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bbledigook是怎樣煉成的

2020-12-06 鳳凰網讀書

劉紹銘

Gobbledigook,陸谷孫的《英漢大辭典》解作:「浮誇、冗長而費解的語言(或文字),官樣文章(如以『Please cause an investigation to be undertaken with a view to ascertaining the truth』代『Please find out』),擬火雞叫聲(?),系美國會議員Maury Maverick(1895-1954)所創。」

喬志高(高克毅)先生多年前以《高不低咯克》為題的文章,就是從模擬火雞的叫聲「gobbledigook, gobbledygook」得來。文內列舉多個例子說明「高不低咯克」式的文體,是「謀殺英文」的頭號兇手。最叫人意想不到的是,gobbledigook書寫之流行,竟然跟《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的關係密不可分。這裡說的帕金森,跟在1817年發現神經機能障礙的英國外科醫生James Parkinson(1755-1824)並無關係。《定律》的作者C. Northcote Parkinson(1909-1993)也是英國人,曾任新加坡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代表作Parkinson's Law(1955)最先發表於The Economist,提綱挈領的一句話是:「Work expands so as to fill the time available for its completion」,工作量會適應時限而自我膨脹。用喬老的話說,「工作有伸縮性——同樣的一份工作,時間少也做得完,時間多則工作漲,結果在增多的時間內也不過剛好做完。」

《定律》假設一例證。一位老太太要給侄女寫一張明信片,前後可能要花上一整天的時間。找明信片,一個小時。找眼鏡,一個小時。找出侄女的地址,半小時。執筆書寫,一小時十五分,最後還要用二十分鐘作決定:究竟要不要帶雨傘出門呢?郵筒就隔一條街。這種工作,若由一個大忙人來做,頂多花三分鐘。

就機關部門的運作情形而言,人手的增加並不一定是因應工作量的需要而作出的決定。人手多了,並沒有職員因此閒著沒事做,或者大家可以早點下班。《定律》告訴我們,「the number of officials and the quantity of the work to be done are not related to each other at all」,工作人員多少與工作量多少並無直接關係。這怎樣解釋呢?喬先生製作的圖表,應有幫助。

A/ \

C D

/ \ / \

E F G H

A君是某機構的主管,老是覺得自己工作「過勞」。過勞的原因,可能因為精力衰退,反正這是中年人的徵象。姑勿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就他目前情形來看,可行的辦法有三:(一)辭職;(二)請一位叫B的同級同事分勞;(三)增聘C和D兩位下屬幫忙。

不用猜測,A君最後選的,一定是第三條路。辭職不幹,損失退休金。請官位同等的B幫忙,怕的是自己的上司W君終於退休時,平添一個「力爭上遊」的B做對手。增聘C和D兩位下屬的情形就不同了。把工作分成兩部分讓他們分別負責,而自己是唯一懂得他們工作性質的人。再說,部門的人手越多,自己越有氣派。

A要減輕自己負擔,不能光請C或D來幫忙。理由是如果單是C來分擔他工作,就等於請他跟自己平起平坐。這不正是「引狼入室」麼?當初沒有考慮請B幫忙,還不是為了同樣的理由?下屬必須成雙成對,方便互相制衡。

不久C也抱怨工作過勞。A的解決辦法也簡單:派兩名副手去做他的助理。D的地位跟C對等,為了不顯得厚此薄彼,避免磨擦,理應給D同等待遇。如此一來,機關平添了E、F、G、H四位「幫辦」。現在七個人一起做以前一個人的工作。《定律》中第二環節講過的情形馬上出現。衙門中七位大小官員都忙著給自己和對方創造工作,A更因此顯得比以前更忙。我們不妨趁機窺探一下,「gobbledygook」是怎樣煉成的。

上頭一份文件下來,需要七位師爺過目。E看後決定這應該是F的分內事。F因此擬了一份回信草稿,交給上司C披閱。C在草稿上一一「斧正」後再拿去徵詢官銜對等的D的意見。D轉手指派G負責處理。不巧G因事要請假,把檔案交給H接手。H據此寫了一份備忘錄,說出自己的意見,交直系上司D批示。D籤過名後交還給C。C認真參考了各人的意見,在原稿的文字上一一作了增刪後才呈頂頭上司A。

文件送到A臺上時,A正忙得透不過氣來。現在已知道,明年W退休,自己已內定是接班人。那麼自己現在的位子呢,C與D之間應由那一位來接任?G請事假,他不能不籤準,但其實為了健康理由,該請病假的是H才對。他近來面色有點蒼白,看來不單是因為家裡出了問題。F呢,一直吵著要加薪。E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最近要求外調到別的單位。對了,A君還聽到小道消息,D跟一個有夫之婦的女書記「有染」。也叫A煩心的是,G和F現在見面也不打招呼了,誰也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本來,作為主管的A,看到C交上來的修正本,在上面籤個名確認不就成了?可不是嗎,這幾個寶貝給他和他們自己製造出來的問題,已經夠煩了,何必再為一份公文的用詞傷腦筋。但A是個非常有責任心的人。他把各版本的文稿小心看了一遍,把C和H加上那些畫蛇添足的字句刪除,冗詞贅語消失後的稿子竟然跟F所擬的原稿最為接近。說實在的,F雖然常常鬧脾氣,但也最有才氣。A看來看去,覺得下屬交來的這份文件,文字沙石實在太多。他責無旁貸,只好自己動手一一改正(「none of these young men can write grammatically!」)要是這份文件當初由A自己草擬,大概也不比眼前的集體創作失色吧?

Parkinson's Law的文字極盡譏諷之能事。這一環節結尾時,我們看到太陽快下山了,A手上的工作還未完。掌燈時分,他終於從辦公室走出來,低著頭,兩肩下垂,嘴角掛著一絲難明所以的笑意。大概他認識到,超時工作和早生華髮,是取得成功必付的代價吧。Parkinson教授沒有在《定律》中給我們一些官僚集體創作如何「謀殺英文」的實例。本文開頭時引了陸谷孫辭典的一個例子。我們以此跟進吧。先假定「Please cause an investigation to be undertaken with a view to ascertaining the truth」原來是《定律》中工作小組C君手筆,文件到常「鬧脾氣」,但最有「才氣」的F手上,他看後皺著眉頭把句子改為「Please conduct an investigation to find out the truth」,減了五個字,但意思不是一樣?修訂稿最後到了A那裡。A覺得F改得中規中矩,但還可以再「瘦身」,於是拿起硃砂筆一揮,留下三個字:「Please find out」。

從以上的文字相貌看來,C說話和書寫都有「避輕就重」、轉彎抹角、裝腔作勢的習慣。擺著口語「find out」不用,偏說「ascertain」。F實話實說,本可把C的草稿改得更精簡,但C終歸頭頂上司,應該給他留點面子。A拍板定案的三個字,就等於在文件上劃上「bottom line」,「底線」。他有權力排眾議,因為他是主管。如果他是工作小組第三線的小嘍囉,他敢?由此可見權力與書寫的密切心理關係。

喬志高在《高不低咯克》一文提供了好幾個gobbledigook文體的例子,長短都有。其中一條與中國有關,堪作「Gobbledigook」之範例。話說美國「老羅斯福」(Theodore Roosewalt,1859-1919)總統一次要接見清廷派來的大使呈遞國書。國務院幕僚給他草擬的答謝詞,其中有一句總統先生初看時以為自己眼花,除下眼鏡擦拭鏡片後再看,真的沒看錯呢:「I accept it with quite exceptional sentiments as a message of special friendship, I receive it with the more profound sentiments in that you bring it now no less from the emperor.」

Teddy脾氣不好,看完稿子後咆哮道:「什麼叫『quite exceptional sentiments?』這笨蛋連普通英文都不會寫?」

喬老說要用中文來表現西洋「等因奉此」和外國語文的「之乎者也」絕非易事,普通的翻譯技巧不敷應用。喬先生因此沒有把連Teddy也看不懂的句子譯出來。我也不敢造次。看來Teddy總統幕府的運作,也一樣受到Parkinson《定律》所支配。這答謝詞應該怎麼改?Teddy大可實話直說:「Thanks for your expression of friendship. Have a good day!」看來也實在沒有什麼不對。不過只有他老人家才有這種權力拍板。

相關焦點

  •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長篇小說,於1933年寫成。作品的主要成就是塑造了保爾·柯察金這一藝術典型。我今天想說明的既是真正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也想說明廣義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由於整個地球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我們能利用的物質主要來自於地殼。
  • 探訪丹東阿里郎 「雞血培訓」是怎樣煉成的
    探訪丹東阿里郎 「雞血培訓」是怎樣煉成的 (5/6) "← →"翻頁
  •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一) 後傾角的玄機
    操控是怎樣煉成的操控是怎樣煉成的如果以上比較晦澀難懂的術語還無法讓你明白其中的奧妙,那麼我只能拿出殺手鐧:無助力、1:1轉向、全敞篷的自行車和摩託車來舉例了。操控是怎樣煉成的操控是怎樣煉成的總結:實際上由於轉向助力尤其是電動助力轉向日漸多見的原因,轉向後傾角對於轉向力度和高速穩定性的差異表現貢獻已經日漸減弱,而對於轉向回饋依然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同車型在這方面的設計取向有所不同,消費者也完全可以依照自己的駕駛習慣選擇合適自己的車型。
  • 2019年中考語文備考名著考點-《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主要內容     1、故事梗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品以作者自己的經歷為基礎,通過描述主人公保爾"柯察金從一個普通工人子弟成長為無產階級革命英雄的過程,展示了俄國從第一次世界大戰起,經過十月革命,國內戰爭到經濟恢復時期的廣闊畫面。
  • 2020年中考語文基礎知識:名著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第一部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導讀     一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蘇聯著名的布爾什維克作家,自他的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問世以來,他就同書中的保爾.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萬千萬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 冥河:暗影大師視頻攻略 論刺客是怎樣煉成的(4)
    冥河:暗影大師視頻攻略 論刺客是怎樣煉成的(4) 發布時間:2014/10/09 14:50:00
  • 邢鋼積極參與全民科普 講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邢鋼積極參與全民科普 講述「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2020-11-30 09:28:00   作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
  • 【大洋科考40天】⑩:海底「黑煙囪」是怎樣煉成的
    【「黑煙囪」是怎樣煉成的】此番「向陽紅10」船遠渡重洋,其實主要是為了探尋20世紀最激動人心的科學發現之一這種類似「煙囪」的熱液硫化物究竟是怎樣煉成的?成因是這樣子滴:海水從地殼裂隙滲入地下遭遇熾熱的熔巖成為熱液,將周圍巖層中的金、銀、銅、鋅、鉛等金屬溶入其中後從地下噴出,被攜帶出來的金屬經化學反應形成硫化物,這時再遇冰冷海水凝固沉積到附近的海底,最後不斷堆積成「煙囪」。你知道嗎,據說在「煙囪」的周圍,生活著許多耐高溫、耐高壓、不怕劇毒、無需氧氣的生物群落。
  • 世界科幻「三巨頭」,是怎樣煉成的?
    自小對科幻的追求、紮實的科學基礎,以及親身的經歷,造就了他們,讓我們不妨看看這三位巨頭是如何煉成的?不僅僅是科幻家,也是科學家、未來學家!阿西莫夫一生著書近500本,《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曾獲7次雨果獎、3次星雲獎,為後續眾多的太空系列小說、電影鋪平了道路。
  • 「墨子號」是怎樣煉成的
    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成功發射「墨子號」是怎樣煉成的神器「墨子號」是怎樣煉成的?請看《經濟日報》記者從「墨子號」飛升的地方——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回的報導。科學家的夢想:把量子實驗室搬上太空說起中國的量子通信,有一個必須提到的名字——潘建偉。
  • GSAA「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工學院專場
    GSAA「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第二場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專場來啦!!!「研究生是怎樣煉成的」系列講座 香港科技大學工學院專場大咖與你在線聊
  • 最貴的手機是怎樣煉成的?走進 Vertu(多圖)
  • 記者是怎樣煉成的
    >記者是怎樣煉成的(2014年12月11日,於北京東交民巷小學)  王謹同學們:下午好。中國青少年作家網讓我講講「記者是怎麼煉成的」。這個題目很大,談起來內容很多。成為一名記者,在上世紀90 年代前,或是組織調動,或是大學分配;之後,是全國考錄招聘。進了報社後,就靠自己努力實踐自己所學的新聞理論,多採訪多寫了。北京東交民巷小學始建於1955年,原是市委、市政府子弟學校。由彭真委員長親筆為學校題寫了「勤奮禮貌團結活潑」的校訓。
  • 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爐煉鐵
    鐵到底是怎樣煉成的?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工業冶鐵的實驗過程。
  • 影史上的今天0210,勝地,日落之前,搖滾樂隊是怎樣煉成的
    豆瓣評分:8.8032010年2月10日,英國BBC製作了紀錄片《搖滾樂隊是怎樣煉成的》,片中對於搖滾樂隊的知識進行了普及,講述了各個成員在樂隊中扮演的角色
  • 作業幫直播課|揭秘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11月9日,作業幫邀請了直播課學員-2020年河北省文科狀元石華飛,為廣大學子分享「全省第一是怎樣煉成的」。
  • 85萬年銷量是怎樣煉成的?東風Honda多維發力守正出奇
    85萬年銷量是怎樣煉成的?·············原標題:《85萬年銷量是怎樣煉成的?
  • 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來看這些高度自律作息時間表!
    原標題:學霸是怎樣煉成的?來看這些高度自律作息時間表! 盼星星盼月亮,總算盼到放假了!此時的你是拖著行李箱行走在回家路上呢,還是早就窩在溫馨的家中,享受假期的歡愉呢?
  • 各種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福州「00後」來告訴你
    福建省第三十八屆愛鳥周到來,近百名小達人交作業,彩色手繪、觀鳥地圖、候鳥日記是這樣煉成的N海都記者 陳江燕 石磊磊 文/圖「入春解作千般語,拂曙能先百鳥啼。」今天的《談天說地》欄目,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看似複雜而精密的「自然觀鳥筆記」,是怎樣煉成的。▲徐逸淳正在觀鳥舉著望遠鏡 和身邊鳥兒做朋友「我最喜歡做的事,就是舉著望遠鏡,看外面自由飛翔的鳥。」
  • 戴老闆×趙曉光:白金分析師是怎樣煉成的
    戴老闆×趙曉光:白金分析師是怎樣煉成的作者:戴老闆採訪&研究:華爾街見聞大約在2011年底,我在學校百無聊賴地看行業研究報告,翻到一篇叫做《規模效應和品牌溢價》的安防行業深度,被作者的大膽所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