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存缺陷 行業面臨三大風險

2021-01-14 中國電力網
我國海上風電產業鏈存缺陷 行業面臨三大風險 2016-01-06 來源:本站編輯



  海上風電,是中國風電企業現在和未來的必經之路。一方面,我國海上風力資源儲量豐富;另一方面,我國海上風電資源靠近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尚不存在棄風限電的問題。

  有資料顯示,中國5~25米水深、5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2億千瓦;5~50米水深、70米高度海上風電開發潛力約5億千瓦;潮間帶及潮下帶灘涂資源,以及深海風能資源也較為豐富。

  但是,中國海上風電起步較晚,還處在一個比較前期的階段,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許多前期建設的項目如今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問題,比如工程拖期、施工難度大、運行設備的腐蝕等。

  2014年底,我國海上風電2014年底累計裝機容量只有44萬千瓦,進展緩慢。2010年完成招標的4個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到2013年才核准。海上風電的前景和現實呈現出了冰火兩重天。

  產業鏈缺陷

  一些業內人士看來,儘管我國風電產業取得了較大進步,但海上風電產業主要還是「拿來主義」居多。

  國內海上風機製造商主要分為三大類,一是從陸上向海上進軍的企業,邊設計邊改造,但對海上風電開發因素考慮不充分;第二類是依託海上風電特許權,與國外共同研發的企業。這類企業雖然在機型和技術上較為成熟,但部分設備供應鏈還需依賴國外;第三類則是完全自主研發。

  不管是哪一類製造商,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產業鏈上的缺陷。某國內風電企業的業內部士對《能源》記者介紹說,目前國內能夠實現自主研發的製造商並不多,中國海上風機生產商普遍欠缺對風機優化能力,許多優化需要返回到歐洲去做,成本大大增加。

  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名譽主任施鵬飛近日則在一場海上風電研討會上表示,我國海上風電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設備工業商產業鏈配套不完善,缺少經歷過長期考驗的海上設備供應商,部分供應商無海工經驗,對海上工程理解不足,施工過程無法提供有效支持。

  三大風險

  作為測試、檢驗、認證和技術諮詢服務的全球巨頭,必維國際檢驗集團下稱必維認為中國海上風電行業存在三大風險。必維工業與設施事業部大中華區通用工業總監李文江對《能源》記者說,這三大風險主要為:技術、財務和法律法規。

  李文江說,不少中國海上風電項目技術並不成熟,包括風機技術不成熟、安裝技術不成熟、營運維護技術不成熟等。這可能會導致整個項目存在巨大風險,這也是對投資者來說最大的一個風險。

  另一方面,目前中國在海上風電方面並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現有海洋工程的法規主要還是針對海上油氣開發的。「海上風電不能完全照搬油氣的法律法規。缺乏健全的、專用的、明確的法律法規是海上風電的另一大風險。」李文江說。

  施鵬飛也認為,中國海上風電國際標準體系主要參考歐洲海上風電場制定,與中國存在一定差異,例如,海床條件就有所不同,國內多個地區為軟土地基;國內海上風電場區域面積普遍偏小,風機排布密集,風機間的尾流影響很大。

  不過,中國陸上風電發展到今天,優質資源已經越來越少,風電開發商逐步都在往海上在做項目。因此,必維仍然十分看好中國海上風電產業的未來。

  李文江說,除了海上風電本身具有的優勢,必維看好中國海上風電發展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海上風電更加接近中國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所以海上風電不像內陸風電一樣需要長距離輸送到消費區域,也沒有棄風限電的問題。「我們已將海上風電作為必維在中國工業領域的一個發展重點。」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機遇及挑戰並存 提質降本推動行業健康...
    1、我國海上風電行業發展潛力巨大我國海上風電起步以來,在補貼額度固定,且海上風電資源豐富、發電量優勢明顯的情況下,得以快速發展。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257億美元,我國海上風電直接投資額達到114億美元,佔據將近半壁江山。在裝機容量方面,在海上風電種種優勢的支撐下,我國海上風電迎來快速發展。
  • 來2019中國海上風電工程技術大會 聽聽海上風電發展「最強音」
    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9月,海上風電新增併網容量為106萬千瓦,預計到2020年,可實現累計併網容量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  即便如此,海上風電距實現平價上網目標仍有距離,電價下行、建設基礎設施差、成本問題凸顯依然是行業發展痛點。努力打破上述「瓶頸」,助推我國海上風電事業蓬勃發展,已成為業內人士的一致共識。
  •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風電行業發展深度調研及未來趨勢預測報告》對風電市場的分析由大入小,從宏觀到微觀,以數據為基礎,深入的分析了風電行業在市場中的定位、風電行業發展現狀、風電市場動態、風電重點企業經營狀況、風電相關政策以及風電產業鏈影響等。
  • 不同地區海上風電項目造價及成本構成!
    這就意味著在所謂的平價時代,海上風電的所需達成的目標不僅僅是達到此前「煤電上網電價」,而是要與,目前已經具備平價能力的陸上風電、集中式光伏乃至特高壓傳輸而來的電源,以及更為廉價的分布式光伏來競爭。顯然,步入純市場競爭階段,如何擺脫補貼依賴,實現單位造價成本逐步下降,成為當前海上風電面臨的最大挑戰。
  • 海上風電成本短期內不降反升
    明年將是海上風電「搶裝」的最後一年,海上風電將何去何從?在日前由市場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舉辦的「能源轉型中國論壇」上,有行業分析師指出,儘管當下挑戰嚴峻,但未來10年,海上風電前景仍十分可觀,這也要求海上風電以更快的降本速度實現平價。  海上風電仍將快速增長  近年來,受到電價補貼政策變化的影響,我國海上風電裝機容量經歷了快速躍升期。
  • 2020年風電塔架行業現狀與發展趨勢 - 2020年中國風電塔架行業發展...
    報告首先介紹了風電塔架行業的相關知識及國內外發展環境,並對風電塔架行業運行數據進行了剖析,同時對風電塔架產業鏈進行了梳理,進而詳細分析了風電塔架市場競爭格局及風電塔架行業標杆企業,最後對風電塔架行業發展前景作出預測,給出針對風電塔架行業發展的獨家建議和策略。
  • 「十四五」海上風電「風向」在哪兒?
    我國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上海東海大橋項目機組全部併網以來,經過10年的發展,海上風電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如今,我國近海海上風電已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十四五」期間,我國海上風電發展趨勢將呈現出電價補貼退坡、深遠海開發、海洋綜合利用三大特點。
  • 2021年中國風電裝機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海上風電份額逐步...
    2019年中國風電發電大幅增長到4057億千瓦時,增長率高達10.85%;2020年上半年,全國風電發電量為2379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91%。風電裝機容量逐年增長。據統計,2019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005萬千瓦。2020年上半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達到了21675萬千瓦,其中新增風電併網裝機容量632萬千瓦。
  • 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
    原標題:十張圖了解2020年中國風電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海上風電項目加速搶裝   風電作為清潔能源備受各國關注,近年來,我國風電行業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主要的風電
  • 預見2021:《2021年中國風電行業產業鏈全景圖》(附發展現狀、競爭...
    風電產業鏈全景圖風電產業是可循環新能源產業,大力發展風電產業,對調整能源結構、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我國已將風電產業列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在產業政策引導和市場需求驅動的雙重作用下,全國風電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已經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可參與國際競爭並取得領先優勢的產業。
  • 三一集團董事毛中吾:堅持全產業鏈定位 成為風電第一品牌
    只有全產業鏈才能夠讓風電行業有真正的顛覆性創新和突破性發展。當然,要打造一個全產業鏈平臺需要花費巨大的成本及人力。只有企業具有強大的實力、雄厚的資金才適合做「全產業鏈」。三一重能之所以投入重金到全產業鏈建設中,一方面是因為經過多年的努力已經完全具備全產業鏈的能力,同時也充分說明三一重能作為一個負責任的企業勇於擔當的一面,只有這樣,才能讓客戶對我們放心並堅定的支持我們。
  •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
    2020年全球風電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十年海上風電將迎來快速發展期  2020-03-17 16:10:41  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E4638G0
  • 海上風電運維的四大挑戰和八項建議
    截至2019年末,我國併網風電裝機容量21005萬千瓦,同比增長14.0%。 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陸上風電面臨建設用地資源緊張的困境。與此同時,我國海岸線長,海上風資源豐富,海上風電具有佔地面積少、開發規模大、發電利用小時數高等特點,加上國家政策利好,我國海上風電開發建設漸入佳境。
  •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 裝機規模已達全球第三
    我國海上風電起步晚、發展快,面臨著成本更低的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等其他新能源的激烈競爭。在近日舉行的2018海上風電峰會上,與會專家表示,在我國海上風電的下一階段發展中,須通過技術創新和規模化開發,儘快擺脫補貼依賴,通過市場化方式發展。
  • 國內海上風電發展,供應鏈先行!
    其中海上風電部分提出2018年核准的項目,如在2021年前併網執行0.85元/千瓦時電價,之後併網的執行當年指導價;2019年及以後核准的項目,競標不高於當年指導價。這與此前發改委價格司提出的「2018年底前核准的風電項目,於2020年底前完成併網工作,否則將重新參與競價」相比,條件寬鬆了一些。但即便如此,為獲得高昂的固定補貼電價,行業搶裝潮仍不可避免。
  • 易躍春:中國海上風電「十四五」發展研究規劃( 完整PPT)
    6月8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南通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南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如東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20中國(南通)海上風電產業鏈發展大會在如東縣成功舉辦。截至「十三五」末,近海海域已核准、未建成的風電場容量約2500萬千瓦。
  •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逐步縮小
    「我國與歐洲海上風電技術差距正在逐步縮小,海上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正在逐步提高。大兆瓦機組是海上風電的必然趨勢,目前有些企業已經開始研究15兆瓦的風機。」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7月19日,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暨第六屆年會暨國際海上風電高層技術論壇上說。
  • 2021年全球風電設備行業市場現狀分析:海上風電潛力巨大
    全球風電產業已形成亞洲、北美和歐洲三大風電市場。數據顯示,2019年,亞洲、美洲和歐洲累計裝機容量分別為285.0GW、148.1GW和204.6GW,佔全球累計裝機容量約98%。陸上風電領域,據全球風能理事會統計,2019年全球陸上風電累計裝機容量621.4GW,新增裝機容量54.2GW。
  • 風電行業迎來長期性的機遇 產業鏈受益股梳理出爐
    來源:巨豐投顧事件:據媒體報導,歐盟希望在2030年前將海上風力發電能力提高5倍,並在2050年前投資8000億歐元加強海上電力,減少對汽油和柴油的依賴。到2050年,歐盟海上風力發電能力將增加50倍。
  • 行業深度觀察|海上風電「大功率」時代到來
    國內外大功率海上風機同臺競技  福清興化灣樣機試驗風場作為國內首個大功率海上風電樣機及海上作業試驗項目,是福清興化灣30萬千瓦海上風電場一期工程,已列入福建省海上風電規劃。14臺海上風電機組分別包括GE的6兆瓦風機、金風科技的6.7兆瓦風機、中國海裝的5兆瓦風機、太原重工的5兆瓦風機、明陽智能的5.5兆瓦風機、東方風電的5兆瓦風機和湘電風能的5兆瓦風機,單機容量最小是5兆瓦,最大是6.7兆瓦。  「這是海上風機的賽場,通過讓各廠家同臺競技,為集中連片規模化開發適合福建地區海況風況的風電遴選出最優機型,打造我國海上風機技術進步的載體和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