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視聽障礙人群超1億,千億視聽輔具市場迎來黑科技+巨頭玩家

2021-01-09 界面新聞

文|AgeClub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對康復輔具有相關需求的人群正在急劇上升。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2020年將突破7000億,2015年至今年均增長率超過15%。

在上月發布的康復輔具行業分析系列開篇中,AgeClub從市場空間、政府政策、電商數據、技術趨勢等方面對助行輔具品類進行了深度分析。

本文作為該系列的第二篇,將遵循同樣的分析架構,聚焦視聽輔具這個細分領域。

1、視聽殘疾患者人數超4000萬 政策關注視聽輔具研發

海倫·凱勒曾經說過:「視力障礙將人與物隔絕,聽力障礙將人與人隔絕」。

視力和聽力障礙不僅直接導致溝通交流障礙,還會引發多種心理問題,極大地損害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及家庭關係。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視力殘疾患者人數達到1700多萬,聽力殘疾患者人數達到2780萬人,其中絕大多數為60歲以上的老年人。

以聽力殘疾為例,第二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60歲以上老年人患聽力殘疾的比例高達11%。據此推算,中國60歲以上老年聽力殘疾人總數目前已經超過2000萬。

除此之外,患有視力和聽力障礙但尚未達到殘疾標準的視障和聽障老年人數量更為龐大,規模預估超過1億。

根據2019年國際糖尿病聯盟發布的《全球糖尿病概覽》,中國糖尿病患者總人數為1.164億人,中老年糖尿病人數更是突破8000萬。

糖尿病是導致老年人視聽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觀察證明35%~50%的糖尿病患者的聽力比健康的同齡人下降20~30分貝;糖尿病患者發生白內障、黃斑變性、視網膜脫落等眼病的機率明顯高於非糖尿病人群,這些眼病都會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

數量龐大的視聽障礙患者意味著龐大的視聽輔具需求,然而長期以來這部分市場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很多年裡國內視聽輔具廠商少,產品種類少,功能也較為低端,主要產品為盲杖、放大鏡、聲音放大器等。

隨著近些年國家對康復輔具行業的重視和政策傾斜,這個局面正在發生很多積極的變化。

一方面是視聽輔具產品科技含量的增加,更多新的前沿技術被應用到視聽輔具產品中。

2018年起科技部啟動了「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研發計劃,由國家財政撥款、殘聯牽頭、各科研機構和相關廠商承擔具體項目,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提供科技支撐。

在最新的「主動健康和老齡化科技應對」重點專項 2020 年度擬立項項目中,AgeClub發現涉及到視力障礙的就有由中國殘疾人輔助器具中心牽頭承擔的人工智慧視覺增強技術產品項目,杭州深睿博聯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智能化視覺增強產品的研發項目;涉及到聽力障礙的有東南大學承擔的智能聽力康復輔具研發。

國家對視聽輔具高新技術產品研發的支持無疑是一個明顯的信號,近年來視聽輔具行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初創公司,它們堅信視聽輔具是康復輔具行業未來的風口。

另一方面輕度視聽障礙老年人群的市場潛力被部分廠商發掘,輔聽器等產品應運而生。

與針對視力殘疾和高度聽損人群的產品相比,輕度視聽障礙人群輔具的開發技術門檻相對要低一些。對廠商來說,考驗在於讓這些「非剛需」人群接受視聽輔具。

2、視力輔具篇

我國將視力殘疾一般分為盲和低視力兩類,雙眼中好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3而等於或優於0.05者為低視力;雙眼中好眼最佳矯正視力低於0.05者稱為盲,具體分類標準對照表如下:

針對不同等級的視力障礙,目前市面上已經存在或研發成功相應的產品,基本能滿足不同視力狀況的老人的需求。

(1)盲人群體——智能避障眼鏡

對於幾乎不存在殘餘視力的盲人群體,只靠自己獨立出門活動一直是一種奢望。

導盲犬雖然被證明能有效幫助盲人,但在國內一直是一種稀缺資源。

有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導盲犬數量不到200隻,2019年8月上遊新聞曾報導擁有近30萬視力殘疾人士的重慶,只有一條導盲犬「拉多」。

近些年來隨著傳感器技術、光學技術、AI技術的發展,使得用技術為視障人群提供更人性的服務成為可能。

國內已有公司成功研發出智能眼鏡形式的盲人出行輔具。同時,他們在應用落地方面選擇了潛力巨大的視力輔具市場,推出的天使眼智能眼鏡聚焦盲人的出行需求。

天使眼在耳旁設有骨傳導耳機,在雙目區域設有兩個立體攝像頭。攝像頭採集的視覺圖像被晶片處理後會轉化為簡潔的聲音提示,盲人戴上後可根據耳機內的發出的聲音指導行走區域及方向。

在識別到垃圾桶、柱子、欄杆、樹等障礙物後,盲人會聽到類似「左前方三米有垃圾桶」這樣的語音提示以及時避讓。

與專注於計算機視覺的肇觀電子不同,同樣成立於2016年的視氪科技將重點放在了聲音上。

視氪避障眼鏡首創了立體聲交互系統,在國內首家將三維立體信息獲取技術應用到視覺輔助領域。

具體而言視氪避障眼鏡通過雙目相機獲取周圍環境的立體信息——障礙物的距離、方位以及大小,針對不同的場景,反饋不同的聲音。

對於空曠的場景,通過立體聲音傳遞障礙物的距離、方位和大小,用戶可以感知環境信息;對於複雜的場景,通過立體聲音傳遞通路的方位、寬度以及其延長度,用戶可以尋找到安全的路徑。

(2)低視力群體——智能助視AR眼鏡/頭盔

與盲人群體相比,低視力群體還存在部分殘餘視力。他們的問題在於視野缺損,以及對比敏感度下降導致看不清物體的輪廓。

AR技術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這個問題的完美解決方案。

增強現實技術正是將虛擬信息與真實世界巧妙融合的技術,兩種信息互為補充實現對真實世界的「增強」,讓低視力群體看的更清楚。

3、聽力輔具篇

年齡是成人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有研究顯示老年性聾佔總聽力下降患者的比例高達86.8%,同時老年性聾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大幅增加。

《美國耳鼻喉科學頭頸外科雜誌》2003發表的一項研究調查了近3,000名48-92歲的美國人的聽力,結果表明在任何給定的五年時間內,年齡在50歲以上的人中有20%以上患有聽力損失。

據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統計,2018年全球聽力輔具市場規模為83.9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將達到144.5億美元,在預測期內複合年增長率為7.2%。

隨著人們對聽力障礙的認知不斷提高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國內聽力輔具的市場需求正在快速增長。

據北京聽力協會的估算,現階段中國聽力受損人群約有7200萬人,而助聽器的佩戴率不到5%。與發達國家相比相距甚遠,中間蘊藏的巨大市場不言而喻。

(1)全聾人群——人工耳蝸

人工耳蝸是一種植入式聽覺輔助設備,其功能是使重度失聰的病人(聾人)產生一定的聲音知覺,現在全世界已把人工耳蝸作為治療重度聾至全聾的常規方法。

在美國和歐洲,相當一部分人工耳蝸植入者是老年耳聾患者。他們耳聾的原因大多是由於老年性的漸進性的聽力減退,直至使用助聽器無效。

目前全世界佩戴人工耳蝸的病人數目已達十萬,絕大多數在發達國家,主要原因是這種裝置及其植入手術和術後治療非常昂貴。

人工耳蝸本身費用在17-27萬元之間不等,手術費大約1萬元,術後的康復費用還需另算。 

近些年來,國內先後有浙江、廣東、廣西、湖南、上海、吉林、遼寧等省份將人工耳蝸列入醫保報銷支付範圍。各地報銷的具體標準並不統一,大致報銷額度都在5-8萬元。

從各地目前的報銷標準來看,社保對人工耳蝸的支持更多是照顧7歲以下的語前聾患者。

在老年性聾患者人群不斷增長的背景下,我們認為隨著民生訴求增強,未來老年人群植入人工耳蝸也有望被納入醫保報銷支付範圍。

目前全球人工耳蝸的製造商主要為Cochlear、Advanced Bionics和MED-EL,分別佔領了55%、20%及20%的市場份額。

(2)中輕度聽損人群——助聽器

助聽器在當前聽力輔具市場中佔據著主導地位,適合輕度至中度聽力損傷的患者。

在中國,助聽器被劃分為二類醫療器械。經營產品需要取得醫療器械產品註冊證書、醫療器械經營許可證;並且需要具有相關學歷或者資質的測聽技術人員。

測聽環節之所以重要是由助聽器的聲音補償原理決定的,助聽器需要根據患者的聽力檢查結果來適配和調試,有的患者甚至需要定製耳模。

測聽環節本意是為了讓助聽器的效果更好,但無形中卻增加了助聽器的普及成本。

國內具有資質的測聽技術人員嚴重不足,各大助聽器的線下門店基本只分布在地級以上城市,很難滲透到鄉鎮以及農村地區。

(3)輕度聽損人群——輔聽器

輔聽器又被稱為個人聲音放大器,作用是擴大環境音效,並不對用戶進行聽力補償。

如果說助聽器是需要醫師的指導和幫助的處方藥品,個人聲音放大器就類似於自我幫助的OTC非處方藥。

因此輔聽器不需要專業人員調試,適合不需要全天候佩戴的輕度聽力問題者,使用場景包括看電視、聽講座、日常對話等。

在歐洲和日本,輔聽器已經被老年群體接受。有數據顯示2012年美國輔聽器的銷量就已達到150萬套,產值超4.5億美元。

輔聽器市場的特性在於技術門檻較助聽器低,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消費電子廠商試圖進入這個市場分一杯羹。

總結:

從醫療器械出發的傳統助聽器廠商和消費電子廠商必然會在市場展開正面競爭,畢竟輕度聽損人群的數量遠大於聽力殘疾人群。

相關焦點

  • 深度:中老年視聽障礙人群超1億,千億視聽輔具市場迎來黑科技+巨頭玩家·AI+索尼+BOSE
    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加快,對康復輔具有相關需求的人群正在急劇上升。民政部發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規模2020年將突破7000億,2015年至今年均增長率超過15%。1、視聽殘疾患者人數超4000萬 政策關注視聽輔具研發海倫·凱勒曾經說過:「視力障礙將人與物隔絕,聽力障礙將人與人隔絕」。
  • 中國(北京)國際視聽大會:一場科技+文化的視聽盛宴
    科技範兒:用科技賦能視聽  新技術、新場景是本屆視聽大會展區給人最直觀的感受。,形成多項論壇成果發布;專門開闢投資板塊,投路演項目總估值超過千億元,視聽行業有關籤約成果豐碩。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研修學院、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河北省廣播電視局共同籤署《京津冀新視聽媒體融合學院戰略合作協議》,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和大興區人民政府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區域協同、政府間聯動;國家文化大數據產業聯盟分別與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政府、華電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中國文化產權市場協作體、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國家文化科技創新服務聯盟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
  • 網絡視聽大會幹貨|長短視頻進入內容混戰,現實題材借短劇出位
    此次,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已達9.01億,網民使用率為95.8%。在各個細分領域中,短視頻的用戶使用率最高,達87.0%,用戶規模8.18億;綜合視頻的用戶使用率為77.1%,用戶規模7.24億。
  • 公司與行研|李澤楷、雪湖資本搶著買,華夏視聽教育究竟是什麼?
    2021年1月4日收盤價,來源Wind1月6日,華夏視聽教育港股收盤價為8.25港元,較發行價3.10上漲了166%,這代表了資本市場的認可。這家上市不到一年的企業,既能斬獲資本,又能逆市上行,甚至還可能被納入港股通,這背後隱藏著一個龐大的產業生態。在這個歲末年初的時點,與資本同樣忙碌的是「考生」。
  • 華為視頻AiMax影院助推"客廳經濟" 技術賦能超高清視聽
    華為消費者雲服務視頻業務部部長徐曉林在此次大會上發表了主題為《融智新視聽,賦能產業新藍圖》的重要演講,為新形勢下的視頻產業帶去了華為視頻在內容建設、技術創新與平臺使能等維度的洞察和思考。  洞悉"客廳經濟"發展趨勢,華為視頻開闢AiMax影院  徐曉林在大會中指出,隨著消費者對影視內容觀看體驗需求的逐步提高,大屏成為了客廳影音娛樂的中心,"客廳經濟"迎來了又一輪井噴。
  • 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兒童模式」
    另一方面,中老年內容如戲曲、廣場舞、健康等類目雖然也是大屏上的重要部分,但這些內容卻往往較為分散,很少被「打包」到一起。近兩年,以銀河奇異果、雲視聽極光、CIBN酷喵影視為代表的視頻應用相繼在OTT大屏端推出了直接面向中老年人群的「長輩模式」,愛優騰這樣的綜合視頻平臺開始「綜合起」各類中老年內容,下場爭奪中老年用戶,也讓大屏競爭更加多維。
  • 「京」彩視聽五一共享愛奇藝等重點視聽平臺打造「北京新視聽」專區
    為豐富「五·一」假期網絡視聽精品內容供給,促進線上視聽消費和數字經濟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組織指導愛奇藝、優酷、搜狐視頻、西瓜視頻,推出「北京新視聽」專區,聚合展播優質網絡視聽節目。
  • 超3億人失眠,催生千億級睡眠市場,一款眼罩年銷售額2000萬
    「全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10月底,這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睡個好覺,成為3億多人奢侈的目標。這也促使圍繞著「睡眠、助眠」的相關產品迅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睡眠行業」。目前,這個市場又有多大?
  • 超3億人失眠,千億級睡眠經濟興起
    「全國超3億人存在睡眠障礙。」10月底,這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第一名。睡個好覺,成為3億多人奢侈的目標。這也促使圍繞著「睡眠、助眠」的相關產品迅速發展起來,逐漸形成了一個「睡眠行業」。目前,這個市場又有多大?有數據表示,今年,我國睡眠經濟的市場規模將超過4000億,2030年將突破萬億元。巨大的市場規模之下,大批創業者進入,其中不乏意圖「割韭菜」的玩家。
  • 行研|百億美元規模的聽力輔具市場,誰主沉浮?
    聽覺障礙(Hearing loss)又稱聽力缺損,指聽覺部分或完全喪失。聽力缺損可能發生在單耳或雙耳,有些是暫時有些是永久性的。據WHO最新研究數據,全球大約有4.66億人患有殘疾性聽力損失,其中3400萬是兒童。(殘疾性聽力損失是指成人更好的那隻耳朵聽力喪失超過40分貝,兒童更好的那隻耳朵聽力喪失超過30分貝。)據估計,到2050年將有9億多人出現殘疾性聽力損失。
  • 重塑視聽感受 索尼發布 「XR認知晶片」營造逼真音畫效果
    2021年1月8日,索尼公司發布了基於「XR認知晶片」的智能電視系列,該晶片的發布也將用戶的視聽體驗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搭載「XR認知晶片」的智能電視有畫諦系列8K液晶電視Z9J、畫諦系列4K OLED電視A90J和A80J以及4K液晶電視X95J和X90J。
  • 未來已至,中國移動咪咕超高清築造「新視界」
    10月13日起,第八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線下論壇在成都舉辦。疫情之下,本屆大會通過「雲上大會」和「線下大會」相結合的方式舉辦,「雲上大會」將持續至19日,包含雲展覽、雲展映、雲發布、雲市場等內容。以「網絡視聽賦能美好生活」為主題,大會邀請了包括騰訊、愛奇藝、B站、快手、咪咕等行業巨頭,聚焦網絡視聽發展的新模式、新內容、新文化、新業態及新格局展開探討。
  • 「綜述」破解一下微博抖音等網絡視聽新生代強勢崛起的密碼
    喜馬拉雅音頻從2012年3月份上線,目前手機端約有5億激活用戶。以短視頻服務快速崛起的抖音,從2016年9月份上線到現在,已擁有2.5億日活和5億月活用戶。2019年第一季度,微博平臺月活用戶規模達到4.5億。龐大用戶極大地提高了內容播放量,吸引了各種內容的入駐,並進一步推動平臺生態化發展。如,非遺文化內容在抖音平臺均具有巨大用戶規模和播放量。
  • 2019網絡視聽新生代峰會在成都召開
    5月29日,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正道致遠,創新致勝——網絡視聽新生代峰會」在成都舉行。以微博、抖音、喜馬拉雅、得到App為代表的多家新生代網際網路視聽企業出席了本次峰會,涵蓋社交、短視頻、音頻、直播等多個垂直領域。
  • 酷狗音樂APP全新改版,黑科技賦能音樂
    科技的發展,賦予音樂新的可能性。最近,億級音樂平臺酷狗音樂就藉助黑科技的力量對酷狗音樂APP進行全面改版,最新升級的三大功能迎合年輕用戶的視聽習慣和音樂審美,在新生代市場起音樂社交新潮流。聽書劇場視聽合一在追求感官刺激多元豐富的今天,傳統的電臺僅有聲音,稍顯單調。而酷狗音樂APP升級後推出的聽書"劇場",以音頻為載體,以視頻為表達形式,在常規以聽為主的產品形態中增加視覺元素,營造出視聽合一的體驗,推動電臺進入可視化時代。
  • 聊聊新《著作權法》裡的「視聽作品」
    與其把「已固定」作為特殊要件使得視聽作品看起來較難保護,倒不如索性大大方方把它拿掉,把視聽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構成要件統一起來,會不會反倒簡潔明快?最經典的例子是世界盃賽事直播案[1],就在兩個月前,這事兒算是塵埃落定了,官司打了六年,但爭論似乎並沒有停止。2014年6月26日,北京,晴,23-34°C,微風。對央視國際來說,這是個神清氣爽的好日子,他們通過公證保全了暴風影音在線影視欄目下播放2014年巴西世界盃賽事的證據,一個也許誰都沒想到會如此充滿爭議的案子拉開了序幕。
  • 裡約大冒險:盤點奧運會「吸睛」黑科技
    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既是體育賽場和商業戰場,也是科技巨頭和技術新秀們的展示場和賽馬場。從北京到倫敦,從倫敦到裡約,每一個四年,科技領域都在發生著飛速、驚人的變化。科技改變奧運,奧運也折射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新詞「黑科技」再次爆熱,黑科技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高科技演變出來更強大或者更先進的技術以及創新、軟硬體結合等,也包括基於現有技術的改進升級和該產品的使用體驗等。對科技企業來說,奧運是「黑科技」的實驗場,也是行業的風向標。8K電視、虛擬實境(以下簡稱「VR」)、視頻投影、中央空調等產品爭相亮相。本屆奧運會上,國內外科技企業摩拳擦掌,展示最新潮的產品。
  • 雲視聽極光影視資源更優質更豐富,日常使用更給力
    雲視聽極光作為騰訊視頻應用TV版,據相關數據統計,雲視聽極光合作客戶上百家,全面覆蓋中國大屏品牌,服務著上億家庭。雲視聽極光開發者們傾心注力,在研發中善於捕捉不同用戶需求,且不斷升級版本,完善更全面的功能。雲視聽極光有騰訊視頻做依託,影視資源豐富,技術支撐更強大。
  • 網絡視聽節目編織抗「疫」之網-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
    近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引導全國網絡視聽媒體,全面展開疫情防控宣傳,切實踐行媒體使命和社會責任。主要視聽網站積極落實廣電總局要求,主動擔當作為,發揮特色優勢,作出網絡視聽的應有貢獻。
  • 家庭視聽室需要具備的條件
    家庭視聽室需要具備一定的私隱性,為了避免「駐波」現象,整個房間最好是矩形結構。影音室面積建議在20平米以上,面積如果太小會影響視聽效果,也會有很大的局限性。房間內除了影音設備和座椅外,其它物品儘量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