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組學:未來新方向

2020-12-06 科學網

 

加拿大阿伯特大學生命科學與計算科學教授David Wishart說,我們自身其實就是一大組生化反應,「因此,基因組和蛋白質組不斷進化來支持代謝組,而不是相反的路徑。」 Wishart說,有別於其他組學方法,代謝組學提供了一種更加直接的生理狀態檢測方式。代謝組反應營養、脅迫或者疾病狀態的速度比轉錄組或者蛋白質組要快得多。這使得代謝組在許多領域都非常吃香,如環境毒理學、進化和發育、疾病診斷與治療反饋、以及藥物、殺蟲劑和除草劑的研發等。代謝組流動檢測幫助合成生物學家揭示遺傳改變如何影響通路和產物。

 

作為組學家族最年輕的成員,代謝組學發展勢頭正勁。2014年,國際代謝組學學會主辦了他們的第10次年會,與首次會議是同一座城市:日本鶴崗市。「第一年,我們有大約150人參會。」墨爾本大學助理教授、該校的澳大利亞代謝組分站負責人Ute Roessner說,「今年我們有超過500名註冊參會人。而且代謝組學已經成為了每位研究者研究工具的一部分。現在,年輕的研究者定期開展代謝組學工作,作為他們博士工作的一部分。」

 

代謝組學最主要的挑戰根植於它的優點。代謝組數據很強大,因為生物體具有許多的代謝物,包括相關的前體、衍生物和具有一定濃度的降解產物,它們都極具多樣性且變化迅速。這種複雜性需要精妙的分離和檢測方法。代謝組學包括了脂類分析,這是一個極具潛力的發展領域,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策略市場部經理黃盈盈(音譯)說:「脂質組學與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肥胖症直接相關。然而脂質在體內的結構和濃度極具多樣性,能達到10倍的變異。」許多生理脂類和其他代謝物共享一種化學組成,僅僅在排列上具有差別。因此,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西海岸代謝組學中心主任Oliver Fiehn將代謝組學稱為「異構體科學」。

 

儀器的決策樹

 

人們對代謝組學的興趣不斷增長,促使分子分離和檢測儀器的製造商研發出各種針對代謝組學的硬體、軟體和技術支撐。當研究人員需要將這些技術帶進實驗室時,他們面臨著複雜的決策樹。第一個分支就是非靶向還是靶向的分析。非靶向方法在所有可能的組分上聚集數據。靶向分析則聚焦於已知的組分,經常是數量上的變化,例如在脅迫和疾病的反應過程中。

 

核磁共振光譜學(NMR)對於靶向分析來說尤為強大,因為它可定量、可重複,適合於檢測複雜樣品如血液、尿液或僅需少量或不經過處理的少量組織提取物。芬蘭奧盧大學分子流行病學負責人Peter Würtz最近作為共同作者發表了一篇文章,該項工作利用布魯克公司的儀器,將NMR代謝組學應用於數千個愛沙尼亞和芬蘭的生物銀行樣品中。研究團隊找到了四種生物標記,當組合在一起時,與各種情況的猝死風險的提高顯著相關。Würtz指出,這一研究是觀測性的,並沒有探究其機制,但卻展示了NMR在生物標記分析中的能力。然而,使用NMR的代謝組學分析也存在局限,因為它的靈敏性比更加流行的代謝組學方法「質譜分析法(MS)」要低好幾個數量級。

 

質譜需要樣品處理。組分通常需要離子化並經過分離,最常用的方法是氣相色譜(GC)和液相色譜(LC)法。毛細管電泳(CE)能很好地分離極性代謝物,能夠用到與單細胞一般大小的樣品中。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是人類代謝組技術公司(HMT)的特色產品,而像安捷倫和愛博才思等企業也提供該產品。但是,毛細管電泳技術需要專業的操作者和強大的軟體來分析遷移時間中的漂動,安捷倫代謝組項目經理Theodore Sana說。

 

毛細管電泳—質譜聯用技術的強大之處在於解析那些易於揮發或者能夠通過衍生物揮發出來的物質,例如原初中心代謝的小分子。而液質聯用技術則特別適用於大的、熱不穩定的有機分子,包括許多次生代謝產物、較大的碳水化合物和脂類。一些諸如超高效液相色譜(UPLC,最初由Waters公司研發)、超臨界流體色譜和離子遷移分離法的新進展,提高了速度和分離能力,囊括了非極性分子和具有多種異構體或異位體的組分(例如脂類)。分離方法與質譜分析器偶聯起來,例如飛行時間(TOF)質量分析器,能夠快速、高解析度地解析大質量範圍的分子。加入四級或線性離子捕獲器可以選擇在離子化過程中產生的特定成分或組分片段。一旦研究者完成了代謝組特性的分類,他們就可以決定是購買儀器還是將樣品送往服務機構。

 

供應和服務商的選擇

 

安捷倫提供有氣質聯用、液質聯用、毛細管質譜聯用和NMR等儀器。Sana 說:「作為單個供應商能提供所有這些技術,包括了硬體、軟體和技術支持,我們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島津公司也提供被研究人員推薦為廉價的原初裝置的多種系統。)用戶對安捷倫提供的直觀軟體給予了好評,Sana證實這確實是公司優先考慮的事情。舉例來說,安捷倫的GeneSpring —質模專業版軟體用於多重組學數據的整合分析。Sana 說,「GeneSpring可以使你採用來源於RNA、蛋白質和代謝物完全不同的數據,並將它們動態地映射在生物通路上,就像KEGG(一種代謝通路工具)那樣。」 GeneSpring也支持預處理來自其他廠商平臺的數據,例如作為一個電子表格。使用一個通路工具對來源於大量實驗的結果進行可視化,這對於搜集生物學洞察力、計劃接下來的實驗來說十分有用,Sana說。

 

愛博才思專注於液質聯用質譜儀,研究人員高度評價了該儀器快速的數據獲取,卓越的動態範圍,以及定量化和準確的質量能力(通常定義為百萬分之五或更低的精度)。該公司也提供毛細管電泳和離子遷移的選擇。對於代謝組學來說,愛博才思推薦三聯TOF和QTrap系統。公司高級市場經理Fadi Abdi說,「我們的三聯TOF是進行定性定量分析的高解析度、精確質譜儀,適合於代謝組學的發展。Qtrap是為要求靈敏性、靶向性和定量性的工作流程所設計的。」Abdi這樣解釋,為了鑑定、確認和定量產物,三聯TOF系列的高獲取速度可以在一個液相時間段的單次進樣中同時完成質譜和串聯質譜分析。Qtrap的多重反應檢測器提供父本化合物的數據和由質譜隨後產生的片段,簡化數據處理流程並使研究者對他們的數據具有信心,愛博才思代謝組和脂質組學應用部門研究員Baljit Ubhi說。

 

那些尋找廣泛代謝物覆蓋的研究者可以考慮愛博才思的組合包,融入了愛博才思的高解析度液質聯用系統和力可公司的高解析度氣質聯用系統。這一合作為客戶提供了「兩種技術的精華」,力可市場技術部主任 Jeff Patrick說。組合包中包括了來源於Genedata公司的軟體,能夠將來源於兩個平臺的數據整合以提供可靠的代謝組學分析。

 

另一種流行的多功能液質聯用質譜選擇是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基於軌道阱(Orbitrap)技術的儀器。軌道阱質譜分析儀通常用於蛋白質組,但是在整合了一個高級分離系統(如UPLC)時,它的高解析度能力尤其適用於代謝組學的分析,黃盈盈說。平行檢測消除了為了加速樣品分析所需的多重運行。賽默飛世爾科技公司產品線上的最新系統是具有三個質譜分析儀的軌道阱融合三雜交系統。液相分離以後,通過四極孔樣品過濾,並在隨後的軌道阱和線性離子捕獲中進行可能的平行分析。黃盈盈說,三雜交系統的設計初衷是為研究人員提供靈活性與精確的質譜性能。

 

賽默飛世爾科技、愛博才思和布魯克也提供質譜成像的儀器,這也被稱為MALDI成像法。Roessner解釋,這種方法克服了代謝組學的一個局限:代謝物分析通常只能在均一化的樣品或提取物中進行,但是那些特定的細胞和組織卻具有不同的代謝物特徵。質譜成像技術為一個纖薄的組織切片(例如,來源於一個器官或植物組織中)提供了代謝物空間分布的圖像。這一過程是使用雷射解吸將矩陣處理的樣品進行組分離子化,然後再使用質譜進行分析。對組分進行二維圖像的重建提供了組織間代謝物的定位。

 

Roessner在該項技術中使用了布魯克系統,他說:「儘管仍在初級階段,但這是一種令人興奮的方法。它可以用於觀察肺部樣品中藥物相關代謝物的分布,或者去追蹤環境刺激後,組織中代謝物分布的改變。」賽默飛世爾科技的軌道阱系統在此方法上具有優勢,黃盈盈說:「因為離子是來源於組織的,沒有經過液相分離,你需要一種超高解析度的儀器,就像軌道阱。」

 

對於不打算購買系統或者傾向於服務所帶來的便捷性的研究者來說,他們也有很多選擇。Biocrates公司和Metabolon公司都面向全球提供質譜代謝組學分析服務。Metabolon公司也涉獵大型、長期的合作,例如Craig Venter的人類壽命項目,Metabolon 公司銷售市場高級副總裁Chris Bernard說,在代謝組學如何付諸實踐、如何用於一系列項目中的問題上,合作對於Metabolon公司而言很重要。

 

NMR代謝組學所具備的優勢在於不通過標準曲線的真正定量,樣品可保留,可實現最少樣品的操作,單次反應就能檢測到所有帶有結構信息的代謝物。但是科學家對於它的興趣可能會受到裝機成本的阻礙。研究人員可以通過服務商來獲取這種方法,例如Chenomx公司。Würtz和他的同事也通過Brainshake公司提供NMR代謝組學的服務與合作。這是建立在他們使用NMR進行生物標記研究的經驗,並將代謝組學數據與全基因組關聯研究聯繫起來,該研究將遺傳變異和疾病風險聯繫在一起。

 

代謝組學服務機構正在通過國家和學術中心設施快速增長。在澳大利亞,Roessner屬於第一批建立政府資助的國家代謝組服務平臺。加拿大也資助國家代謝組的項目,其他國家也在這個領域跟進。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共同基金早在2012年就開始建立代謝組學的區域中心。負責西海岸項目的Fiehn說:「這些中心提高了代謝組學的能力,能夠為學術界和產業界服務,而且他們有不同的特色,例如肯塔基中心的代謝流平臺和北卡羅來納的核磁共振平臺。」國立衛生研究院的中心平臺也為初次接觸代謝組學的科學家提供短期課程。

 

下一步挑戰

 

當被問到代謝組學面臨的重大挑戰時,研究人員和供應商一致認為有三點:對未知物的鑑定;研發出可供查詢的標準數據集,就像GenBank的基因組資源;代謝組學與其他全系統數據的整合。

 

「質譜太過於敏感,因此我們得到了大量物質,卻不知道它們是什麼。」Wishart說。為了幫助研究者進行代謝物鑑定,安捷倫研發了氣質和液質聯用質譜的資料庫,專供基於質譜技術的代謝物鑑定。力可公司提供了一個GC-TOF的資料庫,據Patrick表示可用於任何氣相色譜的數據,儘管該資料庫是為力可公司的儀器而進行的優化。力可公司目前正在探索與高解析度精確質譜庫進行合作的機會。

 

Wishart意識到,最未知的是代謝物中的代謝物:「分解產物和由酶轉換而來的或者具有微生物活性的分子。」這種分子的相似性是鑑定它們的關鍵因素。Fiehn團隊研發了一些商業化的質譜文庫,也在開發虛擬文庫。研究人員可以從物質已知的譜圖數據出發,來預測相似的或修飾變異物的譜圖。LipidBlast是Fiehn團隊開發的串聯質譜虛擬譜庫,超過20萬種脂類可供免費下載。

 

為了面對數據整合和可搜索性所帶來的挑戰,代謝組界採取了一些舉措,推動數據存儲庫的建立。例如位於英國的Metabolights是由歐洲代謝組學標準協調委員會(COSMOS)聯盟所支持的,該聯盟制定了代謝組學的數據標準。還有代謝組學工作平臺(Metabolomics Workbench),該平臺旨在建立國立衛生研究院資助下的代謝組項目的資料庫。賽默飛世爾科技與Fiehn合作推出了mzcloud.org網站提供免費的社區資料庫,資料庫包括在鑑定時有待注釋的未知組分的真實和虛擬譜圖。

 

即便是在代謝組學界有了存儲數據的資料庫之後,Patrick仍意識到,鑑於大量數據的背景和意義,「系統生物學的首要挑戰是生物學幹擾」。他認為解決的方案是軟體,這「驅動著代謝組學的發展方向。」 Bernard也有同感,他表示Metabolon公司客戶首要的需求是幫助他們理解結果的生物學意義,「質譜對於產生數據來說很不錯,挑戰在於從噪音中分離出信號:85%的質譜數據點都是噪音」。Metabolon公司的客戶可以使用MetaboLync的門戶網站,其中包含了他們樣品中的一系列代謝物,對比擁有超過1.4萬種組分的本地文庫,用於自動認證代謝物的鑑定,Bernard補充道,另外該門戶最強大的特性在於,它具有在通路水平可視化並探索數據的能力。

 

隨著該領域的不斷發展,儀器供應商和服務提供商都迫切地期待與用戶在他們的代謝組學研究上展開合作和討論,不僅是買賣關係,而且可以掌握當前動態。「我們正與一些科研人員開展密切合作。」Sana 說,「在推進代謝組學領域的發展中,研究人員往往是新點子的來源。」■

 

(譯者之一高大海系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Chris Tachibana 是美國西雅圖和丹麥哥本哈根的科學作家。

 

 

相關焦點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代謝組學一方面由於與健康疾病、營養科學、藥物毒性、環境科學等密切相關,未來廣闊;另一方面,由於代謝物結構迥異、種類眾多,在技術開發和應用方面也面臨巨大挑戰。本次小編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撰文,對代謝組學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許老師在代謝組學領域深耕多年,從技術創新到研究應用,成果斐然,希望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代謝組學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 彭廣敦教授: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轉錄組學研究領域的新方向
    4月21日,由生物谷主辦的2017多組學研究與臨床轉化前沿論壇在上海隆重開幕。本次會議多組學研究和臨床轉化研討會以邁向臨床精準醫療為主題,聚焦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聯用研究臨床疾病,以及多組學數據的整合交叉分析應用,會議涉及基因變異、測序分析、轉錄調控、代謝研究、RNA幹擾等,力圖打通多組學研究到臨床應用的通道,推動多組學技術在醫學轉化上的應用。來自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化細胞所的彭廣敦教授分享了「空間轉錄組測序技術」精彩議題。
  • 聚焦代謝組學平臺建設 促進技術向應用轉化——訪清華大學代謝組學...
    如今代謝組學領域的人提到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就像是找到了組織一樣。  儀器信息網編輯近期採訪了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主管劉曉蕙博士,劉曉蕙博士從代謝組學研究現狀、代謝組平臺建設情況、發展機遇與挑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 Nucleic Acids Res | 代謝組學數據預處理
    代謝組學(Metabolomics)以生物體內所有代謝產物為研究對象,定性定量地研究代謝物與機體生理或病理變化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時間序列代謝組學(J Biol Chem. 292: 19556-64, 2017)和多類別代謝組學(Science. 363: 644-9, 2019)備受關注,因而對這些研究中的複雜組學數據的統計分析已經成為領域內極富挑戰的前沿方向。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加入1 mL正己烷,並再次振搖後,收集100 μL非極性相(上清液),放置在帶小瓶插入物的1.5 mL小瓶中,並使用GC-MS代謝組學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描述了樣品製備的分析階段的步驟。因此,使用GC-MS代謝組學的方法似乎足以評估目標OAs。 校正曲線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和GC-MS參數能夠檢測,分離和定量OAs。校準曲線的線性回歸顯示最小R2為0.9921,表明模型具有足夠的擬合度,並且所有OA的R2值均高於0.996。
  • 【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和質譜的優缺點—針對代謝組學研究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技術比較1.核磁共振和質譜概述1.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代謝組學分析可分為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非靶向分析側重於樣本中代謝物總量(「指紋」)的代謝譜分析。 核磁共振通常用於代謝組學指紋圖譜研究。
  • 走向臨床的代謝組學—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研究員
    代謝組學是一個生命科學研究的基礎平臺,最重要的一個應用方向就是在臨床領域。為此,許國旺團隊與臨床醫院開展了多方合作,將團隊的代謝組學平臺與臨床需求緊密結合起來,做了大量的研究。  代謝組學需要強強聯合  談到代謝組學在臨床中的應用,可謂是當下最火熱的研究領域之一。
  • 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機制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們知道隨著代謝組學的不斷發展,對代謝物定性定量準確性不斷提高,代謝組學在醫藥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鹿特地總結了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機制研究、標誌物篩選和藥效評價)及其對應的實驗設計思路(見下圖)。
  •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9 13:19:27 西湖大學Tiannan Guo、Yi Zhu、溫州醫科大學Haixiao Chen、迪安診斷公司Huafen
  • GC-MS非靶向代謝組+轉錄組學助力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研究
    繼2019年10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教授團隊在一區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7.650)發表題為「植物鈾毒性機制的代謝、轉錄組分析和礦物質營養代謝研究」的文章之後。點擊查看【多組學深度解讀】客戶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運用多層組學整合分析對植物鈾毒性機制研究。
  • MetaboAnalyst 代謝組學在線分析
    MetaboAnalyst 這個網絡工具自2009年誕生以來,已在代謝組學數據分析這片領域內牢牢紮根。便更好地應對了日益增加的用戶需求,它可用於代謝組學數據分析、注釋、整合其他組學數據。MetaboAnalyst 已遷至Google雲伺服器上。在2007年,約25%代謝組學研究使用過MetaboAnalyst 。
  • 賽默飛:病毒感染中基於代謝及脂質組學的亮點研究成果
    因此,採用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技術研究SARS-CoV-2對機體系統的損害及其潛在機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更快的發現藥物靶點,開發診斷和預後評價生物標誌物,以便及時診斷,有效地治療COVID-19患者,並降低死亡率。本文中將對病毒感染中基於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和進展做簡要的介紹。
  • 服務700+科研所和三甲醫院,帕諾米克如何布局代謝組學技術?
    而代謝組學技術通過使用質譜的方法對巨量代謝物進行監測,具有技術、效率和成本的優勢。基於對代謝組學技術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帕諾米克在國內代謝組學檢測行業尚處於一片空白時就已開始盤根布局,深耕代謝組學在健康臨床領域的應用,成為國內最早發展的代謝組學公司之一。
  • 賽默飛Orbitrap超高分辨,代謝組學極致所見
    與此同時,代謝組學也面臨著多方面令人頭禿的難點和問題。非靶向代謝組學是生命科學研究Discovery階段最常用的切入手段,可無偏向性地對所有小分子代謝物同時進行檢測分析。但傳統的非靶向代謝組學存在無法定量、注釋物質及注釋信息不全等瓶頸,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研工作者對代謝組學的研究。
  • NOREVA: 代謝組學數據標準化工具
    生物學過程(如微生物生長和生理反應)通常是動態的,需要在不同時間點監測代謝變化。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本文作者結合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對糖、有機酸、體內穩態和萜類化合物代謝等代謝通路進行了詳細分析,這些酶和代謝物含量的下調與症狀果實未成熟的表型相互印證。作者對代謝組學的分類檢測和通過蛋白質組學對代謝通路酶的檢測有助於更全面的了解代謝通路的變化,其實驗思路值得借鑑和參考。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二期)
    今天為大家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在腸道樣本中的文獻案例。本文通過對腸道微生物群與代謝性疾病、脂質代謝的關係等方面進行綜述,對於促進理解代謝組學和微生物組學的關聯性研究、了解當下的研究背景和熱點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樣本放太久,想做代謝組學研究怎麼辦?如果您有同樣的疑惑,請看下面的文章。研究背景臨床上研究代謝組學最常用的樣本就是血漿和血清,嚴格的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才會保證最終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樣本採集,處理,運輸及保存都直接影響樣本中代謝物的穩定性。
  • 宏基因組&代謝組學:兩大組學共同揭示結腸直腸癌中腸道菌群的階段...
    採用宏基因組和代謝組聯合分析,檢測結腸直腸癌不同階段的糞便樣本,揭示結腸直腸癌中腸道菌群的階段特異性表型,為 CRC 發展階段的診斷提供方法。研究結果1.糞便樣本中宏基因組和代謝組學特徵為研究 CRC 中宏基因組和代謝組的特徵,根據結腸鏡和組織學檢查結果分為9組,圖1分別對616例宏基因組數據和406例代謝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富含芽孢桿菌屬的受試者具有低豐度的普氏菌,與健康對照組相比 Megamonas 菌屬(巨單胞菌屬)在118例患者中為高豐度,在 CRC 發展的各個階段顯著升高。
  • 非靶向代謝組學助力中國農科院靈芝代謝特徵研究
    中文標題:通過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靈芝的發酵液,菌絲體,子實體和孢子粉的代謝特徵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基於非靶向質譜的代謝組學方法獲得發酵液,菌絲體,子實體和孢子粉的代謝特徵,從而為靈芝不同部分的獨特使用提供分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