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人
美國人曾形容他
「一個人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他帶領著新中國的科研工作者
算盤、角尺和圓規
讓新中國第一枚飛彈騰空而起
甚至「飛彈」、「航天」、「航宇」這三個詞
都是他首創的
他,就是錢學森
用現在流行的話來說
錢學森就像網際網路公司的「產品經理」和CTO
是「抓總的」
是中國火箭、飛彈、航天事業的奠基人
全盤運籌者
在一次採訪中
錢老表示:
「我這一輩子已經有了三次非常激動的時刻。」
第
1
次
是在1955年
我拿著自著的《工程控制論》送給老師(馮·卡門)
74歲的老師在翻閱了我的書後
十分感慨的跟我說:
「你現在在學術上已經遠遠超過了我」
我第一次內心感到激動
我知道自己20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更重要的是,給中國人爭氣了!
第
2
次
(是)在建國十周年,1959年
(被)接受為中國共產黨的黨員
我心情是非常激動的
當時在研製飛彈
我不是黨員,在工作上有很多不方便
中央開會決議,同意我入黨
那天晚上翻來覆去,高興得都沒有睡著
第
3
次
(是)讀了《史來賀傳》的序
把我和雷鋒、焦裕祿、王進喜、史來賀
並列為在人民群眾當中最有威望
最受崇敬的共產黨員的優秀代表
(我)當時激動地流下眼淚
得到了人民的認可,這是最高的榮譽
這三次激動時刻是錢老
對學術的赤誠、對黨的赤誠
對國家的赤誠、對民族的赤誠!
在他心裡,國為重,家為輕
科學最重,名利最輕
今天
錢老身上那令人動容的精神與品質
依舊值得我們回味並思索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人才
在美國的20年時間裡
拒絕了數次加入美國國籍的邀請
一直堅持保留著中國國籍
在一封信中,他說:
「無一日、一時、一刻
不思歸國參加偉大的建設高潮」
20世紀50年代
錢學森放棄了每月2000美元的講師薪資
每月1600美元的研究所工資
每年5萬美元的科研獎金
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的身份
回到祖國
錢學森每個月工資594元
相比美國給出的每年10萬美元的高薪收入
594元微不足道
然而,對於工資
他曾幽默回應 「我姓錢,但我不愛錢。」
「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
1949年,在得知新中國成立後
錢學森先後辭去在美國的一切職務,準備回國
在學術界取得了多大的成就
也就代表著他的歸國之路有多坎坷
美國政府堅決不允許
掌握著眾多核心學術理論的錢學森回到中國
美國海軍部副部長
丹尼爾·金貝爾甚至說:
「一個錢學森抵得上5個海軍陸戰師。
我寧可把這個傢伙槍斃了,
也不能放他回中國去!」
他為此鬥爭了長達5年之久
這5年的時間裡
他被逮捕過、被軟禁過、被審訊過
被恐嚇過、被跟蹤過
買的飛機票被強制退票
美國聯邦調查局時不時派人闖入他的家裡搜查
他所有的信件和電話都要被檢查和監聽
面對美國人的種種威脅和折磨
他義無反顧、不屈不撓、堅定不移
與美國移民局檢察官的一段對話
足以證明錢學森的「決心」
「你忠於什麼國家的政府?」
錢學森答道:「我是中國人,忠於中國人民。」
追問:「你說的『中國人民』是什麼意思?」
答道:「四億五千萬中國人。」
△錢學森在移民局聽證會上
回國,是何等的堅定
離開,又是何等的決絕
由於錢學森的毅然回國
中國飛彈、原子彈的研發
至少向前推進20年!
「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1960年9月10日,我國第一次成功發射了彈道飛彈並命中目標。
△東風一號
1960年11月5日,我國第一枚仿製型的「東風一號」近程彈道飛彈發射成功。
1964年10月16日,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7年6月17日,我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5年歸國路,10年兩彈成
為了工作,他甚至把宿舍直接搬到了指揮所
幕天席地,他用有限的生命和科技的力量
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國的「最強音」
而面對殊榮,錢學森選擇付之一笑
他不居功、不自傲
因為他的心中只有祖國和人民
「一切的成就歸於黨,歸於集體,
我本人只是恰逢其時,做了該做的工作。」
「我作為一名中國的科技工作者,
活著的目的就是為人民服務。」
這是錢學森堅守了一輩子的信念
踐行了一輩子的原則
為民拼搏、為國奮鬥
有的人,一輩子,只做了一件事
將青春融進祖國的山河
2009年10月31日
錢學森逝世
今天是錢老逝世11周年
國士無雙
緬懷,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