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氧化劑----四吡啶重鉻酸合鈷(II)

2021-01-17 有機合成

【英文名稱】Tetrakis(pyridine)cobalt(II) Dichromate

【分子式】 C20H22CoCr2N4O8 

【分子量】 609.39 

【CA 登錄號】 [139033-95-7] 

【縮寫和別名】 TPCD, Tetrakis(pyridine)cobalt (II) Bis(chromate) 

【結構式】 (Py)4Co(HCrO4)2

【物理性質】 mp 307 oC (分解);溶於 DMF、DMSO、AcOH 和熱水,不溶於大多數有機溶劑;經常在 DMF 或者甲苯溶劑中使用。

【製備和商品】 該試劑為紅棕色結晶固體,國外大型化學試劑公司有銷售。在實驗室可以從吡啶、乙酸鈷和三氧化鉻來製備[1]。

【注意事項】 該試劑是一種穩定的氧化試劑,在棕色瓶中儲存一年仍可保持原有的活性。



TPCD 是有機合成中一個可供選擇的中性氧化劑,氧化能力比 PCC 和 PDC 稍弱,但是具有較強的去氫能力。雖然它可以在 DMF 溶液中將伯醇和仲醇氧化成為相應的醛酮,但是這些功能常常被實驗室的其它試劑所取代。不過,TPCD 在有機合成中仍保持有幾個獨特的反應。由於溶解度的原因,TPCD 一般在 DMF中使用。氧化能力和速度明顯受反應溫度的影響。TPCD 與苄滷或者苄胺在 DMF 中加熱一小時可以得到相應的醛,一般不會引起過度氧化 (式 1)[1,2]。在乙酸水溶液中,TPCD 可以引起脫醛肟反應得到相應的羧酸。但是使用查爾酮為底物時則發生脫氫成環反應,反應可以在一分鐘內完成,得到 3,5-二芳基異惡唑衍生物(式 2)[3]。

TPCD 脫氫能力在使用吡啶季銨鹽與烯烴的「氧化脫氫 1,3-偶極加成反應」製備中氮茚化合物中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在此之前,該方法必須使用炔烴作為親偶極體,嚴重地限制了反應的應用範圍。使用烯烴與吡啶季銨鹽經1,3-偶極加成後生成的四氫中國氮茚經TPCD 氧化脫氫,便得到芳構化的中氮茚,各種各樣的缺電子基團均可用於該反應[4~7]。實踐上,該反應是一個方便的「一鍋煮」反應 (式 3)。

由於中氮茚化合物在藥物化學中的重要地位,且「氧化脫氫 1,3-偶極加成反應」製備中氮茚化合物的方法又非常方便和可靠,所以該方法以不同的形式被引入到固相組合化學合成中,並給出滿意的產率和純度 (式 4)[8]。當用到小肽衍生物的合成中時,反應表現出高度的化學選擇性,對其它官能團不產生明顯的影響 (式 5)[9,10]。


參考文獻

1. Hu, Y.; Hu, H. Synth. Commun., 1992, 22, 1491. 

2. Rose, E.; Kossanyi, A.; Quelquejeu, M.; Soleilhavoup, M.; Duwavran, F.; Bernard, N.; Lecas, A. J. Am. Chem. Soc., 1996, 118, 1567. 

3. Wei, X.; Fang, J.; Hu, Y.; Hu, H. Synthesis, 1992, 1205. 

4. Wei, X.; Hu, Y.; Li, T.; Hu, H.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1993, 2487. 

5. Wang, B.; Zhang, X.; Li, J.; Jiang, X.; Hu, Y.; Hu, H.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 1999, 1571. 

6. Druta, I. I.; Andrei, M. A.; Ganj, C. I.; Aburel, P. S. Tetrahedron, 1999, 55, 13063. 

7. Bacu, E.; Samson-Belei, D.; Nowogrocki, G. Org. Biomol. Chem., 2003, 1, 2377. 

8. Goff, D. A. Tetrahedron Lett., 1999, 40, 8741. 

9. Yue, G.; Wan, Y.; Song, S.; Yang, G.; Chen, Z.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5, 15, 453. 

10. Weide, T.; Arve, L.; Prinz, H.; Waldmann, H.; Kessler, H.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 59. 


本文轉自:《現代有機合成試劑——性質、製備和反應》,胡躍飛等編著



相關焦點

  • 常用氧化劑---重鉻酸吡啶鹽
    在有機合成中,重鉻酸吡啶鹽(PDC)被定義為一個廣泛應用的溫和型中性氧化劑。與PCC比較,氧化能力較弱但卻沒有酸性。與 MnO2比較,不僅氧化能力較強,而且製備方便。PDC 的主要氧化性質受控於反應溶劑。通過選用不同的溶劑,PDC許多時候可以取代PCC和 MnO2在有機合成中的許多功能。在DMF溶液中,PDC將脂肪族伯醇氧化成相應的羧酸是該試劑最重要的反應。
  • 常用催化劑----環戊二烯基雙三苯基膦合鈷(I)
    【製備和商品】該試劑是環己二烯基鈉與氯化雙三苯基膦合鈷(I)直接加成而製得。在實驗室也可以由環戊二烯基三苯基膦二碘合鈷與三苯基膦反應製備[1]。【注意事項】該試劑對空氣敏感,應保存在惰性氣體中。-環戊二烯基雙三苯基膦合鈷(I)在化學反應中常作為炔烴環化或炔烴與氰化物、烯烴和雜累接雙鍵化合物環化的催化劑,也可用於噻吩、吡咯的合成, 還可以與硝基、富勒烯等反應製備配合物。
  • 三大工業重鉻酸類產品檢測知識分享
    工業重鉻酸類產品主要包含了重鉻酸鉀、重鉻酸鈉、重鉻酸銨等產品。工業重鉻酸類產品主要用於陶瓷釉料、火柴、電焊條、染料顏料、鉻鹽產品、氧化劑、催化劑等產品。工業重鉻酸類產品屬於基礎化工產品檢測種類,所以大多都是生產廠家用來產品質量自檢,或者採購商要求出具檢測報告。
  • 常用氧化劑----TFDO
    -甲基(三氟甲基)二氧雜環丙烷(TFDO)是有機合成中非常重要的選擇性氧化劑,主要用於醇的氧化、烯烴的環氧化和C-H鍵的羥基化。與二甲基二氧雜環丙烷(DMDO) 相比較,TFDO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多數情況下展現出用量少、時間短和產率高的優點。已經有文獻對該試劑的性質和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綜述[2]。
  • 常用氧化劑----次氯酸鈉
    次氯酸鈉(NaOCl) 是有機合成中常用的氧化劑。它可以單獨使用,但經常與其它助氧化劑或者催化劑一起使用,例如:2,2,6,6-四甲基哌啶-N-氧化物(TEMPO) 和四丙基銨高釕酸鹽(TPAP)。NaOCl 是一個受體系pH調控的試劑,商品漂白劑是一個很強的氧化劑。
  • 常用氧化劑---過氧化鎳
    過氧化鎳可用於醇、酚和胺的氧化反應,並常用於雜環化合物的脫氫反應[1]。過氧化鎳是一種溫和的氧化劑。在鹼性水溶液中可以選擇性實現伯醇的氧化,得到相應的羧酸衍生物(式1)[2]。當反應在石油醚或苯等有機溶劑中進行時,可以將伯醇氧化為相應的羰基化合物(式2)。 在過氧化鎳作用下,簡單的苯酚會發生聚合反應。
  • 常用氧化劑----DDQ
    DDQ是一個高活性的氧化劑[1],能夠用於脫氫反應製備芳香化合物和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此外,DDQ 還可以氧化活潑亞甲基和羥基,得到相應的羰基化合物。苯酚化合物對DDQ非常敏感。>三、脫氫製備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和其它醌類化合物一樣,DDQ 也是一個用於製備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有效氧化劑
  • 常用氧化劑---重鉻酸鉀
    其中,苯溶液是一種溫和的氧化劑,能夠選擇性地將一些醇氧化成為羧酸化合物。在無溶劑條件下,重鉻酸鉀能夠將伯醇和仲醇氧化成為相應的醛和酮[2]。烯丙基醇和苄基醇也可被重鉻酸鉀氧化成為羧酸化合物。在聚乙二醇( PEG )中,重鉻酸鉀的氧化反應與在冠醚中相似。"
  • 常用氧化劑---二氧化錳
    在有機合成中,MnO2被用作一個溫和的氧化劑,其反應活性與其結構、製備方法以及溶劑的極性有關[1]。不飽和脂肪醇的氧化用MnO2能夠將烯丙基醇轉化成為α,β-乙烯基醛。當醇或胺存在時,醯基氰化物會醇解或氨解得到相應的α,β-乙烯基酯和醯胺。炔丙基醇可以被Mn02氧化成為相應的醛和酮,而不穩定的炔丙基醛能進一步得到Michael產物(式1)[2]。
  • 常用氧化劑---次氟酸-乙腈配合物
    由於其氧原子鍵合了電負性更髙的氟原子,因而氧原子表現出異常強的親電性。HOF-CH3CN配合物是一個潛在的氧原子轉移試劑和氧化劑,能夠實現多種類型的氧轉移和氧化反應。例如:將烯烴轉化為環氧化物、將甲基醚轉化為酮、將硫化物轉化為碸、將胺或胺基酸轉化為硝基化合物、將叔胺轉化為氮氧化合物等反應。
  • 常用氧化劑----二氧化錳
    在有機合成中,MnO2 被用作氧化劑,其反應活性與其結構、製備方法以及溶劑極性有關[1]。一、不飽和脂肪醇的氧化用MnO2能將烯丙基醇轉化為α,β-乙烯基醛,當醇或胺存在時,醯基氰化物會醇解或氨解得到相應的α,β-乙烯基酯和氨。
  • 常用氧化劑---過氧化二苯甲醯
    它還可以作為烯醇、烯胺和其它富電子體系的苯甲酸化試劑、也可以用來氧化N、P、Si、S和Se的化合物、或者在過渡金屬參與的氧化還原鏈反應中充當氧化劑。BPO 在95 °C時會發生O-O鍵的均裂反應(式1)[1],均裂反應也可以在光照和過渡金屬催化的條件下發生。BPO常作為烯丙基和苄基位上滷化反應的引發劑(式2和式3)[2,3]。
  • 土壤修復藥劑:原位化學氧化劑的選擇
    引言將化學氧化劑注入受汙染的地下,以引發化學反應,通過電子轉移過程(轉化過程中產生或失去電子)或通過(使用活化化學物質或材料)產生自由基而導致氧化分解。高錳酸鹽、催化過氧化氫、過硫酸鹽和臭氧是國際化學品安全理事會最常用的氧化劑(表1)。然而,過氧酮、過碳酸酯和過氧化鈣也是可行的。表1. ISCO常用氧化劑。
  • 金屬鈷元素的化合物
    易被一氧化碳還原成金屬鈷。高溫時易與二氧化矽、氧化鋁或氧化鋅反應生成多種顏料。通常可用草酸鈷或碳酸鈷為原料經500~600℃煅燒抽製得氧化鈷,主要反應如下:CoC₂O₄=CoO+CO+CO₂CoCO₃=CoO+CO₂
  • 環保部:關於發布《土壤 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 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
    環保部:關於發布《土壤 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 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環境保護標準的公告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為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保護環境,保障人體健康,規範環境監測工作,現批准《土壤 陽離子交換量的測定 三氯化六氨合鈷浸提-分光光度法》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並予發布。
  • 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 有望取代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
    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OakRidgeNationalLaboratory)的研究人員開發了全新系列正極,有望取代目前鋰離子電池中常用的昂貴鈷正極,為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動力。新型正極名為NFA(鎳、鐵和鋁基正極)。這種材料是鎳酸鋰的衍生物,可用於製造鋰離子電池的正極,並具有充電速度快、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和壽命長等優勢。
  • 常用氧化劑---二甲基亞碸-草醯氯
    因此,該功能可以被許多其它氧化劑所替代。最近,有許多工作致力於對Swern試劑進行改進。
  • 鈷酸鋰—鈷的測定—EDTA滴定法
    本方法適用於鈷酸鋰中質量分數20%~70%鈷的測定。2 原理試料以鹽酸溶解。
  • 【CBG人物】武漢大學雷愛文教授研究團隊:無外加氧化劑條件下,可見光促進氧化C(sp3)-H磷醯化合成α-氨基磷酸酯
    近年來,隨著光催化的發展,光與氧化劑的催化體系下發展的N-苯基四氫異喹啉的磷醯化已經相當成熟。但是在光與氧化劑的催化體系下,N, N-二烷基苯胺底物的C(sp3)-H 氧化、C-N鍵斷裂以及所使用的亞磷酸三乙酯的氧化,導致光催化的 N, N-二烷基苯胺骨架N原子鄰位C(sp3)-H磷醯化的依然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