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心公益與教育 為鄉村發展貢獻微薄之力 記福建泉州德化三班第二...

2020-12-04 海峽網

  陳國濱,現任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縣三班鎮第二中心小學副校長,也是德化縣蘭花草志願服務隊最具有影響力的一名志願者。從學校畢業到至今,陳國濱一直走在公益與教育事業的路上,志在給德化縣鄉民更好的生活,心甘情願的成為德化縣公益之路上的一盞燈火,引領著更多人加入公益大家庭,為社會、為基層發展貢獻出一份力量。

陳國濱老師獲得德化縣教育系統頒發的愛崗敬業及熱心公益的評語

  一、漫長志願者生涯,為公益發展獻出一份心力

  在加入志願服務團隊之前,陳國濱是一位人民教師,教師生涯的經驗讓他對偏遠貧困山區學生求學的情況有了深入的了解,同時也讓他反省:自己能夠為山村裡的孩子做些什麼?作為一名老師,他深深地認識到缺少教育資源、基礎設施落後、社會觀念陳舊等都是阻擋德化縣向前發展的阻力。因此,他一方面在教育方式上不斷創新,致力於用自己的新思想、新理念培養出一代代新人才;另一方面,也將目光逐漸轉向了公益領域。

陳老師與專家在給學生授課演講

  在2012年德化縣蘭花草志願服務隊引入到縣城時,陳國濱選擇了成為其中一員,從那時起,他便一直奔波在團隊的志願服務公益之路上。8年時間以來,陳國濱默默幫扶偏遠鄉村貧困家庭、資助貧困學生,聯繫社會團隊進行書籍、衣物捐贈,組織團隊看慰孤寡老人,為一線工作人員送溫暖,開展各類志願者活動等等。但不管幫助了多少人付出多少努力,對於這些陳國濱從不大聲宣揚,他表示只是想為公益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就這樣,即便不是志願者團隊領隊,陳國濱也成為了團隊中最有影響力的人。

陳國濱老師帶小孩參加公益慰問活動

  二、向上向善,成為公益路上的一束光

  在這樣長期的堅持下,陳國濱的妻子也成為了他的支持者,後來夫婦二人更是帶上孩子一起加入到公益行動之中,以身作則的帶領身邊所有人加入到公益中來。

陳國濱老師和家人一起下鄉公益活動

  工作業餘之外,只要一有空,陳國濱夫婦一家就會一起出門做公益,幾年時間下來幾乎是跑遍了德化縣周邊所有的村落,過程中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志願者們,也因此影響和感召了更多人參與到基層志願服務中。不少志願者表示,他們都是受陳國濱夫婦影響從而加入了公益這個大家庭。

陳國濱家人和執法部門下鄉法律宣傳公益活動

  可以說,對於家庭,陳國濱夫婦真正做到了理想上志同道合,生活上和和美美;對於孩子,他們則樹立了「不求回報,無私奉獻」 精神榜樣;對於學生,他們又成為了兢兢業業、認真負責的人民教師。

陳國濱老師和眾多刻紙業餘愛好者一起豐富社區生活

  對於此,陳國濱夫婦還是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德化縣這麼大,我們做的只不過是微不足道的一點。公益這條路上,我們結識了許多夥伴,這也給了我們信心,未來我們會一直繼續堅持把公益事業做下去。」 (周晉泰報導)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

相關焦點

  • 2021福建泉州德化福建春谷研學旅行有限公司招聘5人公告
    2021福建泉州德化福建春谷研學旅行有限公司招聘5人公告 福建中公整理了2021福建國企招聘信息,提供2021福建國企招聘公告匯總,包括福建國企考試公告、報名時間、報名入口、職位表、筆試科目、筆試面試信息等。
  • 德化:打造城鄉美景 共建幸福家園
    在縣委、縣政府的帶動下,全縣人民上下一心,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推動城鄉建設往深裡走,在城區加快推進片區改造、抓好基礎設施補短板,把縣城打造為宜居宜業宜遊的現代化城市,同時,在農村全面推廣「一清二整三美化」等,推行農村關愛模式,把鄉村建設成清新自然和諧的「綠野仙蹤」。剛剛,德化摘得「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便是對德化城鄉建設的充分肯定。
  • 福建德化首座火車站緊張施工,鋪軌工程全面展開,結束百年沒有鐵路...
    歡迎關注戶外探索旅遊號:芒果看天下之為夢出發,和我一起探索福建。 福建泉州德化火車站外圍 主體部分 今天我們將要前往的地方非常的特殊,它就是我的家鄉:福建泉州德化
  • 三條公路建成出行更便捷 德化一批重點項目集中開竣工
    城建、文旅、教育、交通等社會民生等領域。建成後小學設置36個班,可容納學生1800人;幼兒園設置12個班,可容納幼兒420人,總投資11861萬元。該項目的建成投用有效解決了周邊居民及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入學難題,緩解城區就學壓力,助力德化縣區域教育均衡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就近入學」的迫切願望,提升公共服務供給能力和共享水平。
  • 助力晉江市中小學教育發展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黨的十九大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戰略高度,作出了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部署。陳章輝福信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屠耀華在捐贈籤約儀式上表達了對晉江市龍湖鎮教育事業發展的美好祝願,並說道:「支持教育發展,一直以來都是大唐地產踐行社會責任、投身慈善事業的重點領域,也是陳章輝福信慈善基金會重點業務方向。
  • 他是咱厝人熱心的「歷史...
    多年來,郭清海一直熱心於傳播「抗倭衛鄉」故事,自掏腰包20多萬元用於收集資料、拍攝紀錄片、支持「祭十班」習俗活動開展等,同時身體力行踐行抗倭衛鄉的愛國愛鄉精神,組織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捐資助學等公益捐款超過10萬元,每年春節期間他還自行慰問社區困難殘疾人。
  • 八閩|泉州德化將建機場!目前正在開展招商工作
    在福建泉州又一區域將建機場!  目前正在開展招商工作  近日,有網友在泉州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官網上反映「德化的交通建設存在明顯短板。為了適應德化的快速發展旅遊業,為了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議德化規劃建設一個通用機場。」
  • 好未來為世界貢獻教育公益中國經驗
    回顧艱苦卓絕的脫貧攻堅進程,科技教育企業作為社會力量發揮了重要作用。好未來集團身為其中一員,積極發揮在線教育優勢,努力彌補欠發達地區教育資源稀缺現狀,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為世界貢獻了教育公益的中國經驗。12月22日,在教育部舉行的第六場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表示,好未來集團等機構通過與教科文組織合作,為我國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做出了貢獻,產生了良好的國際反響。這可謂是對好未來教育公益事業國際影響的一個精準總結。事實上,在此之前,好未來的教育公益實踐已經得到國際認可。
  • 特殊時期,他們一次次溫暖了泉州!
    柯淵旋1962年, 柯淵旋迴到泉州,參與組建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的耳鼻喉科。他說,當時泉州這邊的醫療條件很落後,自己在武漢協和醫院的領導和老師們,還很關心他,讓他可以回去武漢工作。為了泉州醫療事業的發展,柯老選擇了留在泉州。「後來回了武漢協和兩次,真的就跟回娘家一樣,醫院招待得很熱情。」新型冠裝病毒感染的肺炎病情爆發以來,老人一直掛念著武漢的情形。
  • 卓越教育護燭公益第六年!示範課教研受鄉村教師孩子喜愛
    不忘初心,公益向前。2020年12月29日-30日,由廣東省青少年基金會與卓越教育聯手承辦的護燭公益項目·關愛鄉村教師行動,特邀卓越教育語文、數學、英語三個學科的授課名師和教研專家,分別來到派潭鎮中心小學、第二小學開展送教活動,將優質示範課堂帶到鄉村學校,幫助鄉村教師解決期末課程教研問題。
  • 卡米洛鋼琴:致力於為教育公益事業做貢獻
    近日,由湖南省衡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主辦,衡陽市音協合唱專業委員會、德國卡米洛鋼琴集團協辦2018年衡陽市中小學音樂教育合唱指揮培訓班盛大舉行。此次合唱培訓活動以「和諧合唱 文明校園」為主題,與會人員達到700人以上。
  • 「以海為伴,以石為伍」——記福建新宏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國平
    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高級)技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經濟師,福建省惠安新宏石材有限公司/福建新宏建設工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福建省第九屆人大代表,福建省新長徵突擊手,泉州市民營企業三十六大創業元勳之一,惠安縣慈善事業突出貢獻獎獲得者,惠安縣第十四、十五、十六屆人大代表,中國石材協會石雕石刻行業工作先進個人。「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道盡他早年生活的辛酸。
  • 中秋假期 泉州多個博物館和景區推出豐富多彩的活動
    同時,為答謝長期以來支持海交館工作的熱心志願者們,海交館將邀請志願者們齊聚一堂手繪團扇,用淺畫勾描一柄形似明月,寓意團圓的團扇,為節日增添一絲趣味,情暖志願者之家。  小長假最後一日,泉州師範學院應用科技學院(航海學院)的學生們,將在海交館教授市民朋友編制水手結。水手結是古代水手們智慧的結晶,水手結的穩固甚至達到「繩斷,結不開」的程度,快來體驗海員們的航海技能吧。
  •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僑親創辦 反哺僑鄉 12日,福建泉州黎明職業大學黨委書記林其天向中新網記者表示,「辦在僑鄉、僑親熱心辦學、始終為僑鄉社會發展服務」已成為黎大鮮明的特色。  當天,2013年黎明職業大學開學典禮在此間舉行,來自各地的近3200名新生走進了這所即將陪伴他們三年時光的校園。新生們發現:這所由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熱心辦起的學校裡,每一棟建築的名字都與捐贈者有關,並永久鐫刻在樓體上。
  • 福建多地下雪!泉州會下嗎?氣象局這樣說
    新聞廣角綜合泉州氣象、福建共青團、閩南網、福州氣象等報導 新一波寒潮來襲 福建多地下雪啦! 德化迎來2021年首場霧凇!
  • 53歲李志金身殘志堅三度創業 帶動鄉鄰就業熱心公益事業
    53歲李志金身殘志堅三度創業 帶動鄉鄰就業熱心公益事業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2015年10月16日06:51 「中國夢—夢想進行時」系列報導二:53歲李志金身殘志堅三度創業 帶動鄉鄰就業熱心公益事業 人民網樟樹10月16日電(時雨)車間裡,生產線上的工人各司其職、忙而不亂;車間外,一輛輛小貨車依次排隊,準備將服裝成品裝載起運……10月15日,走進江西樟樹市百華服飾發展有限公司
  • 橋梁史話:一座福建泉州的石橋,卻起名洛陽橋,背後有移民的血淚
    茅以升稱讚其為「福建橋梁中的狀元」,與趙州橋、盧溝橋、潮州廣濟橋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名橋」。洛陽橋應該在河南洛陽,那麼此橋為何取名「洛陽橋」呢?據有關資料記載,很早之前,泉州一帶居住著越族人。唐朝初年,社會動蕩不安,戰爭時常發生,不少中原人南遷。河南、河水和洛水一帶的人多遷到泉州及閩南一帶,這些南遷的人民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技術和經驗,引導當地人們發展生產。
  • 中央電視臺《美麗中國鄉村行》走進德化專題完成
    中央電視臺《美麗中國鄉村行》走進德化專題完成時間: 2013-07-02責任編輯: 古劍 中國網  中國網7月2日訊 近日,CCTV-7《美麗中國鄉村行走進德化》專題片在德化完成錄製。攝製組一行在「美麗鄉村推介員」的陪同下先後深入月記窯、陶瓷博物館、岱仙瀑布景區、雲龍谷景區等進行拍攝,外景主持人以遊客身份體驗地方風土人情,一路感受德化的美麗鄉村。德化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秀美的生態風光、獨特的民俗風情及特色美食,給《美麗中國鄉村行》攝製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該期節目將於近期在中央電視臺七套晚間時段播出。
  • 泉州「刺桐花」志願者協會
    成立四年多來,該協會走進20多所學校、30多個社區及單位,承辦大型心理活動32場,公益講座200多場,心理諮詢5000人次以上,受益居民達5萬多人次,以自己專業為社會貢獻愛心。如今,該隊伍已成為本市富有盛譽的專業特色服務隊,擁有核心成員15名,隊員8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