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2020-07-24 邁維醫學

樣本放太久,想做代謝組學研究怎麼辦?如果您有同樣的疑惑,請看下面的文章。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研究背景

臨床上研究代謝組學最常用的樣本就是血漿和血清,嚴格的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才會保證最終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樣本採集,處理,運輸及保存都直接影響樣本中代謝物的穩定性。臨床上,對於生物樣本的保存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液氮保存與低溫冰箱(通常是-80℃)保存。然而就安全性與經濟性來說,生物樣本的長期保存尤其是生物樣本庫建庫更多傾向於-80℃低溫保存。因此,對於長期保存在-80℃低溫冰箱中的血漿或血清樣本來說,代謝物的穩定性及樣本質量與保存時間長短的關係需要進一步分析探究。


研究路線

作者招募了3個年齡組的志願者採集血漿樣本,為了減少受試者個體間的差異性對實驗結果的幹擾,每個受試者都是多次取樣。在同一年齡組內,作者分析了不同保存時間段內代謝物含量變化,從而得到stable metabolites和unstable metabolites的種類。然後作者用box plots對selected plasma metabolites的血漿含量進行分析,並用MxP Biofluids Quality Control assay對sample quality進行評估,分析得到long-term storage對血漿樣本代謝組的影響。


研究結果

1.長期保存會影響血漿樣本代謝組

作者對3個年齡組的血漿樣本代謝物含量按保存時間長短進行比較分析發現,檢測到的231種代謝物中,有226種在保存時間的前七年中保持穩定;保存11年的樣本相比於保存9年的樣本,26%的代謝物含量發生了變化(20%的代謝物含量升高,6%的代謝物含量降低);保存16年的樣本相較於保存14年的樣本,7%的代謝物含量發生了顯著變化,另外有6%代謝物含量發生了降低。雖然大多數類別的代謝物含量都或多或少受到長期保存的影響,但是complex lipids,fatty acids,energy metabolism molecules,amino acids及相關的化合物則表現出對長期保存 highest sensitivity。人血漿代謝組在低於7年保存時間時足夠的穩定,但是對更長的保存時間比較敏感。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2.長期保存對血漿代謝物含量的影響

Box plots對選定的部分代謝物含量變化進行分析(紅色是70歲組,藍色是75歲組,綠色是80歲組)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可以看到,長期保存後,精氨酸和甘油酸酯濃度明顯上升;天冬氨酸濃度上升,而天冬醯胺濃度下降,表現為天冬氨酸與天冬醯胺比例上調;丙酮酸,半胱氨酸和胱氨酸的濃度下降。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在同一年齡組內,長期保存後,多種溶血磷脂醯膽鹼,C 18:2, C 18:1, C 18:0, C 24:0均表現出濃度增加,但是數種磷脂醯膽鹼尤其是包含不飽和鍵的C 20:5, C 20:4濃度減少。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幾種脂質氫過氧化物,甘油三酯(TAG)氫過氧化物和膽甾醇酯氫過氧化物都表現出隨保存時間延長而濃度增加。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年齡組內,大多數保存超過七年的血漿樣本中脂質氫過氧化物濃度顯著增加。


3.長期保存影響樣本質量

為了進一步驗證代謝物濃度的差異與長期保存相關,作者使用MxP Biofluids Quality Control assay對樣本質量進行評價。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幾乎所有的樣本都有很高的MxP Blood Processing Control Score,表示高質量的血液樣本收集和處理;相比之下,作者發現,MxP Blood Processing Control Score隨著樣本保存時間的延長下降,例如,97%的保存時間少於四年的樣本顯示出high-quality score,而100%的保存時間介於14年與16年之間的樣本顯示出low-quality score。這些結果顯示,延長-80℃保存時間影響樣本質量,代謝物的濃度變化與保存時間有關,而非樣本處理。雖然記錄顯示,EDTA血漿樣本一直保存在-80℃環境中,但是quality score的普遍下降也可能是因為保存與運輸過程中溫度上升,以及血液和血漿樣本處理時間過長。


研究結論

用標準化的方法收集處理樣本是弱化及排除confounding factors的影響,從而實現bench to bedside轉化研究目標的關鍵。我們已經證實,長期保存主要影響人血漿樣本中代謝物的穩定性,從而影響代謝組學研究的數據分析。在這種背景下,研究結果顯示,代謝物分析適合於在數據分析之前對低質量樣本的鑑定。雖然當保存時間在7年內,幾乎所有被檢測的代謝物在-80℃環境中很穩定,但是基於冰凍樣本的biomarker研究最好還是在採樣後儘快進行。


武漢邁特維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簡稱「邁維代謝」)位於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光谷生物城,專注於提供領先的代謝組學技術開發及服務。邁維代謝創新了「廣泛靶向代謝組」技術,基於「代謝組+基因組+轉錄組」多組學研究方案,近年來以通訊作者身份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Genetics 、PNAS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多篇論文,引領基因組時代的代謝生物學研究新方向。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相關焦點

  • 血液樣本分析前變量對組學研究的影響:邁向精準樣本存儲
    實驗的分析前部分,無論是生物樣本採集、處理、儲存,還是運輸到實驗室,都可能導致研究數據、結果和判讀的明顯變化。現有的綜述和生物樣本庫創新分析提供了新的見解,總結了這樣的分析前變量,例如,採血管類型、離心條件、樣本長期儲存溫度和保存時間,對血液來源的生物樣本進行組學分析:全血、血清、血漿、血沉棕黃層和外周血單核細胞。
  • 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樣本的正確收集以及預處理是實驗成功的重要起點,鹿明生物具有多年代謝組學分析經驗,給您帶來生物樣本收集以及預處理經驗的乾貨分享。合格樣本用乾冰運輸。血漿:1)用抗凝管採血,採血後立刻輕柔上下顛倒8次,使抗凝劑與血液均勻混合(動作輕柔,以避免產生溶血);2)2500 ~ 3000 rpm,4 ℃低速離心5 min,吸取200 L上清液分裝至1.5mL離心管中,-80 ℃凍存待用;3)血液樣本採集後應立即把血漿從全血中分離出來,最晚不遲於採血後1 h內分離出血漿。
  • 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樣本的正確收集以及預處理是實驗成功的重要起點,鹿明生物具有多年代謝組學分析經驗,給您帶來生物樣本收集以及預處理經驗的乾貨分享。 請持續關注我們,後期會繼續分享代謝組實驗設計、數據質控、代謝物定性篩選等代謝組學說明姊妹篇,不要錯過哦!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3期)
    在高通量測序的大力推動和快速發展下,微生物組學研究進入到了多組學的時代。為更好滿足科研人員多組學聯合分析需求,美格基因基於科研需求及以往項目經驗,全新推出微生物組+代謝組聯合分析解決方案,克服單一組學研究局限性,多角度解釋科學問題!本期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為大家提供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研究思路。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二期)
    今天為大家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在腸道樣本中的文獻案例。案例1題目:飲食和運動在腸道微生物-宿主共代謝中的作用研究期刊:mSystemsIF:6.633發表時間:2020.12DOI號:10.1128/mSystems.00677-20研究方法:16S+宏基因組+靶標代謝組本文為了研究飲食和體育鍛鍊對新陳代謝和腸道微生物群的單獨和聯合影響,收集運動員和不經常運動的人的糞便和尿液樣本
  • 運用GC-MS/LC-MS代謝組學研究黃酮類化合物在大鼠體內吸收代謝
    該研究運用LC-MS代謝組學及GC-MS代謝組學技術以羅布麻中提取的槲皮素-3-O-槐苷為原料,採用大鼠原位腸道模型,對其吸收、Ⅱ期代謝及微生物分解代謝進行了研究,並與槲皮素苷元進行了比較。標題:蕓薹屬植物槲皮素-3-O-槐苷與槲皮素苷在大鼠體內吸收代謝的比較期刊:Food Chemistry影響因子:5.8運用生物技術:LC-MS代謝組學、G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黃酮類化合物因其在預防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中促進健康的作用而被廣泛認可。
  • 16S rDNA測序+代謝組學,讓科研結果更「近」一步
    測序分析和代謝組學聯合研究的必要性生物體內的基因系統調控是一個整體,單一組學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並不能完整的解釋生物學問題,而且通常文章的影響因子也比較低。所以利用多組學技術將各組學的數據進行整合分析並深入挖掘生物學數據,可以對生物樣本進行系統全面的研究。
  • 看完秒懂,代謝組學醫藥領域機制研究實驗設計方案怎麼做?
    每周「一更」的小鹿話代謝系列又來嘍~~還記得上期小鹿介紹的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嗎?(見下圖)上期小鹿分享了代謝組學在醫藥機制研究中的實驗設計方案(包含多組學聯合及代謝組學+宏基因組)的實驗設計方案,詳情請戳一看到導師就害怕?
  • 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機制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們知道隨著代謝組學的不斷發展,對代謝物定性定量準確性不斷提高,代謝組學在醫藥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鹿特地總結了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機制研究、標誌物篩選和藥效評價)及其對應的實驗設計思路(見下圖)。
  • 【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和質譜的優缺點—針對代謝組學研究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技術比較1.核磁共振和質譜概述1.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代謝組學分析可分為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非靶向分析側重於樣本中代謝物總量(「指紋」)的代謝譜分析。 核磁共振通常用於代謝組學指紋圖譜研究。
  • LC-MS代謝組學對阿爾茨海默病腸道微生物資料庫全面研究
    在本文中,作者通過集成化學同位素標記與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代謝組學)重點對糞便樣本中含有羧基、羰基、胺基以及巰基的代謝物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鼠糞便代謝組學資料庫。中文標題:使用同位素標記的方法全面地分析糞便樣本中的代謝物研究對象:雙轉基因小鼠糞便發表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6.785運用生物技術:L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宿主和腸道菌群之間的動態串擾對維持宿主體內平衡至關重要。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
  • Get農學領域——標誌物篩選、機理研究的代謝組學實驗設計方案!
    隨著代謝組學的發展與應用,其相關技術和理論已被用於多個領域。尤其是農業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思路與體系。小鹿這次來向大家介紹代謝組學在農業方向的應用及相關實驗設計。代謝組在農業領域的主要應用可簡要概括為三大類。
  • Nucleic Acids Res | 代謝組學數據預處理
    代謝組學(Metabolomics)以生物體內所有代謝產物為研究對象,定性定量地研究代謝物與機體生理或病理變化之間的關係。近年來,時間序列代謝組學(J Biol Chem. 292: 19556-64, 2017)和多類別代謝組學(Science. 363: 644-9, 2019)備受關注,因而對這些研究中的複雜組學數據的統計分析已經成為領域內極富挑戰的前沿方向。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OAs標準溶液,含OAs的甲醇樣品,含OAs的營養液樣品運用生物技術:GC-MS代謝組學 研究背景加入1 mL正己烷,並再次振搖後,收集100 μL非極性相(上清液),放置在帶小瓶插入物的1.5 mL小瓶中,並使用GC-MS代謝組學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描述了樣品製備的分析階段的步驟。
  • 聚焦代謝組學平臺建設 促進技術向應用轉化——訪清華大學代謝組學...
    如今代謝組學領域的人提到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就像是找到了組織一樣。  儀器信息網編輯近期採訪了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主管劉曉蕙博士,劉曉蕙博士從代謝組學研究現狀、代謝組平臺建設情況、發展機遇與挑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時下代謝組學技術與方法有哪些?b. 如何將代謝組與自身課題進行連接?c. 做代謝組學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次小編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撰文,對代謝組學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許老師在代謝組學領域深耕多年,從技術創新到研究應用,成果斐然,希望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代謝組學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 流程大揭秘——基於LC-MS的代謝組學數據分析
    由於質譜技術的不斷完善及其自身的優勢、使得這種技術已經稱為代謝組學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下面咱一起看一看基於LC-MS的代謝組學數據分析的流程。目前用於代謝物組學分析的方法主要有酶分析法、核磁共振NMR、薄層色譜TLC、高效液相HPLC、氣相色譜GC、質譜以及質譜連用等技術。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編者按:16S rRNA基因測序是目前主要的高通量測序依賴的腸道微生物研究的方法之一,16S rRNA基因測序測序可以對腸道微生物中的所有菌種進行精確定量,可以回答「樣本當中有哪些微生物,他們具有哪些功能」。然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下遊組學研究可以回答「這些功能是否真的發生了,發生的程度是什麼樣的」。
  • 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中藥研究半夏白朮天麻湯治療肥胖高血壓機制
    這項研究根據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來評價BBTD對內皮細胞的保護作用。另外通過轉錄組測序,以研究BBTD在抗ox-LDL,保護血管內皮細胞的可能靶點。研究思路研究方法1.實驗材料:作者將雄性小鼠隨機分為高脂肪飲食(HFD組,n = 41)和陰性對照(NC組,n = 9)。
  • 微生物16S+代謝組學文章喜登微生物一區頂刊Microbiome
    rRNA基因測序分析;(3)代謝組學實驗: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分析,胺基酸\神經遞質LC-MS靶向分析,5-磷酸吡哆醛、吡哆胺和吡哆醇靶向分析;使用LC-MS非靶向代謝組學方法檢測了小鼠PFC中代謝物,發現兩組小鼠之間有顯著差異(圖5a),差異代謝物富集到的代謝通路包括維生素B6代謝途徑,主要因為KO小鼠中該途徑的吡哆胺(PM)和吡哆醛5'-磷酸(PLP)相對豐度降低(圖5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