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常規製片技術是病理診斷的基礎,切片質量是指導醫師作出準確診斷的重要保證。在切片時,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如:粘刀,裂痕,皺褶,卷片,破碎等,這都會影響到切片的質量和速度,從而耽誤出片時間。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根據不同組織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體會,現與同行交流。
1、淋巴結組織
①淋巴結組織具有結構緻密,細胞豐富等特點[1],取材時切取的組織厚薄要均勻,一般以0.2~0.3cm為宜。②淋巴結都有一層比較緻密的結締組織被膜,不利於液體與這些組織的相互滲透,固定時間需延長6~12h,可固定一夜,第二天與常規組織一起進行脫水。如用中性甲醛固定和乙醇脫水,時間都要延長一倍,可適當縮短二甲苯透明時間。③在切片過程中,要求的組織厚度在2~3μm,故切片組織易碎,展片時皺褶不易打開、有裂隙、不平整,這時蠟塊不易凍得過久,凍後的蠟塊修到最大面時用拇指沾溫水捂5~6s後快速用冰塊冰3~4s立即切片,這樣切出的片子既完整,又無裂隙,且連片。④展片時水溫在35℃左右即可,過高,小皺褶打不開;過低,切片不平坦,貼片不牢易脫片。⑤染蘇木精時應比常規時間短,一般3~5min即可,也可以單設置一種染色程序專門用於淋巴結等實性組織的染色。
2、脂肪組織
脂肪組織內充滿脂肪滴,不易被脫水劑完全溶解,石蠟也不能完全浸透,故組織不能被固定。固定的作用就是使組織硬度增加便於製片。因此,固定和浸蠟時間相對延長是關鍵,取材也不宜過厚,切片時修至最大面後,用冰塊貼到蠟塊上冰5~10s後再立即切片,低溫可暫時使未脫透的脂肪滴凝固,這樣就可以切出較完整的組織。切片厚度可調整為5~6μm,裱片和撈片速度要快,裱片溫度不易超過42℃。
3、骨髓及骨組織
在骨髓及骨組織製片中脫鈣是關鍵。骨髓組織常採用7%鹽酸水溶液脫鈣,因送檢的骨髓組織硬度不同,所以時間很重要。時間太短組織較硬,切片時不連片;時間太長組織發灰影響診斷。骨髓組織在脫鈣液中漂起即可,一般為2~5min。骨組織在切片前也要經脫鈣處理,我們常用的脫鈣液是17%硝酸水溶液,時間為12~24h,或用大頭針能扎透為準。切片前蠟塊一定要慢修、薄修,尤其對較薄的骨片,這樣切片時骨組織不會被切掉;烤片時間要相對延長,以防脫片。
4、凝血塊
凝血塊經脫水後組織較幹,切片時易成碎沫,不完整,因此為提高速度,切片前可用拇指沾溫水在組織最大面上捂幾秒鐘,將蠟塊後退一點再快速切片;烤片時間要延長,以防脫片。
5、皮膚組織
皮膚組織結構複雜,層次多,且各層之間的組織緻密程度各不相同,可相對延長脫水時間。包埋時皮膚及皮下組織要包在同一個面上,這樣才能切出皮膚的層次。切片時要將蠟塊內皮膚組織表層朝上夾在切片機夾口上,按照皮膚組織的特點由裡至外,最後切角質層,這樣才可製作出比較完整的切片。因角質層密度最大,易碎。烤片時間可相對延長防止脫片。
6、腦組織
腦組織結構疏鬆、組織較少,質軟易碎。一般組織取材厚度<2mm,組織脫水不好會影響浸蠟,可適當延長脫水時間,脫水後較脆,包埋時要輕夾輕放不能重壓,以免將組織壓碎。切片時容易粘刀、皺褶不易打開,因此,要在冰箱凍的時間長一些,切片方法同淋巴結組織。展片時可先放在涼水中將小皺褶完全打開,再用載玻片移到展片機中充分展片。烤片時間不宜過長。
在切片過程中,還應注意以下幾點:①使用新刀片時應儘量先切小組織或淋巴結等實性組織,後切脂肪、肌肉等組織,最後切骨組織;②修蠟塊與切組織不要在同一個刀位,在一邊修好蠟塊後移到另一邊切片,這樣既省刀又能保證質量;③烤片前最好將剛撈起的切片靠在烤片機邊上,控水後再烤片,否則水會將組織推散,破壞其完整性;④自動化機器可按設置要求恆定製片工作中溫度、時間、程序,避免手工操作中的不穩定因素;⑤一張優質病理切片的固定、脫水、包埋、切片固然重要,但這些步驟保障的是所用試劑的穩定性,我們由專人進行試劑的檢查、配製、更換和調整,對試劑的濃度。劑量、使用時間、穩定性等都按時記錄,以保證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德田,羅玉鳳,曹金伶,等。如何製作精良的淋巴組織切片[J].診斷病理學雜誌,2005,12(4):314.
[2] 凌啟波,梁英傑。HE製片質控要求[J].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誌,2000,16(4):33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