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分鐘帶你看懂代謝組學研究中常用的「套路」

2021-01-10 生物谷


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代謝組學的研究紛繁複雜、種類繁多,實驗得到的數據量也相當驚人。那麼如何在代謝組學的研究中理出頭緒呢?今天谷君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套路」,希望能夠給大家一些啟發。


一:代謝組學分析流程


一般來說,代謝組的分析流程有:首先將代謝組分進行預處理, 預處理的方法由測量分析方法決定,如使用質譜方法分析,則需要預先對代謝組分進行分離和離子化。接著,再對預處理後的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預處理中,常用分離方法包括:氣相色譜(Gas chromatography, GC),高效液相色譜(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氣相色譜具有較高的解析度,但需要對代謝組分進行氣化,並且對組分分子質量有一定的限制。高效液相色譜也在代謝組分析中被廣泛地使用,因其在液相中對代謝組分進行分離,因此不用對組分進行氣化,相較氣相色譜具有測量範圍更廣,更靈敏的優點。此外,毛細管電泳法(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也可以對代謝組分進行分離,其應用較少,但在理論上其分離效率比高效液相色譜法高。


在預處理時,常常會加入內參(internal standards),以方便後續對樣品的質量進行監控和對比,由於不同的實驗批次、樣品順序對後續測量也有一定對影響,因此,還會加入空對照和混合樣品對照來進行質量監控。


對不同的代謝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包括質譜分析法(Mass spectrometry, MS)和核磁共振譜(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NMR)等。其中,質譜分析法具有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等優點,被廣泛地應用於檢測代謝組分,可以對經過分離、離子化處理後的代謝組分進行定性和定量。離子化的方法包括:大氣壓化學電離(Atmospheric-pressure chemical ionization, APCI), 電子電離(Electron ionization, EI ), 以及電噴霧電離(Electrospray ionization , ESI)等,需要根據不同的分離方法選用。例如電噴霧電離,常用於被液相色譜進行分離的組分。但由於質譜並不能直接對生物溶液或組織進行檢測,其應用一直受限。為了提高原有的質譜分析法的靈敏性,使樣品的準備簡單化,減少背景的影響,一些新的質譜相關技術得以產生。這些技術包括:二次離子質譜(Secondary-ion mass spectrometry , SIMS)和

納米

結構引發器質譜(Nanostructure-Initiator MS, NIMS),屬於去吸附/離子化方法,這兩種技術都不依賴基質。其中,SIMS使用高能離子束使樣品接觸表面解吸,具有高空間解析度的優勢,與質譜串聯後是用於器官/組織造影的有力技術。而NIMS可用於小分子的檢測。基質輔助雷射脫附電離(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MALDI)是一種較為溫和的離子化方法,可以得到用常規離子化方法容易解離為碎片的一些完整大分子質譜信息,如DNA、蛋白質、多肽和糖等。解析電噴霧電離(Desorp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DESI)是一種直接電離技術,可以與質譜串聯後,直接對大氣條件下的樣品分析。其原理是利用快速移動的帶電溶液流來提取接觸表面的樣品,可用於取證分析、藥物、植物、生物組織、高聚物等的分析。雷射燒蝕電噴霧電離(Laser Ablation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 LAESI)是一種結合了中紅外雷射燒蝕和二次電噴霧電離的直接電離技術,可用於廣泛的樣品,包括植物、組織、細胞,甚至是未經處理的生物溶液如血液、尿液等。已被用於食品監管、藥物監管等領域。核磁共振譜不需要預先對代謝組分進行分離,相較質譜而言,核磁共振譜具有結果可重複性好,樣品準備較簡單,不用預先分離,對樣品破壞性低等優點,儘管靈敏性相較質譜低(存在爭議,部分學者認為這是樣品預處理工作流程不正確造成的),但因其易於使用,因此應用也十分廣泛。


除此之外,其他的檢測方法還有:離子遷移率光譜(Ion-mobility spectrometry ,IMS)是一種基於離子化的分子在在氣相

載體

中的遷移來分離和分析這些分子的技術,具有很高的靈敏度,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和質譜、氣相色譜或液相色譜串聯使用。電化學檢測串聯高效液相色譜(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techniques coupled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ECD)可以用於測量複雜基質中低含量的組分,具有易用性、靈敏性、選擇性,已被用於臨床研究、食品檢測、藥物檢測等領域。拉曼光譜(Raman spectroscopy)基于振動光譜學,能夠檢測化合物結構和其微小變化,具有不破壞樣品、樣品預處理簡易、高空間解析度等優點,已被應用於臨床病理學研究、微生物的分類和檢測、化合物的分析等領域。



常用的代謝組學相關資料庫有人類代謝組資料庫(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 HMDB)、KEGG資料庫、Reactome資料庫 (http://www.reactome.org)等,一一介紹如下:人類代謝組資料庫(HMDB)是代謝組學熱門資料庫之一,包含人體內發現的小分子代謝物的詳細信息,包含不少於79,650種代謝物條目。SMPDB資料庫與HMDB關聯,包含約700種人類代謝和疾病途徑的途徑圖。KEGG資料庫是代謝組熱門資料庫之一,包含代謝通路和互作網絡信息。Reactome資料庫主要收集了人體主要代謝通路信息以及重要反應。MassBank資料庫主要收集許多高解析度低代謝組分的譜圖。


BioCyc資料庫包含通路和基因組數據。METLIN資料庫,是商業化的代謝組及串聯質譜資料庫,包含有約43000種代謝物和22000個MS/MS譜圖。FiehnLib資料庫是商業化的代謝組資料庫,包含約1000個保守的代謝分子的EI光譜。


NIST/EPA/NIH Mass Spectral Library資料庫也是商業化的代謝組資料庫,包含超過190,000 個EI譜圖。 BioCyc資料庫收集了通路和基因組數據,可以免費使用。MetaCyc資料庫廣泛收集了許多來自不同生物體的代謝通路以及酶的信息,囊括了超過51000篇文獻。MMCD資料庫收集有超過10000種代謝物的信息以及它們的質譜和核磁共振譜數據,大多數是擬南芥的代謝物。


三:代謝組學與其他組學數據整合


如何更好地整合各種組學數據目前仍是生物學界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並且有時還要面對不夠完善的實驗設計、不同實驗平臺的數據的整合。常用的方法是代謝通路水平的分析、生物網絡分析、經驗關聯分析等。有一些

軟體

或網站可以提供現成的整合多種組學數據的分析。如可以進行代謝通路富集分析的有:IMPaLA網站,使用了來自11個資料庫等3000多個代謝通路的信息,可以用於整合多種組學的分析;此外還有iPEAP軟體,MetaboAnalyst網站等也可以提供代謝通路富集分析。提供生物網絡分析的包括:SAMNetWeb網站,可以提供轉錄組和蛋白組的通路腹肌分析和網絡分析;pwOmics包,是R軟體包,能夠由隨著時間變化的數轉錄組和蛋白組信息構建網絡;相似的軟體還有MetaMapR(R軟體包,擁有用戶界面)、MetScape(Cytoscape插件) 、Grinn(R軟體包)等。可以進行經驗關聯分析的有:WGCNA(R軟體包),可以基於相關性和網絡拓撲結構對多種組學數據進行整合分析;其他R軟體包還有MixOmic、DiffCorr、qpgraph、huge。


四:代謝組學數據的統計分析方法及策略


得到代謝組學數據後,需要使用軟體對原始數據的信息進行讀取和分析,確定原始數據裡面含有的代謝組分的成分,含量。有許多統計學軟體可以對核磁共振譜、質譜數據進行讀取、分析。XCMS是常用的用於讀取、分析質譜原始數據的免費軟體,類似的常用軟體還有MZmine2、MetAlign、MathDAMP、LCMStats 等。


一旦得到代謝組分成分和含量,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 ,偏最小二乘回歸,聚類分析等,差異表達分析等。還可以使用前面提到的資料庫,對結果進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




參考網站和文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tabolomics#Statistical_methods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F%BA%E8%B4%A8%E8%BE%85%E5%8A%A9%E6%BF%80%E5%85%89%E8%A7%A3%E5%90%B8/%E7%94%B5%E7%A6%BB


https://masspec.scripps.edu/publications/public_pdf/172_greving_2011.pd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sorption_electrospray_ioniz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Laser_ablation_electrospray_ioniz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Ion-mobility_spectrometry


https://en.wikipedia.org/wiki/Secondary_ion_mass_spectrometry


https://tools.thermofisher.com/content/sfs/brochures/XX-70872-HPLC-ECD-Pub-Articles-XX70872-E.pdf


http://www.eag.com/raman/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15450497


https://www.zbsa.uni-freiburg.de/core_fac/Metabolomics/metabolomics-datenbanken


https://en.wikibooks.org/wiki/Metabolomics/Databases#Reactome


https://academic.oup.com/bioinformatics/article/27/20/2917/202905/Integrated-pathway-level-analysis-of

(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研究對象:OAs標準溶液,含OAs的甲醇樣品,含OAs的營養液樣品運用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 研究背景然後,將其重新懸浮在甲醇中,並轉移到3 mL樣品瓶中,並在70°C下再次乾燥,僅保留營養液中的OAs(作為沉澱物)和鹽分。向僅包含OAs的樣品中加入400 μL甲醇和100 μL硫酸。對於含有來自營養液中的鹽的OAs的樣品,添加700 μL的甲醇和300 μL的硫酸。將所有樣品放在密閉的小瓶中(以避免損失任何體積)搖動15分鐘,並在70°C下保持30分鐘以催化反應。
  • 【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和質譜的優缺點—針對代謝組學研究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技術比較1.核磁共振和質譜概述1.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代謝組學分析可分為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非靶向分析側重於樣本中代謝物總量(「指紋」)的代謝譜分析。 核磁共振通常用於代謝組學指紋圖譜研究。
  • 運用GC-MS/LC-MS代謝組學研究黃酮類化合物在大鼠體內吸收代謝
    該研究運用LC-MS代謝組學及GC-MS代謝組學技術以羅布麻中提取的槲皮素-3-O-槐苷為原料,採用大鼠原位腸道模型,對其吸收、Ⅱ期代謝及微生物分解代謝進行了研究,並與槲皮素苷元進行了比較。標題:蕓薹屬植物槲皮素-3-O-槐苷與槲皮素苷在大鼠體內吸收代謝的比較期刊:Food Chemistry影響因子:5.8運用生物技術:LC-MS代謝組學、G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黃酮類化合物因其在預防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中促進健康的作用而被廣泛認可。
  • 代謝組學:未來新方向
    儀器的決策樹   人們對代謝組學的興趣不斷增長,促使分子分離和檢測儀器的製造商研發出各種針對代謝組學的硬體、軟體和技術支撐。當研究人員需要將這些技術帶進實驗室時,他們面臨著複雜的決策樹。第一個分支就是非靶向還是靶向的分析。非靶向方法在所有可能的組分上聚集數據。
  • 流程大揭秘——基於LC-MS的代謝組學數據分析
    由於質譜技術的不斷完善及其自身的優勢、使得這種技術已經稱為代謝組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常用的聯用技術是氣質聯用GC-MS和液質聯用LC-MS。下面咱一起看一看基於LC-MS的代謝組學數據分析的流程。目前用於代謝物組學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酶分析法、核磁共振NMR、薄層色譜TLC、高效液相HPLC、氣相色譜GC、質譜以及質譜連用等技術。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3期)
    在高通量測序的大力推動和快速發展下,微生物組學研究進入到了多組學的時代。為更好滿足科研人員多組學聯合分析需求,美格基因基於科研需求及以往項目經驗,全新推出微生物組+代謝組聯合分析解決方案,克服單一組學研究局限性,多角度解釋科學問題!本期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為大家提供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研究思路。
  •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研究背景臨床上研究代謝組學最常用的樣本就是血漿和血清,嚴格的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才會保證最終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樣本採集,處理,運輸及保存都直接影響樣本中代謝物的穩定性。
  • iTRAQ蛋白質組學、GC-MS代謝組學對柑橘黃龍病影響果肉風味研究
    ,通過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研究方法,對被柑橘黃龍病菌感染的柑橘樹果實進行了基於蛋白質和代謝物的代謝通路分析,探究了症狀果實異味的機理。 儘管已有研究報導了通過代謝組學方法了解柑橘黃龍病菌對橙汁風味的影響,但對黃龍病導致水果出現異味機理尚不清楚。
  • 非靶向代謝組學助力中國農科院靈芝代謝特徵研究
    ,通過非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手段,研究提供了靈芝不同部分,尤其是發酵液的整體代謝態勢的全面描述。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本文基於非靶向質譜的代謝組學方法獲得發酵液,菌絲體,子實體和孢子粉的代謝特徵,從而為靈芝不同部分的獨特使用提供分子基礎。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二期)
    今天為大家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在腸道樣本中的文獻案例。本文通過對腸道微生物群與代謝性疾病、脂質代謝的關係等方面進行綜述,對於促進理解代謝組學和微生物組學的關聯性研究、了解當下的研究背景和熱點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 賽默飛:病毒感染中基於代謝及脂質組學的亮點研究成果
    基於此,儀器信息網推出了「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中的亮點研究及技術進展」專題,為廣大業內專家及用戶介紹基於蛋白組學或代謝組學等多組學技術在病毒感染致病機制中的研究應用及技術進展,增強業界專家與儀器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提供更豐富、更專業的技術文章,謹以此致敬所有奮戰在抗疫一線的白衣天使以及幕後深耕的研究學者。
  • 安徽農大用LC-MS代謝組學和GC-MS代謝組學對茶樹細胞代謝效應研究
    ,通過GC-MS代謝組學和LC-MS代謝組學研究方法,預測所涉及的酶以及TMX生物降解的機制,本研究對茶樹細胞中參與TMX代謝的酶提供了指導,並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茶葉與農藥TMX相互作用的認識。、啶蟲脒和吡蟲啉這三種新菸鹼類物質相比,TMX在茶葉細胞懸浮培養中更容易代謝,並在培養物中鑑定出七種代謝產物,包括另一種常用的殺蟲劑克洛替啶(CLO),但TMX對懸浮培養茶葉細胞代謝的影響及其代謝機制尚不清楚。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轉錄組-蛋白組-代謝組的系統生物學框架內(圖1),代謝組是生物動態調控系統中最接近於表型的階段,是生命的本質特徵和物質基礎。本次小編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撰文,對代謝組學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許老師在代謝組學領域深耕多年,從技術創新到研究應用,成果斐然,希望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代謝組學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 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機制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們知道隨著代謝組學的不斷發展,對代謝物定性定量準確性不斷提高,代謝組學在醫藥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鹿特地總結了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機制研究、標誌物篩選和藥效評價)及其對應的實驗設計思路(見下圖)。
  •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研究發現COVID19患者血清的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特徵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9 13:19:27 西湖大學Tiannan Guo、Yi Zhu、溫州醫科大學Haixiao Chen、迪安診斷公司Huafen
  • GC-MS非靶向代謝組+轉錄組學助力羅學剛團隊再發多組學植物鈾研究
    繼2019年10月,歐易/鹿明生物合作客戶西南科技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羅學剛教授團隊在一區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IF=7.650)發表題為「植物鈾毒性機制的代謝、轉錄組分析和礦物質營養代謝研究」的文章之後。點擊查看【多組學深度解讀】客戶文章 | 西南科技大學運用多層組學整合分析對植物鈾毒性機制研究。
  • 水稻抗旱機制突破研究——GCMS非靶向代謝組學
    在本研究中,作者使用了兩個具有不同耐旱性的水稻品種(耐旱品種IRAT109和耐旱品種IAC1246)來探索長期乾旱的轉錄和代謝應答。經研究發現在進行性乾旱脅迫下,耐旱品種表現出較高的滲透調節和抗氧化能力,以及較高的相對光合作用速率,基於代謝組學的研究方法是篩選乾旱候選基因的有效方法。
  • 賽默飛Orbitrap超高分辨,代謝組學極致所見
    與此同時,代謝組學也面臨著多方面令人頭禿的難點和問題。非靶向代謝組學是生命科學研究Discovery階段最常用的切入手段,可無偏向性地對所有小分子代謝物同時進行檢測分析。但傳統的非靶向代謝組學存在無法定量、注釋物質及注釋信息不全等瓶頸,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研工作者對代謝組學的研究。
  • LC-MS代謝組學對阿爾茨海默病腸道微生物資料庫全面研究
    在本文中,作者通過集成化學同位素標記與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代謝組學)重點對糞便樣本中含有羧基、羰基、胺基以及巰基的代謝物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鼠糞便代謝組學資料庫。中文標題:使用同位素標記的方法全面地分析糞便樣本中的代謝物研究對象:雙轉基因小鼠糞便發表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6.785運用生物技術:L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宿主和腸道菌群之間的動態串擾對維持宿主體內平衡至關重要。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
  • Get農學領域——標誌物篩選、機理研究的代謝組學實驗設計方案!
    隨著代謝組學的發展與應用,其相關技術和理論已被用於多個領域。尤其是農業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思路與體系。小鹿這次來向大家介紹代謝組學在農業方向的應用及相關實驗設計。代謝組在農業領域的主要應用可簡要概括為三大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