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擊碎轉基因致癌謠言?歐洲歷時六年、耗資過億的三大研究終於有...

2021-01-19 騰訊網

2012 年 9 月,Gilles-Eric Séralini 教授在《食品與化學毒理學》(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為 Long term toxicity of a Roundup herbicide and a Roundup-tolerant genetically modified maize (農達殺蟲劑及耐農達轉基因玉米的長期毒性研究 )的文章,聲稱在大鼠實驗中轉基因玉米 NK603 會誘發腫瘤。雖然不久後這篇研究就被雜誌撤回,但時至今日仍被「反轉」人士當做是反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重要證據,也因此引發了曠日持久的轉基因大戰。

為平復公眾間的爭論,同時也反駁 Séralini 關於歐盟 90 天的研究不足以證明轉基因食物的致癌作用的質疑,法國及歐洲當局隨即決定展開三項研究計劃,分別為由歐盟資助的「轉基因生物風險評估與證據交流」項目(GMO Risk Assessment and Communication of Evidence, GRACE)和「轉基因作物 2 年安全測試」項目(GM Plant Two Year Safety Testing, G-TwYST),以及法國資助的「90 天以上的轉基因餵養」項目(GMO90+, 01.2014-12.2016)。

G-TwYST 項目(4.21.2014-4.20.2018)研究結果請參看:https://www.g-twyst.eu/files/Conclusions-Recommendations/G-TwYSTConclusionsandrecommendations-final.pdf

GRACE 項目(06.2012-11.2015)研究結果請參看:http://www.grace-fp7.eu/sites/default/files/GRACE_Conclusions%20%26Recommendations.pdf

如今歷時六年,三項研究均已結束,共耗資 1500 萬歐元,約合 1.17 億元人民幣。已公布的研究結果表明,參與實驗的轉基因玉米品種在動物實驗中並沒有引發任何負面效應,也沒有發現轉基因食品存在潛在風險,更沒有發現其有慢性毒性和致癌性相關的毒理學效應,相關研究結果在多個期刊及近期的法國植物生物技術協會的報告上進行了發布。

圖丨此三項研究的關聯

至此,關於 Séralini 教授研究的錯誤結論已經被證明,但公眾社會上關於轉基因食物的錯誤認識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轉基因——人為的魔咒

提到轉基因,就不得不提到如今已經「消失」了的名字—孟山都。這家成立於 1901 年的美國生物技術公司身上充滿了爭議,曾先後發明了殺蟲劑 DDT、落葉劑橙劑等飽受爭議的商品後,於 1970 年發明了除草劑草甘膦,並商業化上市。隨後,於 1987 年首個將轉基因作物種植于田間,並逐漸在玉米、大豆、棉花等多種重要經濟作物的轉基因市場上牢牢掌握話語權,成為最大的種籽公司,在轉基因技術方面孟山都公司擁有 1700 多項專利,掌握著全球 90% 轉基因種子專利權,開創了轉基因作物的大帝國時代。

圖 | 目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水稻、大豆、木瓜等

就在上個月,德國製藥巨頭拜耳以 630 億美元的價格正式收購孟山都,自此其旗下所有產品及業務改名換姓,換上拜耳的外衣,直面此前從未踏入的歐洲市場。

圖 | 如今的孟山都已經成為拜耳的一部分

與傳統的雜交育種相比,轉基因技術更為快捷、精準、安全。雜交技術是在親緣關係相近的兩個物種之間進行整套遺傳物質的融合,並經過不停的雜交自交,最終獲得純化的新品種。而轉基因則是在某一物種原有的遺傳系統中,直接加入外源特定的基因,這一技術跨越了物種之間的生殖界限,以基因為單位,篩選人類更需要的目的性狀。

雖然二者都是人工選育的結果,但待遇卻大相逕庭。相比於接受度更高的傳統雜交技術,轉基因作物身邊總是伴隨著爭論,甚至發展出「挺轉」和「反轉」兩大陣營相互對立的局面。

與美國較為開放的態度不同,一直以來,對於轉基因作物,歐洲市場都顯得比較保守。此前孟山都曾多次嘗試打入歐洲市場,但紛紛折戟。這一次,在孟山都改弦更張之際,伴隨著歐盟及法國這三項轉基因食品安全研究關鍵結果的公布,很可能對於公眾的擔憂心理達到一個平復作用,歐洲轉基因產業將迎來重大轉機。

心魔當道

對於公眾來說,轉基因作物的關注主要集中在兩點:一是究竟是否安全,二是知情權以及選擇權。

那麼,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呢?

在億萬年的演化中,生物成為各自如今的形態,具有不同的習性、特徵,但所有的生物信息都寫在遺傳密碼—DNA 中。不同的基因進行轉錄、翻譯,最終控制性狀。但當人類以其他生物為食時,所有外源的蛋白質、脂肪都會被消化酶分解成為大分子的基本單位,進而被代謝、吸收,進行能量轉換。

因而人類吃豬但並不會成為豬,人類吃鳥但並不會飛,相同的,由外源基因表達所合成的蛋白質等營養物質,基礎單位仍舊是自然界中已經存在的胺基酸,只是結合了生物間的優良性狀,目的是更好的造福人類。

同時,對於一些基因的轉入,轉基因作物甚至可以不使用農藥就能抗蟲,或可以不使用化學試劑就能使農作物更美觀(如改善蘋果果肉氧化問題),實際上更為健康和安全,同時可以節省人力。

對於一些公眾來說,他們的訴求是將轉基因食品的含量及成分進行標註,擁有選擇的權利。那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註是否真的會讓公眾覺得更滿意呢?但事實上,無論是對於「挺轉」或「反轉」陣營,一些偏激的公眾都表達了反對的觀點。

對於部分「反轉」人士來說,他們認為食品標註這種行為就像是「溫水煮青蛙」,讓公眾從習慣中接受了轉基因的存在,在降低焦慮心理的同時也會逐漸消除了戒備心理—轉基因食品的存在成了合理的事情。

而對於「挺轉」人士來說,他們認為對轉基因食品進行標註實際上是在強調「轉」與「非轉」的差異性,更有甚者,站在轉基因食品的對面,一部分食品甚至高調宣傳其非轉基因成分,顯示其優越並暗示轉基因食品的不確定性,而這種「莫須有」的暗示,對於普通公眾來說可謂是誅心。

圖 | 轉基因食品真的是惡魔麼?

事實上,轉基因技術的發展絕非只是眼前一口糧食的問題,背後關係的是整個全球化資源的競爭,更多的資源就意味著更多的話語權,如果不能未雨綢繆,那麼只能任人宰割。

2016 年 6 月 29 日,107 位諾貝爾獎得主曾發表了支持轉基因技術的聯名公開信,強調了轉基因是安全綠色的,且對於農業生產至關重要。2 年後的今天,該公開信已經獲得 133 名諾貝爾獎得主,13000 名科學家的支持。

目前全球仍有 8 億多人口在遭受饑荒,利用轉基因技術可以大幅度提高農作物的營養及產量。今年 5 月,曾經一度在我國掀起軒然大波的「黃金大米」被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批准,獲得食用許可,並預計 2020 年將大規模種植。

黃金大米是通過基因工程技術向水稻中轉入了兩個β-胡蘿蔔素合成的相關基因,使得水稻的胚乳(即精米)富含β-胡蘿蔔素而呈現金黃色,俗稱黃金大米。食用黃金大米是最經濟和有效緩解維生素 A 缺乏症的策略,因而黃金大米也被稱為「最人道的科技產品」。

圖 | 黃金大米與普通大米

相比那些以訛傳訛的人為「魔咒」,科學顯得曲高和寡,並沒有那麼親民,反而使謠傳鑽了空子。因而在完成科研之餘,研究者也需要用更為通俗的方式向公眾普及科學概念及技術。

無論是「挺轉」或「反轉」,最終都應該建立在事實與證據的基礎上,一切「猜測」「未必」「未可知」都是打著自由旗幟的無理取鬧,破除這種「魔咒」,人人有責,為真理,我們不遺餘力。

相關焦點

  • 徹底擊碎轉基因致癌謠言?耗資過億三大研究發布結果
    STRONG>    至此,關於 Séralini 教授研究的錯誤結論已經被證明,但公眾社會上關於轉基因食物的錯誤認識還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還有更遠的路要走。圖 | 目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有棉花、玉米、水稻、大豆、木瓜等  就在上個月,德國製藥巨頭拜耳以 630 億美元的價格正式收購孟山都,自此其旗下所有產品及業務改名換姓,換上拜耳的外衣,直面此前從未踏入的歐洲市場。
  • 中國轉基因科學研究世界領先,令歐美羨慕不已,轉基因謠言該休矣
    近年來,中國轉基因科技發展迅猛,自「十二五」以來,其複合增長率達到15%以上,2015年產業規模超3.5萬億元,到2020年有望突破10萬億元,中國在轉基因植物研究領域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動物體細胞克隆技術業已成熟。就在我國科技「超英趕美」之際,網絡上卻出現了各種奇形怪狀的謠言,肆意攻擊打壓我國的轉基因技術及相關科學家,造成了我國轉基因技術發展停滯的嚴重後果。
  • 中國轉基因科學研究世界領先,令歐美羨慕不已,轉基因謠言該休矣!
    就在我國科技「超英趕美」之際,網絡上卻出現了各種奇形怪狀的謠言,肆意攻擊打壓我國的轉基因技術及相關科學家,可能造成了我國轉基因技術發展停滯的嚴重後果。 中國應加快轉基因科學的研究,讓科學家們能快速把科研成果轉化成社會效益,在我們的技術領先的情況下更好的保障我國人民的飯碗「端得穩」。
  • 闢謠|引入轉基因食品將致「全民癌症」?
    轉基因食品是否致癌?  去年,歐洲發布了一項歷時六年、總共耗費1500萬歐元(折合人民幣1.13億)的研究成果,證明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這項耗資巨大的研究是為回應2012年9月《食品和化學毒物學》發表的聳人聽聞的研究:一位名叫塞拉利尼的學者稱,用抗除草劑的NK603轉基因玉米餵養的大鼠,致癌率大幅度上升。雖然該刊最終撤回此研究,但卻帶來了極其深遠的惡劣影響,至今被當做「反轉」人士的證據,引發大眾恐慌。可謂是「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 傳轉基因食品致癌讓精子活力下降 農業部:謠言
    新京報快訊(記者金煜)網上流傳著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會導致癌症
  • 關於轉基因,這十個知識點你需要知道
    那為什麼說我們轉基因作物一定要經過科學評價和正式審批呢?因轉基因技術是中性的,要趨利避害,如果要把蛇毒的基因轉入食品中去,則不能通過科學評價和審批,從而使科學家研究出來的轉基因產品確保是安全的。而食品安全不是哪一個人說安全就安全的,必須有第三方來進行評估,必須有一整套的標準程序來進行評估。
  • 揭秘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
    謠言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食品,生產出來都賣給中國人美國市場上75%以上的食品都含有轉基因成分。美國是轉基因技術研發大國,也是轉基因食品生產和消費的大國。謠言三:轉基因導致廣西大學生不孕不育廣西大學生不孕不育與轉基因無關。廣西大學生精液異常之說,出自廣西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在調查研究基礎上所提出的《廣西在校大學生性健康調查報告》,研究者在報告中並沒有提出精液異常與轉基因有關的觀點,而是列出了環境汙染、長時間上網等不健康的生活習慣等因素。
  • 轉基因有毒?2016年食品安全謠言大盤點
    謠言 牛奶中的IGF-1和酪蛋白會導致癌症  真相:人體本身也含有IGF-1,一袋220毫升的牛奶中所含的IGF-1隻有約539納克,一個成年人每天自己產生的IGF-1約1000萬納克,是一袋牛奶含量的約18552.88倍。而且,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表明IGF-1致癌。在關於酪蛋白的「大鼠實驗」中,導致大鼠致癌的因素是黃麴黴毒並非酪蛋白,且實驗結果不適用於人。
  • 農業部介紹中國允許種植的轉基因作物種類
    那麼,關於轉基因,真實情況是啥呢?農業部的最新表態是什麼?跟經社君一起來漲漲姿勢吧!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發展轉基因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中央對轉基因工作要求是明確的,也是一貫的,即研究上要大膽,堅持自主創新;推廣上要慎重,做到確保安全;管理上要嚴格,堅持依法監管。
  • 揭轉基因十大謠言:美國人不吃轉基因賣給中國人?
    權威學術組織中國農業生物技術學會今天在京發布轉基因十大謠言真相。風口浪尖的轉基因,頻頻在網絡上傳出「聖女果都是轉基因」、「美國人從來不吃轉基因」等虛假消息,即便權威人士反覆闢謠也沒能阻擋謠言的流傳。你有沒有中招,來看一看。
  • 轉基因玉米致癌風波
    9月19日,法國卡昂大學的研究人員塞拉利尼(Gilles-Eric Seralini)在《食品化學毒物學》(Foodand Chemical Toxicology)雜誌上發表研究文章稱,用抗除草劑的NK603轉基因玉米餵養的大鼠,致癌率大幅度上升。這個試驗被媒體和反轉基因人士廣泛轉發,並配上長有桌球般大小腫瘤的大鼠圖片。法國《新觀察家》周刊甚至打出了《是的,轉基因產品是毒藥!》
  • 轉基因食品致癌是謠言 農業部:不存在轉基因濫種
    近日,有關轉基因食品,網上流傳很多說法,比如聖女果、小黃瓜吃不得,國外都不吃轉基因,轉基因玉米和大豆會導致癌症;轉基因玉米導致廣西大學生精子活力下降;轉基因食品導致不育;轉基因馬鈴薯致實驗白鼠中毒;轉基因玉米導致老鼠減少、母豬流產;轉基因正成為超過原子彈的殺傷武器等。真的是這樣嗎?小編帶您一起了解一下。
  • 草甘膦致癌疑云何時休—新聞—科學網
    雖然上述兩項事件目前尚無定論,但曠日持久的草甘膦致癌之爭又起波瀾。在經過了長期的使用和科學評估之後,草甘膦致癌疑云何時才能徹底消除? 加州判決有何影響 草甘膦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由孟山都化學家合成的一種除草劑的活性成分,在殺除野草方面有奇效,一經發明就受到農民歡迎。
  • 塞拉利尼「轉基因玉米致癌」論文被《食品和化學毒物學》撤稿
    2012年9月,法國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食品和化學毒物學》雜誌(FoodandChemicalToxicology)上發表轉「基因玉米致癌」論文,一度引發公眾對轉基因作物的恐慌,並且成為部分人士反對轉基因食品的重要證據。但是,這篇論文發表後不久,就遭到科學界質疑。
  • 吃轉基因食品致癌?央視怎麼說?
    但是,我特別反對那些建立在虛假事實上的議論文,尤其是,有些文章引用的論據是一些哪怕用百度也很容易就能查證出來屬於謠言,對於這些文章我就是反感了,而如果文章中又總是喜歡用一些誇張的、看似小幽默的網絡用語,那我就更是極度反感了。關於轉基因的問題,恐怕是中國社會目前分裂指數最高的幾個話題之一了,我非常支持對轉基因好壞的辯論本身,因為真理越辯越明的。
  • 怎麼做才能徹底拒絕轉基因?為了下一代,你可以這麼選擇!
    我就轉基因是否危害健康、哪些食品屬於轉基因材料和如何徹底杜絕轉基因危害發表個人觀點:一、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第一、知名科學家支持轉基因情況。美國孟山都公司為了讓人們信服轉基因的安全性,利用各種手段找遍了全世界所有的諾貝爾獎獲得者。
  • (21)歐洲絕對禁止轉基因?錯,英國準備大力發展轉基因
    本人是業內資深媒體人士,報導轉基因近10年,採訪過國內外眾多科學家和業內專家,參觀過眾多實驗室和育種基地,準備全面講解轉基因問題,保證你只要具備初中水平,就能完全看懂!這是一個系列,每篇就講一個問題,會持續更新40個問題。文/洪廣玉21、歐洲絕對禁止轉基因嗎?答:這並不屬實,歐洲有很多國家,各國對轉基因的態度是不同的,有反對,也有偏向支持的。
  • 妥調一起歷時六年的申請再審案
    山東高院靠細緻作風負責精神 妥調一起歷時六年的申請再審案
  • 專家澄清三大食品謠言
    □ 本報記者王嘉  日前,在2016中國食品闢謠論壇上,中國食品闢謠聯盟發布了三大食品謠言,並邀請專家闢謠,引導公眾走出食品安全認知的誤區,進一步推動食品科普知識的傳播。  實際上,人體內有一個保持酸鹼平衡的穩定系統——酸鹼緩衝體系,這個系統會自動調節人體內的酸鹼度。不管是弱鹼還是弱酸性的水,其中酸鹼物質的含量非常低,與人體酸鹼緩解系統相比,只是滄海一粟,並不能改變人體的酸鹼度。  另外,鹼性水、離子水改變酸性體質等說法,也是不成立的。胃酸的pH值是0.9~1.5,酸性極強,即便是喝下所謂弱鹼性的水,到胃裡已經徹底酸化了。
  • 轉基因致癌、絕育?這些被網傳的轉基因蔬菜,你吃過嗎?
    近日,微信公眾號裡一篇文章《英國研究:中國人體內已出現轉基因作物中常見的基因,請當心下一代!》在微信朋友圈廣泛傳播。 事實真是這樣嗎?並非如此。這實則是用有關轉基因的釣魚文和謠言文拼湊起來,為非轉基因食品雜貨店站臺的廣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