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萬,克隆一隻寵物

2021-01-17 澎湃新聞

從母體取下的細胞停止衰老;狗的某個基因可以被人為編輯或去除;死去的寵物可以重生;兩條外表和遺傳基因完全一致的狗在一起嬉鬧……

這並不是某部反烏託邦小說裡的情節,它們真實發生在北京昌平科技園區希諾谷科技有限公司的實驗室。


38 萬,克隆一隻狗

和大多數在寵物即將離世之際克隆的寵物主不同,王亦清在愛犬「兜兜」還活著的時候克隆了它。兜兜並非名貴犬種,是只毛色灰褐色的雪納瑞。從兜兜一歲開始,王亦清像家人一樣陪伴了14年。

他很早就對韓國秀巖(Sooam)公司克隆犬有所耳聞,但顧及費用和繁瑣的出國流程,一直沒有下定決心。當十歲的兜兜牙齒開始脫落第一顆牙齒,王亦清變得焦慮起來。希諾谷開出的價格是 38 萬元一隻。

正如我們曾在生物書學到的一樣,克隆需要從兜兜身上取樣並建立細胞系。希諾谷從兜兜的肚皮上取下一塊皮膚組織,這個過程「像人劃破手指一樣」,微小到不需要任何包紮或處理。

如果取樣前待克隆犬已經去世,它的身體需要用溼毛巾包裹並冷藏(2~8℃),如果沒有條件保存整個身體,只摘取一隻耳朵也可以——但記住,千萬不能冷凍,水結冰的冰晶會刺破細胞。

代孕犬懷孕超聲圖像

接下來的工作交給希諾谷的實驗室。這家公司創立於2012年,除了在昌平科技園的實驗室,還在北京平谷、十三陵建了三個基地,養殖著超過一千隻提供卵子的實驗比格犬。做一隻克隆犬需要 10~30 只供給犬提供卵子。從母狗身上抽取未受精的卵子,抽走其細胞核;然後將兜兜的體細胞移植入卵母細胞中,培育到一定程度再把胚胎植入代孕狗的子宮孕育,直至生產。克隆出來的動物具有與體細胞來源個體相同的基因組序列信息。這個過程需要6~10個月。

克隆的步驟看起來簡潔明了,但比起其他哺乳動物,克隆狗的技術更加複雜。希諾谷董事長米繼東告訴 pingwest 品玩記者,狗的生理特構造特殊,排出的卵會在輸卵管裡成熟,從成熟到卵化只有幾個小時的窗口期,因此需要精準把握卵細胞成熟時間。

另外,做新的克隆胚胎需要電化學激活,這需要不斷摸索,找到最高的融合效率;此外,卵細胞在體外非常敏感,對溫度適應能力很差,在體外進行去核操作時非常容易死亡,越快操作越好。

米繼東稱,僅在充卵環節,希諾谷的試驗就超過了一千多次。 「我們給每一隻實驗犬都做了編號,第一隻成功的克隆犬編號是217號,前面的200多次實驗都是摸索的過程。」

小兜兜出生前,王亦清被告知小兜兜的毛色可能和兜兜並不完全相同。「毛色並不完全受細胞核的遺傳基因控制,而是受線粒體影響。希諾谷可以精準複製DNA,但DNA並不100%的影響毛色。」龍龍和蘋果身上的黑斑、褐色斑大小和分布都不完全相同。

希諾谷將融合了兜兜體細胞的卵母細胞放進5~10 個母體裡,因此王亦清被告知可能會有 4 個小兜兜降生,但最後他只接到了一隻。他猜測可能是發育過程中人為揀選,使得自然胚胎停止發育。

雙胞胎?幼崽?兄弟?

在被告知「兜兜的胚胎已經形成」的時候,王亦清還覺得克隆跟自己沒任何關係。直到看到小兜兜出生的照片,他才開始想如何去界定小兜兜的身份——那是一個「棕色的毛茸茸的一個小動物」,看起來和兜兜並不相像。它是另一個兜兜?兜兜不同時間出生的?還是兜兜的幼崽?

王亦清帶著兜兜和轉轉去 798 藝術區拍照

在小兜兜三個月的時候,他帶著兜兜接回了它。為了迎接那個具有儀式感的時刻,他特意帶了兩件同款小衣服。正如他所說,從生物技術上來說,交接儀式已經完成;但從生活上,克隆才剛剛開始影響他的生活。

帶小兜兜去修剪了毛髮之後,兩隻狗看起來終於一模一樣——毛色極其相似,小兜兜保留兜兜小時候的印記,比如長睫毛;兜兜歪嘴的習慣,轉轉也有。「不過我有時判斷不清是我主觀混淆了,還是真的一樣。」

怎麼稱呼小兜兜成了新問題。大多數克隆狗都會沿用被克隆狗的名字,但兜兜並未離世。王亦清一開始希望小兜兜記住兜兜這個名字,但兩隻狗一起養,想到「輪迴兜兜轉轉」,便給小兜兜取名「轉轉」。

最初的幾天,王亦清一直把轉轉當成「一個副本,一個複製品」。但到家第三天發生了一件改變了他的想法的事——轉轉丟了。

那天他和往常一樣邊遛狗邊打電話,等回過頭來,身後只剩兜兜。那時還是冬天,他找到夜裡兩三點也沒找到。

朋友們勸他「就當是丟了一大筆錢」,或者按照希諾谷的服務期條款,「一年內克隆犬丟失或死亡,可免費再克隆一隻」。

就像老套的言情小說一樣,那一刻王亦清突然意識到轉轉不是兜兜的複製品,而是「一個獨立的一個生命體,一個全新的家庭成員」。「發廣告也好,一定要找回來。只要它活著,可以找十七、八年。我儲存了它的DNA 樣本,只要找到疑似的,馬上就可以對比出來是不是它。」

幸運的是,第二天轉轉就被鄰居送了回來。

人們不免好奇兜兜如何對待轉轉。剛把轉轉接回家時,因為主人對轉轉的關注更多,兜兜一度敵視。兜兜不會像母狗帶小崽一樣帶轉轉,也不像對別的狗那樣排斥。後來兩隻狗互相打架。先是兜兜欺負轉轉,後來兜兜病了,肌肉萎縮,轉轉欺負兜兜。

就在記者採訪前後,兜兜患上了腦脊髓炎。克隆後基因被完整複製下來——就像複印件裡的錯別字和原件一模一樣。也就是說,如果兜兜的病是因基因而起,轉轉也會生相同的病。

王亦清把這種情況稱為:「我陪我長大,我陪我變老。」他帶著兜兜和扎UN扎UN去 798 的火車上拍照。

「扮演上帝」的生意

目前,已經有20多隻像「轉轉」這樣的克隆犬誕生在北京希諾谷科技有限公司。希諾谷宣稱,這些案例已經證明克隆動物與自然繁殖的動物享有相同生命力與繁殖能力。

除了寵物克隆服務,希諾谷的業務還包括了基因編輯、基因檢測和基因保存,並真真切切從這些項目上賺到了錢。

2016年12月,希諾谷培育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疾病模型比格犬「蘋果」;次年1月第二隻疾病模型犬「葫蘆」出生。可以通俗理解為人為製造疾病。在眾多的發病因素中,關鍵基因APOE對脂質的運輸和代謝發揮主要作用。敲除犬的APOE基因,可使其血漿膽固醇升高,血脂、血糖比正常高出 3 倍後,誘發粥樣硬化病變。試驗人類用藥。

首例基因編輯疾病模型比格犬「蘋果」

2018年3月,希諾谷還研發了世界首例基因編輯自閉症模型犬。

希諾谷和六七百家寵物醫療機構合作,推廣基因檢測、細胞保存。基因檢測主要檢測寵物遺傳病、血統分析、性狀檢測等,根據檢測項目,價格從幾百到兩千不等。 半年時間,希諾谷稱檢測量從一開始的個位數,增加到每個月有幾百例。

細胞保存則被賦予「嬰兒臍帶血的保存」一樣的重要性,或者說,一顆「後悔藥」。支付幾千塊錢,希諾谷就會將寵物的細胞分離、培養,再被放進零下的液氮罐凍存。細胞建系成功後,希諾谷會頒發給寵主一份《基因保存證書》。當然,每年還需要付出3000元左右的保存費用。「最明顯的用途是未來用於克隆;就像幹細胞的研究意義,保存可能會對未來治療有幫助。

米繼東也遇到過寵物主諸如「性格更好」、「不掉毛的金毛」等編輯基因再做克隆的情況,但他認為關於基因編輯,目前未知是太多了,未來會嘗試編輯基因以改變寵物的性狀。

克隆犬希希和諾諾

實驗室裡的比格犬被關在籠子裡,大多神情倦怠。犬每年發情一到兩次,做完代孕手術四五個月後,它們需要再做下一次代孕。如果代孕藏獒、黑背等大型犬,胚胎在小型比格犬體內發育不夠成熟,還需要剖腹產。全國首隻克隆警犬「昆勳」即為剖腹生產。

還有一部分比格犬被試驗敲除基因、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希諾谷員工王澤承告訴記者,目前人用藥物的試驗先用小鼠,再用猴子等大動物。但猴子的飼養成本約為 10萬元,6 歲才能性成熟。做一個新藥的試驗需要一百隻猴子,時間和金錢成本都不低,但犬 1 歲後就可以發情,一年發情2次,因而成為相對理想的試驗動物。為了減輕輿論壓力,希諾谷和農大合作,將試驗後的比格犬開放領養。

試驗用的比格犬

這些生意背後是寵物經濟的飛速發展。佩蒂這樣做寵物生意的公司,往往會在營銷文案中把寵物提到和家人一樣重要的程度,再加上一句「你忍心給家人吃注水肉嗎?」接下來販賣用鴕鳥、鱷魚等昂貴食材做成的寵物口糧。《2018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達到1708億元,同比2017年增長了20.5%,其中寵物狗市場規模1056億元,寵物貓市場規模652億元,中國城鎮養狗、養貓人群達5648萬人。隨著城鎮中養狗、養貓人群的增長,我國寵物消費市場的規模還將繼續擴大。

人造生命很難不讓人恐懼

人胚胎克隆只能在體外培養,嚴禁植入子宮,人的克隆在全世界被嚴令禁止。但各國對動物克隆克隆的限制大多在轉基因動物上餐桌,以及試驗動物需要實驗動物許可證。出於科研目的的克隆目前並無相關法律。

每一次複製技術有重大發展時,人們心中對人造生命的恐懼都會被喚起、放大。王亦清也一樣。第一次親眼見到克隆出來的轉轉後,王亦清邊在回家的車裡迫不及待告訴朋友:「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肯定有人在試驗複製人。」

自從1996年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動物多利羊誕生後,克隆動物的技術障礙不斷被突破。《科學美國人》雜誌披露,已被克隆出的高級哺乳動物有20餘種。2018 年,基因和人類相似的體細胞克隆猴誕生。

「都是哺乳動物,只是這個放在狗肚子裡,那個放在願意給錢放在人肚子裡孕育。」

歷史經驗說明,任何有使用前景的技術都不會因為行政命令或者道德而停止進化。克隆技術擴散帶來的「倫理危機」很難不讓人擔憂。「拋開倫理這些大道理不講,我覺得個體去克隆一個人的用途,不會是太美好的。」

「如果未來人類社會發展有什麼擔憂和顧慮。我認為一個是核武器,一個是克隆生物或者編輯生物。一個是毀滅世界,一個是創造物種,這是上帝的活兒,人如果搶了上帝的活,會不會被懲罰?」

人世間有多少無法復刻的遺憾,有多少扮演上帝的野心,就會有多少人把目光投向這裡,把自己代入這個克隆故事。他相信,人類對寵物克隆做的事情,終有一天會反射回人類自己身上。

(應受訪者要求,王亦清為化名)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請至公眾號「pingwest品玩」聯繫。

相關焦點

  • 無邊界的寵物克隆
    代孕貓媽媽是一隻中華田園貓,生育的「大蒜」則是英短貓。  38萬元讓寵物「回來」  在很多寵物主人眼中,寵物往往是親人,如果親人離世,你會選擇克隆方式,讓其重回人間嗎?李敏做出了肯定的答案。  一年冬天,李敏在路邊遇到了一隻可愛的小狗,是毛髮褐色的小型犬,李敏和妻子(當時的女朋友)商量帶回家養。李敏不僅給它取名,還取了姓,「姓李,隨我姓」。
  • 克隆寵物嗎?一隻貓25萬元,或有基因缺陷,被批沒道德
    舊的寵物店無法解決時間的問題,於是就有人提出用新的克隆技術來延續陪伴——「復活」你已經失去的貓主子。8月21日,國內第一隻使用克隆技術自主培育的短毛貓「大蒜」,迎來了「滿月」。而克隆出「大蒜」的生物科技公司,正以貓類25萬元/只、犬類38萬元/只的價格向鏟屎官們提供寵物克隆服務,今年計劃完成的營業額高達2000多萬元。
  • 克隆就能讓逝去的寵物回家?
    然而,從實際情況來看,克隆寵物未必能迎回與原來一模一樣的寵物,而且可能會有很多問題和麻煩,寵物主人不宜抱過高的期望值。  儘管克隆寵物基因組與原來的寵物幾乎一致,而動物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又有很多是由基因決定的,因此,當主人滿心以為克隆出的寵物會與原來的寵物的性格一模一樣時,也許可能會出現問題。
  • 克隆警犬光榮入警,寵物克隆卻遭質疑,同是克隆為何不同
    寵物不同於尋常物件,它的價值並不體現在作為一個物質的本身。我們對寵物的愛憐和思念,絕非僅僅是因為它們品種的高貴、外貌的非凡或性情的溫順。每一隻寵物背後,都是一段不可複製的記憶承載,只是簡單克隆寵物,又如何能複製記憶?
  • 英國一女子花62萬元獲得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寵物狗
    中國網4月13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4月11日報導,為了獲得自己寵物的「複製品」,女主人為此支付60000英磅(約合人民幣62萬元)。英國倫敦西部的麗貝卡 史密斯決定「複製」自己十二歲時最喜歡的寵物小狗,為此她花費了60000英磅。她非常喜歡她的小寵物,想要擁有在世界上另一個獨一無二的寵物。
  • 38萬克隆寵物狗,且慢流行
    網絡配圖為復原愛寵而花重金克隆,看似不可思議,但有人卻義無反顧。據紅星新聞報導,近日,家住杭州的薈薈花費38萬元克隆已故寵物狗,引發不少質疑。有人認為,「克隆了肉體,能克隆靈魂嗎?」「有這麼多錢為什麼不去幫助貧困兒童」。
  • 克隆寵物之爭④:犧牲試驗動物?威脅人類安全?
    這家生物科技公司,也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家開展此業務的公司,而在此之前,只有韓國、美國的兩家機構開展了寵物克隆業務,定價在10萬美元。成功率低,科研投入高,是寵物克隆價格高昂的原因。伴隨「天價」,克隆寵物是否能夠長壽健康,又能否真的「一模一樣」,則是寵物主普遍的擔心。健康嗎?長得像嗎?
  • 無邊界的寵物克隆:尚不清楚會產生哪些累積危害
    代孕貓媽媽是一隻中華田園貓,生育的「大蒜」則是英短貓。  時隔一年,李敏(化名)仍不願回憶自己已經去世的愛犬。消沉了一段時間後,他選擇用克隆方式讓它「回來」。  2017年起,為李敏提供克隆服務的公司,已有40多位客戶用克隆這種方式「迎回」了他們的寵物。寵物主人對此形容道,這是「買得到的親情」。  克隆儘管不是什麼新詞,但是近年來有關克隆的各種爭議不斷。
  • 花38萬元克隆死去的寵物狗,值得嗎
    無法面對離別的都市人,現在正把這一技術運用於寵物身上,克隆一隻一模一樣的貓或者狗,這給失去愛寵的人類帶來了巨大安慰。愛寵意外身亡第一次見小迪那天,薈薈和男友坐了4個小時火車,穿過一望無際的原野,一路抵達蘇格蘭邊境。在一個連站牌都找不到的地方下了車,又爬了一個小時山路,終於抵達農場。剛見面,一個多月大的小迪歪歪扭扭地跑過來,輕輕咬住了她的腳後跟。
  • 英國第一隻克隆狗產下兩隻小狗 狗主人:繼續我最愛寵物生命的夢想...
    英國第一隻克隆狗米妮·溫妮產下兩隻健康的雄性小狗。據英國《太陽報》報導,英國第一隻克隆狗米妮·溫妮(Minnie Winnie)產下兩隻小狗。米妮·溫妮是一隻2014年在試管中孕育成功的臘腸犬,最近她通過緊急剖腹產手術產下了兩隻雄性小獵犬。她的主人,34歲的麗貝卡·伯恩(Rebecca Bourne)說,去年克隆狗米妮·溫妮的母親溫妮(Winnie)去世後,她決定從米妮·溫妮那裡繁育後代。她說:「我太激動了。
  • 新的寵物——克隆女
    這些克隆女是根據個人需要,從一些自願從事複製人試驗的女子身上提取,被提取人必須身體健康、長相俊美、心態較好,只要提取一些薄皮或髮絲什麼的,就可以克隆出一個和母體相似的女孩來,還可以根據需要更改基因,比如有的文靜,有的漂亮,有的靦腆,有的愛笑,還有一些保持鎮定的基因,保證領養的美女寵物的基因的可控制性
  • 克隆貓背後的寵物克隆:樣貌性格或可複製 回憶技能無法再現
    【解說】8月21日,誕生在北京昌平的中國首隻自主培育克隆貓「大蒜」滿月了,這是一隻經代孕貓自然分娩的英國短毛貓。據悉,這隻小貓的母體就叫做「大蒜」,因疾病過世,主人黃先生捨不得,於是克隆了這隻新的「大蒜」。  記者從負責此次克隆公司的負責人處了解到,2017年5月,公司培育出了第一隻克隆寵物犬。到現在,已經克隆了近50隻寵物犬,包括20餘個品種。
  • 對話中國首隻克隆貓背後的廣州科學家:寵物克隆技術成熟可商業化
    南都:克隆出來的寵物,可以跟一般的寵物一樣去交配和繁育後代麼? 賴良學:可以。像美國第一隻克隆貓「CC」,都繁殖了好幾胎吧。 賴良學:比如說壽命,大家都說克隆羊「多利」早夭,但我們克隆學者都知道,這是個案,它是受環境影響造成的死亡,並不是因為它是克隆動物就要早衰。我舉個例子,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史努比」(Snoopy),它也活了10年了,狗的壽命一般是10年左右。還有克隆牛,牛的壽命是20年左右吧,現在有一頭克隆牛就是活了19歲才死的。
  • 世界第一隻克隆狗重燃了科學與倫理之爭(組圖)
    為了這隻黑黃相間的小狗,也即世界上第一隻克隆狗,韓國漢城大學獸醫學院教授黃禹錫和他的課題組整整忙碌了3年。  由於狗是目前科學家公認最難克隆的動物,Snuppy的出現旋即引發了世界範圍的震驚。最新一期的《自然》雜誌對此進行了報導並將其選作封面。  Snuppy的名字取自「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國立漢城大學)和「puppy」(小狗)。
  • 多莉: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動物已經死去,而克隆技術命途多舛
    圖中這隻綿羊名叫多莉,是科學家通過三隻羊分別提供的DNA、線粒體還有子宮,「發明」的世界上第一隻克隆動物。曾幾何時,這隻羊長期霸佔著我們的生物教科書。沒有足夠的數據表明,多莉的體弱多病和「英年早逝」,是克隆生物體的普遍現象,還是一個個例而已。但多莉終究還是死了。此時,多莉不過才6歲多一點,僅僅是普通綿羊壽命的1/2。克隆技術,從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爭議。
  • 國外超火的「克隆愛寵」,給鏟屎官一對雙胞胎寵物!
    美國肯塔基州有一家叫Cuddle Clone的毛絨玩偶公司,專門幫鏟屎官們「克隆愛寵」。他們會根據人們寵物的模樣,定製出一個和寵物寶寶們幾乎一毛一樣的毛絨玩偶。他們的「服務對象」不只是狗子還有喵星人。豬寶寶馬兒雞鳥兒兔紙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是一個叫Jennifer的姐們,她曾經有一隻愛犬Rufus然而不幸的是,Rufus在8年前因病去世了Jennifer非常難過不舍,她找到設計師,想請設計師幫她製作一個和Rufus模樣一樣的玩偶,讓她能更好地懷念Rufus。
  • 你願意克隆你的寵物嗎?
    近年來,寵物產業崛起,產生了大批的貓奴狗奴,吸貓擼狗成為風潮,有專家預測至2020年,千億級市場即將形成。但一般來說,寵物貓和寵物狗的壽命一般都在20年以內,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們終將會離開。而如果它們離你而去,你會尋找一個替代品來填補你內心的空缺,還是試圖讓它「起死回生」呢?
  • 昂貴的寵物,鏟屎官耗費40萬克隆牧羊犬,複製品真能代替正主嗎?
    想著那個熟悉的人突然就從你的世界中永遠消失,那種悲傷逆流成河,而寵物更是如此,因為家人的陪伴伴隨著你的一生,但是他也有著屬於自己的各種生活。但寵物不一樣,它的世界只有你一個,當你不在家的時候,它就安靜地趴在一個角落,默默等待著你的歸來。當寵物離開的時候,家的感覺就沒有了那麼完整,總感覺少了一些什麼似的。
  • ...7隻代孕母貓體內有3隻妊娠,成功孕育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
    半島全媒體記者 劉金震 通訊員 曲天澤一隻名為「平安」的森林貓後代,日前在青島農業大學平安誕生。但與眾不同的是,這是一隻森林貓體細胞克隆後代,經過62天孕育得以健康存活下來。這也是國內首個由高校成功完成的克隆貓。
  • 為啥克隆狗堪稱騙局?只能克隆身體而無法複製靈魂
    你喜歡你的寵物不是因為它的基因,而是因為它與你共同度過了許多時光。雖然克隆可能完全複製寵物的基因組,但它們絕非是同一隻狗,因為它們不會有同樣的生活。 「每隻小狗都很獨特,有自己的個性。你可以克隆狗的樣子,但你不能複製它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