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揭曉

2021-01-09 金臺資訊

本報上海電(趙瑞)第十四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頒獎典禮日前在「雲端」舉辦。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本屆頒獎典禮首次在線公布評選結果。上海科技大學楊海濤、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樊春海、浙江大學醫學院胡海嵐等3人獲頒「傑出成就獎」;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徐瑞華獲頒「科技成果轉化獎」;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董佳家等16人獲頒「學者獎」。

據介紹,成立於2007年的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旨在獎勵從事生命化學及相關領域研究,並在科研創新、成果推廣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人才,助力他們進一步取得成果突破。截至目前,共有245位優秀科研工作者獲獎,其中有21位獲獎者先後入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相關焦點

  • 第七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揭曉
    原標題:第七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揭曉  科技日報訊 (記者趙英淑)12月6日,中國領先的醫藥研發服務企業藥明康德有限公司在北京舉辦了第七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頒獎典禮。來自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鄧宏魁教授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李文輝博士分別以「化學誘導的體細胞重編程技術的建立和應用」和「鈉離子—牛磺膽酸共轉運蛋白是B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的肝細胞受體」的研究成果榮獲了「傑出成就獎」。  本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評選於今年5月拉開帷幕。
  • 第十四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在「雲端」揭曉
    上海2020年12月19日 /美通社/ -- 今日,第十四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頒獎典禮成功在「雲端」舉辦,這也是該獎項十四年曆程中最特殊的一次頒獎典禮。受新冠疫情影響,本屆頒獎典禮首次在線公布評選結果。
  • 獎項簡介-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新聞專題-科學網
    關於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為了促進我國化學、生命科學、醫學、藥學及相關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2007年2月,藥明康德新藥開發有限公司設立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旨在獎勵在中國境內從事化學、生命科學、醫學、藥學以及相關科技領域的研究並取得突出成就的優秀學子和中青年科技人才。
  • 李文輝首次發現B肝受體分子 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
    原標題:李文輝博士首次發現B肝受體分子 榮獲「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國際在線消息(記者雷湘平):近日,首個由中國科研企業在生命化學領域設立的「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獎」獲獎名單在北京揭曉。來自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的李文輝博士因為對B肝病毒感染機制的研究獲得了2013年度「傑出成就獎」。專業人士稱,李博士的研究成果首次發現人類感染B肝病毒的功能受體分子,這一重要發現為進一步深入研究B肝病毒及相關致病機制打開了新的大門,並為研發新的藥物和治療手段提供了可能。
  • 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PI姚駿獲得「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
    2020年12月19日,第十四屆「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舉行「雲」頒獎,清華-IDG/麥戈文腦科學研究院PI姚駿獲獎。 姚駿研究員於2019年獲「自然科研全球影響力獎」入圍獎。 「藥明康德生命化學研究獎」設立於2007年,旨在獎勵從事生命化學及相關領域研究,並在科研創新、成果推廣及高新技術產業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中青年科技人才。截至目前,共有225位優秀科學家獲獎,其中有19位獲獎者先後入選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
  • 投票 | 誰能獲得2017諾貝爾化學獎?
    ,但這並不妨礙科學家們把諾獎季當作是一場盛大的科學派對,把預測諾獎得主當作是派對的重要助興節目。明日,2017年的諾貝爾化學獎就將揭曉獲獎者的名單了。哪些科學家可能獲獎呢?鋰電池是這個社會中不可缺少的事物。沒有鋰電池,手機和電腦就不會得到那麼廣泛的應用。
  • 2016藥明康德生命科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
  • 諾貝爾化學獎今揭曉 身邊這些諾獎成果你發現了嗎
    每年10月初,世界的鎂光燈都會聚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今天,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這裡揭曉。諾貝爾獎作為一種特殊的榮譽,是給科學家多年辛苦鑽研的巨大肯定。諾貝爾化學獎雖然聽上去「高冷」,但實際上它離我們並不遠,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變著日常生活。
  • 諾貝爾化學獎今揭曉 身邊的這些諾獎成果你發現了嗎?
    中新網10月9日電(劉丹憶)每年10月初,世界的鎂光燈都會聚集在瑞典斯德哥爾摩,今天,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將在這裡揭曉。諾貝爾獎作為一種特殊的榮譽,是給科學家多年辛苦鑽研的巨大肯定。諾貝爾化學獎雖然聽上去「高冷」,但實際上它離我們並不遠,很多研究成果都在悄然改變著日常生活。
  • 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揭曉
    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揭曉 2019-12-06 07: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豪華版諾貝爾獎」揭曉,莊小威、陳志堅獲生命科學突破獎
    北京時間 10 月 17 日晚,有著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揭曉,以高達 2200 萬美元的獎金獎勵科學家們在數學、物理和生命科學領域的發現。其中,哈佛大學莊小威博士和德克薩斯大學西南醫學中心陳志堅博士在內的 5 名生物學家獲得 2019 年生命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 in Life Sciences)。
  • 202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揭曉 施一公獲生命科學獎
    數理科學獎 實驗發現五夸克態 高原寧 北京大學2. 化學科學獎 新型優勢雙氮氧配體和高效不對稱催化 馮小明 四川大學3. 生命科學獎 剪接體的結構與分子機理研究 施一公 清華大學/西湖大學4.地球科學獎 華北克拉通破壞 朱日祥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5. 技術科學獎 摩擦中微粒作用機制及超滑機理 雒建斌 清華大學2020年度陳嘉庚青年科學獎獲獎人:1. 數理科學獎 關啟安 多復變中的強開性猜想和相關問題的解決 北京大學2.
  • 首獲B肝研究最高獎的中國科學家,他是蘭大校友!
    憑藉在推動B肝科研和治療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清華大學生物醫學交叉研究院教授、蘭州大學1989級衛生系(現公共衛生學院)校友李文輝博士 11月12日榮膺全球B肝研究和治療領域最高獎——巴魯克•布隆伯格獎。這是截至目前我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
  • 理綜獎名不虛傳!基因編輯為什麼能拿諾貝爾「化學」獎
    兩位女科學家——埃瑪紐埃勒·沙爾龐捷(Emmanuelle Marie Charpentier)和珍妮弗·道德納( Jennifer Doudna)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的贏家。在許多吃瓜群眾眼裡,基因編輯獲得化學獎而不是生理學或醫學獎,更坐實了諾貝爾化學獎「理綜獎」的身份;不過專業人士介紹,基因的本質就是化學,基因編輯拿化學獎實至名歸。
  • 2018諾貝爾化學獎該怎麼解讀?
    ▎藥明康德/報導
  • 「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揭曉 醫學領域4人獲獎
    第十五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在這裡正式揭曉。10位獲獎者分別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蘇州系統醫學研究所研究員馬瑜婷、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牛書麗、四川大學化學學院教授劉小華、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研究員劉穎、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楊慧、南開大學電子信息與光學工程學院研究員張曉丹、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口腔科教授陳莉莉、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教授趙維蒞、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研究員袁媛
  • 藥明康德——分析報告
    1.1小分子藥物發現服務小分子藥物發現服務需要綜合運用合成化學、生物學、藥物化學、分析化學以及疾病治療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睿智化學、新高峰、昭衍新藥等。通過上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未來人口老齡化,加之對生命健康的重視,這個行業在一定時期內會穩步快速發展,目前行業被替代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五、行業競爭國內CRO市場以大型跨國CRO公司和本土CRO公司為主。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19世紀末,越來越多的人將物理學視為最重要的科學,也許諾貝爾也這麼認為,因此他的研究也與物理學密切相關。據諾獎官網介紹,從1901年至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3次,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25歲,最年長者為96歲。此前歷屆得主中僅有三位女性。
  • 美英科學家獲2018年度諾貝爾化學獎—新聞—科學網
    弗朗西絲·阿諾德因研究酶的定向進化而分享一半獎金。喬治·史密斯和格雷戈裡·溫特因研究縮氨酸和抗體的噬菌體展示技術而共享另一半獎金。   自從生命的第一粒種子在約37億年前出現,地球上的幾乎每個裂縫都充滿了不同的生物體。生命向熱泉、深海和乾旱的沙漠擴散,而這均因為進化解決了諸多化學問題。生命的化學工具——蛋白質得到優化、改變和更新,從而創建了令人難以置信的多樣性。
  • 2020何梁何利獎獲獎人揭曉(名單)
    11月3日,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獲獎科學家揭曉。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鍾南山院士和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研究員獲科學與技術成就獎。「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授予30位在數學力學、生命科學、工程技術等領域取得重大科學發現,作出突出技術貢獻的優秀科技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