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經常關注科技的網友們應該都知道,我們中國自主研發的北鬥導航一經正式商用,並且不斷的發布衛星來組建網絡,從而讓定位也變得更加精確。根據相關的數據,我們的北鬥導航系統在精度方面已經達到了10米,通俗易懂的說法就是不管你在中國的哪個角落,我們的定位系統定位的位置和你實際的位置誤差不到十米,可以說令我們感到非常自豪。但是既然我們的北鬥導航已經這麼厲害了,為什麼不讓它取代GPS呢?
其實原因遠沒有那麼簡單,其中有多重的原因。第一個原因就是我們發明北鬥並不是為了取代誰,也不是為了擺脫誰,而我們發明北鬥正式因為想要讓它造福全人類,甚至能夠和全世界的導航系統進行兼容,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北鬥系統更加優秀和普及,怎麼能想著淘汰北鬥呢?目前北鬥和GPS都是非常優秀的高科技,如果在未來能夠組網兼容,那麼肯定會更加強大和精準。
另一個方面就是普及問題。我們的北鬥剛剛問世,而GPS早就已經深耕十幾年了,各項基礎設施也非常成熟,如果我們想要取代GPS,那麼我們日常所有的定位任務就要落到北鬥的身上,如果北鬥的定位出現問題那麼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所以北鬥+GPS能夠起到雙重保障,一個癱瘓可以換另一個繼續工作。並且現在不管是手機還是車在導航,很多還都沒有內置我們北鬥定位的晶片,所以想要放棄GPS,全面支持北鬥系統,那麼我們之前的電子設備就全部「淘汰」了,這個成本是非常高昂的,總不能讓所有人都換一遍手機吧?
總的來說我們的北鬥系統也正在逐步完善,總有一天能夠實現完全民用,大家到時候也可以體驗。我們國家作為一個科技大國、人才大國,就應該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比如導航系統、晶片技術,這樣我們在國際市場上就能夠擁有足夠的話語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