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很多重大事件的發生,都促進了人類發展進入到一個嶄新的階段,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也因此而節節升高。
比方說大航海時代讓人類徹底了解地球、哥白尼提出「日心說」讓人類對於宇宙有了初步的認識、工業革命讓人類進入快速發展新時代等等,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太空競賽對於人類發展的影響有哪些。
第一次太空競賽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在美國和前蘇聯之間展開的 ,圍繞著以「飛彈」研發為主的太空競賽正式拉開帷幕。
是的,你沒看錯,太空競賽的開端並不是去探測太空,而是去研究核武器。不過,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很快,太空競賽就正式轉向了月球、火星等真正的太空探測領域,一直到1975年7月美國和前蘇聯的航天人員在太空中相遇,這場太空競賽才宣告結束。
在這場太空競賽裡,人類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了第一臺月球探測器和火星探測器、發射了攜帶著地球信息的旅行者1-2號,並且成功完成了人類的首次太空之旅,人類太空人也第一次踏上了地球之外的另一顆星球。
一直到今天,第一次太空競賽對於人類的影響都仍然在持續,而且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的時間,但是當時的很多科技在如今仍然是領先的,畢竟一直到今天,地球上可以發射探測器的國家仍然寥寥無幾,而且仍然只有美國完成了載人登月。
如今,人類進入到21世紀,伴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也開始將目前放到更遠的地方,一方面去尋找浩瀚宇宙中可能會存在的地外文明,另一方面則想要將月球、火星改造成第二地球,於是,很多人都認為,第二次太空競賽也已經拉開了。
新一輪太空競賽已開啟
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的一篇名為《火星生命:為何火星競賽又回來了》的文章,外媒認為,如今新一輪的太空競賽已經開啟,主戰場從月球轉向了火星。
特別是在今年7月份,阿聯、中國、美國陸續成功發射了火星探測器之後,這場太空競賽的第一批參賽隊伍,就都已經集結完畢了。
當然,在外媒看來,這場新的太空競賽,目前主要的參賽選手是中國和美國,因為「天問一號」和「毅力號」的共同任務,都是去火星上尋找生命。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學家通過研究,都相信火星在遠古時期是存在過生命的,而且相信在火星的沉積巖之中,很可能會有火星生物的化石,所以,今年發射的火星車,也都是準備去火星上尋找生命。
阿聯的「希望號」是沒有辦法在火星表面著陸的,自然,它也不可能找到火星生命,所以,進入這輪決賽圈的國家,就只有中國和美國,未來「天問一號」或者是「毅力號」,誰先找到火星生命,自然也就成為了最後的贏家。大家覺得,獲勝方會是誰?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8月11日文章《外媒:為何火星競賽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