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有24小時,一年有365天,這是我們日常所認知的時間,那麼時間概念到底來源何處,其實最早人們對於時間觀念是來自太陽或者月亮變化,從而演化出了曆法,不過我們所認識的時間是依照地球自身為參照物,也就是地球自轉和公轉為基礎,一天時間就是地球自轉一圈,一年是繞太陽公轉一圈,那麼時間這個東東它到底存在還是不存在呢?
我們經常說時光飛逝,其實這不過是一種錯覺,時間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是存在的,但是它的存在僅僅對於特定環境,但是如果你把這個環境放大,時間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它又是不存在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知道,如果按照我們所認知時間去看待宇宙,那一定會產生問題,我們把宇宙之間距離一般都使用光年來作為單位,那麼問題就來了,按照相對論說法,當你以光速或者接近光速運行,那麼時間就會發生改變,而這個改變就是,當你在宇宙繞了一圈回到地球,你會發現你比你的孫子都要年輕,也就是說,時間在這個時候是停止了。
除次之外,如果你在地球上,以光速的速度前進,你會發現你很有可能會超過未來的你,也就是說在某個時間段裡會出現兩個你自己,這個時候,時間這個概念就會顯得混亂,所有時間軸都會出現問題。
同樣,當物體呈現出不同形態,時間也會發生改變,如果是粒子狀態下,時間不僅會出現變化,就連空間也發生了改變,那麼時間其實就是一種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演變,它是由感官認知,在物理學上牛頓三大定論,時間是在引力作用下產生的,到了愛因斯坦這裡,時間拓展到了四維空間,同樣如果空間發生了改變,時間也會改變。
那麼各位看官,你們對於時間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