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700+科研所和三甲醫院,帕諾米克如何布局代謝組學技術?

2020-12-10 動脈網

繼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的發展之後,代謝組學也在近幾年新近活躍起來,並迅速滲透到疾病診斷、醫藥研製開發、營養食品科學、毒理學、環境學、植物學等多個與人類健康護理密切相關的領域。

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分別從基因和蛋白質層面探尋生命的源活動,但細胞內許多的重要生命活動過程其實發生在代謝物層面。從理論上講,機體的代謝物是基因表達的最終產物,基因決定著代謝物的組成,但機體的生命活動實際受到多種因素的調控,代謝物往往作為直接「信使」反映整個機體的生命運轉情況。

如果說基因與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掌舵者,那代謝物就是生命活動的執行者。

代謝物作為基因與環境的結合體,環境的變化如飲食、作息、用藥等會影響代謝物的即時變化,捕捉代謝組信息就是捕捉基因與環境互作的結果信息。對某一生物或細胞在一特定生理時期內對其所有低分子量代謝產物同時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至關重要。

代謝組學技術可以用於監測健康人群和特定疾病人群差異代謝物的情況。差異代謝物,可成為醫生對疾病的診斷和用藥時機判斷的重要依據。鑑於機體的複雜性,監測的差異代謝物指標越多,越能更加準確地反應機體的真實狀況。而代謝組學技術通過使用質譜的方法對巨量代謝物進行監測,具有技術、效率和成本的優勢。

基於對代謝組學技術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帕諾米克在國內代謝組學檢測行業尚處於一片空白時就已開始盤根布局,深耕代謝組學在健康臨床領域的應用,成為國內最早發展的代謝組學公司之一。

如今,作為代謝組學領域產業的先行者,帕諾米克已經構建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雲端數據分析系統,發展出圍繞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伴隨診斷等的多項產品管線,打造了以技術服務、臨床產品開發以及BioDeep™雲代謝組學平臺為核心的三大業務板塊。


覆蓋30餘種細分服務,提供全面、個性化的代謝組學科研解決方案

基於自身完整的樣品預處理平臺、多臺高解析度質譜平臺以及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雲端數據分析系統,帕諾米克面向國內外超700個科研院所、三甲醫院和藥企提供全面、專業的代謝組學科研檢測分析服務。

服務項目囊括了代謝組學、脂質組學、蛋白質組學、離子組學、外泌體研究等多個領域,覆蓋30餘種細分檢測分析服務內容,向客戶提供個性化的代謝組學科研解決方案。

帕諾米克科研技術服務項目內容


百億市場,基於質譜定量技術的代謝標記物的定量分析

作為國內第一批將高通量代謝組學技術引入臨床應用的創新型公司,帕諾米克無疑是代謝組學技術臨床應用的先行者。


>>>>冠心病輔助診斷產品——脈諾康

基於質譜定量技術的代謝標記物的定量分析,帕諾米克在靶向代謝組學(質譜臨床應用)已開展了多項基於三重四級杆LC-MS/MS平臺的心腦血管臨床診斷產品的研發,其中包含有全新智慧財產權的冠心病診斷試劑盒脈諾康,動脈粥樣硬化早診產品,以及胺基酸、膽汁酸、維生素、血藥濃度監測等普檢產品。

帕諾米克CEO兼總裁任建洪介紹,公司研發的冠心病診斷試劑盒脈諾康是全球第一款基於靶向代謝組學技術、通過質譜識別NOCA(非阻塞性冠狀動脈缺血疾病)患者的臨床輔助診斷產品。通過數千例冠心病患者血樣的代謝組質譜分析,脈諾康發現五個特定的代謝組標誌物可以用以輔助診斷NOCA患者。通過對這五個代謝組標誌物的檢測分析,可以幫助醫生快速識別出NOCA患者。

NOCA患者會出現缺血表現的心電圖和接近心絞痛的症狀,但是其冠狀動脈造影顯示冠狀動脈狹窄程度低於50%,不足以使醫生診斷其為缺血性心臟病。這就導致了部分患者極有可能是NOCA人群卻面臨廣泛治療不足的情況,治療不足會對患者健康帶來極大的隱患。


>>>>腦卒中一級預防——高通量非靶向代謝組學技術

在非靶向代謝組學的臨床應用上,帕諾米克基於「高通量非靶向代謝組技術+AI」平臺(MetaTarget™)開發了用於腦卒中的一級預防產品,填補了國內外腦卒中臨床早期診斷和跟蹤管理的空白。

相比傳統腦卒中預防檢測手段,帕諾米克的腦卒中一級預防產品具有實時表型、快速、低成本的優點。任建洪告訴動脈網,帕諾米克利用其自主研發的「全靶」第二代同位素非靶向代謝組學技術和AI算法,能夠檢測兩萬個指標,十分鐘就可以出檢測報告,且一個樣本的成本遠遠低於基因檢測的成本。若該方法普及開,腦卒中的高風險人群(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房顫的病人)均可受益。

據2019年《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從1990到2017年的27年間,心血管病一直是我國處於死亡率首位的疾病,且患病率處於持續上升階段。在我國3.30億現患心血管病人中,腦卒中患病人數佔到了1300萬。任建洪表示,以此數據計算,該領域市場潛力預期超過200億元。


>>>>代謝組學技術布局腸道菌群檢測

近些年,不斷有研究證明腸道細菌可以增加機體對癌症免疫治療的反應,帕諾米克在該領域早早做了布局。其股東康寧傑瑞目前正在進行雙特異性抗體藥物的臨床試驗,帕諾米克積極參與其中,對參加臨床試驗的患者的糞便和血樣分別進行微生物多樣性和代謝組質譜測試,以尋找代謝組生物標誌物。希望達到「醫生僅通過臨床質譜給出的患者血樣的報告,就可以進行PD-1/PD-L1等抗體藥物的預後評估」的目的。


推動代謝組學行業與大數據整合發展,構建完整系統生態圈

帕諾米克能與國內外同領域競爭者實現同臺競技並在綜合實力上處於前列,不能不提及其自主開發的BioDeep™雲代謝組學平臺。

BioDeep™具有自動化、多批次代謝組學數據分析能力,能夠實現急速數據上傳與數據云存儲。同時支持從質譜原始數據一鍵完成分析報告,幫助技術人員大大節省測試和報告的時間。

此外,該平臺還能實現代謝組學方面的數據挖掘、標準品共享、數據共享等一系列功能,是帕諾米克布局未來代謝組學健康與臨床大數據平臺的重要基礎。


雖佔領市場先發優勢,自身研發實力和對外合作才是前進基石

雖然帕諾米克布局代謝組學領域很早,一路走來佔領了不錯的市場先發優勢,但這也意味著帕諾米克在該行業沒有任何成熟的發展路徑和行業標準可供參考,一切都需要自己摸著石頭過河。在這條未知崎嶇的道路上,企業的內力和外力均不可或缺。

內力,指的是有遠見的掌舵人及優秀的內部團隊。

在大學時代和工作中,任建洪見證了生物技術和產業的飛速發展,也看見了生物科技在未來的巨大發展前景。創業的夢想火苗在他心中點燃。雖然基因測序、蛋白質組學技術在當時國內正處於起步階段,前景無限,是一片尚未過多開發的藍海,但任建洪仍然地選擇了代謝組學技術的商業化落地開發。

他堅信,人體代謝物的解析將極大改善臨床的診療格局。

在回憶2013年創業之初的關鍵抉擇時,任建洪談到他在碩士研究和多年工作中,一直專注於微生物代謝、分子與蛋白質工程的相關研究,為公司走上代謝組學之路奠定了初步基礎。

在市場的判斷上,任建洪創始團隊認為「基因和代謝領域都極具發展前景,但代謝組學與基因組學相比,位於系統生物學下遊,可以更為直接和精準地將結果應用於科研和臨床。當年全國約有70餘家測序公司,我們預感到基因測序在未來必是一片紅海,所以決定將目光鎖定在代謝組學技術,帕諾米克也由此成為國內最早的代謝組學公司之一。」

目前,經過多年發展,帕諾米克已建立起一支來自Harvard University、UC Davis、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等國外機構、中國科學院、國內985、211院校等一流科研院所、多學科交叉型的高素質綜合團隊,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佔比>60%,團隊強大的學術背景為帕諾米克植入了充滿無限創新可能性的研發基因。

如果說企業的掌舵人和團隊是帕諾米克的內力,那麼對外合作就是公司的外力。外力是公司能否與外界進行能力值互換,取長補短,從而互相成就。任建洪向動脈網介紹,帕諾米克目前已經與國家衛健委、北京大學醫學部、崑山杜克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友誼醫院、北京阜外醫院、四川華西醫院等多所高校和醫院進行了緊密合作,致力於在代謝組學技術上的研究突破。

目前,帕諾米克與合作夥伴使用臨床質譜,利用代謝組技術,已經測試了近萬例心腦血管疾病相關的樣本並對其進行了跟蹤。


代謝組學市場潛力巨大,在健康應用方面前景無限

代謝組學檢測指的是對某一生物或細胞在一特定生理時期內所有的低分子量代謝產物同時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以組群指標分析為基礎,以高通量檢測和數據處理為手段,以信息建模與系統整合為目標的一項檢測技術,與體外診斷以及精準醫學兩個應用領域息息相關。

2015年,我國體外診斷整體市場整體達到353億,同年精準醫學的全球市場約在600億美金。代謝組學未來的市場空間難以估量。帕諾米克預估,體外診斷整體市場年增長率在20%以上;精準醫學全球市場的年增長率將達到15%,市場規模增速將是醫藥行業增速的3-4倍。

基於對帕諾米克本身實力以及其所處代謝組學賽道前景的看好,不少投資機構紛紛向其拋來橄欖枝。

目前,帕諾米克已獲康寧傑瑞、薄荷基金、沃生資本、隆門資本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及知名投資機構的資金加持,完成了從天使輪到Pre-A輪的兩輪融資。任建洪告訴動脈網,公司在近期將啟動下一輪融資計劃,以期加速代謝組學技術向臨床應用的發展、加強代謝組學技術在新藥開發上的研究以及公司人才團隊的擴建。

帕諾米克為PANOMIX的音譯,是「PANO」(印第安語裡的先知)+「MIX」(多組學)的組合,寓意為組學領域的先知,先知即預見。「在組學技術裡,代謝組學是最適合於健康管理應用的,隨著健康意識與支付渠道、意願的提升,未來代謝組學的健康應用將前景無限。」任建洪如是說道。

曾有人說過,「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告訴我們什麼可能會發生,而代謝組學則告訴我們什麼確實發生了。」任建洪及他的團隊將持續在代謝組學技術上進行深耕,一步步完成公司預設成為「每個人的代謝物管家」的夢想。

相關焦點

  • 聚焦代謝組學平臺建設 促進技術向應用轉化——訪清華大學代謝組學...
    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為國家蛋白質科學研究(北京)設施清華大學蛋白質研究技術中心下設平臺之一。經過幾年的發展,該平臺擁有了完善的代謝產物及脂質物質的二級資料庫及常見內源性代謝物的信息採集與數據分析方法,可以提供準確的代謝組學和代謝流分析服務。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研究對象:OAs標準溶液,含OAs的甲醇樣品,含OAs的營養液樣品運用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 研究背景加入1 mL正己烷,並再次振搖後,收集100 μL非極性相(上清液),放置在帶小瓶插入物的1.5 mL小瓶中,並使用GC-MS代謝組學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描述了樣品製備的分析階段的步驟。
  • 走向臨床的代謝組學—訪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研究員
    近日,儀器信息網編輯特別採訪了國內代謝組學領域的代表學者之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許國旺研究員,深入了解他和他眼中的代謝組學。  「在代謝組學領域,合作是非常必要的。」許國旺強調,每個團隊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對於臨床的問題,一定需要臨床的醫生參與進來。據統計,近5年,有超過60個醫院曾與許國旺的代謝組學平臺進行聯合研究,其中很多都是全國很有名的三甲醫院,如上海的瑞金醫院、東方肝膽醫院等等。除此之外,他也同很多其他的相關機構展開了深入合作。
  • 【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和質譜的優缺點—針對代謝組學研究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概述2.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技術比較1.核磁共振和質譜概述1.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代謝組學分析可分為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非靶向分析側重於樣本中代謝物總量(「指紋」)的代謝譜分析。 核磁共振通常用於代謝組學指紋圖譜研究。
  • 代謝組學:未來新方向
    儀器的決策樹   人們對代謝組學的興趣不斷增長,促使分子分離和檢測儀器的製造商研發出各種針對代謝組學的硬體、軟體和技術支撐。當研究人員需要將這些技術帶進實驗室時,他們面臨著複雜的決策樹。第一個分支就是非靶向還是靶向的分析。非靶向方法在所有可能的組分上聚集數據。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系列專刊簡介:本系列專刊含蓋:專家話代謝、代謝組學實驗設計、數據解讀分析、資料庫介紹及使用流程等一系列乾貨內容;專刊系列將邀請代謝組學知名學者及一線技術人員對代謝組學發展和相關技術進行系統性的歸納總結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柑橘黃龍病菌發表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影響因子:5.404運用生物技術: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 柑橘黃龍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
  • 布局攻堅戰 – 臨床質譜檢測哪家強?
    質譜,是指通過製備、分離、檢測氣相離子來鑑定化合物的一種技術,一次分析即可得到豐富的檢測信息。憑藉高特異性、高靈敏度、低檢測限、檢測速度快等特點,質譜法在醫學、化學、環境科學、刑偵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醫學尤其是代謝組學領域,質譜相關檢測手段已被用於對付包括血液、尿液、唾液、羊水、膽汁、細胞、器官組織甚至頭髮等各種樣本,可謂「固液通吃、內外不論」。
  • Nucleic Acids Res | 代謝組學數據預處理
    代謝組學(Metabolomics)以生物體內所有代謝產物為研究對象,定性定量地研究代謝物與機體生理或病理變化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時間序列代謝組學(J Biol Chem. 292: 19556-64, 2017)和多類別代謝組學(Science. 363: 644-9, 2019)備受關注,因而對這些研究中的複雜組學數據的統計分析已經成為領域內極富挑戰的前沿方向。
  • 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機制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們知道隨著代謝組學的不斷發展,對代謝物定性定量準確性不斷提高,代謝組學在醫藥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鹿特地總結了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機制研究、標誌物篩選和藥效評價)及其對應的實驗設計思路(見下圖)。
  •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9 13:19:27 西湖大學Tiannan Guo、Yi Zhu、溫州醫科大學Haixiao Chen、迪安診斷公司Huafen
  • 安醫學術新進展 | 王剛教授團隊《Science Advances》發文闡述抑鬱症的細菌組和代謝組學特徵及其相互作用
    該研究採用宏基因聯合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比較了抑鬱症(MDD)和健康人的腸道細菌組、病毒組和糞便代謝組學特徵,並闡明其相互作用,提出MDD存在以微生物源胺基酸代謝紊亂為特徵的腸道微生態失調,這些發現為解析MDD的腸-腦軸機制提供了新的方向。
  • 圓滿落幕 | 2019(第一屆)中國生物物理學會代謝組學分會年會
    許國旺研究員報告內容豐富多彩,不難看出,代謝組學已經在不同的研究領域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主要包括植物代謝組學、疾病代謝組學、醫藥代謝組學、脂質組學等。來自中科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的朱正江研究員對其近期發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期刊的文章做了較為詳細的匯報。
  • 3分鐘帶你看懂代謝組學研究中常用的「套路」
    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代謝組學的研究紛繁複雜、種類繁多,實驗得到的數據量也相當驚人。那麼如何在代謝組學的研究中理出頭緒呢?今天谷君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套路」,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一:代謝組學分析流程一般來說,代謝組的分析流程有:首先將代謝組分進行預處理, 預處理的方法由測量分析方法決定,如使用質譜方法分析,則需要預先對代謝組分進行分離和離子化。接著,再對預處理後的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然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下遊組學研究可以回答「這些功能是否真的發生了,發生的程度是什麼樣的」。因此,16S rRNA基因測序與代謝組等多組學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單一組學研究的局限性,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疾病關係研究等方面取得眾多進展,顯示良好應用前景。本篇小鹿總結了16S+代謝組學的研究熱點方向,希望這6篇16S+代謝組學文章可以更好的助力您的科學研究。
  • 西安這裡將新增兩家三甲醫院!
    ,打造15分鐘醫療服務圈。除此之外,長安區將在子午大道中段,打造常寧國際醫學中心,三年將建成一所集現代化、專業化、智能化、高服務水平為一體的三甲綜合醫院。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婦幼健康服務水平,長安區將對區醫院舊址南院按照二級甲等婦幼保健專科醫院標準進行裝修改造,計劃一年時間改造完成,將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遷入。建成後長安區轄區及周邊婦女兒童就醫會更加方便快捷。
  • 安徽農大用LC-MS代謝組學和GC-MS代謝組學對茶樹細胞代謝效應研究
    發表期刊:J.Agric.Food Chem影響因子:4.192合作單位:安徽農業大學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LC-MS代謝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背景作者在之前的研究表明,與吡蟲啉
  • 微生物16S+代謝組學文章喜登微生物一區頂刊Microbiome
    發表時間:2020年8月主要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16S rRNA基因測序(歐易生物提供技術服務),LC-MS非靶標代謝組(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服務(2)16S rRNA基因測序分析;(3)代謝組學實驗: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胺基酸\神經遞質LC-MS靶向分析,5-磷酸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靶向分析
  • MetaboAnalyst 代謝組學在線分析
    MetaboAnalyst 這個網絡工具自2009年誕生以來,已在代謝組學數據分析這片領域內牢牢紮根。便更好地應對了日益增加的用戶需求,它可用於代謝組學數據分析、注釋、整合其他組學數據。MetaboAnalyst 已遷至Google雲伺服器上。在2007年,約25%代謝組學研究使用過MetaboAnalyst 。
  • 16S rDNA測序+代謝組學,讓科研結果更「近」一步
    測序分析和代謝組學聯合研究的必要性生物體內的基因系統調控是一個整體,單一組學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並不能完整的解釋生物學問題,而且通常文章的影響因子也比較低。所以利用多組學技術將各組學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並深入挖掘生物學數據,可以對生物樣本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