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時間不存在》到科幻中的時間切片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從《時間不存在》到科幻中的時間切片
2018-10-22 14:46:03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時間不存在》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10月22日電 (記者 高凱)對時間線進行切片和聚焦觀察,它的每一個截面都會透過現實折射出不同的世界——關於科幻中的「時間」,從科幻作家到科幻迷均視角紛繁,蒸汽朋克、賽博朋克、地質、哲學等等,最終都期待透過每個時間切片展現背後的世界。

  未來事務管理局主編、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不存在」科幻選集系列第一集《時間不存在》近日出版,這部再度探討時間的科幻作品再度引發人們對於科幻世界新的思考。

  《時間不存在》科幻MOOK由中文科幻傳播品牌「未來事務管理局」出品。「時間」永遠是一個迷人的議題。未來事務管理局的「不存在」系列主題科幻選集以時間、未來人、貓、行星、現實、平行世界等科幻經典主題為命題,《時間不存在》正是第一集。

  這部科幻小說選集的作者包含韓松、劉宇昆、羅伯特·西爾弗伯格、羅伯特·索耶、加裡·韋斯特福爾、伊恩·沃森、詹姆斯·岡恩等科幻領軍人物;寶樹、西奧多·賽德、加裡·K·沃爾夫、克裡斯多夫·普利斯特等知名科幻作家;騰野、萬象峰年、慕明、雙翅目等嶄露頭角的國內新人。其24位作者累計獲得10次雨果獎、7次星雲獎。

  本書作者之一滕野近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劉慈欣的《地球大炮》是他讀過最好的地質科幻。這篇作品想像了一個小行星,一頭在漠河一頭在阿根廷,從一頭跳進去再從另一頭出來。科幻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的文學,與《地心遊記》等更早期的經典科幻有所不同的是,到了劉慈欣的時代,我們已經知道地心的6000度是可以徵服的溫度,所以才會想像打一口井這樣的情節。

  「很多人認為地質學和考古一樣,但其實考古研究的是人類文明誕生以來的歷史,地質學學的是地球誕生以來的歷史。」地質學專業的科幻作家滕野這樣說到。

  將地質學的原理運用在科幻小說中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滕野的《時間之梯》構想了一道能夠穿越時間的旋梯,用兩個時間旅客的見聞帶給讀者宏大而細緻的閱讀體驗。時間之梯不斷向深處延展,當時間回到人類進化的節點時,時間旅客也必須面對自己生理和智力上的門坎,遭遇劉慈欣《朝聞道》一樣的難題:在真相和毀滅之間,如何選擇?這篇小說中,有著穿越故事的歷史細節,有著跨越地質年代的視覺奇觀,也有人與人之間相濡以沫的真情,而最終,滕野讓人物拋棄這一切,前往時間箭頭的另一個方向,啟示一個新的未來。(完)

相關焦點

  • 時間真的存在嗎?這本書告訴你多重宇宙與科幻裡的時間
    12月1日,由科幻文化品牌「未來事務管理局」出品,展現不同「時間觀」世界的科幻選集《時間不存在》新書分享會在成都舉行。未來事務管理局創始人/CEO、果殼網聯合創始人姬少亭, 未來事務管理局籤約科幻作家萬象峰年、雙翅目,科幻設計師巽在現場分享各自對時間的解讀。
  • 高效工作法之一:時間切片
    時間的切片法其實和番茄工作法是有點相似的,強制自己把工作分成若干個分區,每個分區設置好時間段,到時間了就停止,換下一個任務,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鍛鍊你的專注力,最少用二十五分鐘來訓練你保持專注,而且也可以集中精力把一件事情幹完。
  • 宇宙中時間的奧秘:所有已經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或全都存在
    我們都知道愛因斯坦統一了空間和時間的概念,造就了一個名為時空的四維結構。結合空間和時間,促使愛因斯坦有了最令人費解的認知。我們一直認為過去,現在和未來明顯相異,但那可能是錯覺。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感覺時間不斷持續在流動,但將時間看成一連串的快照或瞬間,每一件事情可視為瞬間的呈現,下一個瞬間,然後又一個瞬間的呈現。
  • 為什麼會存在時間?時間到底是什麼?
    再打個比方:一間教室中擺滿了凳子,但是凳子上都沒有序號,眾多的學生都站在擁擠的屋子裡,不知道坐在哪裡,這個體系就顯得很混亂,熵值很高。之後講師給每個學生都發了序號,學生按序號就座,此時體系就變得有序了,熵值降低。
  • 時間:不存在?
    這是一個困擾了無數哲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等的問題,有人認為時間是客觀存在的,是一條不斷向前延伸的「線」,但有的人則認為時間是相對的,則「你的時間並不代表就是我的時間」。關於時間的認定,目前比較流行的是兩個說法,一個來自牛頓的「絕對時間」概念,另一個則來自愛因斯坦的理論。
  • 時間也許是不存在的
    變化又是無處不在的,從宏觀的宇宙到微觀的粒子,都在無時無刻地發生著變化。所以,說時間在增加,倒不如說變化在增加。比如,花兒開放又枯萎,枯萎又重開,不要說,又過了一年,可以說成,花兒的變化又增加了一次。從今天到明天,也不要說時間在疊加,可以說成,地球又轉了一圈,既地球又變化了一次。
  • 解析經典科幻小說《時間機器》
    從《黑客帝國》到《飢餓遊戲》,這些作品體現的是創作者對人類社會的反思。而這種反思,早在100多年前的科幻小說中就已經初見端倪。他創作的科幻小說對該領域影響深遠,開創了科幻小說中重要的一支血脈:「反烏託邦」小說。
  • 科幻經典|時間旅行,改變生命的齒輪
    第二卷的故事裡,人們會努力保護過去不被改變,或者因為他們是充滿好奇心的遊客、學者,想要準確記錄不同的時代。第三卷中,故事裡的時間旅行悖論是重中之重,而主角們會陷入這些悖論無法自拔。而第四卷是人們想離開自己所處的時間,給過去或者未來中的某個人傳遞消息的故事。
  • 高維時空中詭異的時間含義,決定不能影響結果?
    我們怎樣理解非線性時間由於我們的世界不允許非線性時間,我們肯定是理解不了自己意識中不存在的東西。那麼我們將深入到科幻小說《愛麗絲仙境》的兔子洞中才能對時間有更多的了解。在科幻小說和電影的眾多例子中,當我們想到非線性時間時,腦海中就浮現出三個生動的例子。
  • 時間不存在
    時間不存在,因為我們生活的這個空間就是時間本身。佛說: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現在的物理學已經接近哲學,有人也說佛學早已經參透。取其精華,取其相同:比起未知,我們的已知如此微小。認為的「事實」可能是「幻覺」。
  • 時間膨脹效應是否存在?
    從我國古代很多神話傳說中,人們或許都聽到過類似的說法:如果到了天宮,那時人們度過的一天,就相當於人間的一年。 在科幻電影《星際穿越》中,主人公駕駛的飛船受到速度和黑洞引力的影響,飛船時間與地球時間出現了一定的偏差,尤其是在他們越飛越遠之後,居然有了數年的差異。
  • 在黑洞中能進行時間旅行?平行世界或真實存在
    使用最先進的望遠鏡可以觀察到亮度最微弱的星系讓我們研究過去。但是在旋轉的黑洞內部,空間和時間概念不再適用,時間旅行似乎也不再是毫無可能。現代物理學的主要挑戰之一就是是否可以回到過去。愛因斯坦相對論關鍵理論之一就是物體存在於四維時空的長線上、時間和空間的統一狀態中。他認為時空是聯繫在一起的,不能分開思考。因此,最合適的想法就是認為自己始終沿著這條四維世界線運動並以光速駛向未來。但是時間旅行可以回到過去嗎?
  • 時間到底是存在還是不存在!
    一天有24小時,一年有365天,這是我們日常所認知的時間,那麼時間概念到底來源何處,其實最早人們對於時間觀念是來自太陽或者月亮變化,從而演化出了曆法,不過我們所認識的時間是依照地球自身為參照物,也就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為基礎,一天時間就是地球自轉一圈,一年是繞太陽公轉一圈,那麼時間這個東東它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呢
  • 宇宙中時間到底存不存在?或者時間就是人類創造的概念?
    按照現代科學的詮釋,時間確實是存在的,甚至是宇宙一切存在的基礎,時間與空間的概念一樣,它們都都是我們存在的基礎,也就是所謂的「時空」概念,時間和空間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有空間的存在就不然有時間,反之也一樣,有時間存在意味著必然有空間,空間和時間不能單獨存在! 那麼時間究竟是什麼?
  • 實驗專欄丨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傻傻分不清楚
    有些做實驗的小夥伴們,對於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處於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兩者的實驗步驟和不同點。組織學常規製片技術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方法。石蠟切片不僅用於觀察正常細胞組織的形態結構,也是病理學和法醫學等學科用以研究、觀察及判斷細胞組織的形態變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當廣泛地用於其他許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中。
  • 光線本身存在時間嗎?光子上的時間是否靜止?
    首先我們需要劃分一下對時間的分類,這篇文章只闡釋物理學上的時間。如果你是唯心論者,那麼可能會感到突兀。在物理學上,時間是真實存在的,這不為人的意志而改變。事實上,很多人並不理解時間的概念,他們只是用粗略地用生活經驗度量時間,並認為時間只是人腦抽象出的一種概念。這種思想極易產生這樣的疑問:宇宙大爆炸之前經歷了多久?
  • 不同組織病理切片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③在切片過程中,要求的組織厚度在2~3μm,故切片組織易碎,展片時皺褶不易打開、有裂隙、不平整,這時蠟塊不易凍得過久,凍後的蠟塊修到最大面時用拇指沾溫水捂5~6s後快速用冰塊冰3~4s立即切片,這樣切出的片子既完整,又無裂隙,且連片。④展片時水溫在35℃左右即可,過高,小皺褶打不開;過低,切片不平坦,貼片不牢易脫片。
  • 科幻|熵減會引發時間倒流嗎?聊聊《信條》中的科學問題
    更興奮地注意到,《信條》是在科幻設定之下的諜戰片——極具007神秘、危險,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色彩(諾蘭不愧為英國導演)。這和我的《超時空拯救》的科幻設定下的金融商戰小說,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一個孤立系統的熵,作為時間函數不可能減少(這是專業的說法)。因此,隨著時間的流逝,熵不斷地增加,稱為「熵增」。在電影《信條》中,諾蘭最主要的一個科幻設定,就是通過一個可以逆轉熵的機器,來實現時間的逆轉,並以這樣的「諾蘭時間線」來展開故事。
  • 為什麼愛因斯坦要說「時間並不存在」
    全世界文化中都認為時間是最重要的東西,也是世界上唯一公平的存在,對於任何人來說,時間都同樣在流逝。可是現代物理學卻給予了時間完全不同的定義,時間可能和想像中不一樣,愛因斯坦認為所謂的「時間」其實並不存在,只是人類大腦產生的錯覺。
  • 物理學家提出新數學方法證明時間旅行不存在悖論
    據外媒報導,多年來,時間旅行一直是科幻小說和電影的主題。大多數讀過或看過時間旅行內容的人都知道這個矛盾的問題。也許最好的例子是80年代的經典電影《回到未來》,在這部電影中,主角Marty不小心阻止了父母見面,為此他必須在自己被消滅之前糾正自己犯下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