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不足懼,古之成事者,無不從挫折中汲取營養

2020-12-04 欣旋培訓

在美國,有一位窮困潦倒的年輕人,即使他身上全部的錢加起來都不夠買一件像樣的西服,仍全心全意地堅持著自己心中的夢想,他想做演員,拍電影,當明星。 當時,好萊塢共有500家電影公司。

他根據自己認真畫定的路線與排列好的名單順序,帶著為自己量身訂做的劇本前去逐一拜訪。但一遍下來,沒有得到任何一家電影公司聘用。

面對百分之百地拒絕,這位年輕人沒有灰心,從最後一家被拒絕的電影公司出來之後,他復又從第一家開始,繼續他的第二輪拜訪與自我推薦。

在第二輪的拜訪中,拒絕他的仍是500家。 第三輪的拜訪結果仍與第二輪相同。這位年輕人咬牙開始他的第四輪拜訪,當拜訪完第349家後,第350家電影公司的老闆破天荒地答應願意讓他留下劇本先看一看。

幾天後,年輕人獲得通知,請他前去詳細商談。就在這次商談中,這家公司決定投資開拍這部電影,並請這位年輕人擔任自己所寫劇本中的男主角。這部電影名叫《洛奇》。

想必大家對這位年輕人並不陌生,他就是著名的國際影星史泰龍。史泰龍在先後共計1849次碰壁面前,沒有打退堂鼓,繼續堅持,終於在第1850次獲得成功。他的勵志故事證明了那句名言:「失敗乃成功之母」。

古語有云:「天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將苦其心智,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也就是說,不管做什麼事情,要想獲得成功必須得付出代價,挫折和失敗便是付出代價的某一部分。只有經歷過失敗的洗禮,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高度。對於我們項目經理亦是如此,因為項目工作不可能永遠都是一帆風順的,這條道路上充滿荊棘。

那麼,面對挫折和無奈,要如何做才能扭轉失敗的局面呢?上海欣旋諮詢的徐老師通過三個故事這樣分析:

,分析項目失敗的原因,避免下次犯類似錯誤。

在美國,有個叫道密爾的企業家,專買瀕臨破產的企業,而這些企業在他手中又一個個起死回生。

有人問:「你為什麼總愛買一些失敗的企業來經營?」

道密爾回答:「別人經營失敗了,接過來就容易找到它失敗的原因,只要把缺點改過來,自然會賺錢,這比自己從頭幹省力多了。」

道密爾的成功是因為他懂得失敗價更高,面對失敗可以冷靜的分析。所以當項目失敗時,不要總去抱怨或自暴自棄,既然事已成定局,誰都沒有回天之力,我們不妨承認事實、冷靜分析,比如是不是項目目標不明確,或是缺乏項目資源規劃、溝通協作不順暢,亦或是項目風險管理不到位。找到失敗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同樣的錯誤。

二,勇敢面對挫折,用行動挽回敗局。

愛迪生在發明蓄電池時,一共失敗了25000次,有人嘲笑他的失敗,但是這位偉大的發明家卻如此回答:「不,我並沒有失敗,我發現了24999種蓄電池不管用的原因。」

愛迪生在他的一生中,共獲得1093項發明專利,例如留聲機、電影、電動筆,蠟紙及日光燈,等等。

我們可以想像得到,在他非凡的生涯中,經歷過多少次的失敗。之所以能夠成功,是因為他擁有拒絕接受失敗、不屈不撓的精神。在我們項目工作中,由於種種原因,無法掌握到項目的每個要點和細節,導致項目的延期或失敗。這時我們要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迎難而上,積極主動的去面對挫折並挽回敗局。

三,信心比黃金更珍貴。

山德士上校是位退伍的軍人,退伍後的他身無分文。他有一個炸雞的秘方,為了生活開始向各大食品公司推薦,但每家公司面對這一個衣衫襤褸的人都拒絕了。

經過N+1次的努力,他終於被一家食品公司認可,並在之後短短的一年半時間開了三百家連鎖店,受到人們的喜歡,這是肯德基的創業故事。

是什麼原因促使山德士成功的呢?是一次次面對失敗後他的那份信心,從而越戰越勇,獲得成功。所以說,在項目工作中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面對挫折時如果沒有信心,退縮了,怎會戰勝困難。失敗其實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失敗卻沒有信心爬起來。

在今後的項目工作中,我們還會遇到各種挫折和失敗,可能會遭到他人的質疑和否定,或是各種失敗。但請記住,跌倒了要再爬起來,一定不要喪失站起來的勇氣。

相關焦點

  • 學會微笑面對失敗與挫折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會有很多的坎坷和逆境,這些都是我們需要經歷的,失敗並不可怕,只有經歷過失敗,我們才能更接近成功,分享給大家,我們要努力去克服困難,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財富,它會讓我們變得更加堅強。
  • 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
    在未知中,我們仍能通過感受和準確響應,找到突圍辦法。 劉嘉還認為,失敗從來不是成功之母,失敗只會帶來失敗,連續的失敗只會導致連續的失敗。而要想從失敗的泥潭中爬出來,可以巧用「勝利者效應」。成功不是用失敗累加而來的,而是需要用勝利來迎接下一個勝利,強者恆強。
  • 從失敗中汲取教訓,與錯誤共生,迎接成功
    大家好,我是北鬥宇,我們今天來聊一聊生活經常見得成功與失敗,每個人都喜歡成功都怕失敗,但是也攔不住做什麼都會那麼順利,比如孩子考試不可能沒回都那麼理想,天天得一百分除非都是神童。為什麼孩子考試沒考好會害怕呢?
  • 心若向陽,何懼悲傷,是什麼意思?
    心若向陽,何懼悲傷,是什麼意思?「心若向陽,何懼悲傷」這句話所表達的是一種心理狀態!從字面意思理解說的是:人在現實生活中,要有樂觀的心態,如果保持樂觀心態,就不會畏懼害怕憂傷!現在社會是現實的,沒有誰會一帆風順,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挫折,這也是人類生命的常態!如果遇到困難挫折就停滯不前,就傷心難過,遇到錯誤就只會後悔自責、捶胸頓足,不是在錯誤中找尋原因,辨明方向,繼續前行,那終將一事無成!心若向陽,無畏悲傷!
  • 不因挫折而消沉,工作中正確地對待挫折,才可以成為真正的強者
    是放棄還是從挫折中學習,不斷提高自己?今天,我想告訴大家如何正確地理解挫折,面對和消除挫折。首先要做到的是不因挫折而怨恨。是有一個人開車回家,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緊跟在一輛貨車的後頭。貨車上堆滿了重物,不幸的是,車頂上固定貨物的繩子鬆了,貨物瞬時落了下來,重重地砸在後面的小車上。小車的主人雙腳因此殘廢,一想到人生的後半輩子將在輪椅上度過,他充滿了怨恨。
  • 面對挫折,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
    面對挫折,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態呢?是逃避還是勇敢面對?人生道路曲折漫長,喜與憂、分與合、成與敗參半,多的是無奈、坎坷、無限的感慨至於是遺憾或悔恨。一切事在人為,只要你擺正心態,做好自己。說到挫折,每個人都深有感觸,從降生的那天開始註定我們要經歷很多。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成功與失敗的種種考驗,你通過學習努力辛勤耕耘了,就會有碩果收穫。付出的少或沒有付出,坐享其成,對不起這輩子你都無法收穫成功。有個成語叫天道酬勤,就是這個道理。每一次的失敗是奠定你成功的基礎,因為通過失敗才能讓你認識到什麼時候是失敗,什麼是成功。
  • 孩子害怕失敗怎麼辦?巧用「一張紙實驗」,培養敢於面對挫折的娃
    每個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挫折,而一般沒有經歷過挫折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一點點傷害就很容易被輕易打敗,很容易產生退縮的情況。隨著孩子的成長,產生不願意主動去挑戰,在面對挫折或者失敗時會選擇逃避,從而影響未來的發展。
  • 挫折過後就是成功
    樂觀的人,在絕望中仍然滿懷希望;悲觀的人,在希望中還是絕望。 為什麼我們有時不敢將夢想付諸行動?是因為覺得為時已晚,還是害怕失敗?別著急,現在開始還不晚。從零開始,經營自己的人生,也許將會收穫更多。 當你成功的時候,有著將要面對失敗的危機;當你失敗的時候,也有著將要成功的希望。
  • 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一蹶不振的星座,很難成就大事
    人生來就是要經歷大大小小的磨難才能夠成就大事者,如果你只會一味的求助他們,或者是不斷的感到失望或者無助,不能夠走出這些陰霾的話,你只會永遠的沉溺在悲傷與落寞之中,往往難以自拔,只看見自己的憂愁,看不見周圍美好的事物。
  • 有一種自信叫「笑談失敗」
    現實中,一些人面對挫折和失利往往會垂頭喪氣、自怨自艾,或一蹶不振、自我懷疑,或悲觀失望、自暴自棄等。前不久有媒體報導,「80後」青年創業者茅侃侃因創業失敗而自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讓人唏噓不已。類似這種因為打敗而被打倒的事情時有發生。失敗是試金石,也是磨刀石。當各種各樣的失敗突如其來或不期而遇時,是「哭」還是「笑」,考驗的不僅是能力水平,更是精神意志。「欲思其利,必慮其害,欲思其成,必慮其敗。」
  • 貝多芬與匡衡兩則小故事,教會你,挫折是你走向成功的臺階
    但是,如果在挫折面前退縮了,被挫折嚇倒了,人生就會陷人低谷,遭受絕境。所以,我們要直面挫折,戰勝挫折。生活中,人們常常說,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梅花香自苦寒來,寶劍鋒從磨礪出……一切,都是因為挫折和磨難,變得更加讓人珍惜,難能可貴。毫無疑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與快樂、幸福相伴,而希望厄運遠離自己。
  • 在遇到挫折後不要消極逃避,在挫折中你會不斷成長
    時間長了,他們形成「只能好不能差」的思維定式,對失敗缺乏必要的心理準備,一旦某次考試出現失誤,便會感到心理壓力增大產生強烈的挫折感;同時,也有一些孩子,因為長期學習成績佳,也被周圍的同學歧視、老師天重視、家長打擊,那挫折感就如影隨形。因學習上遇到挫折而產生苦悶是正常的,關鍵在於自己能振奮精神,正視自己的失敗,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從而獲得戰勝挫折的力量。俗話講「失敗是成功之母」,就是這個道理。
  • 《不懼風暴》首周不足5千萬 排片高票房不成正比
    《不懼風暴》首周不足5千萬 排片高票房不成正比 時間:2014.09.15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張瑋 分享到:
  • 評論丨中國火箭罕見發射失誤 從網友的留言中能讀出什麼?
    在他的回答中,筆者明白了航天風險究竟有多大。事實上,當每一個零部件的成功率都達到98%時,或許還遠遠不夠。計算火箭的總體安全比例,並非把各個零部件的98%安全率簡單相加,而是要「相乘」。當數以萬計的火箭零部件都達到98%的安全比例後,相乘的結果會讓火箭的總體成功率成幾何級數遞減。因此,航天人往往會精益求精,為了一個百分點的提升不眠不休,努力控制航天發射的風險。
  • 挫折和失敗也是人生常態,父母要教會孩子正確面對,而非悲觀逃避
    正因如此,一天一天的積累下來,小寶哭也哭過了,鬧也鬧過了,估計已然接受了這個現實,也能夠坦然面對自己的弱勢和不足。我不知道是應該更心疼他,還是應該更佩服他。這與他們心理素質需要提升,接受不了自己不好的事實,無法面對失敗和挫折息息相關。可是,人生在世,哪有不面臨競爭的時候?成功也好,失敗也罷,都是孩子要面對的。仔細想想,幾個孩子在一起,大人也會忍不住的比比彼此的身高體重,言行舉止,那麼自然就會有「勝與負」的感覺。
  • 「隨意給差評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挫折」
    那些偽裝成好評的差評相比這些情況,我從前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因為我是一個在好評中泡大的孩子。它們都是讓人惶恐不安、不知所措的,也都是像一個懲罰之劍時刻懸在頭頂的。3.有這樣一些建議可以嘗試:(1)挫折教育是堅持做有挑戰的事,不是聽難聽的話。想要給孩子挫折教育,提高他們未來應對苛刻社會要求的能力,不至於成為溫室的花朵,當然需要給他們一些挫折教育。
  • 中國航天日和中國火箭發射失敗
    今天是中國航天日,但我國今年兩次航天發射活動卻接連失利,要從失敗中找原因!最近一段時間,我國展開的兩次航天發射活動接連失利。在短短的24天內,兩款技術已經堪稱成熟的運載火箭,長徵七號甲運載火箭和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先後於3月16日和4月9日,因為未能成功將衛星送入軌道墜毀而宣告發射任務失敗。
  • 「無為」還是「無不為」?老子究竟要告訴人們什麼大道理
    「為無為」,即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治」和六十四章「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之意。「無為」,不是無所作為,或完全不為,而是「輔萬物之自然」的有為,而不是違背自然的妄為。「事無事」,即第四十八章「取天下常以無事」之意,是說君王要獲取天下民心,須做「無事」之事。「味無味」,與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義同。品味「無味」,就是要了知真道。
  • 初解道德經27——老子教我們的得道、成事最關鍵的奧秘!
    這是第二十七篇,前面老子已經和我們說了很多修道之人該做,不該做的事。還講了很多道的內容,講了這麼多,你可能會說太多了,我都記不住了。有沒有簡單一點的,只指核心點明要義的?有!就在這一章,老子直言了得道、成事之要義。
  • 『書海無涯』海明威《老人與海》——勝利的失敗者,失敗的英雄
    整整三天,老人所取得的每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直至最後遭到無可挽回的失敗。讀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今天,我想談談這部聞名世界的經典之作。我們都知道,海明威筆下的聖地牙哥絕不是一個普通意義上的失敗者。他自信、頑強、有勇氣、不屈服,「不報任何希望太傻,他想。而且我相信,那甚至是一種罪惡」,所以,儘管他一次次面臨的幾乎都是無力抵抗的挑戰,但仍以超出常人的毅力和智慧頑強抗爭,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時也越來越接近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