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專欄丨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傻傻分不清楚

2021-01-21 中洪博元醫學實驗幫

科研工具| 統計分析| 實驗 | SCI寫作 | PPT

在組織實驗中,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是最常見的兩種切片方法,兩種優缺點明顯,在實驗的應用上也大有不同。而兩個實驗的相同點都是應用免疫學基本原理——即抗原與抗體特異性結合的原理,通過化學反應使標記抗體的顯色劑顯色來確定組織細胞內蛋白質,對其進行定位、定性及相對定量的研究。


有些做實驗的小夥伴們,對於石蠟切片和冰凍切片處於傻傻分不清楚,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下兩者的實驗步驟和不同點。

組織學常規製片技術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方法。石蠟切片不僅用於觀察正常細胞組織的形態結構,也是病理學和法醫學等學科用以研究、觀察及判斷細胞組織的形態變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當廣泛地用於其他許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中。


1、  固定:將新鮮組織切成小塊,固定於4%多聚甲醛過夜。凝固組織中的物質成分,儘可能保持其活體時的結構。同時能使組織硬化,有利於切片的進行。


2、脫水:為了減少組織材料的急劇收縮,應使用從低濃度到高濃度遞增的順序進行經70%、85%、95%直至純酒精(無水乙醇),每次時間為1小時。固定後的組織材料需除去留在組織內的固定液及其結晶沉澱,否則會影響後期的染色效果。


3、透明:常用的透明劑有二甲苯,二甲苯是石蠟的溶劑。純酒精不能與石蠟相溶,還需用能與酒精和石蠟相溶的溶劑,替換出組織內的酒精。材料塊在透明劑浸漬過程稱透明。

            

4、浸蠟:先把組織材料塊放在熔化的石蠟和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浸漬1小時。

先後移入2個熔化的石蠟液中浸漬1小時左右。


5、包埋:以少許熱蠟液將其底部迅速貼附於包埋盒內上,然後置於速凍臺,讓石蠟固定。


6、切片:切片刀的銳利與否、蠟塊硬度是否適當都直接影響切片質量,可將蠟塊至於冷水中改變蠟塊硬度。通常切片厚度為3-5um,用毛筆輕託輕放在37度水浴中展片。


7、貼片與烤片:一般使用恆溫水浴鍋,溫度控制在37-40℃左右,有利於石蠟切片的展開,貼好的切片置於60℃恆溫箱內乾燥2小時,蛋白質凝固後即可染色。


8、切片脫蠟及水化:乾燥後的切片置於二甲苯中進行脫蠟,然後依次使用從高濃度到低濃度遞減的順序進行經純酒精、95%、85%、70%進行水化。


9、染色

經典的蘇木精和伊紅:細胞核被蘇木精染成紫藍色,多數細胞質及非細胞成分被伊紅染成粉紅色。實驗操作簡單。

免疫組化:指帶顯色劑標記的特異性抗體在組織細胞原位通過抗原抗體反應和組織化學的呈色反應。

(圖為HE染色,此圖為公司實驗圖,盜圖必究 )

冰凍切片是一種在低溫條件下使組織快速冷凍到一定的硬度,然後進行切片的一種方法。製作過程較石蠟切片快捷、簡便,因而多應用於手術中的快速病理診斷。

一、取材:

應儘可能快地採取新鮮的材料,防止組織發生死後變化。


二、速凍:

1、將組織塊平放於軟塑瓶蓋或特製小盒內(直徑約2cm)。

2、如組織塊小可適量加OCT包埋劑浸沒組織,然後將特製小盒緩緩平放入盛有液氮的小杯內。 

3、當盒底部接觸液氮時即開始氣化沸騰,此時小盒保持原位切勿浸入液氮中,大約10-20s組織即迅速冰結成塊。

4、在製成凍塊後,即可置入恆冷箱切片機冰凍切片。

5、若需要保存,應快速以鋁箔或塑料薄膜封包,立即置入-80℃冰箱貯存備用。


三、固定:

1、樣品託上塗一層OCT包埋膠,將速凍組織置於其上,4℃冰箱預冷5-10min讓OCT膠浸透組織。

2、取下組織置於錫箔或者玻片上,樣品託速凍。

3、組織置於樣品託上,其上再添一層OCT膠,以完全覆蓋為宜,速凍架(PE)上30min。


四,切片:

1、恆溫冰凍切片機為較理想的冰凍切片機,其基本結構是將切片機置於低溫密閉室內,故切片時不受外界溫度和環境影響,可連續切薄片至5-10μm。

2、切片時,低溫室內溫度以-15℃ ~ -20℃為宜,溫度過低組織易破碎,抗卷板的位置及角度要適當,載玻片附貼組織切片,切勿上下移動。


五、免疫螢光染色:

1、冰凍切片室溫晾乾15min,可用含10%正常山羊血清的PBS室溫封閉切片1小時(此步可不洗)。 

2、滴加適當比例稀釋的一抗或一抗工作液(抗體的量視組織大小而定,原則是可以均勻覆蓋組織面,且保證整個過程中不會使組織乾涸)。

3、將切片放在加了PBS的免疫組化溼盒,室溫孵育2小時或4℃過夜。

4、第二天先將溼盒放到37℃回溫1h,然後吸取片上的一抗進行回收,將切片插入到小染缸PBS衝洗。

5、滴加用PBS稀釋好的二抗(避光)置於分子雜交箱中37℃孵育1小時。回收二抗,切片置於染缸內,PBS洗5min×3次。

6、滴加DAPI工作液染核,室溫10-20min(工作濃度0.1%染色15min)。

7、回收DAPI,滴加5-10μl抗螢光衰減封片劑或中性樹膠,用處理乾淨的蓋玻片封片,即可到螢光顯微鏡或者共聚焦顯微鏡下觀察拍照。

8、做好的切片放在切片盒內,置於4℃冰箱,可保存一周左右。

(圖為免疫組化,此圖為公司實驗圖,盜圖必究 )



石蠟切片

冷凍切片

應用對象

廣泛應用常規製片

手術中的快速病理診斷

保持時間

持久保存

保存時間較短

優點

1、 細胞定位準確

2、 組織細胞形態結構保存完好,

3、 保存時可放在室溫下保存


1、 簡便。

2、 快速,用時短

3、 組織變化不大

4、 能很好的保存脂肪、類脂等成分

5、 較好的保存抗原活性及酶類。

缺點

1、步驟繁多,製片中抗原活性有所降低

1、不易做連續切片

2、切取的組織不能過大

表格中就是石蠟切片和冷凍切片的對比了!各位實驗狗們,千萬不要弄混淆了

更多操作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

關注中洪博元,與我們交流

1、我猜你不知道,細胞轉染率低是因為這個

2、實驗專欄丨千萬別「作死」,細胞轉染可以這樣做

3、切片、原位雜交注意事項

4、切片預處理

5、實驗專欄丨細胞兩種劃痕實驗對比你知多少?

6、實驗專欄丨微生物汙染常見問題

7、實驗專欄丨檢測細胞毒性實驗對比

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更多精彩內容掃描下方二維碼,實驗諮詢微信shi-mei1


相關焦點

  • 石蠟切片與冰凍切片
    固定時間則根據材料塊的大小及松密程度而定,離體組織的及時固定可以保持組織細胞與生活時的形態相似,抑制組織自溶及細菌繁殖所致的腐爛,可以凝固組織中的物質成分、終止細胞的一切代謝過程,同時能使組織硬化,有利於切片的進行。
  •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來源:來源網絡 2006-11-24 21:41 石蠟切片免疫組化染色步驟· · 1
  • 手術中為什麼要做冰凍切片
    武漢市三醫院病理科王暉張女士近日在洗澡時摸到自己右側乳腺長了一個不痛、不癢、不紅、不腫紅棗樣大小的硬塊,十分緊張,立即到醫院看醫生。醫生做了一番檢查後,建議她住院手術。忐忑不安的她拿著住院通知單住進了外科,管床醫生又給她開了許多項檢查,一向謹慎的張女士,面對眾多的檢查項目,如同墜入五裡霧中,生怕花了冤枉錢做了不該做的檢查,尤其令她疑惑的是「冰凍切片」一項,不知道是查什麼。其實,這項檢查非常重要,一個人身上出現不明原因的腫塊,醫生並不知道它是良性還是惡性,手術時該切多大範圍。
  • 各種組織切片方法的操作和優缺點分析
    本文對其中的冰凍切片、石蠟切片、碳蠟切片、超薄切片、塑料切片等幾種常用的實驗方法相關操作步驟進行介紹。冰凍切片是免疫組織化學染色中最常用的一種切片方法。其最突出的優點是能夠較完好地保存多種抗原的免疫活性,尤其是細胞表面抗原更應 採用冰凍切片。新鮮的組織及已固定的組織均可作冰凍切片。
  • 做石蠟切片之前,這篇文章讓你少走彎路!
    (清喉嚨)實驗課前的日常講解,請大家放下舉起手機,專心聽講!(小編不間斷插播經驗總結,一定要看完哦!)【實驗目的】了解石蠟切片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步驟。【實驗原理】採用光學顯微鏡研究一般生物體的內部結構,在自然狀態下是無法觀察清楚的,多數動、植物材料都必須經過某種處理,將組織分離成單個細胞或薄片,光線才能通過細胞。為了適應這個需要,就產生了光學顯微鏡製片技術。光學顯微鏡的製片技術方法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非切片法,另一類是切片法。
  • 石蠟切片與冰凍切片,傻傻分不清楚~
  • 病理組織石蠟切片的7個注意事項
    在醫療領域,病理組織石蠟切片是診斷患者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於病理切片製作過程中,影響病理組織石蠟切片製作質量的因素眾多。
  • 石蠟切片的製作方法簡單介紹
    二甲苯與石蠟混合液(1:1)→石蠟Ⅰ→石蠟Ⅱ浸蠟必須徹底,否則組織內殘留透明劑會造成切片過程的困難和影響切片的質量。7. 包埋:在盒內注入溶化的石蠟,將已浸蠟的組織塊置入其內,使蠟塊迅速冷卻硬固,組織塊在蠟塊中可長期保存。8.
  • 石蠟切片HE染色(常規HE染色)的操作步驟
    石蠟切片(paraffin section) 是組織學常規製片技術中最為廣泛應用的方法。石蠟切片不僅用於觀察正常細胞組織的形態結構,也是病理學和法醫學等學科用以研究、觀察及判斷細胞組織的形態變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當廣泛地用於其他許多學科領域的研究中。教學中,光鏡下觀察切片標本多數是石蠟切片法製備的。
  • OCT 冰凍切片包埋劑 包埋流程
    將標本置於託物臺,用恆冷箱切片機切片(一般-22℃),片厚10μm,貼於預處理的載玻片上,-20℃冰箱保存。   OCT包埋劑   英文全稱:opti-mum cutting temperature compound OCT   冰凍切片包埋劑是一種聚乙二醇和聚乙烯醇的水溶性混合物,目前已廣泛用於免疫組化實驗室中,其用途是在冰凍切片時支撐組織,以增加組織的連續性,減少皺摺及碎裂。
  •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試劑盒用途及注意事項
    冰凍切片神經纖維免疫螢光染色(PGP9.5)試劑是一種旨在使用PGP9.5 單克隆抗體免疫螢光染色技術,分析存檔中的冰凍組織切片中神經纖維的形態、分布(innervation)和密度(intensity)狀況的權威而經典的技術方法。該技術經過精心研製、成功實驗證明的。
  • 「一」免疫組化(IHC)實驗流程
    免疫組化實驗流程步驟:免疫組化的標本主要是組織標本和細胞標本兩大類。組織標本中包括石蠟切片(標本製作的首選方法)和冰凍切片。一般而言,石蠟切片要求薄厚均勻,切片完整,且無褶無刀痕,相當考驗實驗人員的刀工,在此真心建議大家找專業公司進行切片,豐暉生物承接該業務。
  • 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能實現當天拿到病理報告
    到病理科諮詢後,病理醫生告知趙先生,武漢市中心醫院病理科開展了「快速石蠟切片檢查與診斷」新項目,利用超聲空化技術實現快速脫水、透明、浸蠟功能,大大縮短了報告時間。4個小時後,趙先生拿到了病理報告,確定新生物是絨毛-管狀腺瘤,只需要定期複查,老兩口鬆了一口氣。病理診斷是臨床診斷「金標準」,是臨床制定各種診療措施的重要依據和可靠保證。
  • 「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
    原標題:【快速高效醫療服務】快速石蠟切片病理診斷,讓您不在為等病理檢查而煩惱!「醫生,你能幫我看一眼我的腫瘤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需不需要做手術?」在醫院,經常會聽到病人及家屬這樣問醫務人員。病理診斷是國際醫學界公認準確性最高的診斷方式,它決定了臨床醫生的治療方向和治療手段,與每一位患者的疾病治療和康復息息相關。「等病理檢查結果」常常是一件讓很多患者及家屬感到焦慮不安,又期盼著的事情。不安是因為害怕看到病理結果是惡性,期盼是希望得到一個良性結果。
  • 組織切片常見問題與對策
    我們就組織切片常見的問題與對策進行分析與討論 ,旨在與技術人員一起學習和交流 ,以提高組織切片的質量 ,為病理診斷提供可靠的依據。、蠟太硬 (即使用的石蠟熔點太高 )或室溫太低。切片時刀背要保持清潔光滑 ,粘有石蠟後可用軟布沾少許二甲苯檫拭。
  • 組織切片快解析 —— 切片的問題(上)
    如切片出現不規則、跳片、過厚或過薄等情況,這類問題可以通過適當調節切片刀的角度得到改善。切片出現波紋、劃痕、汙染以及切片不成形等情況,這類問題則有可能是由於切片刀鈍,重新磨刀或更換刀片能夠解決此類問題。切片上有垂直細長的劃痕或裂痕,多數是由於刀刃上有缺口、標本內有汙物或硬物等,可能造成這一人為改變。
  • 快速冰凍——術中病變的試金石
    術中快速病理診斷是病理診斷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指在手術過程中,採取局部少量組織或切除全部病變組織,即送病理科製作冷凍切片、印片或快速石蠟切片,由病理醫生在顯微鏡下觀察病變後,判斷病變性質作出病理診斷。手術中做冷凍切片的唯一理由是決定下一步的手術方案,如判斷甲狀腺結節、乳腺包塊的良惡性,決定是否要行根治術,又如了解肢體腫瘤的性質,決定是否要截肢。
  • 馬恆輝老師「組織切片流程的優化與改進」講座部分問題答疑
    (@知而不言)1、對切片機、附件、刀或刀片以及工作區域的清潔不能過於頻繁。建議在每次使用完畢以後再進行徹底的清潔。切片後殘留的碎屑可能危害健康,並且會導致切片機活動部件的功能受損害。不論是切片中還是清潔中用到的水、溶劑和酸類必須徹底清除,以確保切片機正常的功能和長期使用。一次性刀片夾內很容易積聚石蠟或組織碎屑,當一次性刀片插入時,刀片就會因雜物嵌頓而高低不平。
  • 不同組織病理切片中常見的問題與對策
    在切片時,我們會遇到許多問題,如:粘刀,裂痕,皺褶,卷片,破碎等,這都會影響到切片的質量和速度,從而耽誤出片時間。我們在日常工作中根據不同組織總結出了一些經驗和體會,現與同行交流。1、淋巴結組織①淋巴結組織具有結構緻密,細胞豐富等特點[1],取材時切取的組織厚薄要均勻,一般以0.2~0.3cm為宜。
  • 屏邊崑崙石蠟質量好的廠家
    屏邊崑崙石蠟質量好的廠家拋光蠟(polishingpaste)別名拋光膏、拋光皂,拋光磚,拋光棒。新型拋光蠟一定要具有環保,耐高溫,具有一定的穩定性,高切削力和高亮度等特點,在拋光過程中,隨著拋光輪的高速旋轉磨擦,被拋光表面的溫度急劇升高,如果磨料易熱分解,其硬度和韌性會下降,影響拋光效果,拋光蠟的所有原材料均要採用環保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