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權法》修訂亟待解決四大問題

2020-12-04 中國新聞出版網

  □華東政法大學智慧財產權學院教授、博導 叢立先



    編者按 近日,《著作權法》修訂的話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自2011年啟動第三次修訂工作後,《著作權法》的修訂一直都是業界關注的焦點。在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今天,這部社會關注度極高的法律,如何更好地面對新挑戰,回應時代呼喚?

    本期《版權監管》周刊05—07版邀請法律界、學術界以及業界專家學者就《著作權法》修訂話題展開討論,以期反映大眾關切,為讀者提供參考。

    我國《著作權法》在1990年制定並於1991年實施之後,2001年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進行了一次修改,當時的修法雖然有來自外界的壓力,但同時也解決了迫切需要解決的網絡版權保護等問題,修法的效果值得肯定。

    《著作權法》的第二次修改是在2010年完成的,當時是基於中美WTO智慧財產權訴訟案的裁決結果要求我國對《著作權法》第四條的違禁作品規定作出修改,該次《著作權法》修改只調整了兩處內容:一處是修改了違禁作品的規定,另一處是增加了著作權登記的規定。

    《著作權法》的第三次修改在2011年已經啟動,立法部門、司法機構、研究機構和實務領域均對此次修改充滿了期待,期待能夠完成一次像《專利法》《商標法》的第三次修改那樣,出於我國自身動因的系統修法。如今,《商標法》已經完成了第四次修改,《專利法》的第四次修改也在緊鑼密鼓進行中並有希望很快完成,唯獨《著作權法》因為各種原因遲遲沒有完成第三次修改。這個遺憾也使得《著作權法》的部分缺陷在新的情況下被進一步放大了。

    筆者在本文中就4個核心問題規則調整提出一點看法。

    《著作權法》修改應確認作品類型的相對開放性

    我國現行《著作權法》第三條關於作品的列舉式規定的最後一項(第九項)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而作為行政法規的《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了「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著作權法》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上述銜接式規定,應該被認為是第九項的相對開放性規定,也就是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只要排除了法律規定的例外情況,都應該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但是,在司法實踐中,對於這個基礎性的核心問題的認識,卻呈現出另外一種截然相反的態度。有人認為《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必須是第三條中列舉的前八種作品的某種類型,第九項的兜底條款是相對封閉的條款,不能以其他作品來進行著作權保護。這樣的認識,不但錯誤地理解了《著作權法》及《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的規定,也給司法實踐帶來了很多爭議,像音樂噴泉界定為美術作品、體育賽事直播節目界定為錄像製品等,其背後的立論根源其實都和作品分類的僵化思維有關。並且,不論是著作權領域最為重要的《伯爾尼公約》,還是各典型國家的著作權法,但凡列舉規定作品類型時,都強調這是一種典型性列舉,而著作權法律保護的是「文學、科學和藝術領域內的一切成果,而不論其表現形式或方式如何」。

    因此,為了正本清源,建議本次《著作權法》修改將第三條第九項明確規定為「其他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有形形式複製的智力成果」。

    對《著作權法》第十條的權利內容應該予以科學梳理

    《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改時,將原《著作權法》的權利內容列舉選項的一項財產權(使用和獲得報酬權)擴充為十二項並加了一項開放式兜底權項,當時的立法者以為已經能夠窮盡列舉所有的著作權權項。

    實際上,目前的權利權項之間存在著彼此交叉和衝突,甚至缺漏的情況,即其不但沒有窮盡所有典型的權項,造成了諸如注釋權、整理權等的缺漏,還使得一些新型作品傳播行為無法調控,例如網絡直播行為既不能歸於信息網絡傳播權,也不能歸於廣播權,只能用兜底的其他權利來進行救濟。

    而且,目前這樣表面形式上非常詳盡的權項列舉,還客觀造成了司法實踐中另外一大誤區的形成:在著作權侵權官司中,人民法院要求原告必須說明具體侵犯了哪些權項,這種給原告憑空增加訴訟負擔的要求,不但違背了民事訴訟法的基本原理,也沒有搞清楚《著作權法》權項條款的實質要義。人民法院為了提高司法效率和明晰侵權責任的程度,可以判斷侵權的具體權項,但絕不能強加給當事方這樣的負擔,特別是對於那些沒有知識能力將侵害權項具體化的原告。

    為了更加科學化,本次《著作權法》修改可以考慮將目前紛繁複雜的著作權權項梳理為:人身權的四項保持不變,將財產權的十二項歸納總結為概括性和包容性很好的複製權、傳播權和演繹權三大權項,再加上一項開放性的兜底權項。

    整合合理使用制度和三步檢驗法的規定

    現行《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封閉式列舉了合理使用的12種情形,《著作權法實施條例》則規定了相對抽象的關於合理使用的三步檢驗法。三步檢驗法對於《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的解釋,是每一個具體合理使用情形的限制性解釋(限制的限制),還是在12種情形之外進行合理使用的再解釋(有限制的打開),長期以來,存在著截然不同的見解。

    從《著作權法》的幾次修訂草案來看,在將三步檢驗法納入合理使用時,有時將三步檢驗法規定在條款第一項,採取了限制的限制,有時又將三步檢驗法放在條款的最後一項,採取了有限制的打開,顯然立法者在此方面有些搖擺不定。

    筆者認為,在此問題上,應該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充分發揮智慧財產權審判職能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和促進經濟自主協調發展若干問題的意見》中確立的科學思路,採取有限制的打開方式,將三步檢驗法兜底性規定在《著作權法》合理使用制度中。

    重新分類整合侵權行為列舉的類型化規定

    現行《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是侵權行為的列舉式規定,二者的分類標準是侵權行為引起的責任輕重不同,也就是第四十七條只承擔民事責任,而第四十八條除了民事責任外,還可能承擔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應該說,在傳統的《著作權法》語境下,這樣的劃分沒有問題,但隨著網絡傳播作品等新情況的出現,原來的被認為責任較輕的行為可能變得很嚴重。第四十七條除了第(三)項署名權的侵犯和第(四)項保護作品完整權兩項純粹人身權的侵權行為外,其他的侵權行為在嚴重的情況下都可能引起與第四十八條所列侵權行為等同的責任效果,應該予以同樣的責任追究。

    因此,本次《著作權法》修改,應該將第四十七條和第四十八條的侵權行為重新進行分類整合,第四十七條只追究民事責任的侵權行為僅限於純粹侵犯人身權的情況,第四十八條則對所有侵犯著作權財產權的行為規定可能的民事責任、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權的人身權和財產權有相互融合的趨勢,除了發表權兼具人身權與財產權的雙重屬性之外,修改權實際上也具有一定的財產權屬性,目前純粹屬於人身權的應該只有署名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


相關焦點

  • 著作權法修訂後需關注幾點
    著作權法修訂後需關注幾點  本報訊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的決定。著作權法修改後共6章,67條,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新的著作權法從當前的經濟發展態勢及信息、網絡新技術應運而生的角度,通過對作品類型、權利歸屬、侵權等方面的修訂,強化了權屬保護,進一步遏制了著作權侵權行為。  一是加強了著作權保護。
  • 著作權法修訂,「抱團取暖」的集體管理制度迎來哪些變化?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著作權法迎來30年最大幅度修訂,將於2021年正式施行。作為著作權管理重要方式的集體管理,在此次修訂中變化較大。不過,仍有困局待解。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如何合理收取使用費,如何透明轉付給權利人,除了收費還應該為權利人做哪些事,又如何對代理大量著作權的集體管理組織有效監管?
  • 化學科學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系列專題旨在揭示化學科學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長按識別二維碼 閱讀論文關於第一過渡系金屬生物學作用亟待解決的問題長按識別二維碼 閱讀論文超鈽配位化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此,作者評論了有關核粒子凝結生長到影響雲形成的大小的現有知識和亟待解決的問題。
  • 新著作權法回應網遊作品保護需求專家建議
    本次著作權法的修改整體上促進了網路遊戲的版權保護  ● 要謹慎認定合理使用,如果主播可以免費使用遊戲內容,則可能會導致遊戲內容創作者喪失熱情,創新受阻  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國十年磨一劍的著作權法修法終成正果。
  • 嚴打盜版侵權行為 新著作權法回應網遊作品保護需求
    2020年11月11日,最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經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將於2021年6月1日起施行。自此,我國十年磨一劍的著作權法修法終成正果。新著作權法給相關行業所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尤其是呼應網際網路時代發展所作出的與時俱進的修改,更將為網際網路相關領域的版權產業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 著作權法中的公眾使用權
    然而,我國《著作權法》第22條規定的著作權合理使用卻存在內容不全面和體系不完整等問題,從而導致合理使用制度目標難以全面實現,並帶來法律適用歧義,引發較多著作權糾紛。  在傳統著作權法(尤其是作者權體系)理論框架下,作者和傳播者是兩種重要主體,他們分別基於作品的創作和傳播享有著作權和鄰接權。
  • 河邊草:另眼審視新著作權法
    「十年磨一劍」,日前,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想必近日許多機構、個人尤其是以侵權著稱的某些網絡載體更會認真研究這部法律。不過,新版著作權法的威懾力或者說有效性,尚有待驗證,畢竟,2010版著作權法上的條文,在實踐中就沒有完全落實,個別重要條文被曲解、架空,一些傳媒就敢公開刊載違反著作權法的聲明,流行「版權所有,轉載必究」、「作者的稿件將在本單位所屬的紙媒
  • 新著作權法將實施
    新著作權法將實施 新華網 | 2020-11-12 08:14:02 作品被抄襲打官司維權值不值?幾秒鐘的短視頻受著作權保護嗎?……創作者的這些顧慮,新修改的著作權法作出了明確回應。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於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自明年6月1日起施行。
  • 法學博士:《著作權法》並無量化
    中國社會科學院智慧財產權中心兼職研究員、中國首位商標法博士黃暉認為,《著作權法》中對於抄襲的判定並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一般從是否有「接觸的可能」和是否「實質性相似」進行判定;而徽標作為一種標誌性識別的載體,一般更側重看「是否容易造成混淆」,當然徽標本身屬於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
  • 聊聊新《著作權法》裡的「視聽作品」
    原標題 | 新法解讀 | 胡震遠:聊聊新《著作權法》裡的「視聽作品」作者 | 胡震遠 方達律師事務所《著作權法》終於修改完畢,選在明年兒童節歡樂實施,屆時各位看官可以體驗一下,什麼叫「十年磨一劍,一朝試鋒芒」。
  • 著作權法中的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
    原標題:著作權法中的 「思想與表達二分法」 在著作權法中,「思想與表達二分法」是一項重要原則。該原則將作品分為思想與表達兩方面,著作權法只保護對於思想觀念的獨創性表達,而不保護思想觀念本身。
  • 河北青年藍皮書顧問廉思:當代青年發展亟待解決三方面問題
    圖為發布會現場《河北青年藍皮書》中提到,河北青年在發展中存在諸多亟需關注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例如七成以上河北青年閒暇讀書每周不足3小時,普遍對房價、住房公積金、醫保報銷、養老、婚戀交友等方面關注度高,等等。為此,國家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專家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河北青年藍皮書》顧問廉思認為透過河北看全國,當代青年要更好發展亟待解決三方面問題。
  • 華北地下水位下降,農業用水問題到了亟待解決的時刻!
    提要:華北地下水位下降,農業用水問題到了亟待解決的時刻!華北缺水這是大家所共知的事,也正因為如此,我國史無前例的開展了南水北調大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北方人民飲用水難題,不過對於農業而言,卻並沒有起到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 編劇舉報一齣好戲抄襲,如何認定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侵權?
    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是指什麼?目前我國著作權法不保護抽象的思想、思路、觀念、理論等,而只保護以文字、音樂、美術、電影等以有形方式對思想的表達。比如如果一個人只是在他的頭腦中形成了一個武打場景片段,那麼該想法不能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但是如果他把該場景寫成了劇本或者拍成了電影作品,該作品就會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一齣好戲》和《男人危機》都屬於著作權法上的作品。那麼?如何認定一齣好戲是否構成著作權法上的侵權?
  • 文壇抄襲亂象 著作權法並不保護「創意」
    原標題:文壇抄襲亂象 著作權法並不保護「創意」 在一片質疑聲中,於正擔任編劇兼製片人的電視劇《宮鎖連城》終於在湖南衛視收官。不過在大部分人看來,相較於劇情,這位「金牌編劇」與「言情教母」瓊瑤關於「抄襲」的你來我往,才是更具時代特色的看點。
  • 科學界定假劣藥——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假劣藥定義呈現四大亮點
    在此次《藥品管理法》修訂過程中,對假劣藥定義的修訂受到社會各界高度關注,為假劣藥「瘦身」的呼聲頗高。筆者認為,這次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對假劣藥的定義更加科學、合理和準確,主要呈現四大亮點。亮點1 取消按假藥論處和按劣藥論處概念新修訂《藥品管理法》取消了按假藥論處和按劣藥論處的概念,十分必要。
  • 西交利物浦大學學者參與撰寫野生動物保護法修訂建議
    包括西交利物浦大學健康與環境科學系肖凌雲博士在內的野生動物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提交了針對修訂草案的建議。  年初以來,新冠疫情的暴發使得野生動物保護法成為受公眾關注的熱點。新冠肺炎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可由動物傳播給人類,一般認為病毒來自於蝙蝠。  今年2月,基於風險考慮,國家頒布了食用野生動物禁令,隨後宣布將修訂野生動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
  • 海洋微塑料:亟待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4年、2016年、2017年連續在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對海洋微塑料問題給予特別關注,2016年至2017年,微塑料汙染連續被列入環境與生態科學研究領域的第一大科學問題;同時,世界各國也在紛紛呼籲採取行動消減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海洋微塑料汙染已成為人類亟待應對解決的全球性重大海洋環境問題。
  • 卓特視覺為你解讀2020新《著作權法》,合法使用版權素材,避免侵權...
    新《著作權法》於2020年11月11日通過,將於2021年6月1日施行。隨著網際網路及科技的不斷發展,作品的傳播方式與以往相比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也給文化產業帶來各種創新和繁榮發展,新《著作權法》針對這些變化,進行了重新修正和規範,修正後的《著作權法》共六章67條,卓特視覺作為專業版權素材提供商,從我們主營的視頻、音頻及圖片版權素材的角度,帶大家一起解讀一下: 1、關於視頻作品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