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2020-08-03 環球時課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

大家都知道,如今中國的航天科技與日俱增,在我國航天實力日益增加背後,更有很多科學家和工作者的汗水和努力。那些為了國家事業而日夜奮鬥的航天科學家們,廢寢忘食終日不回家,這樣才有了一個又一個關鍵技術點的攻克,才有了我們之後可以在電視熒幕上看到的,令所有人驕傲和自豪的先進航天裝備、比如北鬥導航系統、嫦娥探月衛星、神舟載人飛船、天宮空間實驗室、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等等、利用這些技術來實現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特別是最近北鬥導航系統全面完成,完成打破了美國GPS的壟斷,開啟了屬於中國自行的定位系統,促進了我國經濟全面發展。而擁有這些成就是因為那些科學家們日夜奮鬥和努力,才讓中國站在了世界的最高點,才有了今天的這些輝煌。他們對中國的貢獻不亞於錢學森對中國在飛彈和火箭等方面的貢獻。是他們讓中國的航天實力不斷增加,比如孫家棟、歐陽自遠和欒恩傑這三位專家,美國最敬畏的三個中國人,做夢都想挖走,個個都堪比超級武器!

第一位(排名不分順序)孫家棟,1929年出生,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高級技術顧問,風雲二號衛星工程總設計師,北鬥二號衛星工程和中國第二代衛星導航系統重大專項高級顧問,原航空航天工業部副部長,中科院院士。他是我國人造衛星技術和深空探測技術的開拓者之一,從事航天工作60年來,主持研製了45顆衛星。擔任我國北鬥導航系統第一代和第二代工程總設計師,實現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組網和應用。作為我國月球探測工程的主要倡導者之一,擔任月球探測一期工程的總設計師 ,樹立了我國航天史上新的裡程碑。今年近91歲的孫家棟還是會經常到辦公室裡坐一坐。看看最新的報告和資料。我們航天員有一種習慣,只要你管這件事,那就要認認真真負責到底,孫家棟這一句話認認真真的輻射到底的。孫家棟的這一管就是整整60年,2007年已經年近80的他同時擔任了5個型號的總設計師。那一年的11月5號。當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成功實現繞月飛行時,那個已經見證過太多次歷史的老人在歡呼的人群中輕輕的轉過身,擦去了眼淚。有人曾經問孫家棟今天有人就問你發了這麼多發了,你再發射一顆。你那感情怎麼樣?孫家棟說同樣的感情,那種成就感幹起來確實是對國家辦一份非常重要的事業。如今,孫家棟曾經擔任總師的一項項航天工程,已經成為我國改革開放成就的標誌。風雲氣象衛星正在為世界氣候研究提供數據。北鬥導航系統開始提供全球服務。探月工程的嫦娥4號月球探測器也開啟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的徵程。而即將年滿91歲的孫家棟卻說,自己為航天事業的奮鬥永遠不會停止。就像習總書記在會上說的是所有的事情能有今天。都不是說出來的,都是幹出來的。發展航天事業,實現雙節目這個任務是很重的。

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孫家棟


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

第二位歐陽自遠,出生於1935年,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是中國探月工程的首席科學家,被稱為「嫦娥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名譽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地球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國際首位主席 院士協會。 2004年1月24日,即農曆新年的第二天,國務院批准了我們第一階段探月工程的建立,該工程正式命名為嫦娥工程。 歐陽自知被任命為中國月球探測工程科學應用首席科學家。 中國在月球探測項目中成功發射了嫦娥一號,嫦娥二號,嫦娥三號和嫦娥四號。 它對月球正面和背面進行了探測,並取得了一系列創新的探測結果。 歐陽自知帶領中國航空技術在某些領域取得了國際領先的成就,制定了下一個計劃,以完成對月球的採樣和返回。 帶領中國航空航天科研團隊進一步飛行,在未來探索火星,木星,木星系統,小行星和彗星以及行星際穿越探測,並建立月球科學研究基地,將中國帶入深空探測的新時代。

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歐陽自遠


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嫦娥一號升空

第三位欒恩傑,出生於1940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嫦娥工程總指揮,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指揮,全國政協常委,原國家航天局局長,研究員。欒恩傑的航空航天事業始於普通技術人員。 欒恩傑曾經說過:「當我擔任航空航天局局長時,我趕上了中國航空航天領域的許多先河。我感到沒有一家企業能夠像航空航天業一樣展現出高科技實力和全面技術發展; 一個事業,它的成功功能是如此凝聚著整個國家的力量,激發了整個國家的精神。」 欒恩傑曾擔任中國嫦娥工程的總司令,並在短短三年內實現了三個「 嫦娥工程」的跨越,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奇蹟! 「 2004年是開放之年,2005年是解決難題的一年,2006年是建設之年。在航空航天歷史上,僅用了三年時間就生產了衛星和新的恆星。這確實不容易。 起起伏伏很難說。」欒恩傑這樣說。除此之外,欒恩傑還是神舟5號載人航天的副總指揮,神舟五號飛船實現了一人一天飛行,隨著神舟五號成功的完成載人送上太空。標誌著中國成為繼前蘇聯(俄羅斯)和美國之後,第三個將人類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6年,在人民大會堂耀眼的燈光下,欒恩傑與建築大師吳良鏞、藝術大師喬羽、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一起。 頒獎典禮上,欒恩傑被譽為「中國著名的飛彈控制技術專家和航天工程管理專家」。 該獎項聲明總結了他一生中在航空航天工業中的兩項主要成就。

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欒恩傑


中國航天史上三駕馬車,讓美國最敬畏三個中國人,個個堪比超級武器

神舟5號上的楊利偉

新中國成立至今,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是離不開這些國寶級的人才的努力的,正是因為有他們在,我們的祖國才更加的強大,這才更加的讓美國害怕,做夢都想要從中國挖走這些人才。當然除了上面說的這幾位人才之外,中國還有很多這樣的人才,這些重要的科研人員為中國崛起付出了巨大貢獻。這些人不僅僅有高超技術,更有一顆熱忱的愛國之心,美國怎麼也是挖不走的。他們每一個都是無價的,是美國做夢都想挖走的幾個中國人。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對他們並不了解,但是這並不能磨滅他們對祖國所做出的貢獻與能量。他們才是美國最怕的中國人,也是中國的真正脊梁。朋友們,你們說是嗎?

相關焦點

  • 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原標題:三駕馬車,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   「網際網路+、大健康+、+商業模式創新,是助力中國『石墨烯+』領跑全球的三駕馬車」。10月29日,參加2015中國國際石墨烯創新大會的國內著名商業模式創新專家、上海大唐國際品牌管理諮詢集團董事長趙猛博士,在創新大會新產品發布會上發表演講。
  • 正確理解「三個敬畏」推進客艙作風建設
    不論是《中國機長》中的緊急事件,還是新冠肺炎疫情,都讓我們切身感受到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對客艙系統來說,從業人員的紀律作風是實現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們正在隊伍中以「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為內核深入推進紀律作風建設,這需要我們正確理解、處理「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三者的關係,在「三個敬畏」的有機統一中深入推進客艙紀律作風建設。「三個敬畏」的核心顯然是「敬畏心」。
  •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三駕馬車」齊發力 跑出發展加速度 ——專訪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這次巡迴看變化看了這麼多園區,有這麼多好產業、好項目和好企業,令我們非常振奮。」市政府副秘書長、市商務局局長黃家傑介紹說,全市省級以上開發區新開工「5020」項目23個,投資總額619.5億元,已實現全覆蓋,全市項目動能正在加速集聚。黃家傑告訴記者,2020年,我市商務系統全面落實「六穩」「六保」決策部署,認真貫徹「鏈長制」工作要求,深入推進「項目建設提速年」活動,積極開展「5020」項目攻堅行動,全市商務經濟呈現持續回穩、不斷向好發展態勢。
  • 美國最害怕的幾位中國人,每個都堪比5個師,比超級武器都厲害!
    「他抵得上五個師,就算槍斃也不能放他走」,這位美國軍官的一席話,為錢學森輝煌的一生增添了一點傳奇,讓我們更清晰地感受到錢學森在飛彈和火箭等方面的實力。也可以看出,美國對科技方面的人才的重視,也可以說是畏懼。在今天的中國,也有許多像錢老這樣了不起的人物。
  • 俄羅斯、美國和中國航天發射數據的比較:中國人取得了明顯的領先
    新聞源截圖當今世界,有三個主要的太空超級大國在使用自己的火箭,將自己國家的太空飛行器送上太空,這三個國家就是俄羅斯、中國和美國。俄羅斯、美國和中國這三個國家發射次數分別佔全球的30.3%、24.5%和24.6%。
  • 制霸家用機器人行業的背後:驅動科沃斯增長的「三駕馬車」
    結合其三季度財報與這次雙十一「戰役」的優異表現,可以看出,科沃斯經過歷次轉型構建起得家用服務機器人、高端智能家電、商用機器人三大業務組成部分正在成為穩定拉動業績增長的「三駕馬車三次轉型,科沃斯「三駕馬車」初露崢嶸自創立至今的二十餘年中,科沃斯歷經了由傳統機器人製造到掃地機器人,再到家用機器人完整產品線的轉型。到如今,其戰略發展正向機器人化、網際網路化、國際化轉變,且頗具成效。在這二十餘年的轉型之路上,科沃斯逐漸明確了其從機器人到管家,再到伴侶的發展路徑。
  • 他與陳省身、華羅庚並稱為中國數學三駕馬車——《馮康傳》,書寫中國數學家傳奇
    應該被永遠銘記的英雄馮康院士生於1920年,與陳省身、華羅庚並稱為中國數學三駕馬車。他是我國計算數學的創始人,也是著名的有限元算法數學理論的奠基人,在國際計算數學領域享有極高聲譽。大哥馮煥博士任職美國通用電氣,弟弟馮端院士任職南京大學物理系。姐夫是著名氣象學家葉篤正院士,姐姐馮慧教授任職中科院動物研究所。馮康大學時期先後研讀工程、物理學,後重病臥床時開始自學數學,最後竟成為了世界一流的數學家。 1968年,特殊年代的馮康歷經批鬥與冤屈,一度淪為清潔人員,只能在走廊的板凳上學習研究,但煉獄般的生活始終沒有摧毀他頑強追求科學理想的精神。
  • 霍金最敬佩的三個中國人,第一個是毛主席,最後一個出乎意料
    ,他曾經在1985年,2002年,2006年三次到訪中國,受到中國粉絲的熱烈歡迎,另外霍金對中國的歷史也十分感興趣,他最敬佩的中國人有三位,下面讓小編一一介紹。毛主席二孔子孔子是中國兩千多年來最知名的教育家
  • 「三個敬畏」丨大飛機設計師「行動派報告」
    由此我想到,尊重生命,嚴守職責,何嘗只是直面生死的醫務工作者的信條,『三個敬畏』也正是大飛機設計師應有的擔當!」——中國商飛上飛院飛控系統部 曹俊章因為適航規章具有法律效力,敬畏規章對我們來講,也許最重要的便是法律與安全意識。
  • 美國最怕4個中國女人:最後1個是英國海歸,貢獻堪比錢學森
    今天,我就和大家聊聊美國最害怕的4個中國女人。這4個中國女人各個都了不起,其中最後1個人是英國海歸,貢獻堪比錢學森。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美國最怕的第1個中國女人是何澤慧,何澤慧老師是中國原子能事業的創始人之一,她於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1940年獲得德國某大學的博士學位。在上世紀50年代,她和一大批科學家回到祖國。她和同事們在一起,研製出了我國的原子能乳膠探測器,成為中國中子物理學的帶頭人之一。
  • 「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首創?!
    「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首創?!  美國人曾形容他  「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他帶領著新中國的科研工作者  算盤、角尺和圓規  讓新中國第一枚飛彈騰空而起  甚至「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  都是他首創的  他,就是錢學森
  • 「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首創
    有一個人美國人曾形容他「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他帶領著新中國的科研工作者算盤、角尺和圓規讓新中國第一枚飛彈騰空而起甚至「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都是他首創的他,就是錢學森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錢學森就像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和CTO是「抓總的」是中國火箭、飛彈、航天事業的奠基人全盤運籌者在一次採訪中錢老表示:「我這一輩子已經有了三次非常激動的時刻
  • 品牌營銷學三駕馬車:4P、4C、4R的正確打開方式
    4P、4C、4R是品牌營銷學的三駕馬車,貫穿了半個世紀的營銷基礎理論思想的變化史。4P誕生於20世紀60年代,是出現最早的一個,在其出現30年之後,才出現第二個理論4C,之後10年出現了第三個理論4R。
  • 現代世界7個人類超級工程,中國三個上榜
    在人類文明還沒有達到如今水準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能夠依靠自己的智慧,建造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程,比如金字塔、中國萬裡長城、京杭大運河等等,這些都是人類超級工程
  • 中國史上最大一樁洩密案:三個美女帶走一隻蟲子,讓中國損失千億
    導語:中國史上最大一樁洩密案:三個美女帶走一隻蟲子,讓中國損失千億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阿西講歷史,看到中國作為現在的世界強國之一,身為中國人,我們都感到很是自豪。中國在現在國際上有非常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在古代的時候也一樣。
  • 霍金:一生最佩服這三個中國人,其中一個是全世界的偶像!
    霍金:一生最佩服這三個中國人,其中一個是全世界的偶像!2018年3月14日,對於全世界人民來說,都是一個巨大的損失,偉大的科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因為長期的病症,霍金的科學研究比旁人更加艱難,不過,他做到了別人做不到的,一直堅持在科學領域之眾拓展創新,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的觀點,在科學成就上,他是有史以來最傑出的科學家之一,他的貢獻是在他被盧伽雷氏症禁錮在輪椅上20年之久的情況下做出的,這是真正的空前絕後。
  • 美國毅力號發射升空!今年三個火星探測器已全部啟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剛剛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北京時間7月30日19時50分,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今年繼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之後的第三個火星探測器,踏上「奔火」徵途。
  • 美國毅力號發射升空!今年三個火星探測器已全部啟程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邱晨輝)記者剛剛從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獲悉,北京時間7月30日19時50分,美國毅力號火星車在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作為今年繼阿聯希望號、中國天問一號之後的第三個火星探測器,踏上「奔火」徵途。至此,今年三個火星探測器已經全部啟程,共同奔赴火星。
  • 過去和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秘密在於這「三駕馬車」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研究中心副教授章奇撰文剖析獨特的中國經濟模式,以往經濟改革更多關注政府和市場間的關係,社會力量相對薄弱,今後則更應注意從戰略的高度,通過制度建設,加強社會自生能力和自治水平,形成政府——市場——社會的良性互動,最終實現三駕馬車拉動下的包容性增長。】
  • 中國人從哪裡來?這三個中國男人恐怕是地球上最成功的!
    N系和O系又從雲南進入了中國。N系一些人穿過中國跑到北方草原往烏拉爾那個方向去了,最遠跑到芬蘭;也有些留在中國北方,一些蒙古人、滿族人是N系的,但N系對漢族基因影響不大。O系就成了現代中國人的主體,又有O1,O2,O3三個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