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開建首艘航母:滿載排水兩萬八 陸海空一體全裝下

2020-12-03 北晚新視覺網

據報導,土耳其一名高級官員近日透露,土耳其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安納託利亞」號進展迅速,預計將在2020年服役,此舉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土耳其要造的這艘航母實力如何,它又將給周邊局勢帶來怎樣的影響?

有多大?

滿載排水兩萬八

土耳其海軍目前正在建造的這艘「航母」,其型號為L400,首艦的名字是「安納託利亞」,就是通常說的「小亞細亞」(是土耳其領土的主要部分)。這艘戰艦嚴格說來,屬於一艘兩棲攻擊艦。按照設計方案的說法,是集輕型航母、船塢運輸艦、船塢登陸艦、坦克登陸艦、兩棲貨船和醫院船等功能於一身的多功能大型戰艦。其設計的依據是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世級的兩棲登陸艦。

根據現有資料,這艘巨型戰艦全長約230米以上,全寬近30米,全通式飛行甲板長202米,寬32米,滿載排水量約2.8萬噸。作為「航母」尺寸略小,但也算得上是海上的龐然大物。在「安納託利亞」的飛行甲板上,規劃有8個直升機起降點(左側6個,艦島前、後各1個),左側的4個起降點能操作CH-47「支奴幹」等級的重型直升機,其中一個起降點還足以操作美國V-22「魚鷹」傾轉旋翼機;還可以同時操作4架CH-47等級的重型直升機或6架NH-90/SH-3等級的中型直升機。此外,該艦在艦首右側還配有12度仰角的滑躍跑道,用於起降固定翼飛機或傾轉旋翼機。

動力方面,該艦裝備了一具美國LM-2500燃氣渦輪(功率20MW,26820馬力)以及兩具德國MAN3240 16V柴油機(每具功率7.7MW,10325馬力),帶動兩組艦尾底部的可轉式囊莢電動推進器,每個推進器功率11MW級(14750馬力)。最大航速可達20.5節(有媒體報導航速29節),航速15節時續航力8000海裡,航速12節時續航力9250海裡。由於艦體兩側設有穩定鰭,艦尾的塢艙在四級海況下仍能進行登陸載具的收放。

該型艦的飛行甲板以下是一個多用途的大型庫房,既可以停放飛機,也可以放置陸戰用車輛和其他物資,還可以分隔開來用,一邊作為機庫,另一邊停放輕型車輛。例如,在一種較為典型的分隔使用中,以1000平方米來停放飛機,能容納12架中型直升機或8架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以1880平方米來停放輕型車輛,可容納約100輛。在這一層的下面,還有一個停放重型車輛和坦克的車庫,面積達1410平方米,可停放40輛至50輛重型坦克。

在飛行甲板上設有飛機升降機,可以將停放在機庫中的飛機「舉」到甲板上起飛,或將甲板上的飛機「收納」到機庫中。停放在艦內的車輛則可以從坡道出入口自己開進開出,不必佔用艦上的電梯設備。此外,該艦還裝備一個艦內塢艙,長近70米、寬約16.8米,能容納兩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四艘LCM登陸艇。塢艙前方設有一個貨艙。

該艦的人員起居室、辦公室等公用空間位於艦內塢艙的上方。人員住艙則在機庫甲板下方。在未來,該艦還可以配屬完善的醫療設施,包括手術室、病房、X光室、斷層掃瞄(CT)室等。與諸多兩棲登陸艦一樣,該艦自身的武裝系統不會太強,可能是以對空火力為主,包括對空搜索雷達、防空武器,也可能加裝防空飛彈。雖然是一艘龐大的巨艦,但其船員編制可能為200多人,空勤人員不到200人,在人力方面可以說相當節省了。

能幹啥?

陸海空一體全裝下

安納託利亞號作為設計比較先進的兩棲攻擊艦,是典型的海上多面手,能夠執行從空中作戰、搶灘登陸,到戰鬥支援、兵力投放,再到物資運輸、人道救援等多方面任務。該級艦可在4級海況下執行全面作戰任務,在6級海況下執行有限作戰任務。

雖然本身的船員只有400餘人,但該艦可以搭載20架中型直升機或14架F-35垂直起降戰鬥機、40輛重型坦克和100輛輕型車輛,可運載500多名官兵組成的兩棲突擊營,塢艙容納兩艘LCAC氣墊登陸艇或4艘LCM-8/LCM-1E登陸艇。如果採用高密度方式進行短期運載,則可以運載1500名士兵。

在現代海軍中,兩棲攻擊艦是僅次於航母的大型戰艦,也是現代戰爭中的明星。面對敵軍佔據的海島和海岸,兩棲攻擊艦可以出動搭載的垂直戰機或直升機進行偵察、襲擊,然後再以登陸艇、氣墊船、水陸兩用坦克或突擊車等發動搶灘戰鬥,也可直接用直升機空降到敵後要點夾擊。雖然是海上的戰艦,卻擁有覆蓋陸地乃至空中的能力。又由於兩棲攻擊艦噸位大,能夠承載大量的人員、裝備、物資,也適宜配裝功效更強大的通信、數據傳輸和計算機系統,在沒有航母的編隊中作為旗艦,指揮協調友軍。此外,依靠其龐大的人員物資運載量,以及擁有的登陸和空中運輸能力,不但可以為一線部隊提供兵力、物資的補充、支援,還能夠在諸如撤僑、救災、特殊建設等非戰爭任務中起到重要作用。

具體對土耳其海軍來說,安納託利亞號將是他們歷史上擁有的最大戰艦。在未來,該艦將成為土耳其艦隊的核心,尤其是遠洋海軍旗艦。配屬於它的,既可以包括土耳其海軍的另外兩艘7000噸級坦克登陸艦和8艘坦克登陸艇,執行兩棲突擊任務,或進行長距離兵力投放;同時,也可以連同土耳其正在研發的大型驅逐艦、TF4500型防空護衛艦,組成準航母作戰編隊,進行更大力度的作戰。

在當前的北約各國中,海軍最強的當然是美國,英法兩國次之,再後面就是義大利和西班牙。土耳其相對於義大利和西班牙兩國,在海軍的官兵人數、規模以及水面艦艇方面是毫不遜色的,主要就是差在海軍航空兵方面。目前義大利擁有兩艘輕型(準)航母——1.3萬噸的加裡波第號和2.8萬噸的加富爾號,西班牙擁有1艘2.8萬噸的胡安卡洛斯一世號。土耳其的安納託利亞號如果服役,實力將追平乃至反超西班牙,成為北約第五大海軍;如果再服役一艘同級航母,則實力將超越義大利,成為北約第四。當然,這是建立在西班牙和義大利「故步自封」的基礎上。

準航母?

普通戰機別想啦

需要注意的是,土耳其正在建造的安納託利亞號,嚴格意義上講是一艘兩棲攻擊艦,不能成為真正的航空母艦,充其量只能算一艘準航母,安納託利亞號是不能起飛普通的固定翼艦載機的。

航空母艦,最大的功能就是能夠起飛和降落飛機。現代的艦載機功能強,機體重,起飛和降落的速度都很快,因此需要很長的飛行甲板來加速和減速。如果沒有足夠長的飛行甲板,就必須用其他輔助設施,如彈射器、攔阻器等,幫助飛機把速度提上去或者降下來。所以,判斷一艘艦船夠不夠「真正的航母」資格,就是看它能不能起降普通的固定翼戰鬥機。

能起降普通艦載機的,叫做真正的航空母艦。有的要差一些,不能起降普通艦載機,只能讓垂直/短距離起降的飛機在上面起落,那就只能叫「準航母」。世界各國好些有全通飛行甲板的兩棲攻擊艦,其實都是準航母。還有些更差的,都沒有全通的飛行甲板,只是在艦艇後方安裝較大的飛行甲板,那就連垂直/短距離飛機都沒法用,只能停放直升飛機,這種充其量叫做「直升機航母」。

拿現在世界上的航母來說,尼米茲級飛行甲板長332米,又有彈射器,起飛艦載機毫無問題。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飛行甲板長302米,艦首有滑躍式設計,也能起飛艦載機。法國戴高樂號飛行甲板262米,雖然稍微短點兒,但是裝備了彈射器,也是完全意義的航母。但是像安納託利亞號,它的飛行甲板只有202米,普通的固定翼艦載機,如大名鼎鼎的F-16、F-18等,就都難以在上面起降,只能搭載直升機和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像義大利的加裡波帝號和加富爾號,包括以前英國的獨立號、無敵號等,也都是這種情況。

就艦載機的作戰能力來看,直升機遠不如固定翼飛機,而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比起普通固定翼飛機也頗有差距。這也就造成了「準航母」比航母的戰鬥力弱。以目前北約各國為例,之前普遍裝備的一款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是英國的AV-8B即「鷂式」。這款60年代後期服役的戰機,長14米,翼展9米,最大起飛重量14噸,最大飛行速度時速1085公裡,最大航程2200公裡。對比普通固定翼飛機F-16的艦載機版,長15米,翼展9.5米,最大起飛重量19噸,最大飛行時速2100公裡,航程3800公裡。

顯然,鷂式戰鬥機比F-16差了一個檔次。義大利、西班牙他們的準航母不能搭載F-16,只能搭載「鷂式」,雖然比直升機強得多,但終究戰力大打折扣。

當然,目前北約的這些準航母是有一根救命稻草的,那就是剛服役不久的美軍F-35B。這款新式五代機具備垂直/短距離的功能,能夠搭載在上述準航母上。這樣一來,自然能為準航母帶來如虎添翼的效果。

對土耳其而言,在過去連準航母都沒有,所以海軍航空兵的實力非常弱,只有十幾架直升機搭載在舊式戰艦的直升機甲板上。過兩三年安納託利亞號服役後,土耳其方面當然是希望搭載美國的F-35,一步到位獲得強大戰力。不過,雖然同為北約盟軍,美國和土耳其近期關係較為微妙。在庫德人問題上存在利益分歧,土耳其購買俄制S-400飛彈也讓美國有些不爽。所以,到底F-35能不能上艦,目前還是未知數。如果最終買不到F-35B,那麼安納託利亞可能還是只有載著「鷂式」之類的老舊垂直戰機航行海上了。

兄弟多!

一艘西班牙船 兩艘澳大利亞船

土耳其的這第一艘準航母安納託利亞號,實際上採用的是西班牙的建造技術,其原型是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一號。

西班牙當初曾是世界第一海軍強國,後來雖然衰落了,但畢竟是威風仍在,現在也依然具備不錯的海軍傳統和技術。胡安·卡洛斯一號的合約於2002年12月籤署,2003年9月獲得國防部批准,2005年5月開工,2008年3月下水,最終實際花費4.62億歐元,2010年9月30日正式交付西班牙海軍,2011年12月正式服役。

同時,這艘巨艦還得到了澳大利亞的青睞。在2006年的招標中,西班牙人拿著當時剛開工一年的胡安·卡洛斯一號的設計圖,就擊敗了法國的西北風,贏得了澳大利亞政府的訂單。

2014年和2015年,兩艘兩棲攻擊艦坎培拉號和阿德萊德號先後在澳大利亞海軍服役,被稱為「坎培拉級」。澳大利亞經濟實力不俗,坎培拉級比西班牙自己的船在一些細節方面更加優化。

由此可知,土耳其海軍選用的項目基礎,既是新式和先進的(21世紀以後才立項與設計),同時又具有相對成熟的經驗(已經製造和服役了3艘同級兩棲艦),可稱得上是兩全其美。

有野心!

當年地中海稱霸

尚在建造中的安納託利亞號上承載的,不僅是土耳其海軍的當代強軍夢,同時還有他們對歷史光榮的追思。

建立於13世紀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曾經是橫跨歐亞非三大洲、面積數百萬平方公裡的龐大帝國,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慄。奧斯曼帝國的海軍,曾經在地中海耀武揚威,與西方海軍展開了長達兩個世紀的爭奪戰。有趣的是,當時奧斯曼海軍的最強對手之一,就是西班牙的海軍。然而隨著西方工業化時代的開始,奧斯曼帝國遭遇了「落後就要挨打」的必然厄運。在歐洲強國的圍攻下,先前徵服的領土不是被奪走就是獨立,奧斯曼的海軍也越來越弱,甚至拿不出一艘主力艦。在「一戰」戰敗後,奧斯曼帝國解體。

然而時過境遷,如今的土耳其儼然又恢復了歐洲強國的地位。土耳其的軍隊包括正規軍60餘萬,預備役30多萬,準軍事部隊近20萬。其正規軍數量是英國、法國、德國的兩三倍,為北約第二大軍事力量(僅次於美國),也是歐洲第二大軍事力量(僅次於俄羅斯)。土耳其軍隊中,陸軍最強大,約40萬人,裝備坦克4000餘輛,裝甲車3000餘輛,火炮3000餘門,各型飛彈和高炮4000餘部,飛機100多架。空軍6萬人,裝備飛機500餘架(包括f-16飛機200多架)和若干直升機。

土耳其的海軍不算弱,兵力5萬多人,擁有潛艇13艘,護衛艦22艘,近海艦艇約50艘,水雷艦艇20多艘,登陸艦艇8艘,海軍陸戰隊約3000人。僅以人數而論,超過俄羅斯之外的全部歐洲國家。然而其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有效的海軍航空兵平臺,其海軍航空兵僅僅裝備16架反潛直升機和7架教練直升機而已。

要知道,今日的土耳其,其領土三面環海,還被海峽分割兩邊。同時,土耳其也有重要的海外利益。而近期在敘利亞內戰中,土耳其也投入了血本。因此,兩棲兵力投放和海陸空配合的作戰平臺,對土耳其完成本國戰略需求是至關重要的。作為世界上經濟第18位,人口第19位;歐洲經濟第7位,人口第3位,面積第3位的大國,土耳其依舊夢想能夠破浪遠航。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楊益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韓國首艘航母概念圖亮相 與英軍航母驚人相似
    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美國《大眾機械》月刊網站1月6日發表題為《韓國首艘航母太似曾相識了——是你嗎,「伊莉莎白女王」號?》的報導稱,韓國海軍公開了該國第一艘航母的設計輪廓。這艘尚未命名的航母將搭載F-35B隱身短垂起降戰機,並將於本世紀30年代的某個時候下水。
  • 海軍第三艘航母:滿載排水量8萬噸,戰機採用電磁彈射起飛方式
    中國海軍航母發展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非常快,從有具體記載的從2005年4月開始改建從烏克蘭引進的原瓦良格號重型載機巡洋艦,將其改造提升至滿載排水量6萬噸,擁有24架殲-15重型艦載戰鬥機,以及12架各類艦載直升機的舷號16的遼寧艦,大概用了7年時間。
  • 央視曝光首艘國產航母總設計師和研製總指揮
    8月3日,央視新聞記者通過特別允許,對中船重工集團國產航母的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和總設計師段宏進行了獨家專訪。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首艘國產航母研製總指揮胡問鳴在接受採訪時說:首艘國產航母即將進入系泊試驗,也就是說,它的發動機電力供應能夠自主了。
  • 又一航母大國誕生?僅9個月造出一艘航母,速度趕超美國
    航母作為海上利器,本質上來說其實就是一種以艦載機為作戰武器的大型水面艦艇,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對敵方進行全方位打擊,對奪取海上制空權有著重要作用。但由於建造航母要求過高,掌握航母技術的國家少之又少,因此航母便成為大國才能擁有的一大殺器。在這一領域上,美國有著很高的地位,同時也是迄今為止擁有航母數量最多的國家。不過其並未停下研製的腳步,該國第二艘第三代核航母即將問世,也將成為全球首艘12萬噸航母。
  • 俄羅斯借破冰船之名,把建造核航母的路鋪平了
    俄國防部也曾指出,建造新航母的合同可能在2025年末籤署。正在俄羅斯克雷洛夫國家研究中心進行測試的航母模型。繼承蘇聯時代的遺產,俄羅斯建造並擁有世界上種類最多的大型核動力艦艇,包括全世界最大的核動力破冰船(最新的22220項目已經下水的「西伯利亞」號,滿載排水量3.3萬噸,使用兩座RITM-200核反應堆,單堆熱功率175MW)、最大的戰略核潛艇(颱風級,水上排水量2.4萬噸,配備兩座OK-650核反應堆,單堆熱功率190MW),還是最大的核動力巡洋艦(基洛夫級,滿載排水量2.6
  • 首艘國產航母啥時候能交付?按照試驗大綱規定或還需1~2年
    近日,熟知中國海軍各種裝備規則、規定的骨灰級資深人士指出(據傳該人士之前一直在海軍某研究所工作):首艘國產航母交付還早,應該還需要一兩年的時間,也是對網上普遍流傳的該航母將兩三個月內交付的臆測進行了反駁。
  • 土耳其曾想買一艘航母,無奈半道被搶走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土耳其也曾有過買下瓦良格的打算,它也是個銳意打造強大海軍的國家。土耳其還曾計劃買下法國的退役航母,稍加改造後加入海軍服役,但中途受到多國阻撓而未能如願,對瓦良格的阻撓可能也是一種妒忌吧!1997年7月,法國海軍克列孟梭級首艦「克列孟梭」號中型航空母艦宣告退役。
  • 世界僅存八大戰艦製造強國,西班牙位列其中,實力果然不容小覷
    在這樣的背景下,藉助西班牙國內世界級水平的水面戰艦研發製造基礎,西班牙就產生了獨立發展一型國產現代航母的想法。這個想法的最終結果就是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航母,泰國納呂貝特號航母也是這個想法的結果之一。1開工,1982年5月22日,該艦下水。1988年5月底,阿斯圖裡亞斯親王號航母加入西班牙海軍服役。次年,西班牙退役租借美國的迷宮號航母。
  • 菅義偉要求打破自衛隊垂直分割,強化陸海空一體
    (觀察者網訊)共同社11月28日報導,日本首相菅義偉當天上午就防衛政策中重要度增加的太空和網絡等應對能力,下達指示要求陸海空自衛隊成為一體進行強化。他在位於埼玉縣狹山市的航空自衛隊入間基地舉行的航空檢閱儀式上做出了訓示,強調說:「排除組織的垂直分割,跨越陸海空的藩籬並採取措施,這很重要。」菅義偉宣稱,日本所處的安全保障環境嚴峻度攀升。共同社指出,這是考慮到朝鮮和中國動向的發言。在做出訓示後,菅義偉視察了部隊。他坐在即將退役的F-4戰機駕駛艙內,拍照留念。
  • 全世界最大航母滿載排水量11.2萬噸,這數字怎麼算出來的?
    而現今這兩個國家在航母製造上也有一些突出的成就,例如英國擁有現今全世界唯一一艘雙艦島航母「伊莉莎白女王」號,雖然性能上不是非常的突出,但是勝在獨樹一幟、別具一格;而美國則擁有全世界最多的核動力航母,同時也擁有全世界最大的航母「福特」號,它也是我們此次要說的主角。
  • 中國行我也行,國產003航母曝光後,日韓印法紛紛要下水7萬噸航母
    根據網絡曝光的圖片顯示,國產003號航母艦體部分各分段合攏已經基本完成。航母的下層分段正在進行合攏刷漆,艦首位置的球鼻艏也已安裝完成,下一步將進行機庫分段的建造作業。據外媒推測,國產003號航母可能會啟用電磁彈射器。
  • 土耳其「安納託利亞」航母發生火災!北約「第二」軍事國地位不保
    作為北約第二大軍事大國,多年來土耳其通過引進技術的方式得以實現武器裝備的國產化,海陸空三軍的軍工全面開花,號稱主力坦克、五代機、甚至航母都能造。一時間讓世界為之矚目,頻頻登上媒體的頭條。據了解,土耳其Tuzla造船廠發生了在建軍艦的火災事件,艦艏側面大面積燒得漆黑一片,起火的源頭是軍艦的內部。這是一艘未完成建造的兩棲攻擊艦"Anatolia"號,它集多種功能於一身,包括輕型航母、運輸艦、登陸艦、和戰時醫療船,是目前該國在建最大的軍艦。
  • 首艘航母下水,中國製造成功的背後有著什麼秘密?
    2017年4月26日,中國首艘航母在大連成功下水,標誌著我國自主設計建造航空母艦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不過,在輿論一片叫好的情形下,仍然有著不同的聲音:德國《商報》4月21日刊發題為《穿短褲的世界強國》的文章稱,一艘航母還不能使一個國家成為世界軍事強國;中國人只能靠自己的力量追趕美國的領先地位,只要中國的航母艦隊還沒有在世界大洋上遊弋,中國就仍然是個「穿著短褲的世界強國」……從2013年的開工到2017年的下水,航母的誕生歷時3年多的時間,可以想像其中的不易。
  • 世界航母之「最」:最燒錢的「傑拉爾德·福特」號
    「福特」號航母是美國新一代航母首艦,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航母,同時也以129億美元的造價成為迄今最燒錢航母。  最新航母  「福特」號航母舷號CVN-78,是美國第78艘也是美國最新一艘航母。該艦於2005年開始建造,2013年11月下水,預計今年夏天正式服役,其命名是為紀念美國前總統傑拉爾德·福特。
  • 福特號已進入戰鬥狀態,滿載超級大黃蜂,凸顯中國航母一個通病
    可是,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最近,「福特」號滿載艦載機,出現在公眾面前,讓外界嚇了一跳,這意味著它已進入戰鬥狀態,隨時可以執行作戰任務。    福特號航母滿載超級大黃蜂,已經進入戰鬥狀態了  從曝光的畫面來看,「福特」號的飛行甲板上已經搭載了「超級大黃蜂」戰鬥機,「鷹眼」預警機以及「海鷹
  • 中國航母發展史上的大事:一篇新聞稿入選教科書,正影響萬千少年
    10年,一支艦隊從零航母,邁入了雙航母時代。回顧過去的10年,甚至是20年,航母始終是關鍵詞,是熱詞。回顧那一個個載入史冊的偉大瞬間,仿佛就在耳畔,就在昨天。2012年9月25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正式交接入列。2012年11月25日,我國首艘航母遼寧艦成功起降殲-15艦載機。2017年4月26日,首艘國產航母在大連下水。
  •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母船籤約開建
    設計效果圖 (南方海洋實驗室供圖)具有「中國首創」「智能化」「國產率高」等亮點,2022年交付使用羊城晚報訊 記者陳亮報導:12月18日,記者從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
  • 滿載100000噸,世界第二!國產航母也能拉走 已下水 但還有驚喜!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半年多時間,中國的重大裝備科技成果動不動就以「世界第一」姿態集結亮相,井噴爆發:如「墨子號」衛星、C919、高鐵、可燃冰、量子計算機、無軸推進、國產航母等等……而說到航母,我們知道,航母是一個國家海軍實力的體現,放眼全球,能獨立製造航母的國家寥寥無幾。而我國就是其中之一,當然其建造極為複雜。
  • 海洋日報|中國首艘豪華郵輪將於10月18日在上海開建
    2.Science子刊刊發中科院海洋所熱帶跨海盆相互作用最新研究成果8月21日,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以Article形式在線發表了題為Weakening Atlantic Nino-Pacific connection under greenhouse warming (《溫室氣體增暖背景下大西洋尼諾
  • 中國航母發展都有哪些鮮為人知秘密?遼寧艦總設計師透露不少猛料
    那麼,一個驅逐艦的總設計師,對中國第一艘航母以及未來航母能透露出多少秘密呢?瓦良格號在來華途中曾遭到土耳其的不少刁難首先,說說16號「遼寧」艦的情況。這艘原來叫「瓦良格」號的前蘇聯航母,在2002年來到中國的時候正趕上中國的航母技術研究幾近全面成熟的時候,因為通過對「墨爾本」號和「基輔」號以及「明斯克」號等航母的研究,中國已經積累了不少關於航母的技術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