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2021-01-08 騰訊網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樣本的正確收集以及預處理是實驗成功的重要起點,鹿明生物具有多年代謝組學分析經驗,給您帶來生物樣本收集以及預處理經驗的乾貨分享。

取樣基本原則

代表性和一致性

實驗組與對照組樣本在取材部位、時間處理等方面儘可能保持一致,從而保證實驗的可信度;

迅速性

操作過程迅速,最大限度縮短樣本採集到實驗的時間;

低溫原則

所有樣本離體後,分離步驟應在4℃或冰上進行,分離好的樣本立即存於-80℃,以免樣本產生進一步代謝活動;

血液樣本收集指南

血清:

1)用促凝管(沒有促凝管則用離心管)收集血液,將促凝管/離心管直立、靜置於試管架上,避免振蕩、摔落;

2)避免陽光直射,室溫;

3)檢查凝血完全後,2500 ~ 3000 rpm,4℃ 低速離心5 min,吸取200 µL上清液至1.5 mL離心管中,若上清液較多可每管200 µL、多管分裝,於-80 ℃凍存待用;

4)嚴禁反覆凍融,如發生溶血則該樣本不合格、需重新準備樣本。合格樣本用乾冰運輸。

血漿:

1)用抗凝管採血,採血後立刻輕柔上下顛倒8次,使抗凝劑與血液均勻混合(輕柔,以避免產生溶血);

2)2500 ~ 3000 rpm,4 ℃低速離心5 min,吸取200 µL上清液分裝至1.5mL離心管中,-80 ℃凍存待用;

3)血液樣本採集後應立即把血漿從全血中分離出來,最晚不遲於採血後1 h內分離出血漿。合格樣本用乾冰運輸。

溫馨提示:

(1)試管的使用

涉及到RNA等的多組學實驗取樣,請勿使用肝素鈉抗凝管(對 RNA 相關實驗有嚴重影響,抑制反轉錄酶活性而導致cDNA量不足);

核磁實驗(NMR)請勿使用EDTA抗凝管(影響圖譜採譜);

代謝實驗取樣不建議使用檸檬酸鈉抗凝管(檸檬酸是TCA循環中的重要物質,使用檸檬酸鈉抗凝劑會引入外源汙染),請根據實驗具體情況選用合適的抗凝管。

(2)影響因素

取血時如用酒精消毒,請擦乾擦拭部位,待酒精完全揮發後再取樣;

取血時如有使用麻醉劑,建議用異氟醚消毒,以避免在譜圖中出現幹擾峰。

(3)產率

血清參考產率:30% ~ 50%(例如:1 mL 全血大約能得 0.3 ~ 0.5 mL 血清)。

血漿參考產率:≈ 50 %(例如:1 mL全血大約能得 0.5 mL 血漿)。

採全血時如使用真空採血管,建議使用促凝管。

(4)凍存管的使用

強烈推薦收集儘量多的樣本並分裝凍存(同批次樣本可以用於多項實驗,且避免反覆凍融而導致結果不理想),分裝保存時推薦使用1.5 mL離心管,因為螺口凍存管帽內有一個密封用的橡膠墊圈,長期在-80 ℃/乾冰等低溫下,橡膠圈會變硬脆、易脫落,導致管口密封不嚴,樣本滲露。

糞便樣本收集指南

人糞便:

1)將糞便直接排洩到乾淨的容器中,儘量避免尿液、馬桶壁等對糞便樣本的汙染,取同時間段樣本或將所有樣本混勻後再取樣;

2)用無菌勺對糞便樣本進行挖取,將適量糞便樣本放入無菌保存管中,分裝樣本200 mg/管,迅速放入液氮中15min以上進行淬滅處理;

3)採集好的樣本立刻放入-80 ℃保存待用。

小鼠/大鼠糞便:

1)將待取的小鼠/大鼠放進乾淨的鋪有消毒濾紙的籠子裡,排便後立即用無菌鑷子轉入凍存管;

2)小鼠糞便6-8粒,大鼠糞便2-3粒;

3)若樣本需要重複檢測,可用無菌棒混勻後多管分裝,以避免反覆凍融,樣本採集後立刻放入-80℃保存待用。

溫馨提示:

1.糞便樣本儘量不要接觸到尿液,避免多樣本交叉汙染,且尿液中含有大量尿素,幹擾後續糞便樣本檢測。

2.糞便樣本收集之後,建議先放入液氮中淬滅15 min後,再放入-80 ℃凍存。

3.建議統一糞便樣本形態(如固態、液態(糞水)、凍幹糞便等)

4.人糞便樣本提供者在取樣的近三個月內不可接受抗生素治療。

尿液樣本收集指南

尿液:

1)取空腹晨尿、中段尿(臨床)或晨間1 h尿(動物)於50 mL離心管中;

2)4 ℃ 下10000 rpm離心10 min取上清,用1.5 mL離心管分裝,保存於-80 ℃。

3)動物1 h尿量不夠的情況下,可分多次收集尿液;如需收取24 h尿液,需要使用帶低溫裝置的代謝籠收集,並且及時凍存樣本。

4)收集完尿液樣本後,建議使用液氮淬滅15 min後,再分裝多管後於-80 ℃凍存。

組織樣本收集指南

動物組織(包括腦、心、肝、脾、肺、腎、肌肉和皮膚等;軟體動物如血吸蟲):

1)取適量組織器官,用預冷的PBS緩衝液或生理鹽水清洗乾淨;

2)迅速剝去非必需的脂肪和結締組織,再用PBS緩衝液或生理鹽水衝洗乾淨;

3)用乾淨的無塵吸水紙吸乾水分,將組織分成50-100 mg / 管分裝待用;

4)管子上做好標記後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處理至少15 min,-80 ℃凍存;乾冰運輸。

植物組織:

葉片、莖、花:

1)取整片葉片/一段莖/一朵花,放入離心管或錫箔紙中並標記,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處理至少15 min。

2)將裝有樣本的離心管迅速放入自封袋中(每組一袋),在自封袋中放入標籤紙註明樣本信息。

3)迅速放入-80 ℃冰箱凍存。足量乾冰寄送。

注意:(1)採集葉片樣本時,最好在中午光照好的時間收集。(2)採集樣本時保持樣本一致性,尤其是同一組樣本(顏色、衰老程度、葉脈佔比、光照、位置等)。

根:

1)取整株植物的根部,迅速用PBS緩衝液或者超純水漂洗掉根上的泥土、培養基或營養液等;

2)吸水紙吸乾水分後,分裝為500 mg/管;

3)標號後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處理至少15 min,-80 ℃凍存,乾冰寄送。

果實、種子:

1)對於含水量高、體積較大的果實(番茄、西瓜、蘋果等)需要先將樣品分成「均勻」的小塊(≈ 200 mg/樣本)分裝至2 mL離心管中,標號後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處理至少15 min。

2)對於細小的顆粒種子(擬南芥種子、穀物種子等),可以先將同一組的植株種子混勻後再分裝(≈ 200 mg/樣本)至離心管中,標號後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處理至少15 min。

3)對於要求對整個果實進行提取的(整粒葡萄等),需要把果實裝在50 mL離心管/自封袋中,標號後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凍處理至少15min,-80 ℃凍存,乾冰寄送。

溫馨提示:

1.對於動物組織樣本無法滿足50mg/樣,如海馬組織,大腦組織等,可考慮同組混樣以達到50mg/樣的要求。

2.對於含水量高的果實進行取樣很難保持高度均一性(如番茄的果皮、果肉等),建議將整個果實進行液氮研磨後凍幹混勻,對混勻後的粉末進行稱重分裝,凍存。

3.儘量不要使用錫箔紙以及自封袋包裝樣本,建議將樣本液氮研磨後使用離心管/凍存管進行分裝。

4.在使用PBS緩衝液/超純水進行漂洗時,需要儘快處理。

5.植物各類組織樣本建議都使用超純水進行漂洗完之後,再研磨分裝凍存,防止因種植過程中施加的一些肥料、農藥等含有表面活性劑或其他雜質,對後續實驗造成影響。

細胞樣本收集指南

懸浮細胞

1)連同培養基轉移到1.5 mL的進口離心管中。

2)低速離心5 min(低於3000 rpm),使細胞沉澱於離心管的底部(1*107個細胞為宜)。

3)倒掉培養基(儘量倒乾淨),用預冷的PBS反覆衝洗2 ~ 3次,低速離心5 min,棄上清。

4)標記離心管,將離心管的尖端插入液氮中,淬滅細胞沉澱1 min,-80 ℃凍存,乾冰寄送。

貼壁細胞:

1)小心棄掉培養液,並將培養皿倒置於吸水紙上儘量吸乾培養液;

2)加入4 ℃預冷的PBS平放輕輕搖動1分鐘洗滌細胞(若用移液槍加,則靠著培養皿壁加入,以免將細胞衝起),然後棄PBS(建議用微量移液器少量多次吸盡殘餘PBS);

3)將培養皿底部(外壁)接觸液氮,淬滅細胞(1*107個細胞為宜),加入500 μL預冷的甲醇-水4:1,V/V),用乾淨的細胞刮棒將細胞刮下,用移液槍轉移至1.5 mL離心管

4)繼續加入500 μL甲醇-水4:1,V/V),將剩餘的細胞儘量全部轉移至離心管中,使用封口膜將離心管密封,保存於-80 ℃,乾冰寄送。

溫馨提示:

1. 培養基傾倒時儘量倒乾淨,可使用濾紙將殘留培養液吸淨;

2. 甲醇/水請使用色譜純及以上規格;

3. 液氮淬滅細胞時,請小心避免離心管破碎導致樣本受損;

4. 建議細胞樣本在進行培養時多準備樣本,以備後續使用;

5. 貼壁細胞收集時如遇培養皿較大,1 mL試劑無法完全轉移完全時,建議加入最大試劑體積不超過 3mL;

6. 若無試劑條件,也可在淬滅細胞後,不加入甲醇-水試劑,直接用乾淨的細胞刮棒將細胞刮下,轉移至離心管;

其他類型樣本收集指南

微生物樣本

適用樣本:大腸桿菌、枯草桿菌、釀酒酵母菌、惡臭假單胞菌、酵母、棒桿菌屬、單胞藻、運動發酵單胞菌、氧化葡萄糖酸桿菌等。

1)連同培養基轉移到進口的15 ml的離心管中,3000 rpm以下低速離心,使細菌沉澱於離心管的底部(1*108個細菌為宜);

2)倒掉培養基(儘量倒乾淨)後,用預冷的PBS溶液小心重懸清洗沉澱一次,4 ℃ 1000 g離心10 min收集菌體,棄上清;

4)將離心管的尖端插入液氮中,淬滅細菌1 min,然後-80 ℃凍存,乾冰郵寄,每個樣品最好準備兩管以備用。

溫馨提示:

(1)請先拿空離心管的尖端插入液氮中試試離心管的質量,避免因離心管破裂造成樣本損失。

(2)操作儘量迅速,培養基儘量倒乾淨,可用濾紙條將管底部殘留的培養基吸盡。

(3)微生物代謝速度非常快,所有的步驟需儘快完成。

(4)菌體數量不同的樣本間需要保持一致。

(5)菌液的OD值僅供參考,需要根據具體情況確認菌濃度。

微生物培養液(檢測胞外代謝):

方法一:

培養好的菌液混勻後,取10 mL菌液,用0.2 μm孔徑的過濾膜進行快速抽濾,去除菌體。將濾液按1 mL/管進行分裝,‐80 ℃凍存,乾冰寄送。

方法二:

培養好的菌液混勻後,取1 mL菌液,3000 rpm,4 ℃離心10 min,取上清800 μL,‐80 ℃凍存,乾冰寄送。

微生物—胞外代謝物(細胞上清)

1)使用合適的容器收集細胞培養液或其他生物液體;

2)3000g,4℃,離心15min,小心轉移上清液至新的無菌離心管中;

3)將分離出的細胞上清液16000g,4℃,離心10min(槍頭不要觸碰到管底一側的雜質)小心轉移上清到新的無菌離心管中,-80℃保存。足量乾冰寄送。

溫馨提示:

因培養基中可能含有高糖、高鹽、高滲等成分,可能影響後續質譜上機檢測,因此建議先進行售前諮詢。

體液樣本(如關節液、唾液、膽汁、腦脊液、瘤胃液等)

1)收集體液樣本;

2)3000 rpm, 4 ℃ 離心15 min,取上清,0.5 mL/管分裝至1.5 mL離心管中;

3)-80 ℃冰箱凍存。足量乾冰寄送。

根際土壤樣本

1)去除(抖落)根周鬆散的土:應儘量保證完整的根組織,並去除多餘的土。

2)緩衝液震蕩洗下根際土(緊密粘附):為防止在震蕩過程中對微生物和根組織細胞的破壞,此處建議直接使用無菌水處理,震蕩時有手動的,也有用搖床等震蕩的,時間和強度根據洗滌的難易程度和根組織而異。

3)高速離心收集沉澱:用無菌水衝處理後之後,可高速離心後收集土壤沉澱,若沉澱較少,也可用提取水體DNA的方法,經0.22μm濾膜過濾收集土壤和微生物或者或者直接真空凍幹處理(無凍幹條件,可直接濁液凍存寄送,由實驗室進行凍幹,再取樣做實驗)。

4)保存:乾冰寄送,低溫-80℃保存。

根系分泌物樣本

1)取整株植物的根部,迅速用1×PBS漂洗掉根上的泥土;

2)將整株根部至於裝有超純水的大容器中,培養一段時間;

3)取一定體積的根系分泌物液體樣本, 1200rpm離心15min,去除雜質,用冷凍乾燥儀凍成乾粉;

4)-80度保存;足量乾冰寄送。

溫馨提示

1. PBS快速衝洗;

2. 根系分泌物所需體積因為培養植物根部分泌物質量不同,所以需要根據最終濃縮成乾粉的量來定;

3. 因為粉末在寄送過程中容易分散到管壁,不好稱重。建議在凍幹前將EP管稱重,凍幹後將EP管和凍乾粉一起稱重後,記錄清楚。

代謝組生物學重複建議

微生物和植物:建議每組生物學重複 ≥ 6 - 8個;

模式動物:建議每組生物學重複 ≥ 8 - 10個;

臨床樣本:建議每組生物學重複 ≥ 30個;

備註:

1. 在允許的條件下,多準備一份樣本備用,且注意分裝保存,避免反覆凍融;

2. 樣本數在10個以內的項目實驗室默認不做QC,如有必要需備註;

3. 樣本需乾冰運輸:快遞途中乾冰消耗率約為5KG/ 天,消耗速度與氣溫,泡沫箱厚度(>5cm)有直接關係,請酌情添加乾冰

樣本量需求:

以上為常見樣本的收集方法以及樣本量需求,如果您的樣本類型不包含在此說明內,歡迎給小鹿留言,我們有非常豐富的代謝樣本收集和預處理的經驗,可以與您分享;如果您收集的樣本量沒有達到以上要求,歡迎諮詢我們的客戶經理/技術支持,進行預實驗測試,我們會以最低的樣本量需求進行最嚴謹、可靠的實驗!

請持續關注我們,後期會繼續分享代謝組實驗設計、數據質控、代謝物定性篩選等代謝組學說明姊妹篇,不要錯過哦!

往期小鹿話代謝系類

小鹿話代謝第一期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小鹿話代謝第二期

還在為實驗發愁?看完這篇科研好文我被「種草」了

小鹿話代謝第三期

一看到導師就害怕?你也有「導師恐懼症」嗎

小鹿話代謝第四期

看完秒懂,代謝組學醫藥領域機制研究實驗設計方案怎麼做?

小鹿話代謝第五期

標誌物篩選、藥效評價保姆級研究實驗思路!了解一下~

小鹿話代謝第六期

Get農學領域——標誌物篩選、機理研究的代謝組學實驗設計方案!

END

文章來源於鹿明生物

相關焦點

  • 代謝組學樣本收集知多少~超全攻略讓你輕鬆get!
    樣本的正確收集以及預處理是實驗成功的重要起點,鹿明生物具有多年代謝組學分析經驗,給您帶來生物樣本收集以及預處理經驗的乾貨分享。取樣基本原則代表性和一致性實驗組與對照組樣本在取材部位、時間處理等方面儘可能保持一致,從而保證實驗的可信度;迅速性操作過程迅速,最大限度縮短樣本採集到實驗的時間;低溫原則所有樣本離體後,分離步驟應在4℃或冰上進行,分離好的樣本立即存於-80℃,以免樣本產生進一步代謝活動;血液樣本收集指南
  • 6篇16S rRNA基因測序+代謝組學聯合項目文章助力您快速發文
    編者按:16S rRNA基因測序是目前主要的高通量測序依賴的腸道微生物研究的方法之一,16S rRNA基因測序測序可以對腸道微生物中的所有菌種進行精確定量,可以回答「樣本當中有哪些微生物,他們具有哪些功能」。然而蛋白質組學和代謝組學等下遊組學研究可以回答「這些功能是否真的發生了,發生的程度是什麼樣的」。
  • 揭秘:16年前的血漿樣本還能做代謝組學研究嗎?
    樣本放太久,想做代謝組學研究怎麼辦?如果您有同樣的疑惑,請看下面的文章。研究背景臨床上研究代謝組學最常用的樣本就是血漿和血清,嚴格的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才會保證最終分析結果的可靠性。樣本採集,處理,運輸及保存都直接影響樣本中代謝物的穩定性。
  • 賽默飛Orbitrap超高分辨,代謝組學極致所見
    與此同時,代謝組學也面臨著多方面令人頭禿的難點和問題。非靶向代謝組學是生命科學研究Discovery階段最常用的切入手段,可無偏向性地對所有小分子代謝物同時進行檢測分析。但傳統的非靶向代謝組學存在無法定量、注釋物質及注釋信息不全等瓶頸,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研工作者對代謝組學的研究。
  • Get農學領域——標誌物篩選、機理研究的代謝組學實驗設計方案!
    隨著代謝組學的發展與應用,其相關技術和理論已被用於多個領域。尤其是農業領域,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研究思路與體系。小鹿這次來向大家介紹代謝組學在農業方向的應用及相關實驗設計。代謝組在農業領域的主要應用可簡要概括為三大類。
  • 項目文章|iTRAQ定量蛋白質組學助力南京農大茶樹抗寒機制研究
    運用iTRAQ標記定量蛋白質組學,根據標準(FDR≤0.05,唯一肽數≥2),從T1-T4組鑑定出1469個蛋白。 文末看點 上海鹿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專注於生命科學和生命技術領域,是國內早期開展以蛋白組和代謝組為基礎的多層組學整合實驗與分析的團隊。
  • 研究思路|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案例解讀(第二期)
    今天為大家分享幾篇微生物組+代謝組多組學應用在腸道樣本中的文獻案例。案例1題目:飲食和運動在腸道微生物-宿主共代謝中的作用研究期刊:mSystemsIF:6.633發表時間:2020.12DOI號:10.1128/mSystems.00677-20研究方法:16S+宏基因組+靶標代謝組本文為了研究飲食和體育鍛鍊對新陳代謝和腸道微生物群的單獨和聯合影響,收集運動員和不經常運動的人的糞便和尿液樣本
  • 有機酸代謝組學-靶向代謝組學-精準靶向代謝組學研究思路
    加入1 mL正己烷,並再次振搖後,收集100 μL非極性相(上清液),放置在帶小瓶插入物的1.5 mL小瓶中,並使用GC-MS代謝組學進行分析。如下圖所示描述了樣品製備的分析階段的步驟。因此,使用GC-MS代謝組學的方法似乎足以評估目標OAs。 校正曲線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和GC-MS參數能夠檢測,分離和定量OAs。校準曲線的線性回歸顯示最小R2為0.9921,表明模型具有足夠的擬合度,並且所有OA的R2值均高於0.996。
  • 代謝組學——後基因組時代新熱點
    時下代謝組學技術與方法有哪些?b. 如何將代謝組與自身課題進行連接?c. 做代謝組學有哪些注意事項?本次小編有幸邀請到中科院大連化物所許國旺研究員撰文,對代謝組學研究成果進行分享。許老師在代謝組學領域深耕多年,從技術創新到研究應用,成果斐然,希望幫助大家在短時間內了解代謝組學新技術和發展趨勢。
  • 代謝組學在醫學領域機制研究的實驗設計方案
    我們知道隨著代謝組學的不斷發展,對代謝物定性定量準確性不斷提高,代謝組學在醫藥學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小鹿特地總結了代謝組學在醫藥領域的主要應用方向(機制研究、標誌物篩選和藥效評價)及其對應的實驗設計思路(見下圖)。
  • 數據質控「小法寶」,同款Tips你值得擁有~
    對於樣品量比較多的代謝組學研究,LC-MS/GC-MS檢測方法的難點問題之一就是隨著檢測時間的推移,監測系統會發生細微變化。那這些變化是可控範圍內的麼?這些變化會導致樣本檢測出現較大偏差嗎?如果有偏差需要怎麼校準呢?……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所以在代謝組學分析過程中,實驗人員需要設定嚴格完善的質控體系,以保證數據的高質量。
  • 血液樣本分析前變量對組學研究的影響:邁向精準樣本存儲
    討論:基於人群的生物樣本庫已成為科學以及政治和經濟機構 。無論是在基因組學、轉錄組學、蛋白質組學,或是在代謝組學,生物樣本庫在規劃和實施大數據組學研究中,發揮著巨大作用。此外,生物樣本庫在醫學和整合生物學研究中廣泛地扮演著守門人角色。
  • 【代謝組學】核磁共振和質譜的優缺點—針對代謝組學研究
    核磁共振和質譜的技術比較1.核磁共振和質譜概述1.1 代謝組學技術概述代謝組學分析可分為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非靶向分析側重於樣本中代謝物總量(「指紋」)的代謝譜分析。 核磁共振通常用於代謝組學指紋圖譜研究。
  • LC-MS代謝組學對阿爾茨海默病腸道微生物資料庫全面研究
    在本文中,作者通過集成化學同位素標記與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代謝組學)重點對糞便樣本中含有羧基、羰基、胺基以及巰基的代謝物進行了系統性的分析研究,建立了小鼠糞便代謝組學資料庫。中文標題:使用同位素標記的方法全面地分析糞便樣本中的代謝物研究對象:雙轉基因小鼠糞便發表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影響因子:6.785運用生物技術:LC-MS代謝組學研究背景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宿主和腸道菌群之間的動態串擾對維持宿主體內平衡至關重要。哺乳動物體內有多種代謝活躍的腸道菌群。
  • 聚焦代謝組學平臺建設 促進技術向應用轉化——訪清華大學代謝組學...
    如今代謝組學領域的人提到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就像是找到了組織一樣。  儀器信息網編輯近期採訪了清華大學代謝組學平臺主管劉曉蕙博士,劉曉蕙博士從代謝組學研究現狀、代謝組平臺建設情況、發展機遇與挑戰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 代謝組學:未來新方向
    這使得代謝組在許多領域都非常吃香,如環境毒理學、進化和發育、疾病診斷與治療反饋、以及藥物、殺蟲劑和除草劑的研發等。代謝組流動檢測幫助合成生物學家揭示遺傳改變如何影響通路和產物。   作為組學家族最年輕的成員,代謝組學發展勢頭正勁。2014年,國際代謝組學學會主辦了他們的第10次年會,與首次會議是同一座城市:日本鶴崗市。「第一年,我們有大約150人參會。」
  • 服務700+科研所和三甲醫院,帕諾米克如何布局代謝組學技術?
    而代謝組學技術通過使用質譜的方法對巨量代謝物進行監測,具有技術、效率和成本的優勢。基於對代謝組學技術未來發展前景的展望,帕諾米克在國內代謝組學檢測行業尚處於一片空白時就已開始盤根布局,深耕代謝組學在健康臨床領域的應用,成為國內最早發展的代謝組學公司之一。
  • 宏基因組&代謝組學:兩大組學共同揭示結腸直腸癌中腸道菌群的階段...
    採用宏基因組和代謝組聯合分析,檢測結腸直腸癌不同階段的糞便樣本,揭示結腸直腸癌中腸道菌群的階段特異性表型,為 CRC 發展階段的診斷提供方法。研究結果1.糞便樣本中宏基因組和代謝組學特徵為研究 CRC 中宏基因組和代謝組的特徵,根據結腸鏡和組織學檢查結果分為9組,圖1分別對616例宏基因組數據和406例代謝數據進行分析,結果發現富含芽孢桿菌屬的受試者具有低豐度的普氏菌,與健康對照組相比 Megamonas 菌屬(巨單胞菌屬)在118例患者中為高豐度,在 CRC 發展的各個階段顯著升高。
  • 《牧羊人之心》有多少種類的魔物娘 全魔物娘收集攻略
    導 讀 牧羊人之心是一款十分好玩的魔物娘養成遊戲,在這裡玩家們可以收集並培養那些十分可愛的魔物娘,像史萊姆娘、獸耳娘、植物娘等等,十分的好玩,因此就有不少玩家好奇到底有多少種類的魔物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