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To B的6點思考

2021-01-15 金融界

來源:虎嗅網

本文作者:金亦冶,題圖來自:pixabay

近兩年沒有下筆寫總結,回頭看自己過去的幾篇 To B 企業服務的文章,有些虛了點,有些不夠本質,有些是正確的但不好執行。由於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To B 企業服務市場又熱鬧了起來。二級市場相關股票漲得很兇,一級市場投資人都轉來看這個賽道。當然,也有不少企業服務公司過去七個月跑出了不錯的增長。如果 2020 年真的就是中國企業服務的元年了,我們該如何紀念它?

一、目標客戶群從寬到窄

孫子兵法裡非常強調 「戰場選擇」 的重要性,這是一種地利思維。而對於 To B 企業服務公司,一切工作都必須圍繞目標客戶群,特別是第一塊革命根據地的建立。

「一切增長都來自於留存,一切留存來自於產品市場匹配度,一切產品市場匹配度來自於專注和效率」。

所以增長在早期一定來自於對某個細分戰場足夠深刻理解和挖掘。一口氣平鋪十幾個戰場,還希望有可觀的增長,這是不可能的。我自己在過去犯過一個錯誤就是認為:能服務的行業越多就意味著潛在客戶群規模越大,這樣才能更快做到更大規模。現在回想起來這是犯了兵家大忌。

我有一個朋友公司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做大數據產品,他一開始就走單一市場,沒有選擇競品的通用標準化策略,而是選擇了行業定製化策略。

正是因為他選擇了單一細分領域,所以現在得到的好處在於:

  獲客效率非常高。通過圈子的轉介紹,口口相傳,參加行業展會,幾乎在一年時間內就把行業完全打透,完全沒有很多 To B 公司的流量焦慮。  續費率非常高。因為定製化產品非常貼近這個行業的特徵和各種特定需求,與市場咬合緊密。所以其他通用產品很難切進來,壁壘護城河就出現了,完全沒有很多 To B 公司需要面對的同質化競爭。  當驗證了產品市場匹配度,競爭壁壘也起來了,獲客效率也非常高,增長就自然而然發生。今年上半年他們做到了 300% 的增長。大多數產品選擇同時做好多行業,同時服務不同階段的企業。其實,企業的差異大於個體的差異,企業的共性小於個體的共性。不同行業不同大小的企業客戶,是完全不同的物種。所謂的通用產品,即支持所有行業,就是選擇在所有戰場同時開戰,豈有不敗的道理。  二、從 SaaS 到分布式私有化

中國 To B 企業服務市場裡一直有一個爭論:到底是 SaaS 化還是私有化?小微客戶對於標準化 SaaS 化產品接受度高,但付費能力偏弱,生命周期不穩定。中大型客戶付費能力強,但又喜歡私有化,容易讓公司陷入項目制的困境。

物理學裡有個波粒二象性理論,即光又是波又是粒子,兩者辯證統一。所以僅僅用二元角度看待 SaaS 化和私有化,可能都不是準確的。那是否存在一個中國特色的雲服務混合所有制呢?我有一個朋友公司推行了一個新模式 — 分布式私有化,在過去幾年增長得很好。這個產品首先是私有化的,滿足了中大型企業的需求,比如數據安全、合規、採購流程等等。但他們這個私有化有幾個明顯的 SaaS 化痕跡:

  定價是年費模式。按使用量計價,擺脫了過去一次性費用+維護費,但也可以跟隨客戶體量的增長而同比例增長營收。  產品標準化程度高。部署、實施、運維、監控、升級修復 bug等等環節都非常自動化,類似一個分布式系統,省去了過去私有化項目固有的重人力實施和運維。  產品劃分 PaaS 和 SaaS 兩層。PaaS 層完全標準化,SaaS 層可標準可定製,可以由自己團隊定製,也開放給第三方合作方定製。每當大家討論如何取捨SaaS 化還是私有化時,其實也許存在第三條路:分布式私有化 ——一種 「雲私二象性」 的存在。當然這對於產品設計和構架的能力要求很高,如何一步一步實現這樣的體系也需要時間積累,但至少是一種最優可能性的探索。  三、從信息化到交易化的模式升級

大多數企業服務公司都是切的信息流,做業務場景的數位化和在線化,以簡單、高效、便捷、管理為主要賣點。隨著付費企業客戶越來越多,這些 To B 企業服務公司都在某個行業和領域佔據了不錯的份額。這個時候除了進一步完善信息流,如何切入交易流就成了一種模式升級的可能路線。用物理學的觀點來看,資金流是高能密度的信息流,兩者的割裂會付出更高的複雜稅,從而導致熵增,最終走向坍塌。

我有一個朋友公司做線下門店管理 SaaS 平臺,服務了超過 5000 家門店,覆蓋從點單、外賣、會員、員工管理等等功能。每天平臺上產生的訂單超過了 1000 萬元,但因為只有信息流,他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如此大的流水與自己無關。

我一直有一個觀點:所有的 「行業 SaaS」 公司最終會取代收單服務商,完成信息流和資金流的合併。只有信息化的商業模式還不夠豐富。利用工具的高頻切入交易流,就可以跟隨客戶業務體量的增長同比例放大公司的收益。這應該會是不少 To B 企業服務公司下一個五年都可以去思考和實踐的。既然做的是信息化,就應該順勢拿下資金流。

四、To B 也可以有網絡效應

很多人都在說網絡效應是最高級的競爭壁壘,那什麼是網絡效應呢?我的答案是 「分散多對多市場需求的自我增強」。

絕大多數商業模式都是滿足需求,但網絡效應可以激發需求。比如,社交網絡裡 A 的加入,可以讓想跟 A 交流的 B 也加入。這個時候 B 發現原來 C 也在這裡,於是 B 跟 C 也交流了起來。本來是為了跟 A 交流的需求滿足後,憑空創造出了 B 與 C 的交流。這就是網絡效應的威力。而且在這個網絡體系內,需求的增長總是超過供給,經濟學裡供不應求就會導致超高溢價。我有一個朋友公司是 To B 企業服務市場裡少有的率先跑出網絡效應雛形的公司。

   他選擇了一個上下遊都分散的多點對多點的產業鏈做中間平臺。  這個平臺容許上遊公司之間協作增效,也容許下遊公司之間互相聯合。  新加入這個平臺的上遊供應鏈,或者下遊服務商,都獲得了 「存量優化」 和 「引入增量」 這兩種價值。  最終這家產業網際網路公司,成為了這個細分市場裡的神經網絡,成為了行業經營狀況的風向標。搭上了網絡效應的順風車,To B 企業服務公司夢寐以求的需求自增強和獲客能力的湧現,就有可能成真。當然,品牌共識也會是 To B 企業服務公司的另一種 「網絡效應」,搶佔客戶心智,減少籤單門檻,提高美譽度,超越競爭。

五、跨界團隊就是學習型組織

從物種進化的歷史去看,從無性繁殖到有性繁殖是一次飛躍。有性繁殖就是染色體的重組,從而提高多樣性對抗變化多端的外部環境,這是更加高級的主動適用性。團隊也是一樣的,單一背景、穩定不變不是一個好團隊的標誌。在高速變化的競爭環境下,這樣的團隊很難生存。好的團隊一定是可以持續迭代和學習的組織,也必定是不同思想、觀點、經驗、技能的跨界團隊。

我有一個朋友公司做了快八年,前六年中規中矩,但最近兩年發展突飛猛進。我向他請教其中秘訣,他說他有 「四板斧」:

  堅決引入底層價值觀一致,但中層思維模型和上層業務技能不一樣的人才。  外部市場環境決定了產品階段,產品階段決定了人才邊界,永遠處於對未來的預判和當下人才儲備的動態之中,拒絕鐵打的兵。  PMF 跑出來之後,團隊決定了增長速度和上升曲線,不因創始人自身局限而不敢苛求其他核心人員,不要陷入互相將就和互相不嫌棄的死循環。  鼓勵新人和老人的碰撞和火花,互相較勁,鬥而不破,和而不僵,彼此激發對方的潛力,在 「強功爭寵」 中推動公司前進。  不出意外,朋友公司明年就可以科創板上市了。組織機能的激活靠得是有新鮮血液的不斷流入和可控範圍內的不斷碰撞。一個一團和氣的團隊,天花板很容易出現。所以,這樣的團隊需要定期引入可以掀開屋頂的人。沒有突變就無法進化。不同背景的人帶來的適度排異反應有助組織機體健康,除了 「產品市場匹配度」,公司還應該追求 「產品組織契合度」。

六、從 A 股財報看中國企業服務市場的秘密

要深刻理解中國本土的企業服務市場,必須去深刻理解中國的企業。這就讓 A 股的財報成為了一個有趣的存在,這裡藏著很多秘密,其中也包括了美國的企業服務模式無法完全照搬到中國的秘密。因為都是公開信息,稍微分析一下不難發現:中國盈利能力最強和採購需求最旺盛的是銀行。所以,銀行既是中國最大的 To B 企業服務主體,又是 To B 企業服務市場裡最大的客戶群。存在即合理,不難得出一些結論:

  銀行是很好的 To B 獲客渠道,因為它本身就有大量對公企業客戶。  給企業客戶提供服務、預算讓銀行買單、反向幫助銀行開展對公業務,這才是三方皆大歡喜的商業模式。  銀行的盈利能力強也反應了目前企業對於資金的渴求,更好提升企業客戶的資金流效率會是剛需。  這讓我想起了矽谷著名投資機構 A16Z 的一個預言:未來每一家公司都會成為金融科技公司。說得白話一點就是,當一家公司可以在自己業務範圍以外還能化身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的話,它等於給自己的發展加了巨大的金融槓桿。這個槓桿邏輯在中國的銀行身上得到了某種程度的驗證,這也跟上面第三點(從信息化到交易化的模式升級)的演繹過程基本暗合。中國 To B 企業服務市場比較慢,歸根結底還是槓桿比較少,不像 To C 消費市場。不過這一現象會隨著開放銀行和銀行 5.0 的到來,發生巨大改變。

希望這一次,2020 年是中國 To B 企業服務的真元年。

相關焦點

  • 總結點A關於直線y=±x+m對稱點B坐標規律,讓該對稱點一目了然
    圖一通過圖一的計算,得出點A(a,b)關於直線y=x對稱點B(b,a)坐標。它們的坐標關係:互為倒數。圖二同理可證:點A(a,b)關於直線y=x+2對稱點B(b-2,a+2);點A(a,b)關於直線y=x+3對稱點B(b-3,a+2);…點A(a,b)關於直線y=x+m對稱點B(
  • 關於延長壽命的十五點思考
    關於延長壽命的思考1.人類壽命每一次飛躍都來自科技進步,上一次和抗生素普及有關,這一次則會是維B3衍生物(輔酶),很多人都在推薦NMN,如果你熱愛冒險,不妨一試。2.比起長壽,可以反過來思考,如何避免過,。,早的死亡。數據表明,一個人死於心臟病概率是1/3,死於癌症概率是1/4,而飛機失事的危險概率是1/4000。
  • 關於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思考和技術措施
    關於新能源消納能力的思考和技術措施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4月27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在北京舉行「第五屆中國電力發展和技術創新院士論壇暨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二零八科學會議』」,邀請能源、材料、物理、巖土工程等多個技術領域的院士、專家出席論壇並作專題報告,面向我國電力科研前沿
  • 2020年,關於B端產品的一些思考
    本文作者從自身工作實踐出發,梳理總結了自己在B端產品上的一些思考,與大家分享,希望對你有所啟發。2020年是我來到創業公司的第一年,一切都是新的,新業務、新市場、新產品。這一年忙忙碌碌,做項目、定產品,沒太多時間思考。一元復始、萬象更新,元旦期間抽些時間總結了一下今年碎片化的思考,一個真正的產品負責人應該是怎麼樣的?如何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獲得自己的一席之地。
  • 稻盛和夫:關於人生,我的6點建議
    都說學習最好的辦法是請教前輩,所以這篇文章,阿胖帶來了稻盛和夫老先生的人生智慧,關於人生,他給到了特別重要的6點建議,特別是年輕人,更要關注,因為這6點建議深刻理解了,能夠讓年輕人們遠超同齡人!
  • 關於B端狀態流轉的思考
    03 狀態流轉設計方法關於狀態的流轉部分的設計,可以按照下圖表格形式的方法進行3個方面的思考,將表格補充填寫完畢後,狀態流轉也就基本搞定了。這張表一共有四個欄位,分別是「任務狀態」、「可用操作」、「遷移條件」和「狀態說明」。
  • 關於慣性的幾點思考
    正確的理解要把握四個點。1、慣性作用的速度是光速。2、慣性是引力場性質。3、是慣性和參考系選擇無關。第三個點,也是愛氏廣義相對論的基礎。所以對於慣性定律的表述,一定要加上「在引力場」中這樣的條件。這樣也可以避免現在教科書中的定義的循環論證,變的更科學和嚴謹。
  • 創業5年,我有5點關於人的思考
    今天寫一些關於人的感悟,大部分都是最近兩年想通的。1CEO總是會高估自己CEO總是會高估自己。論高估自己,昨天直播帶貨的老羅做的比較徹底。老羅的微博我經常看,但今天可能大部分已經刪了。思考很久,理解了朋友想表達的真正含義:創業公司儘量招聘進公司就能幹活的人,而不是想著招進來再去成長。這跟創業的本質有關,一項無邊界而危險的狩獵活動。如果不是上來就有用武之地,帶來的業務損失會是無法承受之重。大公司可以招聘應屆生,培養半年一年再真正創造價值。而對於創業公司來說,進公司兩天後就要求業務產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 價值點拆解背後的一些思考
    編輯導語: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需要對一些方法論的價值點進拆解,在進行了分析思考並且理解了之後,再將其應用至其他的工作內容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快速的提升,在職場上也會更快的進階。今天,本文作者就為我們分享了他關於價值點拆解背後的一些思考。
  • 行走的人生——引發關於旅行的思考之一
    一個36歲的女孩,遊歷了170個國家,帶著她自己的夢想,啟動著對生命的思考,尤其這次她去南美的秘魯嘗試了薩滿祭司的死藤水之後,呈現的異彩紛呈的景象,讓我想起在喜馬拉雅山閉關修行的經歷……(大家可以百度死藤水,也就是DMT的一種藥物)。一個修行的夥伴她的微信名字是:人生是一場單向旅行。
  • 拋物線上的a、b、c
    ∴2a-b<0(3)思考,若對稱軸x=1,那麼練習41、       如圖6,已知拋物線y=ax2+bx+1/a的頂點在(y=a+b+c),若點(1,y)在x軸上方,則有a+b+c>練習61、圖8是二次函數y=ax2+bx+c的圖像,小明同學根據圖像的特徵寫出了以下
  • 建築師那樣思考,趣說構造方程巧妙求解最新考題,值得回味
    (2)逆用根與係數的關係(韋達定理)構造:若問題中有形如x+y=a,xy=b的關係式時,則x、y可看作方程z-az+b=0的兩個實數根.(3)確定主元構造:對於含有多個變元的等式,可以將等式整理為關於某個字母的一元二次方程.
  • 沒點b數是什麼梗出自哪裡內涵是 你心裡沒點b數什麼意思
    心裡沒點B數什麼意思?這個梗最近幾天是被德雲色偷走了,雖然老哥承認是偷了隔壁6324的梗,但這麼抽象的梗看起來並不是6324的風格。來看看它的具體出處:  其實現在的LOL的梗都是在偷DOTA2,而DOTA2的騷梗基本上的快手看到,LOL從來就沒有梗這種事情你們心裡沒點B數嗎?  那這句話什麼意思呢?  原句:你是不是心裡沒數?
  • 關於籠中鳥的思考
    我弟回答說:「如果它不待在籠子裡,說不定會死」由此引發了我的一些思考:1.一個類比。我和鳥,爸媽的保護與籠子呆在籠子裡,沒有天空的自由,卻可以不愁吃喝。離開了籠子,可以在天空中自由的翱翔,卻可能忍受飢餓。兩個選擇,不同的機遇與結果。2.更少的和更多的。
  • 關於景感生態學與生態系統服務評價的幾點思考
    文 | 趙景柱a, b,嚴巖b,鄧紅兵b,劉國華b,代力民c,唐立娜a,石龍宇a,邵國凡d(a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 b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c中國科學院瀋陽應用生態研究所,d美國Purdue大學)本文從生態系統服務的視角闡釋了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概念,分析了生態系統服務評價現已存在的幾個問題。
  • 未來產品的走向:關於原生性的8點思考
    以下是8點原生性特徵,以及自己的理解。1.即時性遲早你都會找到自己想要的免費複製品,但是如果生產者能將產品在發布的第一時間,甚至是生產出來的第一時間發送到你的收件箱中,這就是一種原生性資產。專注目標,不用思考其他?5.獲取權「擁有往往是一件煩人的事情,你得讓自己擁有的東西井井有條,與時俱進。
  • B端組件化思考:基本規範篇
    在本篇中,主要簡單闡述,我們在學習和運用antdesign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經驗,或者說一些簡單的思考和大家分享。如有不合適的地方,歡迎大家留言交流。衍生規則先確定基礎色例如antdesign中的6號色,以6號色為基礎,在保持色相不變的基礎上,降低飽和度和亮度,但是這個降多少,主要是依據設計師經驗來調整。調整好一個深色,選取好一個基礎色,再選擇一個純白色。在Adobe illustrator中利用混合工具,使之形成色彩混合。最後擴展,去掉純白色,形成由淺色到深色的漸變色板。
  • 關於截止頻率取-3db引發的思考
    這種多人交流溝通某個技術點的氛圍,正是現在這個社會所缺少的。大家更多的是把司空見慣的東西當成真理,不容質疑。而不去深究為什麼是這樣。當然,我看過之後,也發現,有些回復者還是有些教條,在他們眼裡,-3dB就是真理,就像1+1=2一樣不容質疑。而沒去思考為什麼規定-3dB,而不是-2dB,-3.01dB....
  • 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了解深度思考的4個方法,輕鬆應對商務難題
    本文字數6855,預計閱讀時間6分鐘。閱讀使人充實,分享使人愉悅。文章結尾附有思維導圖,幫你梳理文中脈絡精華。歡迎閱讀,你離知識又近一步。今天分享的書籍是《麻省理工深度思考法》。在思考組成模型的要素時,保持多方位捕捉的姿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可以列舉出5個應該思考的要素,分別是:「輸入源」、「輸出點」、「競爭關係」、「合作關係」、「影響者」。輸入源是指投入模型中的要素,比如在工作中投入的自己的時間及掌握的技能。
  • 關於時間與宇宙的思考
    沒有思索,思維就不能延伸;沒有思考,知識就不能進步。哲學思考過去=從時間起始點到眼前一剎那之前的時間段,如果用我們已知宇宙時間描述,它大約等於138.2億年。哲學思考無窮是循環往復運動,無窮大與無窮小之間如同圓周的起始點和終結點,它們是相連的同一點。疊加關係式:若A等同於B,則A=B=A/B(A和B的疊加式)。當不同事物之間趨於完全相同時就會形成疊加態,疊加態與它們任何一個沒有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