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外星生命的目標——棕矮星

2021-01-18 飛碟探索雜誌

《飛碟探索》官方微信平臺

點擊上方藍色飛碟探索關注我


前往就近郵局均可訂閱

郵發代號:54-35



在2013年6月23日,美國航空航天局稱,斯皮策太空望遠鏡可能用於尋找火星大小、支持生命生存的外行星。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說,這部望遠鏡可能用於尋找環繞奇怪的「夭折恆星」——棕矮星——運行的小型巖態外行星。他們認為,這項尋找計劃可能發現支持生命存在的行星。研究人員指出:「我們的項目代表著在描述類地行星大氣特性和研究具備類地條件的可居住行星等領域邁出關鍵一步。」

棕矮星在紅外線中更亮。相對來說,那些我們看得見的棕矮星離地球較近,這使科學家更容易觀測到它們的運動對任何行星產生的影響。天文學家將尋找那些在棕矮星前穿過的小行星,以便尋找生命。

這個項目可能有助於為即將來臨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找到研究目標。這部望遠鏡將用於探測行星大氣層,尋找氧氣蹤跡。研究人員說:「現在還沒有項目可以尋找一顆用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研究的地球大小的行星。」

斯皮策太空望遠鏡2003年8月發射升空,4年前用完冷卻劑。如今作為一項擴展任務的一部分,它正在觀測近地天體等新目標。

人類對外星生命的尋找未曾停息,而《飛碟探索》對未知世界的探索也從未停止,我們一直努力尋找著宇宙與生命的秘密。

2016年,我們繼續前進,請跟隨我們的腳步,在浩瀚的星空中尋覓一個新的世界!


《飛碟探索》2016年訂閱現已開始!

免費看雜誌

動動滑鼠上上網

每期最新雜誌送到家

還有禮品相送!



訂購《飛碟探索》的同時,再選擇《讀者·原創版》《故事作文》《老年博覽》三種刊物中的任意一種,每月只需支付12元快遞費,即可獲得兩種雜誌2016年全年雜誌,共計24本!每月快遞寄送!



《飛碟探索》

2016年雜誌 共12期

+

3種刊物任意一種

2016年雜誌 共12期


全年共24本

只需支付快遞費:每月12元*12個月=144元


全國快遞配送,快捷靠譜


還精美贈禮

讀者品牌首款經典名著古本繪卷

原創筆記書【紅樓畫夢】


(訂閱即發,款式隨機)




如果你訂閱《飛碟探索》+《讀者·原創版》

那麼——你只需付:快遞費 12元/月×12個月=144元

即可得到

《飛碟探索》

定價7元 全年12期 共84元

+

《讀者·原創版》

定價5元 全年12期共60元

+

每月快遞配送

快遞費 共12×12=144元

+

價值38元

讀者品牌首款經典名著古本繪卷

原創筆記書【紅樓畫夢】


實際價值326元立省182元

淘寶網搜索店鋪「文華來風」

或長按二維碼進入淘寶官方訂閱平臺



↓↓↓點擊閱讀原文,便可直達訂閱平臺

相關焦點

  • SETI研究所公布全新「尋找外星智慧生命」計劃
    根據他們的目標,有些集中在遙遠的星系或附近的恆星上,而另一些則是涉及尋找系外行星或在太陽系內尋找天體。 SETI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有一個非常具體的目標,並將其命名為:「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現在,根據SETI研究所與新墨西哥州的甚大天線陣(VLA)天文臺之間的新協議,科學家將掃描整個天空以尋找外星文明的跡象。
  • 美國宇航局招募外星獵手,致力尋找可能存在或孕育外星生命的行星
    美國宇航局正在呼籲世界各地的太空愛好者和外星生物愛好者,來幫助尋找可能存在或孕育外星生命的行星。美國宇航局正在招募業餘的「外星獵手」加入他們的行列,以便成為在整個銀河系尋找外星生命的研究人員。美國宇航局正在進行一場招募活動,可以接受來自世界各地的候選人的申請。
  • 尋找綠色「小矮人」
    的問題比「我們究竟在尋找什麼?」更為緊迫。最簡單的策略是搜索過去發現afikoman的地方。這正是天文學家在尋找外星生命時採用的策略。他們目前的搜索策略主要集中在恆星可居住區域的巖石行星上,與迄今為止發現生命的唯一地方一致:地球。但像地球這樣的地方最有可能找到生命嗎?我最近和我的朋友討論了這個問題,並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答案。
  • 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
    人類對地外智慧生命的尋找或永不止步。人類為何一直在尋找外星生命?地外智慧生命是不是也在尋找我們?千百年來,人類一直在思考世界上存不存在外星人的問題,儘管我們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各有不同,既有用精神,形上學的問題,也涵蓋科學的方法。然而,隨著我們對宇宙有了更深入、更科學地了解,我們尋找外星人的方式也有了更具體的形式。有關外星人的問題早就是科學研究課題,而不僅僅是科幻小說和哲學探索的主題。
  • 為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總是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來尋找?
    有粉絲問觸手君,為什麼科學家尋找外星生命總是按照地球生物的生存條件來尋找外星生命?然道生命存在的形式不能是多種多樣的嗎?是,宇宙如此廣大,其可觀測直徑達到930億光年,幾乎無邊無際,地球在宇宙中連一個細胞,一個分子,一個原子都算不上。
  • 以地球為標準,尋找到外星生命的是否機率更大?
    這無法不讓科學家們相信外星智慧生命的存在,科學的定論是要有實質的證據表明的。因此科學家們必須要找出外星人存在的證據,才能證明外星生命的存在。但要怎麼找,在哪裡找?要用什麼方法去找?我們根本不知道外星生命是以怎樣的方式存在的。
  • 天文學家席捲整個天空,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
    天文學家將首次使用28臺巨型射電望遠鏡在整個天空中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這是對空前文明的前所未有的追捕。該項目是由私人資助的Seti研究所與新墨西哥州的超大型陣列天文臺(世界上最強大的無線電臺之一)之間的合作。
  • 利用太陽實現引力透鏡來尋找外星生命?科學家到底怎麼想的?
    近日,在剛剛舉行的國際宇航大會上,有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瘋狂的想法:利用太陽幫助我們檢測外星生命的存在!這一想法一經提出立即引起了巨大反響,太陽幫助我們尋找外星生命?真的可行嗎?科學家進一步表示,如果人類能夠在太空中進行一些非常精細的操作,我們的太陽也許有一天能夠揭示是否有生命隱藏在一個遙遠的星球上。姑且不論這個壯舉的可行性,單就是它的目標就已經引起人類的重點關注:尋找外星生命,確認潛在的外星生命線索。
  • 科學家在尋找外星生命特徵氣體上存在分歧
    就像美國宇航局(NASA)的天體生物學家林恩·羅斯柴爾德(Lynn Rothschild)所說的那樣,我們能尋找到外星生命嗎?目前,我們發現其他恆星系統上的行星的數量正在迅速增大。在過去的十年中,已經發現了成千上萬的系外行星,或圍繞太陽以外的恆星運行的行星。
  • 前所未有,霍金警告並不管用,天文學家開始在太空中尋找外星生命
    天文學家將首次用28個巨型射電望遠鏡掃視整個太空,以此來尋找外星生命的跡象,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外星文明探索——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arch for extraterrestrial intelligence,簡稱SETI)。
  • 用望遠鏡尋找外星生命?不,還得用上顯微鏡
    人們對於外星生命的好奇心從未減弱。在各種各樣的外星人電影中,人們更是充分發揮想像,展現出千奇百怪、精彩紛呈的外星生命場景。同樣的,在科學界,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步伐也從未停止。2005年上映的科幻紀錄片《異形星球》中,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和英國生物學界的科學家們,通過計算機模擬出了兩個可能在銀河系中存在的外星天體,並派出探測器進行外星生命的尋找。探測器在登陸外星天體後的第一個任務也是尋找微生物。
  • 人類在尋找外星生命時,發現最恐怖的事情是什麼?
    在探索外星生命的道路上,科學家們的新發現不斷改變我們的觀念,讓我們重新思考外星生命可能存在的場所,我們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而好萊塢科幻電影的想像可謂天馬行空,而外星生命卻可能更加奇怪,生命可能出人意料地就近在眼前,也許就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 人類為什麼還沒有尋找到外星生命與文明?
    科技發展至今,我們一直在以自己的思維與認知去尋找外星生命。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都需要水、陽光、氧氣等條件才能生存下去。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外星生物很有可能和我們不一樣,它們生存不一定也需要水或氧氣。或許它們在超大的大氣壓下才能生存,而地球的大氣壓對它們來說就太低了……這些都是有可能的。生活在地球上的生命都是碳基生命,在宇宙的其他地方可能有適合其他生命生存的地方。目前為止,我們誰也沒有親眼見過外星生命長什麼模樣。
  • 人類為何執著於尋找外星文明?或能提升科技,解開生命起源之謎
    真的太多了,多到人類開始相信,人類絕不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智慧生命。所以科學家制定了「奧茲瑪計劃」,美國天體物理學家德雷克是奧茲瑪計劃的主要推動者,他還是德雷克公式的提出者。奧茲瑪計劃以找到地外文明為最終目標,計劃一出臺,科學界便展開了一場激烈的大辯論,部分科學家覺得沒必要尋找外星人,普通大眾抱有這種想法的也不在少數。
  • 美國啟動系外行星勘測項目,尋找外星生命
    ,可是,外星生命們又都在哪裡呢?因為地球作為一顆處於恆星宜居帶中的行星,孕育著生命,所以,科學家們尋找外星生命的首要目標,也都放在與地球相似的系外行星身上。不過,因為行星本身不發光,無法直接觀測到,所以,科學家們只能藉助恆星,來尋找處於它周圍軌道上的行星,雖然目前一些恆星周圍我們只發現了1-2顆行星,但是真實數量或遠比我們想像得多。
  • 木星衛星有外星生命?NASA將於2025年赴木衛二尋找外星生命
    近日,據外媒報導,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將於下月在南極的冰層下測試一款漫遊機器人,以期將其用於2025年執行在木星衛星上尋找外星生命的任務。據報導,澳大利亞的南極部門在此前的一份聲明中說,這款1米長的機器人能夠在水中運行,裝有獨立的輪子,可以在冰層下移動。
  • 人類正在努力尋找外星生命,有望在20年之後找到
    關於生命的起源,無論是各類神話傳說還是各種科學理論,生命的起源仍存在著很多臆測和假說,這也是現代自然科學界正努力解決的一項重大問題。簡單來說就是,生命或許是天體演化的必然結果,每一顆星球上都有可能孕育著生命。
  • 為什麼人類急於發現外星生命?
    「急於」顯然是有些誇大了,目前人類在搜尋外星生命這方面的投入其實還很少,沒什麼迫切的理由使得人類著急找到外星生命。不過,人類對於外星生命總是充滿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天文學家首次在其他恆星周圍發現了行星,這讓人們更加相信地球在宇宙中可能不是那麼特殊,那些系外行星上也有可能存在生命。早在1960年,德雷克公式的提出者、康奈爾大學的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啟動了奧茲瑪計劃,成為人類尋找外星智慧生命的開端。
  • 人類尋找外星生命的腳步一直沒有停止,還要多久?美國NASA:快了
    宇宙那麼大,那麼的無邊無際,生命是否只有在地球上存在著?顯然,並不是。儘管目前以人類的技術和能力還未曾真正發現外星生命的軌跡,但這並不代表著外星生命不存在。地球生命的誕生,無外乎有氧氣和水這等其他基礎條件的支撐。地球這顆行星在太陽系剛剛好的位置造成了地球液態水和獨特大氣的存在。
  • 專家稱「金星凌日」原理可用於尋找外星生命
    面對金星凌日這一百年難遇的天象,科學家們也是倍加重視,但是他們還有項更大膽的計劃,利用「金星凌日」的原理——「行星凌星」,尋找外星生命。  據推算,21世紀最值得期待的天文現象「金星凌日」應該在今天如約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