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可能 「記得」每一次引力波事件

2020-12-08 IT之家

北京時間6月10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宇宙可能會在引力波事件過去很久之後還「記得」它們,引力波是十分微弱的時空漣漪,人類直到最近幾年才探測到它們,在引力波經過之後,它們可能會留下一個稍微改變了的區域,換句話說,會留下某種關於它們經過的「記憶」。

這些變化被研究人員稱為「持久的引力波可觀測量」(persistent gravitational wave observables),它們比引力波本身更加微弱,但產生的影響能持續更長時間。物體可能會因為引力波而稍微移動到不同的位置,粒子在空間中漂移的位置也可能會改變,甚至時間本身也可能會稍微不同步,在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速度短暫運行。

這些變化是如此微小,以至於科學家幾乎無法探測到它們。研究人員在論文中寫道,觀察這些效應最簡單的方法可能是讓兩個人「攜帶著小型引力波探測器」——這當然是個玩笑,因為探測器都非常大。不過,研究人員可以通過另一些方法來檢測這些「宇宙記憶」。最明顯的一個方法是:尋找現有引力波探測器反射鏡的位移。

現在,科學家可以通過建造能夠遠距離發射穩定雷射束的探測器來搜尋引力波。當光束輕微擺動時,就代表引力波通過的信號。通過研究這種擺動,物理學家就可以測量引力波。第一次這樣的探測是在2015年,從那時起,這項技術不斷改進,目前的探測器可以一周就探測到一次引力波事件。

這些引力波來自大規模的宇宙事件,比如黑洞和中子星在遙遠的太空深處碰撞、合併。然而,當這些時空漣漪到達地球時,已經變得非常微弱,幾乎探測不到。它們的長期影響就更加難以察覺了。

然而,對探測器上反射鏡的變化的測量非常精確,隨著時間的推移,引力波引起的反射鏡位移可能會變得十分顯著,足以使研究人員發現它們。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數學模型,用來預測每個引力波經過時反射鏡的位移。

檢測這些長期影響的其他可能方法還包括原子鐘和自旋粒子。把兩個原子鐘分開一定的距離放置,它們所經歷的引力波就會有所不同,包括其時間膨脹效應。由於其中一個原子鐘的時間會比另一個時鐘更慢,在引力波經過時,兩者讀數之間的細微差別就可能揭示局部宇宙對引力波的「記憶」。

最後一個方法是觀察微小的自旋粒子,在引力波經過前後,這個粒子的行為可能會發生改變。我們可以把它懸浮在實驗室的一個小空間裡,測量它的自旋速度和方向;然後在引力波經過後再測量一次。粒子行為的差異將揭示宇宙對引力波的另一種「記憶」。

儘管只是一篇理論性的論文,但研究人員至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新視角,啟發其他的科學家通過實驗來研究引力波。

相關焦點

  • 引力波是宇宙初生時的「啼哭」。
    引力波是愛因斯坦在廣義相對論中提出的,即物體加速運動時給宇宙時空帶來的擾動。通俗地說,可以把它想像成水面上物體運動時產生的水波。引力波是宇宙初生時的「啼哭」;宇宙誕生之初的億億億億分之一秒,發生了第一次宇宙暴脹,膨脹在時空中留下的層層漣漪就是宇宙史上第一次引力波。
  • 目前,科學家在宇宙中共發現50次引力波事件,這些數據有什麼用?
    不斷觀測到引力波數據,正在幫助天文學家天文學家在2019年的6個月內共觀測到39個宇宙事件,這些事件釋放出的引力波的頻率,每周超過一次。自2015年首次識別以來,被檢測到的這些引力波,通常由兩個黑洞合併所成的漣漪,這些不斷增長積累的數據,正在幫助天文學家們繪製出此類事件在宇宙歷史上發生的頻率。發現引力波的重要性引力波是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它是由質量加速而釋放的,尤其是當兩個巨大的物體相互螺旋融合時。
  • 兩個超大黑洞在未來的可能對撞將產生宇宙最強引力波
    環繞這對黑洞的暖氣體和明亮恆星暴露了它們的位置根據天文學家的觀測,這兩個黑洞在不斷靠近的過程中,泛起的引力波漣漪將穿過周圍的時空。這些宇宙漣漪將與尚未被探測到的來自其它超大質量黑洞的引力波背景噪音結合在一起。
  • 引力波百年預言成真:傾聽宇宙的「聲音」
    在這位大科學家提出引力波的預言百年之後,科學家11日宣布,人類首次直接探測到了引力波。這是人類第一次能夠「聽」到宇宙的「聲音」。1秒,這正是由引力波轉化成的宇宙之聲。合併所產生的引力波信號,經過13億年的漫長旅行,於2015年9月14日抵達地球,被LIGO的兩個探測器以7毫秒的時間差先後捕捉到。  「我們能夠『聽見』引力波,我們能夠『聽見』宇宙,這是引力波最美妙的事件之一。我們將不僅『看見』宇宙,我們還將『傾聽』它,」她在記者會上介紹。  引力波是一種時空漣漪,如同石頭被丟進水裡產生的波紋。
  • 引力波給予我們一種新的方式去看待宇宙
    有人想出了一種方法,可以使雲層在某個夜晚分裂一小段時間,並且讓我們能夠匆匆瞥一眼我們大氣層之外的宇宙。想像一下,只有一個點在發光,可能是一個行星,上面的細節令人難以置信:光環,條紋,色彩,甚至可能還有衛星。從這一刻起,你的宇宙觀將發生多大的改變?現在已經有了結果-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的協作確實已經檢測到了兩個合併的黑洞的引力波-我們可以確信,在天文學上真的有這樣的時刻。
  • 引力波被發現 誰將撼動時空?|引力波|宇宙|愛因斯坦_網易科技
    此次新聞發布會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質量在合併之前是26和39太陽質量,合併之後是62太陽質量(合併之前的兩個黑洞自旋參數值限制的並不是很好),合併後黑洞是一個克爾黑洞,其自旋參數值為0.67。你或許會有疑問,合併之後怎麼少了3個太陽質量,它跑到什麼地方去了?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導,計劃中的ET是地基引力波探測器,它將能夠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事件,從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引力波天文學變得更加精準。  除ET外,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升級;日本和印度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建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 下一代引力波「捕手」:有望揭示更多宇宙秘密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9月15日報導,計劃中的ET是地基引力波探測器,它將能夠發現更多黑洞和中子星並和事件,從而測試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並使引力波天文學變得更加精準。除ET外,美國的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正在升級;日本和印度的引力波探測器的建造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 引力波:它們是否暗示宇宙末日爆炸?
    根據最近對時空波動的觀察,我們的宇宙起源可能完全不同。事情如何一事無成可能是與大爆炸有關的最大謎團。關於宇宙起源的最廣為接受的理論指出,它是從一個無限小的,無限密集的點開始的,該點向外擴展並冷卻成為現代宇宙。但是,將近140億年前的這一事件的原因是什麼? 即使這是一個充滿問題的問題。
  • 用引力波窺探宇宙 還需找到這些源頭
    但自雷射引力波天文臺(LIGO)2015年首次探測到引力波以來,已探測到多次引力波事件,其中包括13次由雙黑洞碰撞、2次由雙中子星碰撞,以及疑似由黑洞和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要通過引力波去尋找外星人,顯然要對各種波源產生的引力波瞭然於胸才行。那麼,目前人類已經發現了哪些類型的引力波源,還有哪些「隱身」波源有待探索?
  • 引力波與暗物質有什麼關係?若你相信引力波,那宇宙只有四個維度
    圖源:MICHAEL STEVENSON/UIG/GETTY IMAGES但是在去年,宇宙給了我們一個立方體。1.3億光年外兩顆中子星碰撞融合後產生了一場引力波海嘯爆破了宇宙,這被美國雷射幹涉儀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室女座天文臺在2017年8月17日檢測到。
  • GW190521事件:「不可能」的史上最大黑洞互撞
    科學家們去年觀測到一次迄今探測到的最大的黑洞碰撞,參與碰撞的兩個黑洞和碰撞所形成的黑洞按照現有理論都應該是不存在的在很久很久以前,黑暗的宇宙中發生了一起不可能的事件這一重大事件是於去年5月被發現的,但科學家9月初才披露出來。這兩個黑洞的合併發生在距離地球170億光年處,劇烈碰撞產生的引力波向外擴散,由此被發現。碰撞時間大約在70億年前,整個過程只用了n分之一秒。這些引力波——宇宙時空裡的漣漪——分別被美國的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和義大利的室女座幹涉儀(Virgo)探測到。
  • 中國引力波計劃再啟動!引力波是什麼?盤點2010至今的天文學事件
    神秘莫測的引力波究竟是什麼?它與黑洞是什麼關係?別急,下面的2010至今的重大天文學事件將會給你答案。(圖片:NASA)21世紀10年代正式結束了,這十年期間發生了哪些重大太空科學事件?這些中微子以《芝麻街》(Sesame Street)中人物的名字「伯特」(Bert)和「厄尼」(Ernie)命名,雖然與1987年探測到的一個事件所產生的中微子能量相比,它們產生的能量比要大得多,但仍不足以為科學家提供射線起源的確切信息。天體物理學家得出結論,這些宇宙射線最可能的來源可能是超新星、黑洞或伽馬射線爆發。
  • 看待宇宙全新方式:引力波或可解決六大宇宙問題
    而如今,人類首次探測到了引力波——由兩個黑洞撞在一起而產生的時空漣漪,不僅證實了愛因斯坦近百年前對引力波的預測,還有更重要的意義。用史蒂芬·霍金的話說,引力波提供了一種人們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  最近,《自然》雜刊發的一篇文章,講解了人類藉助引力波或可解決的六大宇宙問題。  黑洞真的存在嗎?
  • 最神秘的引力波信號,可能證實霍金半世紀前的理論?
    自從美國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LIGO)在2015年首次直接探測到引力波以來,引力波已經成為天文學界最熱門的話題之一。通常情況下,研究人員可以通過這種由黑洞併合產生的時空漣漪來研究該過程的內部機制。不過,LIGO探測到的引力波還可能源於其他天體碰撞事件,比如雙中子星併合等等。因此,有時LIGO的探測結果會讓天文學家們感到困惑。
  • 引力波或將解決哈勃常數難題,甚至揭示宇宙命運
    據國外媒體報導,一項新研究稱,通過分析死亡恆星在空間和時間結構中產生的漣漪——即引力波——科學家或許能很快解開宇宙膨脹速度的謎題,如果足夠幸運的話。研究人員表示,這項新研究還可能揭示宇宙的最終命運。宇宙自從138億年前誕生以來一直在膨脹。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簡單通俗解釋
    引力波是時空結構中的漣漪,就像一艘穿越平靜海面的船在其後留下絲絲尾波一樣,宇宙中移動的「飛船」也會產生引力波。不同的是,引力波情況下的「飛船」卻是極度猛烈的物體,所引發的事件要劇烈得多,如黑洞合併、中子星碰撞、超新星爆炸等。所有這些都會在時空結構中產生波,隨著其漣漪在宇宙中的傳播而進行拉伸和擠壓。如下面動畫所示兩個黑洞碰撞的最後片刻所產生的引力波。
  • 在引力波的背後,宇宙發生了什麼?
    2015年9月,科學家們藉助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第一次捕捉到微弱的引力波信號。引力波只有在宇宙中發生劇烈的能量爆發時才能產生,這種爆發顯然是超乎人們想像的。那麼究竟發生了什麼呢?比較合理的解釋是,13億年前,發生了黑洞合併!
  • 黑洞碰撞產生的引力波,擠壓和拉伸空間,導致時空永久性的扭曲!
    天文學家觀測到引力波是空間和時間的漣漪,由雙黑洞碰撞合併、雙中子星碰撞合併或由中子星和黑洞碰撞等大質量天文事件產生的,因為質量黑洞等大質量天體合併事件,我們人類的儀器靈敏度才能夠探測到,並非是說只有這樣才能產生。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預測,引力波(GW)會在經過時擠壓和拉伸空間,並將永久扭曲空間,留下對波的「記憶」。
  • 引力波是什麼?引力波的發現意味著什麼?
    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中有一個重要預言,如果大質量天體發生碰撞、超新星爆發等極端宇宙事件會產生強大的引力波。這是一種時空漣漪,就像波一樣傳遞開來,數十年內科學家一直在尋找引力波,但都沒有發現。2015年9月,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有了新的發現,科學家勞倫斯 克勞斯指出雷射幹涉引力波天文臺發現了引力波,如果這個發現屬實,那麼將是一次轟動性的科學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