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北約第二大軍事大國,多年來土耳其通過引進技術的方式得以實現武器裝備的國產化,海陸空三軍的軍工全面開花,號稱主力坦克、五代機、甚至航母都能造。一時間讓世界為之矚目,頻頻登上媒體的頭條。
據了解,土耳其Tuzla造船廠發生了在建軍艦的火災事件,艦艏側面大面積燒得漆黑一片,起火的源頭是軍艦的內部。這是一艘未完成建造的兩棲攻擊艦"Anatolia"號,它集多種功能於一身,包括輕型航母、運輸艦、登陸艦、和戰時醫療船,是目前該國在建最大的軍艦。該國海軍寄予厚望的這艘軍艦是當作航母來看待的,將會成為海軍未來艦隊的旗艦,同時希望該艦與其它正在研發的驅逐艦、護衛艦等艦艇,一起組成航母作戰編隊,實現其雄心壯志的海軍大國之夢。
不過目前看來這個夢被這場突然發生的火災給打斷了,從最後災情來看火災範圍不小,軍艦不但外面要更換甲板,內部估計又得大修了。
這艘兩棲攻擊艦當時舉行了設計建造方案的招標,我國的中船重工也參與了,只是並沒有提交該國渴望的全通式甲板方案,因此選擇了西班牙的方案。攻擊艦排水量為2.8萬噸,該艦全長225米,寬32米,航速可達20.5節。可以運載6艘登陸艇、27輛兩棲裝甲運兵車、8架武直、1艘大型衝鋒艇、人員2100名。因是全通式飛行甲板設計,所以除了能夠起降直升機,還能起降固定翼的飛機。目前已經選定的一號候選艦載機為美國的F-35,搭載量為6~8架。
該艦一旦服役,將使得土耳其海軍在兩棲作戰與艦載機實力方面超越西意德,成為僅次於英法的歐洲第三強,對於土耳其而言這是有著非同尋常的重要意義。只是做著海軍大國夢的土耳其卻有點頭重腳輕,雖然其號稱世界十大造船國,但由於其工業體系並不完整,所以實力是有水分的。用數據來看,它的商業造船市場份額僅佔全球1個百分點,產品以靈便型集裝船、油輪為主。換句話說,就是只專經過細分的某些難度不高的大型船隻,而對於類似航母的這種大型軍艦暫時還沒有能力建造的。
此次火災造成的影響只會暫時延緩建造的計劃,但並不會影響到最終的竣工。畢竟是西班牙方面而不是土耳其在主抓工程的進展,這艘軍艦該下水時總要下水的。實際上能夠影響這艘巨艦是否能晉身航母行列的只有美國,隨著土耳其不顧美國的勸阻,讓俄制S-400飛彈系統的協議成真,美土兩國關係開始不斷走冷,美國已經明確告知土耳其之前預訂的F-35戰機全部凍結交付。而F-35戰機正是該國航母夢中不可或缺的關鍵一環,試想土耳其這艘沒了F-35艦載機的「航母」,還能叫航母嗎?其實這一刻它的真面目就是一艘兩棲攻擊艦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