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氧化劑----DDQ

2021-01-18 有機合成

【英文名稱】2,3-Dichloro-5,6-dicyano-1,4-benzoquinone

【分子量】227.01

【CA登錄號】[84-58-2]

【縮寫和別名】DDQ

【物理性質】亮黃色固體,mp 213~216 ℃。易溶於乙酸乙酯和THF,溶於二氯甲烷、苯、二氧雜環己烷和乙酸,微溶於水。

【注意事項】該試劑對空氣具有一定穩定性,但是與水接觸會放出HCN,必須在惰性氣體保護下的無水環境中操作使用。



DDQ是一個高活性的氧化劑[1],能夠用於脫氫反應製備芳香化合物和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此外,DDQ 還可以氧化活潑亞甲基和羥基,得到相應的羰基化合物。苯酚化合物對DDQ非常敏感。


一、共軛脫氫

在 DDQ 的作用下能發生底物氫離子向DDQ的轉移過程,從而實現底物的脫氫反應,DDQ 則轉化為苯二酚。因而脫氫反應與反應初始形成的碳陽離子的穩定性有關,對於存在鄰位穩定官能團的化合物特別有效。惰性的碳氫化合物對DDQ 非常穩定,而含有烯基或芳基的底物則能被DDQ 氧化得到共軛產物 (式1,式2)[2,3]。


二、芳香化

DDQ是一個非常有效的芳基化試劑,經常用於簡單或複雜氫化芳香碳環化合物的脫氫反應,得到共軛的芳香化合物 (式3)[4]。醌類化合物氧化的脫氫反應通常不會發生骨架重排,但是1,1-二甲基四氫萘在DDQ的作用下很容易發生伴隨1,2-氫轉移的芳香化反應 (式4)[5]。


此外,氫化芳香雜環化合物也能被DDQ氧化脫氫得到吡咯、吡唑、三唑、吡啶、吡嗪、吲哚、喹啉、呋喃、噻吩、異噻吩等雜環芳烴(式5)[6]。

除了得到中性芳香性化合物外,DDQ 也能用於製備穩定芳香性陽離子的鹽,如在高氯酸存在下氧化得到三苯基環丙烷陽離子(式6)[7]。


三、脫氫製備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

和其它醌類化合物一樣,DDQ 也是一個用於製備α,β-不飽和羰基化合物的有效氧化劑。對羰基底物的這一反應已經被擴展到3-酮基甾體化學當中。脫氫反應的區域選擇性取決於底物的立體化學 (式7)[8]。


不過,DDQ 誘導的羰基化合物脫氫反應仍主要局限於很容易烯醇化的羰基底物,因而對於酯和醯胺化合物的脫氫反應往往需要更為苛刻的反應條件,如加入矽基化試劑BSTFA將有助於內醯胺的脫氫反應 (式8)[9]。


四、氧化製備酮

DDQ 還能用於醇類化合物的氧化反應,將羥基氧化為羰基。飽和醇在沒有光照條件下對DDQ 是穩定的,而一些立體禁阻的二級醇則很容易被DDQ氧化為對應的酮 (式9)[10]。

DDQ 還能用於氧化苄基化合物的烷基,得到苄基碳陽離子中間體,進而能與其它親核試劑作用得到苄基酮或者苄基取代化合物(式10)[11]。


五、氧化酚類

DDQ 是氧化苯酚類化合物的理想試劑,能實現酚類化合物的分子內成環反應 (式11,式12)[12]和偶聯反應 (式13)[13]。


參考文獻

1. Becker, H.-D. In The Chemistry of the Quinonoid Compounds, Patai, S., Ed.; Wiley: Chichester, 1974.

2. Ahluwalia, V. K.; Jolly, R. S. Synthesis, 1982, 74.

3. Abad, A.; Agullo, C.; Arno, M.; Domingo, L. R.; Zaragoza, R. J. J. Org. Chem., 1988, 53, 3761.

4. Takahashi, T.; Kitamura, M.; Shen, B.; Nakajima, K. J. Am. Chem. Soc., 2000, 122, 12876.

5. Braude, E. A.; Jackman, L. M.; Linstead, R. P. Lowe, G. J. Chem. Soc., 1960, 3123.

6. Harden, D. B.; Mokrosz, M. J.; Strekowski, L. J. Org. Chem., 1988, 53, 4137.

7. Reid, D. H.; Fraser, M.; Molloy, B. B.; Payne, H. A. S.; Sutherland, R. G. Tetrahedron Lett., 1961, 530.

8. Walker, D.; Hiebert, J. D. Chem. Rev., 1967, 67, 153.

9. Bhattacharya, A.; DiMichele, L. M.; Dolling, U.-H.; Douglas, A. W.; Grabowski, E. J. J. J. Am. Chem. Soc., 1988, 110, 3318.

10. Iwamura, J.; Hirao, N. Tetrahedron Lett., 1973, 2447.

11. Lee, H.; Harvey, R. G. J. Org. Chem., 1988, 53, 4587.

12. Prashant, A.; Krupadanam, G. L. D.; Srimannarayana, G. Bull. Chem. J., 1992, 65, 1191.

13. Becker, H.-D. J. Org. Chem., 1965, 30, 982.


內容轉自:《現代有機合成試劑——性質、製備和反應》,胡躍飛等編著


相關反應


氧化反應匯總


Saegusa氧化反應

鈀催化下將烯醇基矽烷轉化為α,β-不飽和酮的反應。



Nicolaou脫氫反應

相關焦點

  • 常用氧化劑----TFDO
    -甲基(三氟甲基)二氧雜環丙烷(TFDO)是有機合成中非常重要的選擇性氧化劑,主要用於醇的氧化、烯烴的環氧化和C-H鍵的羥基化。與二甲基二氧雜環丙烷(DMDO) 相比較,TFDO具有更高的反應活性,多數情況下展現出用量少、時間短和產率高的優點。已經有文獻對該試劑的性質和應用進行了詳細的綜述[2]。
  • 常用氧化劑----次氯酸鈉
    次氯酸鈉(NaOCl) 是有機合成中常用的氧化劑。它可以單獨使用,但經常與其它助氧化劑或者催化劑一起使用,例如:2,2,6,6-四甲基哌啶-N-氧化物(TEMPO) 和四丙基銨高釕酸鹽(TPAP)。NaOCl 是一個受體系pH調控的試劑,商品漂白劑是一個很強的氧化劑。
  • 常用氧化劑---過氧化鎳
    過氧化鎳可用於醇、酚和胺的氧化反應,並常用於雜環化合物的脫氫反應[1]。過氧化鎳是一種溫和的氧化劑。在鹼性水溶液中可以選擇性實現伯醇的氧化,得到相應的羧酸衍生物(式1)[2]。當反應在石油醚或苯等有機溶劑中進行時,可以將伯醇氧化為相應的羰基化合物(式2)。 在過氧化鎳作用下,簡單的苯酚會發生聚合反應。
  • 常用氧化劑---重鉻酸鉀
    其中,苯溶液是一種溫和的氧化劑,能夠選擇性地將一些醇氧化成為羧酸化合物。在無溶劑條件下,重鉻酸鉀能夠將伯醇和仲醇氧化成為相應的醛和酮[2]。烯丙基醇和苄基醇也可被重鉻酸鉀氧化成為羧酸化合物。在聚乙二醇( PEG )中,重鉻酸鉀的氧化反應與在冠醚中相似。"
  • 常用氧化劑---二氧化錳
    在有機合成中,MnO2被用作一個溫和的氧化劑,其反應活性與其結構、製備方法以及溶劑的極性有關[1]。不飽和脂肪醇的氧化用MnO2能夠將烯丙基醇轉化成為α,β-乙烯基醛。當醇或胺存在時,醯基氰化物會醇解或氨解得到相應的α,β-乙烯基酯和醯胺。炔丙基醇可以被Mn02氧化成為相應的醛和酮,而不穩定的炔丙基醛能進一步得到Michael產物(式1)[2]。
  • 常用氧化劑----二氧化錳
    在有機合成中,MnO2 被用作氧化劑,其反應活性與其結構、製備方法以及溶劑極性有關[1]。一、不飽和脂肪醇的氧化用MnO2能將烯丙基醇轉化為α,β-乙烯基醛,當醇或胺存在時,醯基氰化物會醇解或氨解得到相應的α,β-乙烯基酯和氨。
  • 常用氧化劑---過氧化二苯甲醯
    它還可以作為烯醇、烯胺和其它富電子體系的苯甲酸化試劑、也可以用來氧化N、P、Si、S和Se的化合物、或者在過渡金屬參與的氧化還原鏈反應中充當氧化劑。BPO 在95 °C時會發生O-O鍵的均裂反應(式1)[1],均裂反應也可以在光照和過渡金屬催化的條件下發生。BPO常作為烯丙基和苄基位上滷化反應的引發劑(式2和式3)[2,3]。
  • 土壤修復藥劑:原位化學氧化劑的選擇
    引言將化學氧化劑注入受汙染的地下,以引發化學反應,通過電子轉移過程(轉化過程中產生或失去電子)或通過(使用活化化學物質或材料)產生自由基而導致氧化分解。高錳酸鹽、催化過氧化氫、過硫酸鹽和臭氧是國際化學品安全理事會最常用的氧化劑(表1)。然而,過氧酮、過碳酸酯和過氧化鈣也是可行的。表1. ISCO常用氧化劑。
  • 常用氧化劑---重鉻酸吡啶鹽
    在有機合成中,重鉻酸吡啶鹽(PDC)被定義為一個廣泛應用的溫和型中性氧化劑。與PCC比較,氧化能力較弱但卻沒有酸性。與 MnO2比較,不僅氧化能力較強,而且製備方便。PDC 的主要氧化性質受控於反應溶劑。通過選用不同的溶劑,PDC許多時候可以取代PCC和 MnO2在有機合成中的許多功能。在DMF溶液中,PDC將脂肪族伯醇氧化成相應的羧酸是該試劑最重要的反應。
  • 常用氧化劑---二甲基亞碸-草醯氯
    因此,該功能可以被許多其它氧化劑所替代。最近,有許多工作致力於對Swern試劑進行改進。
  • 常用氧化劑---過氧化氫、間氯過氧苯甲酸、過氧乙酸
    30 %的過氧化氫水溶液是一種常見的氧化劑,在氧化反應中被還原後的副產物只是水。在相對溫和的條件下,它發生的氧化反應具有較高的化學反應選擇性,又能在水和大多數有機溶劑中使用。因此,它已經被廣泛地應用於碳-碳雙鍵、醇、醛、硫化物和胺類化合物等的氧化反應中。在雜多酸、分子篩或金屬催化劑等催化下,過氧化氫可以對稀鍵進行環氧化反應生成環氧化合物。
  • 常用氧化劑---次氟酸-乙腈配合物
    HOF-CH3CN配合物是一個潛在的氧原子轉移試劑和氧化劑,能夠實現多種類型的氧轉移和氧化反應。例如:將烯烴轉化為環氧化物、將甲基醚轉化為酮、將硫化物轉化為碸、將胺或胺基酸轉化為硝基化合物、將叔胺轉化為氮氧化合物等反應。在HOF-CH3CN作用下,脂肪族和芳香族疊氮化合物能夠被高產率地直接氧化成為相應的硝基化合物(式1)[1]。
  • 常用氧化劑----四吡啶重鉻酸合鈷(II)
    - TPCD 是有機合成中一個可供選擇的中性氧化劑,氧化能力比 PCC 和 PDC 稍弱,但是具有較強的去氫能力。雖然它可以在 DMF 溶液中將伯醇和仲醇氧化成為相應的醛酮,但是這些功能常常被實驗室的其它試劑所取代。不過,TPCD 在有機合成中仍保持有幾個獨特的反應。由於溶解度的原因,TPCD 一般在 DMF中使用。
  • 【高中化學試講】氧化劑和還原劑
    人教版高中化學必修一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掌握氧化劑和還原劑的概念。【過程與方法】通過元素化合價的角度判斷物質可否做氧化劑、還原劑。學生回答預設:高錳酸鉀具有氧化性,可做氧化劑,碘化鉀中碘元素顯-1價,即顯碘元素的最低化合價,所以碘化鉀具有還原性,可做還原劑。教師小結:氧化劑—被還原-發生還原反應-生成還原產物;還原劑-被氧化-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氧化產物。
  • 研究表明,某些氧化劑可以延緩細胞老化
    在高濃度時,活性氧--被稱為氧化劑--對所有生物體的細胞都是有害的,並與衰老有關。但是瑞典Chalmers科技大學的一項研究表明,低水平的過氧化氫可以刺激一種有助於延緩酵母細胞老化的酶。例如,大量的氧化劑會對我們的細胞的DNA、細胞膜和蛋白質造成嚴重的損害。因此,我們開發了強大的防禦機制來清除這些氧化劑,這些氧化劑是在我們正常的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的。以前人們總認為氧化劑是有害的,但最近,科學家們開始認識到它們也具有積極的作用。現在,Chalmers科技大學的新研究表明,氧化劑過氧化氫實際上可以延緩酵母細胞的衰老。過氧化氫是一種用於頭髮和牙齒美白的化學物質。
  • 羥基自由基是已知的最強的氧化劑,幾乎可和所有細胞成分發生反應
    現在已經合成上百種自旋捕集劑,最常用的自旋捕集劑有tNB(nitroso-tert-bu-tane),DMPO(5,5-dimethyl-1-pyrroline-1-oxide),PBN(phenyl-tert-butynitrone)等(如圖1)。
  • 超強氧化劑,羥基自由基到底是什麼?
    (原標題:超強氧化劑,羥基自由基到底是什麼?)羥基自由基具有極強的得電子能力也就是氧化能力,氧化電位2.8v,是自然界中僅次於氟的氧化劑。但是由於氟其自身對環境的破壞作用---破壞大氣臭氧層、加劇溫室效應---被世界環保組織呼籲停止使用。因此,羥基自由基作為不可二選的強氧化劑,被提倡用於各種汙染處理。一定濃度的含羥基自由基的溶液(如3.0%濃度)對於消毒殺菌,是有明確作用的。
  • 中考化學:怎麼判斷化學反應方程式中誰是氧化劑?誰是還原劑?
    CuO在反應過程中,「失了氧」、Cu元素的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生成還原產物Cu、CuO本身具有氧化性、作氧化劑。總結口訣:「得(氧)、升(化合價)、被氧化、作還原劑「"失(氧)、降(化合價)、被還原、作氧化劑「
  • 氫氧燃料電池以氫氣作燃料為還原劑,氧氣作氧化劑
    工作時向負極供給燃料(氫),向正極供給氧化劑(氧氣)。氫在負極上的催化劑的作用下分解成正離子H+和電子e-。氫離子進入電解液中,而電子則沿外部電路移向正極。用電的負載就接在外部電路中。在正極上,氧氣同電解液中的氫離子吸收抵達正極上的電子形成水。這正是水的電解反應的逆過程。
  • 武漢大學雷愛文/陳宜鴻《自然》子刊:無需氧化劑,電化學助力氧化...
    Wacker氧化以O2作為氧化劑,在Pd(II)/Cu(II)雙催化體系下可將烯烴氧化為相應的羰基化合物。反應的機理不同於其他羰基化偶聯過程,其中並未使用CO作為羰基化來源,烯烴的C=C雙鍵對Pd金屬中心配位後,H2O可作為O-親核試劑對其親核加成,由此提供羰基所需的O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