的變化,以及這些變化如何影響患者及預後水平尚未可知。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作為精準醫療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東呼吸症候群,伊波拉病毒,SARS-Cov-2等病毒研究中體現出重要價值,幫助研究人員確定病毒侵染宿主後代謝物的變化,闡明致病潛在機制、尋找診斷生物標誌物,以及疾病分期分型等[1]

因此,採用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研究SARS-CoV-2對機體系統的損害及其潛在機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的發現藥物靶點,開發診斷和預後評價生物標誌物,以便及時診斷,有效地治療COVID-19患者,並降低死亡率。本文中將對病毒感染中基於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進展做簡要的介紹

1.   基於Orbitrap的多組學技術研究新冠肺炎輕重症患者分型和生物標誌物

根據新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斷和治療計劃,患有合併症的老年人更容易感染SARS-CoV-2,尤其是那些患有高血壓,冠心病或糖尿病的人。 此外,CVD患者如果感染SARS-CoV-2,則更有可能出現嚴重症狀[2]。另據世界衛生組織調查,新冠肺炎患者大約80%患者症狀較輕,14%左右發展為嚴重疾病,5%左右屬於重症病例,其中,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超過50%。

在臨床治療中,為什麼輕症患者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演變為重症成為急需解決的難題之一。國內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郭天南教授與合作團隊,採用Q Exactive HF-X和 Q Exactive HF質譜分別對新冠肺炎患者血液中的蛋白質,代謝物和脂質進行系統考察,研究結果以預印本形式發表在2020年4月在medRxiv雜誌上[3]

研究人員發現,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樣本中出現了93種特有的蛋白表達和204個特徵性改變的代謝分子。這些變化中,可以發現100多種代謝物和100多種脂質均出現顯著下調,而21-羥基孕烯醇酮增加,犬尿氨酸通路被激活;鞘脂,膽鹼,甘油磷脂等脂類分子降低顯著。這些代謝物的變化與患者體內的巨噬細胞、補體系統、血小板脫顆粒有關。並通過機器學習分析方法,整合蛋白質組、臨床、生物、代謝組、計算等多學科數據篩選出重症患者特徵性的22個蛋白質和7個代謝物。這些體內分子水平的變化,為臨床疾病分型,重症病人的早期診斷,以及治療手段提供理論依據,有望為預測輕症患者向重症發展提供導向。

圖1a: 新冠肺炎輕重症患者差異性蛋白,代謝物,脂質

圖1b:機器學習預測重症患者

2. 基於Q Exactive代謝組學技術研究免疫應答的過程

目前全球共有數十個科研團隊在加緊進行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工作,中國和美國已經有一些項目進入臨床試驗,期望更早一步將研究成果應用到健康人身上。根據臨床經驗,疫苗雖然可以預防許多疾病,但不同人群接種同一種疫苗後,所產生的免疫反應和預防效果也有很大的不同。2017年發表在Cell 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4],小分子代謝物對免疫細胞的增殖分化及其功能息息相關。整合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顯示,代謝反應是人類對帶狀皰疹病毒疫苗的免疫反應有效性的基礎。

圖2:接種疫苗後,體內免疫應答過程

研究人員開展了病毒疫苗接種在健康成人上的縱向研究,分別收集接種前和接種後的血液進行轉錄組學和代謝組學分析。研究結果顯示,接種疫苗後第1天起,嘌呤代謝,亞油酸代謝、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謝、甘油磷脂代謝和糖磷脂代謝等於轉錄組學密切相關。並構建MMRN網絡,結合接種者年齡、性別和病毒載量相關的網絡來預測有效性,揭示甾醇代謝基因和代謝物之間的聯繫,而磷酸肌醇代謝提供了代謝表型,影響免疫結果。

通過此項研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對疫苗接種的免疫反應進行情境分析,確定影響療效的相關因素,同時為免疫反應提供新的生物學見解,促進未來的生物標記物研究和疫苗開發。

3.機制研究助力廣譜抗病毒藥物的研發

SARS-CoV-2 病毒引起的嚴重疫情的主要原因,除了和病毒本身傳播力強有關之外,也與尚未有獲得批准的特定藥物或疫苗因素有關。而全球醫療體系在冠狀病毒治療藥物方面還處於非常被動的層面。採用組學技術研究病毒侵染人體後,機體代謝水平的變化及其機制的研究,可以發現病毒侵染人體的代謝通路。為發現抗病毒新藥靶點,以及廣譜抗病毒藥物的研發提供依據。

病毒在侵染機體的過程中,需要利用宿主的新陳代謝,通過重構宿主的代謝途徑進行複製。核苷酸,蛋白質和脂質合成是病毒侵染宿主的主要物質基礎。研究人員通過培養SARS-CoV-2感染的組織細胞,雪貂和COVID-19已故病人樣本表明,病毒感染會顯著抑制NAD代謝組,雪貂和人類的SARS-CoV-2感染下調了色氨酸和煙酸(NA)的NAD合成,同時上調了煙醯胺(NAM)和煙醯胺核苷(NR)的合成能力,這可能會給細胞帶來巨大壓力。基因表達和藥理學數據表明,通過煙考醯胺和煙醯胺核糖苷激酶途徑增強NAD +可能恢復抗病毒PARP功能以支持對SARS-CoV-2的先天免疫[5]。這一研究成果與西湖大學研究團隊不同,可能與選擇的模型和疾病所處的分期有關。

圖3: SARS-CoV-2 感染後體內NAD+等代謝變化

 Nils C. Gassen等對SARS-CoV-2控制的自噬的分析表明,亞精胺,MK-2206和煙醯胺可能是潛在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既有研究顯示,基於自噬等新陳代謝相關的方法顯著降低了高致病性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CoV的傳播。

圖4: SARS-CoV-2 影響的主要代謝通路

研究人員發現,SARS-CoV-2感染通過幹擾多種代謝途徑來限制自噬,採用化合物幹預手段來幹預自噬過程,可降低SARS-CoV-2 在體外的傳播。自噬信號傳導和代謝組學技術深入分析表明,SARS-28 CoV-2通過限制AMP蛋白激活激酶(AMPK)和雷帕黴素複合物1(mTORC1)的激活來減少糖酵解和蛋白翻譯,減少自噬。病毒感染會下調自噬誘導的亞精胺合成,促進自噬引發的Beclin-1(BECN1)的AKT1 / SKP2依賴性降解。 通過外源給予亞精胺,AKT抑制劑MK-2206,Beclin-1穩定劑,煙醯胺可抑制SARS-CoV-2的傳播[6]

4.賽默飛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方案

由於代謝組學樣本的高度複雜性和代謝物的特徵,研究者在病毒研究中遇到了諸多的挑戰,特別是提高代謝物組覆蓋率,更高的靈敏度訴求、大隊列研究中的穩定性和重現性,代謝物鑑定等方面一直制約著代謝組學學科的發展。要想獲得高質量、高準確度的分析結果,對平臺技術的建設和提升無疑也是極為重要的。

賽默飛作為生命科學儀器領域的領導者,致力於幫助科研人員收穫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作用,深度探究病毒侵染宿主的代謝分子變化機制,加速生物標誌物和抗病毒藥物的發現。我們已在色譜分離、質譜檢測與生物信息軟體等方向構建了非常有特色的完整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包含四部分:(1)推薦的樣品製備方法;(2)不同色譜分離手段:如LC(親水性的HILIC、疏水性的C30和常規C18)、GC和離子色譜構成;(3)質譜檢測平臺:由定性定量的Orbitrap平臺(Q Exactive 系列、Exploris 480,Fusion系列),以及三重四級杆系列(TSQ Altis、Quantis)構成;(4)數據處理平臺:由側重非靶標代謝組學和代謝流的Compound Discoverer軟體、脂質組學軟體LipidSearch,以及大規模代謝物靶向定量的TraceFinder軟體組成。

圖5:賽默飛代謝組學解決方案

4.1 特色解決方案1:離子色譜解決極性大代謝物分析難題

作為病毒侵染宿主重要的物質,糖酵解途徑代謝產物、三羧酸循環代謝產物,NAD+以及核苷酸代謝物,因其重要的生物學功能,在代謝組學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以往這類化合物的檢測,研究者多採用GC-MS技術,但由於這些代謝物的極性強、揮發性低,往往需要進行衍生化處理,大大增加研究者的工作量和數據挖掘過程中的不確定性。離子色譜作為液相色譜的一種,對糖類、胺基酸、核酸、有機酸等物質的分析起著重要的作用[7]

圖6:糖酵解途徑中單磷酸糖類離子色譜研究

4.2 特色解決方案2:穩定同位素標記技術(代謝流組學)

傳統代謝組學分析的結果不能提供有關細胞內代謝率和代謝途徑活性的信息[8]。例如,豐度的變化提高可能來源於上遊物質產量的增加,但也可能來自於下遊物質消耗量的減少。同時應注意的是,生物體內的代謝物來源可能存在多條路徑,因此代謝物豐度的變化也可能來源於已知或未知的代謝通路。因此,單純從代謝物豐度變化的顯著程度來解釋疾病發生發展的過程,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確定代謝物在代謝途徑中的作用的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是「穩定同位素」示蹤劑跟蹤其去向[8]。通過穩定同位素標記的葡萄糖或穀氨醯胺(含有 13C、15N),檢測下遊代謝物的穩定同位素標記的狀態,代謝流量等參數,深度挖掘代謝物的精確流向,可提供相關代謝物在某一流路的動態變化信息。這項技術已成為近年來的研究熱點技術之一,在腫瘤、糖尿病等疾病機制研究中大放異彩。

多項研究表明,儀器的質量解析度在代謝流研究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8-9]。足夠高的解析度和質量精度可以排除背景離子幹擾,從而在未知代謝物發現和代謝途徑方面獲得更好的結果。Demo實驗室採用含有穩定同位素標記的 13C6葡萄糖和[13] C5 [15] N2穀氨醯胺培養基中培養MDB-MA-231細胞, 24小時後檢測樣品中三磷酸腺苷(ATP)含量的變化。 隨著儀器上的MS解析度增加,同位素峰變得更加明確,13C和15N雙標記的同位素代謝物在更高解析度下得到基線分離。結果表明,高解析度和穩定的質量準確度是準確分別同位素標記代謝物的重要因素,幫助更準確的示蹤複雜樣品中的代謝物同位素,確認代謝途徑。

 

圖7:超高解析度在區分ATP精細同位素上的重要性

4.3 特色解決方案3:脂質組學

我們看到在新冠病毒肺炎研究中,脂類發生了非常顯著的變化。脂質組學作為一門新興的研究學科,其成果對科學家深入理解細胞生理和病理過程十分重要。作為代謝組學的重要分支,脂質組學在研究細胞凋亡、信號傳導、疾病感染、免疫功能、新生兒代謝缺陷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9]。脂類化合物的代謝還與糖尿病、肝癌、腎病、乳腺癌密切相關[10-12]。「十三五」重大項目指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等重大項目指南中,均把脂質研究列為重點研究專項,期望通過特異性脂質生物標記物的分析,我們有希望區分健康人群與患病風險人群,進行疾病早期診斷,為脂代謝紊亂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提供理論基礎 [10]

賽默飛和業內科學家緊密合作,在脂質組學應用中開發了完整的靶標和非靶標脂質組學分析流程,配合LipidSearch 專業脂質組學數據處理軟體,可以快速實現脂質分子的自動鑑定和相對定量。


圖8:賽默飛脂質組學方案

我們期望通過全球各個國家和各個行業的共同協作,在攻克新型病毒上努力行動。作為賽默飛的成員,希望通過本文基於Orbitrap的多組學技術在SARS-CoV-2 研究進展的梳理,幫助一線的醫務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更好的發力,早日戰勝這場疫情。謹以此文致敬白衣天使和深耕醫學研究的學者。

參考文獻:

1.  Beger R D , Dunn W , Schmidt M A , et al. Metabolomics enables precision medicine: 「A White Paper, Community Perspective」[J]. Metabolomics, 2016, 12(9):149.

2.  Zheng YY, Ma YT, Zhang JY, Xie X. Nat Rev Cardiol. COVID-19 and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2020 May;17(5):259-260. doi: 10.1038/s41569-020-0360-5.

3.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VID-19 Patient Sera.https://www.medrxiv.org/content/10.1101/2020.04.07.20054585v1

4.  Li S, Sullivan NL, Rouphael N, et al. Metabolic Phenotypes of Response to Vaccination in Humans. Cell. 2017;169(5):862–877.e17. doi:10.1016/j.cell.2017.04.026

5.  Coronavirus Infection and PARP Expression Dysregulate the NAD Metabolome: A Potentially Actionable Component of Innate Immunity

6.  N. C. Gassen et al., SKP2 attenuates autophagy through Beclin1-ubiquitination and its 235 inhibition reduces MERS-Coronavirus infection. Nat Commun 10, 5770 (2019).

7.  Wang J, Christison TT, Misuno K, et al. Metabolomic profiling of anionic metabolites in head and neck cancer cells by capillary ion chromatography with Orbitrap mass spectrometry. Anal Chem. 2014;86(10):5116-24

8.  Johnson CH, Ivanisevic J, Siuzdak G. Metabolomics: beyond biomarkers and towards mechanisms. Nat Rev Mol Cell Biol. 2016;17(7):451-9

9.  Vaz FM, Pras-Raves M, Bootsma AH, van Kampen AH.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of lipidomics. J Inherit Metab Dis. 2015;38(1):41-52

10.  劉虎威,白玉.脂質組學及其分析方法[J].色譜,2017,35(01):86-90.

11. Jiang Y, Sun A, Zhao Y, et al. 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ature. 2019;567(7747):257-261

12.  Garcia-Bermudez J, Baudrier L, Bayraktar EC, et al. Squalene accumulation in cholesterol auxotrophic lymphomas prevents oxidative cell death. Nature. 2019;567(7746):118-122



投稿來源:賽默飛色譜與質譜


相關焦點

  • 賽默飛: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的亮點研究
    儀器信息網在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的同時,也更加關注病毒感染的致病機理等相關研究進展。近年來,組學研究成為生命科學基礎研究領域的重點,對於病理、毒理學、藥物動力學等具有重要價值,相關高水平學術期刊大量報導了科研人員利用組學技術開展的病毒致病病理學的研究成果,也對於此次疫情的進一步研究具有一定參考意義。
  • 2016年賽默飛質譜客戶交流會會議通知(第二輪)
    會議還將設置海報展示環節,展現賽默飛質譜在蛋白質組學、製藥、食品環境、臨床診斷檢測、地球科學和材料科學等領域的最近技術和前沿應用。,歡迎廣大用戶熱情參與並分享展示您的研究成果,共同見證賽默飛在質譜領域的不斷創新。
  • 代謝組學:未來新方向
    代謝組學包括了脂類分析,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發展領域,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策略市場部經理黃盈盈(音譯)說:「脂質組學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直接相關。然而脂質在體內的結構和濃度極具多樣性,能達到10倍的變異。」許多生理脂類和其他代謝物共享一種化學組成,僅僅在排列上具有差別。因此,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西海岸代謝組學中心主任Oliver Fiehn將代謝組學稱為「異構體科學」。
  • 脂質組學(lipidomics)在研究什麼?
    圖1:脂質的兩種結構模塊天津醫科大學大型儀器共享平臺擁有超高壓液相色譜(Waters UPLC Acquity)和三重四極杆-離子阱串聯質譜(Sciex,QTRAP 5500),可提供基於液質聯用系統(LC-MS)的代謝組學/脂質組學解決方案,如脂肪酸分析、類花生酸分析(脂肪酸衍生物)
  • 賽默飛Orbitrap超高分辨,代謝組學極致所見
    與此同時,代謝組學也面臨著多方面令人頭禿的難點和問題。非靶向代謝組學是生命科學研究Discovery階段最常用的切入手段,可無偏向性地對所有小分子代謝物同時進行檢測分析。但傳統的非靶向代謝組學存在無法定量、注釋物質及注釋信息不全等瓶頸,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研工作者對代謝組學的研究。
  • Orbitrap4.0的「小目標」:助力代謝及脂質組學研究尋找關鍵化合物
    儀器信息網訊 2020年6月,賽默飛發布了新一代四極杆-靜電場軌道阱臺式質譜儀Orbitrap Exploris 120。該款高分辨質譜儀擴展了賽默飛 Orbitrap Exploris 的質譜產品線,為實驗室進行高通量靶標篩查和定量提供了便利和堅固的技術支持。正值ACCSI2020期間,儀器信息網邀請到賽默飛色譜與質譜分析生命科學與研究市場範超經理,請他就此款新品的技術創新之處和應用拓展等進行了介紹。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本次小編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撰文,對代謝組學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許老師在代謝組學領域深耕多年,從技術創新到研究應用,成果斐然,希望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代謝組學新技術和發展趨勢。從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逐年發表的SCI文章(圖2)可以看出,代謝組學發展迅猛。
  • 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研究中的應用
    ,MS),其中質譜技術是蛋白質組學研究中的核心技術。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病毒學中的應用有助於病毒感染及病毒宿主間的相互作用機制研究。蛋白組學技術在及其感染機制研究中的應用案例病毒寄生於宿主細胞中,需要不斷地適應和改變宿主的環境。他們能夠編碼多種多功能蛋白質,這些蛋白能與宿主蛋白發生一系列的相互作用以完成病毒的各種功能。
  • 賽默飛Orbitrap技術洞悉病毒結構
    疫情研究者一樣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特別是在分子水平,我們調研了基於Orbitrap超高分辨的蛋白質組學和結構學技術在病毒學研究中的應用,謹以此文致敬白衣天使和深耕醫學研究的學者。賽默飛一直致力於提供優秀產品解決科研難題,隨著Orbitrap高分辨質譜的不斷創新與突破,同時擁有蛋白質組學和結構生物學完整解決方案,其廣泛應用於自然科學和生命科學的各個方面,同樣在病毒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能夠解析病毒衣殼蛋白結構、構象、裝配及與宿主蛋白相互作用結構域,並實現數百萬道爾頓的完整病毒的直接分析,即全面分析從病毒的組裝到病毒與宿主的相互作用方式。
  • 擒魔序曲——脂質組學研究中的樣品處理
    脂質是細胞膜的骨架物質和第二能量來源,還參與細胞的許多重要功能,人類許多重大疾病都與脂質代謝紊亂有關,如糖尿病、肥胖病、癌症、阿茲海默症、以及一些傳染病等,   作為代謝組學的重要分支之一,脂質組學(Lipidomics)的研究對象是生物體的所有脂質分子,並以此為依據推測其它與脂質作用的生物分子的變化,進而揭示脂質在各種生命活動中的重要作用機制。
  • 回顧2018 | 科學家如何運用蛋白質組學來研究病原-宿主互作?
    景傑生物/報導 編者按:基於生物質譜的蛋白質組技術為精準醫學在蛋白質水平的生命過程和生命現象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除了癌症等領域的分子分型和標誌物篩選驗證以外,蛋白質組學在感染性疾病的研究中也有廣泛的應用。
  • 聚焦代謝組學平臺建設 促進技術向應用轉化——訪清華大學代謝組學...
    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為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北京)設施清華大學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下設平臺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平臺擁有了完善的代謝產物及脂質物質的二級資料庫及常見內源性代謝物的信息採集與數據分析方法,可以提供準確的代謝組學和代謝流分析服務。
  •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
    賽默飛世爾科技在ASMS 2010展示定量定性蛋白質組學工具美國猶他州鹽湖城(2010年5月25日)– 全球服務科學領域的領導者賽默飛世爾科技,今日公布了其在蛋白質組學工具方面的重大進步,並表示這些進步將推動定量和定性蛋白質組學研究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通過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 儘管已有研究報導了通過代謝組學方法了解柑橘黃龍病菌對橙汁風味的影響,但對黃龍病導致水果出現異味機理尚不清楚。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二期)
    今天為大家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在腸道樣本中的文獻案例。本文通過對腸道微生物群與代謝性疾病、脂質代謝的關係等方面進行綜述,對於促進理解代謝組學和微生物組學的關聯性研究、了解當下的研究背景和熱點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兩篇連發~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對水生生物中納米塑料毒性機理研究
    :氧化應激,信號轉導,能量代謝,蛋白質和脂質代謝、角質層和幾丁質酶通路(cuticle and chitinase pathways)。隨後是特定信號通路的改變(Jak-STAT,mTOR和FoxO);引起穀胱甘肽代謝、蛋白質、脂質和蛻皮蛋白質(molting proteins)的變化;最終會抑制生長並降低生殖產量(圖8)。圖8 | 納米塑料導致的有害結局路徑示意圖研究結論本研究對球形聚苯乙烯納米塑料對蚤狀溞的影響進行了系統的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研究,並通過分子和生化測量進行了驗證。
  • 賽默飛質譜儀在《自然》期刊系列中發揮關鍵作用(下)
    在2011年10-11月期間,在一級科學刊物Nature和Nature Methods上有14篇科研論文使用賽默飛世爾LTQ-Orbitrap或TSQ質譜儀產生數據,這14篇科研論文聚焦的主題包括:發現研究,目標物定量,首次成功的大規模自上而下的(top-down)蛋白質組研究,同位素標籤方法的精度,提高糖蛋白質組的鑑定產率等。
  • 賽默飛中藥成分高分辨質譜資料庫OTCML正式發布!
    請看賽默飛如何攜手清華大學實現這一點: 研究背景隨著質譜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利用高分辨質譜能夠準確獲取待測物質荷比,適用於複雜樣品中多種化合物的同時高選擇性分析,具有檢測靈敏度高、動態範圍寬的特點,因此,其在化合物定性研究領域越來越受到廣大學者歡迎
  • 定量蛋白質組學方法應用於病毒結構、功能及感染機制研究
    SCIEX面向全球提供不同類型的高端質譜平臺和多組學研究方案,能夠在基礎研究、臨床診療和藥物研發的領域助力對於病毒相關的研究與防控。如果能夠對這兩種病毒蛋白層面的差異進行分析,那麼就能夠掌握病毒顆粒侵染偏向的線索。基於iTRAQ試劑的定量蛋白質組學能夠很好的完成相似樣品在蛋白層面的差異比較。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不同的iTRAQ試劑(116和117)來標記不同兩種不同的肽段樣品,等量混合後,使用SCIEX高分辨質譜儀進行數據採集。
  •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研究背景臨床上研究代謝組學最常用的樣本就是血漿和血清,嚴格的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才會保證最終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樣本採集,處理,運輸及保存都直接影響樣本中代謝物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