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看功能性特徵

2021-01-16 騰訊網

IPRdaily,全球影響力的智慧財產權產業媒體

426.cn,60萬智慧財產權人的上網首頁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不代表IPRdaily立場#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張平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原標題:從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看功能性特徵

IPRdaily導讀:上訴人廈門盧卡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廈門富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法國瓦萊奧清洗系統公司、原審被告陳少強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作為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具有眾多亮點。其中,關於「功能性特徵」在案件判決書中多次出現,那到底什麼是功能性特徵,功能性特徵與普通結構特徵有什麼不同?如何判定某一技術特徵書是否屬於功能性特徵?

3月2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敲響了揭牌成立以來的「第一槌」,公開開庭審理了上訴人廈門盧卡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廈門富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與被上訴人法國瓦萊奧清洗系統公司、原審被告陳少強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一案。

該案作為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具有眾多亮點,例如「該案首次探討部分判決制度和臨時禁令制度的關係,明確兩種制度並存時的適用條件和規則」、「使用環境特徵」以及「功能性特徵」。其中,關於「功能性特徵」在案件判決書中多次出現,那到底什麼是功能性特徵,功能性特徵與普通結構特徵有什麼不同?如何判定某一技術特徵書是否屬於功能性特徵?以下是筆者根據「第一案」判決書以及結合日常工作內容的一些淺略分析與思考。

一、什麼是功能性特徵?

顧名思義,從字面意義上可以理解,功能性特徵就是指以功能或效果來限定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因此,功能性特徵不直接描述「是什麼」,而是從效果上描述「能夠幹什麼」。

對於功能性特徵,專利授權階段以及專利侵權判定階段有不同的解釋。在專利授權階段,《專利審查指南》中規定:對於權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徵,應當理解為覆蓋了所有能夠實現所述功能的實施方式。在專利侵權判定階段,《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四條則規定,對於權利要求中以功能或者效果表述的技術特徵,人民法院應當結合說明書和附圖描述的該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確定該技術特徵的內容

二、如何確定功能性特徵保護範圍?

由於《專利審查指南》中規定權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徵,應當理解為覆蓋了所有能夠實現所述功能的實施方式。因此,對於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問題,《專利審查指南》對於權利要求中所包含的功能性限定的技術特徵,應當理解為覆蓋了所有能夠實現所述功能的實施方式。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規定:與說明書及其附圖記載的實現前款所述功能或者效果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相比,被訴侵權技術方案的相應技術特徵是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相同的功能,達到相同的效果,且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被訴侵權行為發生時,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相應技術特徵與功能性特徵相同或者等同。因此,在包含功能性限定技術特徵的專利權侵權判斷中,人民法院需要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的實施方式重新確定專利權的保護範圍。

據此,可以理解,在字面含義上,專利授權階段以及侵權判定階段對於專利保護範圍的確權方式有所不同,但實質上二者的本質追求是一致的。

審查指南將功能性限定特徵理解為覆蓋了所有的實施方式作為審查標準,按照這種標準,如果審查員檢索出實現相同功能或效果的實施例,則可以指出該申請缺乏新穎性/創造性。這樣,如果申請人想通過審查的話,就必須將相應的結構或方法特徵甚至是實施例限入權利要求書內,也就是說,把現有技術的內容排除於權利要求之外,最終使權利要求書所公示的權利保護範圍儘可能地逼近專利權人應該得到的專利保護範圍。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定功能性限定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是說明書記載的實施方式與等同方式(也就是權利人的實際貢獻)是對功能性限定權利要求的合理限定。

因而,專利審查階段與侵權判定階段對功能性限定的規定在本質追求上是一致的,原則都力爭實現專利權人與社會公眾兩者利益的平衡,合理界定專利權的保護範圍。即,專利權人所能獲得的專利保護範圍應該與其對社會的貢獻相適應,或者說,與其向社會公眾披露或傳播的技術信息及創造性勞動相一致

三、如何判定某一技術特徵書是否屬於功能性特徵?

《北高侵權判定指南2017》第18條對不屬於功能性限定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以下情形一般不宜認定為功能性特徵:

(1)以功能或者效果性語言表述且已經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普遍知曉的技術術語,或以功能或效果性語言描述且僅通過閱讀權利要求即可直接、明確地確定實現上述功能或者效果的具體實施方式的技術特徵;

(2)使用功能性或效果性語言表述,但同時也用相應的結構、組分、材料、步驟、條件等特徵進行描述的技術特徵。

上述規定的含義即功能性特徵一般包括功能性描述,但功能性描述不一定是功能性特徵。

比如,最高人民法院在某一涉案專利中就認定權利要求書中的「定位槽」是本領域普遍知悉,約定俗成的概念,並非功能性技術特徵。類似的,隔熱墊、驅動部件也可認為是本領域普遍知悉,約定俗成的概念。

又例如,在某一涉案專利中,技術特徵「該螺線管在接近或遠離上述閥座的方向驅動上述閥芯」是否為功能性技術特徵,一審法院認為: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該螺線管在接近或遠離上述閥座的方向驅動上述閥芯」的技術特徵,是以能夠實現的功能來進行表述的技術特徵,其未對螺線管內各部件及其與閥芯之間的互動關係進行明確,屬於功能性技術特徵。但二審中,江蘇省高院認為:根據原告所提交的新證據,《中國電力百科全書(第二版)》中的描述,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所限定的閥芯、閥座以及螺線管之間的相互作用關係已經屬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的公知常識,本領普通技術人員在閱讀涉案專利權利要求書時,能夠清楚地理解「該螺線管在接近或遠離上述閥座的方向驅動上述閥芯」是如何實現的,無需再從專利說明書的具體實施例中了解相關技術信息從而獲知其具體實施方式。故涉案專利的「該螺線管在接近或遠離上述閥座的方向驅動上述閥芯」不應被認定為功能性特徵,更不應將該技術特徵的結構限定為專利說明書的具體實施方式及其等同實施方式。

第(1)種情況比較好辨別,一般不容易引起爭議,對於第(2)種情況,有人認為只要是符合「功能+結構」的描述即就不屬於功能新限定,還有人認為不能一概而論。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中就涉及到此問題。

最高法智慧財產權法庭「第一案」中,原審法院認為,專利權利要求1中的技術特徵「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安全搭扣面對所述鎖定元件延伸,用於防止所述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並鎖定所述連接器」,僅僅披露了安全搭扣與鎖定元件之間的方向及位置關係,該方位關係並不足以防止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僅通過閱讀權利要求不能直接、明確地確定實現「防止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並鎖定連接器」這一功能的具體實施方式為由,認定該技術特徵屬於功能性特徵。最高人民法院設立智慧財產權法庭認為如果某個技術特徵已經限定或者隱含了發明技術方案的特定結構、組分、步驟、條件或其之間的關係等,即使該技術特徵還同時限定了其所實現的功能或者效果,原則上亦不屬於上述司法解釋所稱的功能性特徵,不應作為功能性特徵進行侵權比對。關於涉案專利權利要求1中‚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安全搭扣面對所述鎖定元件延伸,用於防止所述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並鎖定所述連接器‛的技術特徵是否屬於功能性特徵。上述技術特徵實際上限定了安全搭扣與鎖定元件之間的方位關係並隱含了特定結構—安全搭扣面對所述鎖定元件延伸,該方位和結構所起到的作用是‚防止所述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並鎖定所述連接器。根據這一方位和結構關係,結合涉案專利說明書及其附圖,特別是說明書第[0056]段關於‚連接器的鎖定由搭扣的垂直側壁的內表面保證,內表面沿爪外側表面延伸,因此,搭扣阻止爪向連接器外橫向變形,因此連接器不能從鉤形端解脫出來的記載,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安全搭扣面對所述鎖定元件延伸,在延伸部分與鎖定元件外表面的距離足夠小的情況下,就可以起到防止鎖定元件彈性變形並鎖定連接器的效果。可見,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安全搭扣面對所述鎖定元件延伸,用於防止所述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並鎖定所述連接器這一技術特徵的特點是,既限定了特定的方位和結構,又限定了該方位和結構的功能,且只有將該方位和結構及其所起到的功能結合起來理解,才能清晰地確定該方位和結構的具體內容。這種「方位或者結構+功能性描述」的技術特徵雖有對功能的描述,但是本質上仍是方位或者結構特徵,不是前述司法解釋所稱的功能性特徵。

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結構+功能」的技術特徵只有在符合一定情況時,才被考慮為不是功能性特徵。即,「結構」與「功能」具有關聯性,「結構」和「功能」結合起來才能清楚確定「結構」的具體內容時,「結構+功能」的技術特徵一般可以認定為不是功能性特徵。反之,若「結構+功能」的技術特徵中「結構」和「功能」相互獨立,或者「功能」並不能限定清楚「結構」的具體內容,那麼即使某一技術特徵既限定了結構,又限定了功能,那麼也有可能被認定為功能性限定,所以在侵權判定的保護範圍認定時,需要依據說明書記載的相同及等同方式來限定權利要求的保護範圍。

四、關於申請文件撰寫時的一些思考與分析

由於撰寫功能性特徵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保護範圍,在審查階段,功能性特徵被認為包含了能夠實現其功能的所有實現方式,因此若使用不當很有可能在專利審查階段因為保護範圍過大被駁回。即使在審查階段獲得了授權,在侵權判定階段也有可能將該特徵的保護範圍限定在說明書記載的相同實現方式及等同實現方式。因此,在申請文件的撰寫時,需要慎用功能性限定。

首先,判斷若將技術特徵寫成功能性描述,是否可以根據《北高侵權判定指南2017》第18條的規定被排除在功能性特徵之外。若不能排除,那麼需要考慮是否有必要寫成功能性特徵,判斷寫成功能性特徵是否能夠在侵權判定時獲取更大的保護範圍,通過反推的方式避免在後續侵權判定過程中對保護範圍的縮小。

此外,由於目前功能性特徵在侵權判定時依據的是說明書記載的相同實現方式及等同實現方式,因此,在申請文件的撰寫過程中,針對功能性特徵,應儘量布置多種詳細的實施方式。因為很多時候是無法窮舉各種實現方式,所以儘量在說明書中儘量詳細描述能夠實現該功能的原理,以爭取通過原理去輔助法官確定等同的實現方式,爭取更大的保護範圍。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侵犯專利權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的規定,在侵權判定時需要和實現所述功能或者效果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相比。因此,為了避免在侵權比對時,避免將說明書中不屬於該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用於對該功能性特徵的限定,導致侵權判定時的認定錯誤,建議說明書撰寫時儘量要布局一個最簡實施例和附圖,並明確哪些特徵屬於實現其功能或效果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哪些特徵不屬於該不可缺少的技術特徵。

來源:IPRdaily中文網(iprdaily.cn)

作者:張平 北京品源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編輯:IPRdaily王穎 校對:IPRdaily縱橫君

相關焦點

  • 「一把尺子」辦案,凝聚創新保護合力——走近長沙智慧財產權法庭
    在4月26日第18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來臨之際,長沙智慧財產權法庭在新址開庭審理第一案,初試啼聲,引人關注。這個專門法庭,將為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承擔怎樣的時代使命,又如何為我省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保駕護航?湖南日報記者帶你一探究竟。
  •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9)摘要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審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基本特點是:新收案件數量上漲146%,二審案件佔比從1.5%上漲至44.1%、專利案件佔比從43.8%上漲至50.2%;專利民事案件中權利要求解釋仍是焦點和難點,功能性特徵的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加大專利司法保護力度的導向更加突出;專利行政案件中創造性判斷是核心問題,創造性判斷標準進一步細化,司法對行政的監督職能進一步強化;商標民事案件中對涉外品牌加工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
  • 寧波匯聚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合力
    此次,為何要在寧波增設全省首家設立在法院,並以加強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為主題的「委員會客廳」?寧波是首個「中國製造2025」試點示範城市,擁有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9個,數量居全國第一。但寧波法院在對上述企業涉及智慧財產權訴訟情況進行研判時發現,不少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理念缺乏、技術秘密保護措施不嚴、對他人專利了解不深,既容易侵權也容易被侵權。
  • 最高法責令電商平臺恢復銷售連結
    11月10日,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最高人民法院獲悉: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近日在收到當事人申請後26小時內作出行為保全裁定,責令天貓公司立即恢復申請人在「天貓網」上的被訴侵權產品銷售連結。該案是最高法作出的首例涉恢復電商平臺連結行為保全裁定案。
  • 最高法大型法治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即將登陸央視黃金檔
    最高法大型法治電視劇《陽光下的法庭》即將登陸央視黃金檔 2018-04-04 15:44: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4日消息
  • 【4.26世界智慧財產權日】中國法院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狀況(2019)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法庭敲響「第一槌」並當庭宣判,判決書深入闡釋了功能性特徵的認定標準,數十家媒體進行全媒體直播和廣泛報導,庭審網絡直播第一時間觀看量達1800餘萬次,該案從立案、開庭到結案送達僅用50天,凸顯公正透明高效。甘肅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結的涉外植物新品種案件,保護了品種權人的合法權益。
  •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9)摘要 - 人民法院報
    36.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損害賠償糾紛中主觀過錯的判斷標準    在再審申請人山東比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被申請人江蘇中訊數碼電子有限公司惡意提起智慧財產權訴訟損害責任糾紛案【(2019)最高法民申366號】中,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判斷當事人提起智慧財產權侵權之訴是否具有主觀惡意,應當考慮當事人的權利基礎及其對該種權利基礎的認識能力、當事人提起侵權訴訟的目的等因素。
  • 「法律保護手冊」企業馳名商標智慧財產權法律保護手冊
    最高人民法院以前發布的相關司法解釋與本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規定為準。9.《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智慧財產權法庭若干問題的規定》(2019)第一條 最高人民法院設立智慧財產權法庭,主要審理專利等 專業技術性較強的智慧財產權上訴案件。智慧財產權法庭是最高人民法院派出的常設審判機構,設在北京市。
  •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7)摘要
    2017年,最高人民法院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智慧財產權審判領域改革,認真履行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嚴格落實司法責任制,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司法保護主導作用,不斷推進智慧財產權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持續提升智慧財產權領域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為建設智慧財產權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做出了積極貢獻。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庭2017年全年共新收各類智慧財產權案件897件。
  • 濟南智慧財產權法庭編發「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審判要素表+要素式判決...
    發布:濟南中院新聞中心來源:濟南智慧財產權法庭為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精神以及省法院要素式審判方式指引規定要求,進一步提升著作權侵權糾紛案件審判質效,更加合理分配司法審判資源,濟南智慧財產權法庭依照《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程序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工作實施方案
  • 最高法發布一份年度報告,總結知產案件67個法律適用問題,值得收藏!
    最高人民法院2019年審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的基本特點是:新收案件數量上漲了146%,二審案件佔比從1.5%上漲至44.1%、專利案件佔比從43.8%上漲至50.2%;專利民事案件中權利要求解釋仍是焦點和難點,功能性特徵的認定標準進一步明確,加大專利司法保護力度的導向更加突出;專利行政案件中創造性判斷是核心問題,創造性判斷標準進一步細化,司法對行政的監督職能進一步強化;商標民事案件中對涉外定牌加工相關法律問題的研究不斷深入
  • ...宣傳周】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
    最高人民法院辦公廳2020年4月7日2019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一、瓦萊奧清洗系統公司與廈門盧卡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廈門富可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陳少強侵害發明專利權糾紛案〔最高人民法院(2019)最高法知民終2號民事判決書〕二、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與重慶恆勝鑫泰貿易有限公司
  • 刷臉看動物,到底是否合適必要?「人臉識別第一案」二審庭審正在進行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肖菁 通訊員 鍾法「去動物園看個動物,憑什麼要刷我的臉?」當人臉識別在單位和小區門禁中泛濫使用的境況下,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因不滿杭州野生動物世界採用人臉識別方式入園,而以侵犯隱私權和服務合同違約為由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法庭。
  • 最高人民法院智慧財產權案件年度報告(2016)摘要
    本年度報告從最高人民法院2016年審結的智慧財產權和競爭案件中精選了27件(案件事實和法律問題基本相同的關聯案件計為1件)典型案件,上述案件涵蓋了已經入選2016年中國法院10大智慧財產權案件和50件典型智慧財產權案例的全部案件。我們從中歸納出39個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法律適用問題,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在智慧財產權和競爭領域處理新型、疑難、複雜案件的審理思路和裁判方法,現予公布。
  • 法學園地 ▏民法典重點法條類案裁判規則系列㉒:關於侵害知識...
    原以為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誰料工作發生意外導致傷殘,老張為維護合法權益將原單位訴至法庭,要求賠償損失70餘萬元。近日,丹徒法院辛豐法庭調解了一起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案,被告某汽車部件有限公司一次性賠償原告老張人民幣42萬重點條文《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五條
  • 王闖任山東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此前在最高法工作
    王闖任山東高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此前在最高法工作 澎湃新聞記者 鍾煜豪 張家然 2020-11-27 18:34 來源
  • 兩兄弟被指盜開心果獲無期一案新進展:最高法二巡指令遼寧高院重新...
    2021年1月15日,紅星新聞記者從該案當事人的申訴代理律師陶寬處獲悉,最高法第二巡迴法庭已指令遼寧省高級人民法院審監二庭對此案重新審查。當日,遼寧高院審監二廳法官致電申訴人曹氏兄弟,通知其郵寄申訴材料和案件證據等至遼寧高院。
  • 安法動態丨「模擬法庭」巡演、相鄰糾紛執行、獲評優秀團幹部...
    安法動態丨「模擬法庭」巡演、相鄰糾紛執行、獲評優秀團幹部……一周動態速遞!本次模擬法庭以校園欺凌、人身故意傷害為主題,圍繞青少年合法權益受侵害及青少年違反相關法律法規的不良行為等內容展開,通過生動有趣的普法形式,以案釋法,以案為戒,教育引導廣大青少年學生樹立法治觀念,養成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 現場模擬結束後,刑庭法官高清良現場進行點評指導。
  • 法植物人安樂死案獲終審 此前父母及妻子方為此爭執近11年
    法植物人安樂死案獲終審 此前父母及妻子方為此爭執近11年  Evelyn Zhang • 2019-07-02 15:36:49 來源:前瞻網
  •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第22批指導性案例
    (二)》第八條所稱的功能性特徵。裁判理由最高人民法院認為:一、關於「在所述關閉位置,所述安全搭扣面對所述鎖定元件延伸,用於防止所述鎖定元件的彈性變形,並鎖定所述連接器」的技術特徵是否屬於功能性特徵以及被訴侵權產品是否具備上述特徵的問題第一,關於上述技術特徵是否屬於功能性特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