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楊振寧和中科院院士怒爭對撞機?直言:中國現在不能建,不能便宜外國人
2016年,我國針對是否建造粒子對撞機這一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贊成派與反對派旗幟分明。
一方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中科院院士王貽芳為代表,認為建造粒子對撞機將對我國物力研究工作的展開帶來很大的好處。
另一方以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為代表,堅決反對,認為這一項目消耗的時間和資金成本過大,一旦出現差錯,就可能血本無歸。
據悉,想要完成這一項目,需要耗時28年,斥資1400億。
其實楊振寧先生還有更深層的打算,因為介紹這一個對撞機需要花費這麼多的精力,中國並不強大,而也沒有在這方面也取得成就,可能會便宜給外國人。
關於王怡芳院士與楊振寧教授的建造碰撞機之爭中,網絡上幾乎一邊倒的聲音支持楊振寧,但是你知道嗎,在關鍵投票中,楊振寧方只領先了一票,而且反對的除了楊振寧幾乎都是與物理研究無關的文學家與理想家們,堅持建造碰撞機的全部是物理學家和前沿技術研究的科學家們。
建造大型碰撞機的事情雖然暫時落下帷幕,但是這件事反映的民眾心態是十分重要的,這種心態幾乎出現於整個人類所有的歷史與國家中。當代人永遠無法知道正在進行的事情是否完全正確,作為力量最為強大的普通大眾,生活的幸福指數時時刻刻體現在他們身上,所以一旦有讓他們生活質量可能下降的事情出現,他們就會立刻出現反對。
還有一點需要補充,就是楊振寧反對我國建造對撞機,並不是永遠反對,他反對的是現在建造,他考慮的是我們的經濟條件不允許,我們還有更多需要做的事情,而且建造對撞機的性價比太低。當我們的國家足夠富裕的時候,楊振寧會倡導我們建對撞機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很多缺乏專業知識,甚至缺乏常識的普通群眾,居然也參與到是否建造對撞機的討論中去了。有些群眾甚至對楊振寧大加指責,說楊振寧不愛國云云。小編要對這些群眾說的是,你了解楊振寧嗎?
楊振寧作為美籍科學家,在中美還沒有建交的時候,就第一個訪問自己的祖國,他還帶動一大批愛國華人科學家回國訪問,為祖國的科學和教育事業獻計獻策。他從祖國訪問回到美國,向美國和歐洲人介紹中國的情況,促進了歐美國家對中國的了解,為加強中美乃至中西方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貢獻。2003年,他又回國定居,為祖國的科學和教育發展發揮餘熱。
楊振寧是為科學事業做了大貢獻的偉人,他是物理學界的牛人,曾經拿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便能為我們證明他之實力了吧?他也十分自然地擔任了許多高等院校的院士,受到全世界尊崇。
楊振寧在學術上獲得的巨大成就,雖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可,但仍有少部分「噴子」卻要進行反對,認為楊振寧先生之所以能獲得如此高大的成就,是由於與他人合作才得到的成果。對於這樣的事情,楊振寧先生他是坦然的——不愧是得了大境界的高人!
楊振寧在物理學上為何這麼厲害?答案是教育。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教育家中,我們不得不提到一個人。他是楊振寧的數學啟蒙老師,讓已經90多歲高齡的楊振寧至今念念不忘。他就是著名的民國教育家劉燻宇。
在中國教育史上,有一所神一般的中學,春暉中學。
語文老師:朱自清,朱光潛。
書法老師:于右任
音樂老師:李叔同
美術老師:豐子愷
數學老師:劉燻宇
在民國數學教育領域,劉燻宇是真正大師級的存在,他為人謙和,只教書育人,不參與政治,因而知名度不如其他人。劉燻宇畢生從事數學教育,培養了中國最早一批的數學人才,不僅如此,他還留下了三本兒童數學的入門經典。
第一本書,叫《馬先生談數學》,在這本書中,劉燻宇以馬先生的身份出現,以圖解法的方式講解一些基本的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書是《數學趣味》,這是孩子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在書中,劉燻宇通過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用數學的角度加以解析,通過世間萬物來學習數學,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第三本書名為《數學的園地》,這是針對小學五六年級孩子的數,頗有些難度,裡面有最基礎的函數,微積分和總集的知識,講解的方法很巧妙,孩子往往能看懂一些,將來學習的時候就更加輕鬆了。
這個書合適小學生以及初中生,可以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能夠自我學習。
這套書價格也不貴,三冊只要69.9元,包郵到家。
點下面的連結,這套書能夠啟蒙楊振寧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家,也一定能得到你孩子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