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是中國自行研製大飛機必須克服的最大難題,近年來中國為提高本國航空發動機技術水平做出極大努力,去年內蒙古一家企業成功製造出高溫粉末合金渦輪盤,為中國自行研製先進噴氣式發動機核心機打開大門。據《無錫日報》4月11日報導,世界航空發動機巨頭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公司與中國一家企業籤署了長達十年的合約,向中國訂購高溫低壓渦輪盤鍛件,這意味著中國距自行研製先進民用大型航空發動機的目標又前進了一大步。
英國羅·羅公司航空發動機低壓風扇
近日,在德國柏林,無錫透平葉片公司順利中標英國羅爾斯·羅伊斯發動機公司的高溫合金低壓渦輪盤鍛件項目,獲得了一紙長達十年的合約。這一鍛件是飛機發動機上重要等級排名第一的部件,無錫透平葉片也成為國內第一家獲得國際巨頭航空發動機高溫部件訂單的企業。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是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廠家之一,在世界上享有盛譽。據悉,參加該次柏林招標的企業大多是與羅爾斯·羅伊斯公司合作多年的供應商,透平葉片是「競技場」上唯一的新面孔。世界三大航空發動機巨頭:美國GE、英國羅爾斯·羅伊斯和加拿大普惠,在此之前從來都沒有在中國或者亞洲採購高溫合金轉動件的歷史。
羅·羅公司的航空發動機是英國最引為自豪的工業產品,它的一個風扇樣品被安放在倫敦大本鐘腳下
無錫透平葉片是一家成立於1979年的國有大企業。該公司是我國蒸汽透平機(蒸汽渦輪機)的重要生產廠商,主營電站葉片和航空鍛件的工藝開發和製造,是能源和航空領域國內領先、全球知名的高端動力部件供應商。在電站大型渦輪葉片國內市場上的綜合佔有率達80%以上,具備百萬等級超超臨界汽輪機、百萬核電機組大葉片的工藝開發及製造能力。從2008年開始,這家企業開始積極研發高端航空發動機風扇葉片,使之能夠替代國外產品。目前其新葉片生產基地已於2011年6月全面投產,年產值已實現10億元。2012年,該公司宣布在這一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來,透平葉片在戰略轉型中進軍航空領域,配備了航空結構件鍛造的世界頂級裝備,在新材料試驗、新工藝研究 上進行了大量積累。」公司有關負責人透露,目前透平葉片已成功開發出多個國產航空部件,去年,在為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遞交第一個實質性產品發動機葉片的過程中,三個特種工藝通過了最高標準的國際第三方認證。
代表透平葉片出擊柏林的是年僅34歲的總經理助理王金呂,小夥子雖然做足了準備,但國際巨頭的嚴謹細緻還是讓他感覺「如履薄冰」。每個競標單位一個房間,上午談一輪、下午談一輪,涉及的問題包括價格、成本、原材料、工藝多個方面。柏林的白天正是無錫的晚上,在透平葉片總部,公司後援團隊也絲毫不敢怠慢,用王金呂的話說,真有點像「虎口奪食」,稍有不慎就會和國際大訂單失之交臂。
英國羅·羅公司生產的發動機壓氣機盤
歷時三天半、一共七輪的招標結束後,透平葉片最終獲得了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關鍵部件的十年期合同。羅爾斯·羅伊斯公司還表示,只要在交貨和質量上沒有問題,將會繼續增加份額。另據了解,此次全球僅有兩家公司中標。
2012年,無錫透平公司宣布在航空發動機葉片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總投資20億元的百萬等級核電特大葉片製造基地及航空鍛件項目,已完成世界頂級裝備3.55萬噸離合器式螺旋壓力機的安裝調試。由於國外公司明確禁止向中國轉讓航空發動機風扇葉片、高溫葉片等高端製造技術,因此中國必須立足自主研發。
無錫透平葉片公司生產的重型燃氣輪機部件
據了解,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製造能力和水平也體現了一個國家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國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因此,航空發動機製造也是高度壟斷的高科技尖端技術,國外公司對相關核心技術進行了嚴密封鎖。
多年來,中國高度重視航空發動機研發、生產,已繼美、英、俄、法之後,成為世界上第5個能夠自主研製航空發動機的國家,但是與西方航空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很大距離。
無錫透平葉片公司產品宣傳冊封面(該公司名稱英文縮寫:WTB)
擴展閱讀:
無錫透平葉片公司發展史
1979年 在無錫動力機廠葉片車間的基礎上組建成立無錫葉片廠。
1988年 初步建成國內大葉片製造中心,30萬千瓦常規發電機組大葉片全面實現國產化。
1994年 引進全球第三大噸位壓力機(MAX:18000噸),工廠鍛造能力得到極大提升。
國產航空發動機風扇葉片樣品
1995年 劃歸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 ◎ 2004年 葉片年出產總量超過16萬片,大葉片產量進入全球前三位。
2005年 改制成立無錫透平葉片有限公司,作為核心企業組建成立上海集優機械股份公司。
2006年 上海集優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
2008年 籤約投資引進全球領先噸位螺旋壓力機(最大壓力:35500噸),聚焦國家戰略,實施戰略擴建,推進以能源動力(核電、燃機)及航空航天船舶動力部件為主業的戰略轉型。進入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建設世界級工廠(8+1)重點規劃發展企業之列。
2009年 「國家大型渦輪葉片研發和檢測中心」建設項目獲得批准立項,並作為我國首批建設的16個國家能源研發(實驗)中心項目之一在京授牌。建立江蘇省企業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後科研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