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2021-01-09 鹿明生物

編者按:

16S rRNA基因測序是目前主要的高通量測序依賴的腸道微生物研究的方法之一,16S rRNA基因測序測序可以對腸道微生物中的所有菌種進行精確定量,可以回答「樣本當中有哪些微生物,他們具有哪些功能」。然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下遊組學研究可以回答「這些功能是否真的發生了,發生的程度是什麼樣的」。因此,16S rRNA基因測序與代謝組等多組學聯用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上述單一組學研究的局限性,在腸道微生物與健康疾病關係研究等方面取得眾多進展,顯示良好應用前景。

本篇小鹿總結了16S+代謝組學的研究熱點方向,希望這6篇16S+代謝組學文章可以更好的助力您的科學研究。

1.移植餵食了褐藻寡糖的小鼠糞菌便可改善精子質量和精子形成

英文標題:Improvement in sperm quality and spermatogenesis following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rom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 dosed mice

研究材料:小鼠糞便

影響因子:19.819

發表期刊:GUT

主要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LC-MS非靶向代謝組(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16S rRNA基因測序、轉錄組

最近在《Gut》和其它雜誌上發表的12篇文章表明,腸道微生物群影響生育能力。應用糞便微生物群移植(FMT)手段改善生育能力是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本篇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聯合鹿明生物合作客戶青島農業大學等實驗團隊在Gut發表 「Improvement in sperm quality and spermatogenesis following fa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 from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 dosed mice」的文章,文章運用LC-MS非靶向代謝組、16S rRNA基因測序、轉錄組等多種檢測手段發現了腸道微生物群與挽救精子形成和精子質量聯繫起來的機制。首次說明,腸道微生物群可以通過改善精子形成來治療男性不育。

2.藻酸鹽寡糖化小鼠的微生物群成功減輕了小腸黏膜炎

英文標題:Microbiota from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dosed mice successfully mitigated small intestinal mucositis

研究對象:小鼠

影響因子:11.607

發表期刊:Microbiome

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轉錄組、16S rRNA基因測序等;

2020年8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中國農業科學院及青島農業大學等實驗團隊在Microbiome發表的題為 「Microbiota from alginate oligosaccharidedosed mice successfully mitigated small intestinal mucositis 」的研究成果,通過LC-MS非靶向代謝組、16S rRNA基因測序、轉錄組等多種檢測手段發現了海藻酸鈉寡糖(AOS)通過增強細胞連接、恢復小腸功能以及改善可能有助於基因表達的轉錄因子來改善busulfan幹擾的腸細胞膜;AOS改善血液代謝,以支持小腸功能的恢復。

3.EphB6基因缺陷小鼠的腸道菌群通過介導維生素B6動態平衡調節自閉症樣行為

英文標題: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s autism-like behavior by mediating vitamin B6 homeostasis in EphB6-deficient mice

研究材料:小鼠糞便、腦組織

影響因子:11.607

發表期刊:Microbiome

主要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16S rRNA基因測序(歐易生物提供技術服務),LC-MS非靶標代謝組(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服務)

2020年8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孫逸仙紀念醫院李建明團隊在Microbiome(IF:11.607)發表了題為 「The gut microbiota regulates autism-like behavior by mediating vitamin B6 homeostasis in EphB6-deficient mice」的文章,通過16S rRNA基因測序和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聯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腸腦微生物群軸對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深入而透徹地闡明了腸道菌群影響小鼠腦功能缺陷的新機制。

4.植物根際微生物對開花時間影響的研究

英文標題: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can influence the timing of plant flowering

研究材料:野生型和突變型擬南芥根系分泌物、根際土壤

影響因子:11.607

發表期刊:Microbiome

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GC-MS非靶標代謝組(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16S rRNA基因測序

候變化改變了植物物候學。這對生物圈和地球系統具有重要的生物、物理和化學影響。這些物候變化已成為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的一個重要課題。本篇為鹿明生物合作客戶浙江工業大學環境學院陸濤博士團隊在一區期刊Microbiome發表的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can influence the timing of plant flowering」的文章,通過整合GC-MS非靶標代謝組學和轉錄組測序、16S rRNA基因測序數據,發現根際微生物群對植物關鍵功能的調控發揮重要作用,揭示了擬南芥根部微生物將色氨酸轉化為植物激素吲哚乙酸從而延遲開花的代謝調控網絡和作用機制。

5.銀納米顆粒改變種植和未種植黃瓜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組成和代謝物譜

英文標題:Silver Nanoparticles Alter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in Unplanted and Cucumber-planted Soil

研究材料:黃瓜土壤

影響因子:7.864

發表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16S rRNA基因測序、GC-MS非靶向代謝組(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隨著納米材料的產業化,各種形式的納米材料將以不同途徑進入人們的生活,納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問題正受到世界各國科學家的廣泛關注,本篇為2020年2月鹿明生物合作客戶南京大學趙麗娟課題組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雜誌發表題為「Silver Nanoparticles Alter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and Metabolite Profiles in Unplanted and Cucumber-planted Soil」的研究論文。該研究運用16S rRNA基因測序、GC-MS非靶向代謝組技術對土壤微生物組和代謝組學分析技術的獨特結合,提供了對AgNPs生態影響的全新視角,全面了解了AgNPs暴露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6.甲基雙氯酚對水稻根際微生物群及反硝化作用的影響

英文標題:Interacting effect of diclofop-methyl on the ric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nd denitrification

研究材料:水稻根際土壤微生物

影響因子:2.751

發表期刊: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

運用歐易/鹿明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16S rRNA基因測序

環境管理需要更好地了解植物生理和微生物等對地球化學循環的相互作用。本篇由歐易/鹿明合作客戶浙江工業大學傅正偉教授團隊發表於Pesticide Biochemistry and Physiology的題為「Interacting effect of diclofop-methyl on the rice rhizosphere microbiome and denitrification」的研究,該研究採用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和16S rRNA基因測序研究水稻培養物中殘留的DM濃度可能通過影響水稻根際微生物群落而影響氮素循環,該研究對農藥與水稻微生物群與氮循環之間複雜的生物地球化學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見解。

看點

16S+代謝組學組學研究倒計時10天

歐易/鹿明生物推出了16S+代謝組學聯合大促活動

猜你還想看

◆多方合作在Cell上聯合發表整合蛋白基因組數據揭示兒童腦瘤背後的通路研究

◆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項目文章 | TMT標記定量蛋白組學助力安徽農大烏菜氧化還原穩態與高低溫脅迫研究

◆4D-DIA技術 | 蛋白質組學領軍科學家帶您走進4D組學新時代

END

文章來源於鹿明生物

相關焦點

  • 16S rDNA測序+代謝組學,讓科研結果更「近」一步
    測序分析和代謝組學聯合研究的必要性生物體內的基因系統調控是一個整體,單一組學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並不能完整的解釋生物學問題,而且通常文章的影響因子也比較低。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者開始將微生物組學和代謝組學聯合起來,腸道微生物菌群與宿主代謝表型的關係以及微生物群落如何影響代謝功能的研究是代謝組學與16S rDNA測序整合分析非常典型的案例;此外,還有研究表明不同的疾病模型中微生物和代謝物之間具有很高的相關性,可通過代謝組學和16S rDNA測序整合分析的方法研究代謝物-微生物-疾病之間的關係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3期)
    在高通量測序的大力推動和快速發展下,微生物組學研究進入到了多組學的時代。為更好滿足科研人員多組學聯合分析需求,美格基因基於科研需求及以往項目經驗,全新推出微生物組+代謝組聯合分析解決方案,克服單一組學研究局限性,多角度解釋科學問題!本期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為大家提供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研究思路。
  • 客戶文章|8篇文章,平均IF:10.1 帶您看盡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
    繼上期小鹿盤點了蛋白組學的熱門方法【大熱點】3篇文章總計IF:66分,帶您get時下熱點技術後。本期小鹿幫助各位科研老師總結了蛋白質組學常用技術ITRAQ蛋白質組學、TMT蛋白質組學、PRM技術、LC-MS/MS...8篇文章,平均IF:10.6帶您看盡蛋白質組學研究方法。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二期)
    今天為大家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在腸道樣本中的文獻案例。案例1題目:飲食和運動在腸道微生物-宿主共代謝中的作用研究期刊:mSystemsIF:6.633發表時間:2020.12DOI號:10.1128/mSystems.00677-20研究方法:16S+宏基因組+靶標代謝組本文為了研究飲食和體育鍛鍊對新陳代謝和腸道微生物群的單獨和聯合影響,收集運動員和不經常運動的人的糞便和尿液樣本
  • 美格基因微生物多組學聯合文章刊登ISME!
    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璋研究員研究團隊的研究成果刊登ISME,同時,這也是美格基因微生物多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多組學聯合分析是微生物組研究的秘密武器!本研究利用16S+宏基因組+轉錄組+宏代謝組多組學聯合分析,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道微生物群落的功能特徵進行了探究,並揭示了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病相關的「菌群-代謝物-宿主靶點」的互作關係,證實了利用公共多組學數據集成分析來研究微生物組-宿主互作關係的可能性。本文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為華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王璋研究員。
  • 16S+LC-MS代謝組學助力復旦大學探究新鮮和腐爛藻類的毒性效應
    2.組學分析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實驗(由鹿明生物提供技術支持) ,16S rRNA測序 (由歐易生物提供技術支持)3.檢測方法(1)細胞密度檢測:檢測FAS和RAS的毒性;(2)鏡檢:觀察受試魚的器官損傷;(3)抗氧化檢測:通過檢測SOD,CAT,GSH和MDA來評估有機汙染物對草魚的損害。
  • 項目文章|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助力南京農大茶樹抗寒機制研究
    運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根據標準(FDR≤0.05,唯一肽數≥2),從T1-T4組鑑定出1469個蛋白。 文末看點 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專注於生命科學和生命技術領域,是國內早期開展以蛋白組和代謝組為基礎的多層組學整合實驗與分析的團隊。
  • 「蛋白組學研究」熱門DIA技術3篇文章總計IF:66分
    編者按:在新一年的開端,小鹿首先要祝願所有的科研工作者新年快樂,願在這一年中心想事成,科研文章都上榜SCI~~本期,小鹿推出時下熱點技術DIA技術,通過熱門技術與前沿科技相結合,用3篇影響因子總計66分的文章告訴您DIA技術的應用。DIA技術用於永久定量數字保存對科研研究者來說,科研樣本對研究起著決定性的因素。
  • 微生物16S+代謝組學文章喜登微生物一區頂刊Microbiome
    B6動態平衡調節自閉症樣行為」的文章,通過16S rRNA基因測序和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聯合分析等手段,揭示了腸腦微生物群軸對自閉症譜系障礙(ASD)的發展有重大影響,深入而透徹地闡明了腸道菌群影響小鼠腦功能缺陷的新機制。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在基因組-轉錄組-蛋白組-代謝組的系統生物學框架內(圖1),代謝組是生物動態調控系統中最接近於表型的階段,是生命的本質特徵和物質基礎。從代謝組學和脂質組學逐年發表的SCI文章(圖2)可以看出,代謝組學發展迅猛。
  • 石瓊:立足基因組學科技,助力海洋藍色經濟
    2018年5月,由深圳市華大海洋研究院(下稱「海洋研究院」)和國家基因庫聯合發起的「千種魚類轉錄組」項目正式宣布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可靠的魚類系統演化樹,解答了許多一直以來魚類起源和進化研究中存在的爭論和難題,成為魚類演化研究史上的裡程碑式事件。長期以來,有別於陸地生物基因組學研究,海洋的生物基因組學研究不僅起步晚,且發展滯後。
  • From 16S rDNA測序 To 宏基因組學研究—技術發展及異同點
    一種快速、廉價的菌種鑑定方法。④16S rRNA基因測序隨後被發現能夠將細菌分類到新種,甚至新屬中。⑤用來描述從未被成功培養的新物種。※由於狹義宏基因組學概念的對象具體、範圍局限和研究目標明確,一般文獻上所提的宏基因組學,除非特別指明,一般均指的是狹義宏基因組學。
  • GC-MS非靶向代謝組+轉錄組學助力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研究
    繼2019年10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教授團隊在一區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7.650)發表題為「植物鈾毒性機制的代謝、轉錄組分析和礦物質營養代謝研究」的文章之後。點擊查看【多組學深度解讀】客戶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運用多層組學整合分析對植物鈾毒性機制研究。
  • 微生物宏組學通關技能第三關——全長16S rDNA測序
    通過上一期微生物宏組學的內容介紹,我們知道了二代測序平臺是對16S rDNA單個或連續的兩三個可變區序列進行測序分析
  • 歐易/鹿明生物助力科學家發現腸道微生物改善自閉症樣行為
    從了解 16s rRNA 測序的結果到後續實驗結果的呈現中,歐易生信分析的同事給了我很多的幫助。一開始就在線指導每個結果怎麼解讀,中間對結果的任何問題都隨時諮詢了你們分析部門同事。後續又根據實驗目的,讓分析部門的同事來回重新分析了很多次,圖片也更改了很多次,還好你們同事一直都很耐心解答及修改。
  • 3分2區蛋白質組學文章怎麼寫?
    隨著轉錄組測序類文章的發文難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課題組開始了蛋白質組學方面的研究,其中尤以TMT/iTRAQ火熱。
  • 靶向代謝組學助力浙大夏宜平團隊喜登植物科學一區頂刊
    這篇文章全面研究了田間和人工冷馴化之間的差異,並為了解多年生木本植物越冬常綠葉片的冷馴化提供基礎。:RNA提取、轉錄組測序、文庫構建和基因注釋;差異表達基因(DEG)篩選和KEGG分析;實時定量PCR分析;(3)靶向代謝組學分析:葡萄糖、果糖和蔗糖,脫落酸和茉莉酸含量檢測;
  • 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17位合作課題組老師順利發文
    2020 年 11月,歐易/鹿明生物蛋白/代謝方向共收錄到17篇項目文章,主要包括:iTRAQ標記定量蛋白組學、TMT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PRM靶向蛋白驗證、LC-MS/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GC-MS靶向代謝組研究等。
  • 解碼「基因組學之父」桑格:測序,測序,測序—新聞—科學網
    >  ■本報記者 郝俊 「桑格當之無愧地被稱為『基因組學之父
  • 合作文章八連發∣二代轉錄組測序這次也想站C位
    二代轉錄組測序作為高通量測序領域的老前輩,不僅低調樸實,而且還天生自帶CP感。一提起多組學聯合分析,總是少不了二代轉錄組測序這片盡職盡責綠葉的身影。,近期更有合作文章八連發的傲人成績,二代轉錄組測序這次終於可以站一下C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