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蛇 - 說蛇_吉安新聞網

2021-01-09 吉安新聞網

       

又近端午,民間有喝雄黃酒,於井沿牆腳撒石灰以防「五毒」的習俗。五毒者,蛇、蜈蚣、蠍子、壁虎和蟾蜍。

每到初夏,氣溫清朗,時有雨至,蟄伏了一冬的蛇開始盡情出來活動,草叢裡、竹樹上、田埂邊時見它們的身影。我的老家是個位於竹坡山腳的小村,各種蛇所見尤多。某年端午清早,安傳公一開大門,一條手臂粗的菜花蛇盤臥於他家大門檻上,慵慵懶懶,似睡非睡,引來許多人圍觀。老輩人迷信,對之不打亦不趕,拱手作揖,問是何方祖宗,說今天是端午佳節,必有祭供,敬請回去,莫嚇著娃們。然後放了一掛鞭炮,大蛇果然起身順牆腳溜回了後山。現在想來,蛇不傷人,人不傷蛇,只有有了對蒼生的敬畏,自然才會更加和諧。

然而,在中外許多文學作品中,蛇一律成為歹毒和忘恩負義的代名詞。西方伊索寓言有《農夫和蛇》的故事,中國神話《白蛇傳》也是先給蛇貼上壞標籤(縱然她並不壞),讓法海成為道義的化身去鎮壓她。初中時學柳宗元的《捕蛇者說》,「永州之野產異蛇:黑質而白章,觸草木盡死;以齧人,無御之者。」此固然毒,「吾祖死於是,吾父死於是,今吾嗣為之十二年,幾死者數矣。」此真是哀,「孰知賦斂之毒有甚是蛇者乎!」這才是悲哀之所在:沒有迫取,哪來傷害?

因為世上並無真龍,所以蛇往往成為古人崇拜的圖騰。傳說中的「大地之母」女媧即是人首蛇身,古代「四靈」之一的玄武,也是龜與蛇的組合。為了表達對蛇的認同,故向來蛇又有「小龍」之稱。儘管如此,到了文人風雅的時代,那些沉迷於紙醉迷金輕歌曼舞的柔弱書生,對蛇這種動物,是漸漸失去了好感的。他們嫌它,怕它,厭它,因而蛇也就登不了大雅之堂了。

偶爾還會惦記起蛇的,只有書法家。他們會用蛇來比喻書法,比如「筆走龍蛇」「春蚓秋蛇」「驚蛇入草」什麼的,有時是褒義,有時是貶義。據傳蘇軾和黃庭堅二人有次互開玩笑,黃庭堅說蘇軾的字似「石壓蛤蟆」,蘇軾笑黃庭堅的字如「死蛇掛樹」,這話中之義是讚美還是批評,只有各個細細領悟了。與蘇軾同為好友的畫家文與可,就曾說過:「餘學草書凡十年,終未得古人筆法相傳之法,後因見道上鬥蛇,遂得其妙。」看到蛇打架而草書大進,這與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得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蛇,以其形體之逶迤圓轉,行動之迅速果決,確實與書理頗有相通之處,所以會時不時地為人道及。

但在繪畫題材上,蛇確乎是個大冷門。就我所見過的名家畫作中,印象中有一件小扇面,畫的是一隻老鷹俯衝下去抓一條蛇,難得出現在畫面上的蛇也只作陪襯。還見過一幅表現端午節的老畫,畫的是一條蛇纏於一枝艾草上。再則,便只有出現在十二生肖系列組畫中了,齊白石、徐悲鴻都畫過。已故的嘉興隱逸文人畫家吳藕汀先生生前,喜歡於新年之際畫生肖贈諸友,我有幸淘得他一張畫蛇的小品,寥寥數筆,筆簡意足。逢著蛇年,掛出來賞賞,也蠻有意思的。

相關焦點

  • 說蛇 - 江海晚報-說蛇
    南通有多少蛇?有沒有毒蛇?對人畜的危害如何?清《乾隆直隸通州志》中記述:「蛇則水國多有之,然無甚毒猛者,以地非深山大澤也。」民諺說有水的地方就有魚,其實說有水的地方就有蛇也是成立的。古通州有野生蛇類生存,但大蛇毒蛇並不多,古人的這個說法還是比較準確的。「無甚」的含義並不是絕對的。事實上,古籍中就有大蛇的記載,雖然不多。 蛇類中蟒蛇是最大的。
  • 蛇年說蛇 新蛇種四川「顯形」
    蛇年說蛇 新蛇種四川「顯形」 四川華蝮 溫泉蛇及其發現地生態巫嘉偉 攝     2013年,蛇年春節期間,長期堅持野外考察的成都資深蛇類愛好者侯勉在微博上熱切地說:「希望有更多的新蛇種的論文被科學家們發表出來,讓我的蛇年更充實和圓滿。」    根據相關統計,截至2012年底,四川省已知蛇類3科36屬66種。
  • 眼鏡蛇溜進按摩店與盲人共眠近四小時 硫磺可驅蛇-廣西新聞網
    記者 周偉武攝廣西新聞網南寧訊 (記者周偉武)5月31日凌晨,在南寧市淡村路,一條眼鏡蛇溜進一間盲人按摩店的員工宿舍,與其中一名盲人技師同床共眠近四個小時,直到天亮才被人發現。南寧市巡警支隊110警務大隊接到報警後,立即出警,經過30多分鐘的較量,民警最終制服這條約2米長的大傢伙,交由相關部門處理。
  • 都說蛇是「冷血動物」,蛇的血真的是冷的嗎?2個名字已經說明
    說到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甚至想到就給很多朋友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尤其是咱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在比較原始的地方,可能說蛇成了很多朋友的童年夢魘。小編可以說是自幼就非常害怕蛇,而且真的蛇成了小編的童年夢魘,雖然到今天已經時隔多年,但是蛇可以說是真的讓小編終身不忘。記得小時候咱家門口一片大竹林,竹林中有一條路,這就是咱一家人出門的唯一通道。
  • 農村老人說蜈蚣是蛇的天敵,蜈蚣和蛇到底誰厲害呢
    對於蜈蚣克制蛇這一說法,在民間一些地區可謂是說的有鼻子有眼,說這蜈蚣雖然體型比蛇小了很多,但也是無毒之一,也是身手敏捷刺客型的角色,蜈蚣見到蛇之後,並不會退縮,反而會尋找機會一躍,爬至蛇的頭上,用自己有毒的大顎,刺傷蛇的雙眼
  • 百餘條眼鏡蛇現身陸川縣村莊 毒蛇可能來自養蛇場-廣西新聞網
    被村民打死的眼鏡蛇。馮先生攝百餘條眼鏡蛇現身村莊●事發陸川縣烏石鎮,暫未發生傷人事故 ●毒蛇可能來自村裡的兩家養蛇場 ●林業部門已限令養蛇場三天內搬離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周偉武近日,在玉林市陸川縣烏石鎮塘域村大書房隊,村民們談蛇色變。在不到10天的時間,他們在床前屋後就打死100多條眼鏡蛇。
  • 有人說蛇怕雄黃,怕鵝,是不是真的,蛇最怕什麼?
    蛇怕人這個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人其實也怕蛇,巨型的蛇一旦出現在人面前,就算是你不知道它是否有毒,可能也具有懼怕感,大多數的情況之下,人如果主動攻擊蛇,那麼蛇也會出現反抗的跡象,所以人與蛇都是存在相互害怕的情況。
  • 錦蛇爬上電線「散步」嚇壞居民 消防員幫忙捕蛇
    原標題:錦蛇爬上電線「散步」嚇壞居民 消防員幫忙捕蛇 嘉義市消防局8月22日公布一條蛇爬上電線落網的照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   中新網8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你看過蛇在電線上散步嗎?」
  • 說妖錄│「蛇化龍」的修煉道路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載:「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宋·羅願在《爾雅翼》的《釋龍》中曾這樣描述過龍:「角似鹿、頭似駝、眼似兔、項似蛇、腹似蜃、鱗似魚、爪似鷹、掌似虎、耳似牛」,這也是大多數人對龍的直接印象,然而這樣的描述其實只是龍的一種形象,或者說是一個階段性的形象。今天我們就且淺談一下關於蛇化龍的修煉之路。
  • 民間所說的水長蟲到底是什麼蛇?
    就我們國家而言,常見的水蛇就有中華水蛇、白條錦蛇、雙斑錦蛇、水赤練遊蛇、鉛色水蛇、紅點錦蛇等。這些水蛇或水生或半水生,總之在民間都被勞動人民劃入了水長蟲的行列。如果讓我二某人來評價的話,我會給紅點錦蛇投上一票。 從目前的資料上來說,紅點錦蛇的分布範圍遍布了我們國家南方地區的省份。但是我總覺得小時候在我二某人的老家河南也見過這種蛇。當然由於歷史久遠記憶模糊已經不可考了。
  • 俗語說「正月蛇進門,發財不費神」,準不準?蛇是小龍鎮宅又守財
    比如「五喜不請自來,家中能人輩出」,意思是說家中有蝙蝠、喜鵲、兔子、土狗、烏龜,進入家宅中,寓意著家中有貴人出世。再比如老話「貓來窮,狗來富」,意思是說家裡來了貓寓意財運不好會變窮,家裡來了狗會被認為氣運加身,財運亨通。
  • 英語詞彙:蛇年一起來說「蛇」
    蛇與龍一樣,都屬於十二生肖。幼時,聽老人講「屬蛇」就是「屬小龍」。龍代表剛猛,蛇象徵柔韌,一個剛,一個柔。中國人講究剛柔並濟,以柔克剛。蛇是現實世界的生靈,而龍是模擬身體細長的蛇而想像出來的神話動物。英語表示「蛇」的詞有snake(蛇)、serpent(巨蛇)、viper(蝰蛇)、 cobra(眼鏡蛇)等,例如:   1.
  • 農村老人說蜈蚣是蛇的天敵,是不是真的呢
    太極兩儀環環相扣,也相互制約,動物界也存在很多天敵的現象,按照農村老話說叫做滷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有的是真的因為習性相互想成的存在天敵現象,而也有很多是流傳很久,口口相傳杜撰而成,也有的是民間神話傳說而來,有的說法根本就很難成立,也沒有人見過,但卻能夠很好的流傳下來,這也是有其中的原因的,其中就包括蜈蚣是蛇的天敵這一說法
  • 農村老農說「豬是蛇的剋星」?為什麼會這樣說?有道理嗎?
    農村老農說「豬是蛇的剋星」?為什麼會這樣說?有道理嗎?小編在村子裡經常聽到有老人說「豬是蛇的剋星」,這句話讓小編很費解,畢竟家養的豬大夥也都知道,怎麼看也不像是有殺傷力的樣子。其實這裡說的豬指的是野豬,野豬大夥應該也知道,它的皮膚是比較硬的。有的時候人們拿刀都很難對野豬造成傷害,並且野豬的殺傷力是比較大的,大夥也都了解。野豬是一種「雜食性」的動物,它在腸胃黏膜上可以分泌出來一層保護膜,對注射的毒素有一定的免疫能力。所以往往是蛇打不過野豬的,野豬比較容易殺死蛇,但是蛇的牙卻是比較難咬破豬的皮膚。
  • 當心:都市頻見蛇出沒! 專家教你辨蛇防蛇治蛇傷
    微信網友「能」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國今報記者梁衛 黃遠來 通訊員勞源和 統籌:黃遠來  連日來,本報熱線接到多起毒蛇進屋的報料,市區內的公園、小區、旅館、民宅也頻現蛇影,僅昨日就有3起報料。進入盛夏,居民小區及公園為何頻現蛇蹤,居民如何防範毒蛇,倘若不慎被蛇咬傷,又該採取什麼措施應急處理,柳州目前蛇傷救治條件水平如何?面對市民關注的問題,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訪。
  • 與危險動物說拜拜 野外防蛇措施與蛇傷治療
    第一部分蛇的防範:  一、行軍防蛇:  1、除眼睛蛇外,蛇一般不會主動攻擊人。我們沒有發現它而過分逼近蛇體,或無意踩到蛇體時,它才咬人。如果遇到蛇,如果它不向你主動進攻,千萬不要驚擾它,尤其不要振動地面,最好等它逃遁,或者等人來救援。
  • 《捕蛇者說》的捕蛇的蔣氏是個什麼樣的人?好吃懶做就是他的特點
    《捕蛇者說》是柳宗元的得意之作,章士釗說"人談柳文,必首及是篇"。這篇文章運用對比手法展現出在統治者的橫徵暴斂之下,中唐時期苦難深重的社會畫面, 表達了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曲折地反映了作者堅持改革的意願。這篇文章用著作者與"捕蛇三世"的蔣氏之間的對話,為我們展現了蔣氏祖孫三代捕蛇的不幸遭遇。
  • 印度白虎大戰眼鏡蛇 老虎中毒身亡眼鏡蛇重傷
    視頻監控顯示,白虎拉加恩當天不斷朝眼鏡蛇攻擊,還用嘴咬毒蛇。園方稱,拉加恩和眼鏡蛇顯然經過一場惡鬥。  中新網12月29日電  據外媒報導,老虎強壯兇猛,不過遇到劇毒的眼鏡蛇也難逃一劫。印度中央邦一個動物園,日前出現一場虎蛇大戰,最終一隻罕見的白虎被眼鏡蛇咬到,中毒身亡。  據報導,3歲的白虎拉加恩(Rajan)生活在印度中央邦動物園。但上周末,工作人員發現拉加恩死在園內,它鼻子流血、口吐白沬,驗屍後確認是被毒蛇咬死。  同時,工作人員又在一個地洞內找出一條眼鏡蛇,這條毒蛇當時已經癱瘓,無法動彈,但仍很兇惡。
  • 豬年說豬:來自南美的奇葩三色豬鼻蛇
    剛開始經常聽人說三色不好養,帶不大,其實只要是一條健康的三色豬鼻環境合適的話就真的和豬一樣,幾乎不拒食,公蛇也不例外,除了有時候褪皮期不吃,其他時候都是來者不拒的,三色豬相對其他蛇和西部豬鼻來說比較溫柔,不像西部一樣餓了就瘋了一樣瘋咬。
  • 農村老人說有一種蛇會在莊稼上面飛跑,這是什麼蛇,有毒嗎?
    蛇是退化了四隻的爬行動物,在地球上90%以上的地區都有廣泛分布,也是一種比較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有1.3億年的演化史,在歷史上曾對人類的祖先做過非常恐怖的事情,以至於現代人類大多數都比較懼怕蛇類,即使面對無毒的小草蛇,對於我們完全沒有傷害,但是只要看到它們的樣子,就本能的非常懼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