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了,花360億怕什麼!楊振寧:還為時尚早

2020-12-05 小一歷史筆記

王貽芳師從丁肇中,其身份為我國的中科院院士,並且是中國高能物理的領軍人物,在11月3日騰訊科技WE大會上,他再次指出:「中國需要建立自己的大型粒子對撞機了,想要我國走在世界前列,這個對撞機的重要性不可言喻,首期我們只需要投入360億即可,而且說到對撞機的重要性,科學界才了解,大眾說的只是他們的看法。」

事實上,王貽芳並不是唯一一個,國內大多數科學家都表示,現在開始建造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對撞機將進一步推動我國物理科學技術的發展,甚至說對撞機的製造是我國在國際物理領域實現超越的重大機遇。

而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甚至可以說屬於比肩愛因斯坦的世界級物理泰鬥楊振寧卻持反對意見,他表示中國現在建造對撞機為時尚早,建造對撞機這一計劃投入360億是否能完成根本不確定,就像美國當年實行CEPC計劃的時候,計劃投資金額30億美金,可到最後直接飆升到80億美金,到現在即便是我國的載人航天計劃也才40億美金。

同時楊振寧還說到,雖然中國近幾年正在蓬勃地發展,但目前還是處於發展中國家,民眾的基礎醫療以及養老領域還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360億不是說拿不出來,而是說有更有用的利用價值。

另外,楊振寧表示,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一旦開始建造對撞機,預計90%的外國研究人員將會參與,很有可能為他人做了嫁衣。

中國在物理尖端領域與歐美強國還有一定差距,這個差距有很多在於基礎科學差距,其中最重要的是數學科學

在數學領域我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撞機是個科學研究工具、實驗工具,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現象,但由於我們缺乏數學領域的專家,很難對現象進行分析,得到我們想要的成果。

對於現象分析,我們需要藉助歐美科學界大量的幫助。

就好比我們有很好的武器,我們卻不會用,得讓外人來操作。

到最後研究成果是別人的,我們想得到的人家未必會分享給我們。

這才是楊振寧教授所擔心的。

楊振寧教授非常喜歡用數據說話。

他是物理學領域為數不多的大量使用數學的科學家之一。

他在一次演講中說過:我在物理學領域的大多數同事對數學持功利的態度。也許是因為我父親的影響,我很欣賞數學。我欣賞數學家的價值觀,我欽佩數學的美妙和力量:它具有戰術靈活性以及戰略上的遠見。而且,奇蹟中的奇蹟是,它的一些奇妙概念在物理世界的基本結構中佔支配地位。

說起數學,就不得不提楊振寧教授經常提起的劉薰宇先生了,劉薰宇是民國時期的一位大師級的數學家,寫過許多通俗易懂和極其有趣的數學方面的文章。

楊振寧教授就做過很多劉薰宇的智力數學文章,更是從中明白了排列和奇偶排列這些非常重要的數學概念。

我國著名的美術大師豐子愷曾經說過:「有次薰宇發表了一篇文章,我正患眼疾,醫生叮囑我燈下不可看書,而我接到雜誌,竟在燈下一口氣讀完了。第二天我的眼睛很痛,又去看醫生。每次他出版的作品,我都讀過,吸引我讀的,是這些讓我感興趣的話題。我常常不知不覺地被吸引到數學中去。每次想,假如從前有這樣的數學書,也許我不會荒廢數學……「

為此,我特意找了劉薰宇的書籍給我家的小孩看,沒想到剛上5年級的他看得津津有味,平時寫20分鐘作業就恨不能要站起來走走,這次竟然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明顯地感覺到他沉浸在書籍中。

這套書一共有三本,一本是《馬先生談算學》

劉薰宇化身馬老師,講解了一百多個數學問題,主要講了如何用圖解法解決一些算術四則問題。

第二本《數學趣味》

我們主要討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我們所說的一切都是數學上的。它是通過一切事物學習數學的最快方法。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

關於函數的概念、連續性、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集合集以及它們的算法的基本原理,該體積是有點困難的。雖然有點深奧,但是講解的方式很好,我的孩子在六年級的時候,可以理解部分內容。

本書適用於小學生和初中學生,可作為他們的自學教材。讓他們自己學習。

因為它是由中國數學家寫的,所以有很多中國數學技巧。#中國大型強子對撞機#

所以,你可以給你的孩子看這本啟發了世界上最傑出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而且價格不貴,三冊只要69元,而且免費包郵到家。

請讓我們為中國的崛起而讀書!

點下面的橫條參團:

相關焦點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的太少
    關於我國對撞機是否要建的問題,兩位學術上的大牛對此爭論不休,甚至引發了一場關於粒子對撞機領域的學術爭論,被人津津樂道。他們甚至隔著太平洋,通過媒體喊話,不斷表達自己的觀點與學術上的見解。這兩位學術大能便是王貽芳和楊振寧。
  • 王貽芳:花360億,對撞機也必須要建!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了
    我們國家的綜合實力還算是名列前茅,但是在物理領域並不是很有優勢。王貽芳跟楊振寧在我國物理學領域,都是重量級的人物。王貽芳是研究高能粒子方面專家,而楊振寧是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物理全才。他們都對中國物理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在物理界,他們兩個之間發生過一次大的爭議,就是關於對撞機的建設問題的爭論。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搞半導體研究
    這不,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吵」起來了。我國對是否要建造粒子對撞機,產生了激烈的討論,主要是圍繞著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兩人的看法。王貽芳認為任何事物只有在自己擁有的時候,才會底氣十足。畢業於南京大學的王貽芳在1984年便去了瑞士的歐洲核子中心,在那裡他接觸到了高能粒子研究工作,因此在回國後,他一直從事著自己擅長的高能物理實驗。
  • 王貽芳:對撞機一定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有欠考慮
    比如說網民們時常就會說,中國還有那麼多吃不飽飯的孩子們,為何中國卻要花那麼多的錢去建一些大型科學設備呢?這些錢花出去了,但是有沒有效果卻還是個未知數。 其實,關於大型科學設備建設與否的爭端,不僅在民間和政府當中有分歧,就算是在科學家之間也同樣有著非常大的對立。比如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就曾經因為一樣設備的建設而產生了爭端,這件設備是什麼呢?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
    ,預算的保守金額為200億美元,這遠遠比一開始的預算翻了5倍,美國在1993年決定停建SSC時已經消耗了82億美元,故美國最終停止了對撞機的建設。 王貽芳院士不管在何地何處,總會津津有味地談論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好處,即便面對楊振寧教授的質疑,王貽芳院士也毫無退縮之意。 且王貽芳院士曾在一次採訪中就直截了當的表明中國需要建設對撞機,而且是刻不容緩。
  • 王貽芳:對撞機一定要建!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
    1981年,歐洲粒子中心將一臺400 GeV的質子同步加速器改造成質子-反質子對撞機。1983年,在對撞機中發現了ZO粒子和W±粒子。我國在粒子領域的研究起步較晚,因此科學家們對是否要建對撞機的看法不一,而王貽芳院士和楊振寧教授的觀點最為激烈,且讓我們了解一下他們的觀點。
  • 王貽芳:對撞機必須要建!花360億怎麼了?楊振寧:你還太年輕!
    楊振寧曾阻止修建對撞機,呼籲發展半導體,可惜沒聽他的建議!晶片,光刻機這兩個平時很少提到的詞語,如今盡人皆知。最近幾年大家一直熱議的一個話題,那就是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與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之間,爭論是否應該建造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的問題。
  • 王貽芳與楊振寧之爭:中國該不該花360億建大型對撞機
    我們跟歐洲是有競爭的,我們建了它們就建不了,它們建了我們就建不了。。。誰能夠建、誰先建成,誰就將成為這個領域的領跑者。 ——王貽芳在王貽芳看來,修建大型對撞機是百利而無一害,最壞的結果也可以幫助我們把對希格斯粒子性質的了解提高到一個新的高度,因為經過王貽芳仔細論證,CEPC對撞可產生一百萬個希格斯粒子。
  • 花360億建對撞機到底值不值,王貽芳和楊振寧隔空喊話,誰贏了?
    王貽芳堅持認為中國一定要建造對撞機,即使花上360億也是值得的。但楊振寧卻保持著相反的態度,認為王貽芳考慮得太少。那麼,這裡面究竟藏著這樣的原因呢?曾經就有國家因為建造對撞機失敗而導致了慘重的財政赤字,社會經濟在一時間之內就受到了很大波動。即使政府已經極力挽救,但卻仍然沒能彌補之前的虧損。不得不說,要想建成對撞機絕對是一場技術能力與經濟實力的考驗,與此同時還需要承受著巨大的風險才能得以完成,這考驗的更是一個國家的決心與魄力。早在二十世紀五十代初,世界上就有人開始了對於建造對撞機的構想。
  • 王貽芳:對撞機一定要建!花360億又如何?楊振寧:你考慮得太少
    他們提出,我國要在2028年時建成擁有250GeV質心能量的環形正負電子對撞機(CEPC)。它的功能將比歐洲現有的電子對撞機強大,周長至少要達到50公裡;2040年後,再次將它升級為擁有50 TeV的超級對撞機(質子—質子)。
  • 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楊振寧:盛宴已過,王貽芳:正當其時
    1989年美國開始建造當時世界最大對撞機,預算開始預估為30億美元,後來數次增加,達到80億美元,引起眾多反對聲音,以致1992年國會痛苦地終止了此計劃,白費了約30億美元。這項經驗使大家普遍認為造大對撞機是進無底洞。」
  • 楊振寧pk王貽芳:到底要不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各有道理
    在前幾年,王貽芳就提出要建大型粒子對撞機,但是楊振寧就不同意,認為現在中國還沒有必要,也沒有真正的實力去建造。因為我國現在的力量不夠,沒錢沒技術還沒人。但是大型粒子對撞機是現在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的一個很大的難題,首先資金的投入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如果中國要建一個比歐洲還要大的設備,這個費用最低也要200億美元,也就是1400億人民幣,這只是一個基礎費用,後面的維護和運轉加上升級,這個費用可能要用「倍數」計算了。
  • 他從美國回來,讓中國360億建對撞機被罵,網友:兒女都是美國籍
    他從美國回來,讓中國360億建對撞機被罵,網友:兒女都是美國籍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悄悄了解過對撞機,不過這種科學裝置的作用太過深奧,我到今天,也只有粗淺的了解。在中國科學界,關於要不要建對撞機的爭論一直沒有休止,贊成派主要以王貽芳為代表,他極力推動中國建大型對撞機,而反對者以楊振寧為代表,認為建大型對撞機,形式大於實際意義,還不如花錢在培養人才上。先了解一下王貽芳,他為什麼敢跟中國物理泰鬥楊振寧教授「叫板」,其實他還是很有實力的。
  • 中國要不要建大型對撞機,你支持楊振寧還是王貽芳?
    如今王貽芳提出的超級對撞機,其規模要達到周長100公裡,是歐洲對撞機的3倍多。1.建造大對撞機美國有痛苦的經驗,當年美國在投入30億美元只挖了一個用於建隧道的坑之後,就止損終止了項目。歐洲LHC從預算26億美元,到不少於100億美元的建設費用,中國建造大型對撞機也可能和它一樣預算失控,並且進入天量運行費用的大坑。2.(中國)高能所雖然提出費用和參與國分攤,但是中國必定要出大頭,而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還有更需要解決的問題要花錢。
  • 楊振寧:中國燒錢建大型對撞機,其實是為他國做嫁衣!
    參與爭論的科學家中,有兩位的觀點特別有代表性,一位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一位是全世界都知道的物理學大師楊振寧,要說發言權,他們在中國可以說是最有發言權。非常有意思的是,兩位科學家在建造對撞機的問題上所持觀點竟然截然相反。王貽芳積極倡導建造對撞機。
  •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到底撞出啥?中國花360億建大型對撞機值嗎?
    大型對撞機300多年前真正開始有科學,從原子論、分子論、到元素周期表,再到原子核、夸克,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我是科學家」演講中說,三分之一的諾貝爾物理學家頒給了粒子物理,中國需要大型對撞機,建造大型對撞機又一次引發熱議
  • 中國該不該建對撞機?一個對撞機要花200億美元,楊振寧強烈反對
    01一個國家要想快速發展,就一定離不開科學家堅持不懈的努力,在科學研究上,科學家的一致意見能夠有效促進科技進步,但在一些花費巨大的研究領域當中,科學家們則會有不同考量,因而產生不同的意見,我國的關於粒子對撞機領域的研究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例子。早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初期,就有科學家設想過用「對撞束」來獲取更高質心系能量。
  • 對撞機建設起「爭端」,王貽芳決心花360億建設,楊振寧堅決反對
    再回過頭來看看歷史,第一次工業革命,中國沒有趕上,然後中國就淪陷在帝國主義的鐵騎之下,沒有還手的能力,那個時候的中國積貧積弱,什麼都沒有,什麼也不了解。英國憑藉著第一次革命崛起了,成為了"日不落帝國",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大國。此後的第二次革命,美國崛起了,還有一些歐洲的國家,他們抓住機會發展自己,將自己的科技實力迅速的提升。
  • 王貽芳:建對撞機,是領先國際的機遇;楊振寧:造價太高,我反對!
    他認為現在中國處於發展中國家的狀態,建設大型對撞機將耗費一筆巨大的科研經費,他估計造價將高達1350億人民幣,這勢必會擠壓其他科研項目的經費。他還強調,包括他在內的一部分科學家認為,超對稱粒子是否存在仍是謎團,現在就拍磚決定建設對撞機,無異於是一場千億級別的豪賭。
  • 王貽芳:物理學正處於拐點 超大對撞機一定要建
    2016年9月,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和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在媒體上對於中國是否應當建「超大對撞機」的公開爭論,便與此密切相關。新年伊始,我們對處於輿論漩渦中的王貽芳進行了專訪,這也是他在爭論過後,首次對媒體再談高能物理學的未來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