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的歸來 ,帶回來了一個討論,我國該不該建造粒子對撞機,大型粒子對撞機,是在高能同步加速器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裝置,主要的作用是通過加速兩束粒子流,到一定的強度和能量使其進行撞擊,以產生足夠高的反應能量,科學家可以通過這個裝置,製造迷你版的宇宙大爆炸,進而研究宇宙誕生的情況,還可以用於探索暗物質、暗能量,幫助我們認識世界的本質。
粒子對撞機對於許多領域而言相當於地基,地基建好了、地基之上的房子才能繼續蓋下去,但是這樣一個基礎科學研究的神器,遭到楊振寧的極力反對,作為物理界頂尖的扛把,楊振寧為什麼不贊同建造這樣一個尖端設備呢?
我們可以先了解下,建造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要多少錢,粒子對撞機無論是規模還是精密程度以及對人才的需求,都是科研裡面最高的,起步至少需要200億美金,折合成人民幣至1300多億人民幣,這還是保守估計。
1983年美國就曾經打算建造這樣一個對撞機,命名為超導超級對撞機,原先工程預算在44億美元,1989年正式投入建造的時候,預算提升到了59億美元,僅僅過了兩年預算又增加23.6億美元,到了1993年預算已經達到110億美元,所以美國很乾脆也不管之前是否投入了上百億,直接放棄這個粒子對撞機工程,至今美國也沒有打算再嘗試建一個粒子對撞機,有了前車之鑑我們建造粒子對撞機就更要慎重,要知道這筆錢的投入是沒有上限的。
以2019年為例,我們的科研經費約22143.6億元,如果建造一個離子對撞機,將至少花掉其中5%的經費,5%看似不多但就這一小部分,就可能擠掉成百上千個科研項目,這裡還涉及一個重要的問題,粒子對撞機雖然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世界,但整個過程經歷的時間是不確定的,也許要經過十幾年幾十年時間甚至上百年。
即使最後實驗成功了,我們解開了宇宙的一個小秘密,你會發現這並不會改變你生活的狀態,好像整個過程只是滿足了物理學家的好奇心,並不會帶來實質性的福利,普通人也不會在乎這些,所以用這筆錢投資其它民生方面,不是更實在更有用處,美國這個開著印鈔機的國家,都十分畏懼這樣的投資項目,更何況我們作為發展中國家,還有14億人口要養活,容易撿了芝麻掉了西瓜。
還有粒子對撞機並不是一次性就能完成,它他分為兩期第一期叫做CEPC,第二期叫做SPPC,工程只有進入第二期,才能正式投入學術研究,也就說第一期完全是沒有回報的,只是為了打基礎,楊振寧認為建造粒子對撞機在50年內,都不會對生產力的提高發揮作用,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粒子對撞機不是現在的我們該建的,我們還有許多花錢的地方。
說到這裡有人會問,粒子對撞機很多西方強國都同意我們建造,並且物流學界的頂尖泰鬥也都舉雙手贊成,我們應該做個榜樣,畢竟中國如今已是個大國投個幾百億,提升我們的影響力有什麼不好的,我們要好好想想,其他國家為什麼希望我們建造,因為他們也知道建造一個粒子對撞機的成本和收入,是不成正比的是絕對虧欠的,而且還是個無底洞,既然有人扛下這個重任,當然樂意啦。
到時候對撞機建起來,我們這方面的人才又沒有跟上,就只能聘請國外的科研人員,然後他們借著我們辛辛苦苦建造的設備,做自己的實驗即使取得了巨大科研成果,也都是屬於他們的,而我們除了付一些工資之外,什麼都得不到,國外等的就是空手套白狼的機會,用你的設備賺你的錢,達成自己的成就,功成名就名利雙收,這樣的好事誰都願意啊, 以目前國力而言,我認為楊振寧說了回良心話,粒子對撞機不應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