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希格斯:獲獎不知所措(圖)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們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並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的存在。他們的理論解釋了這種亞原子粒子如何獲取質量,繼而最終形成我們認知的世界。恩格勒特和希格斯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20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理論上提出粒子存在

  恩格勒特與已故同事羅伯特·布魯特1964年提出標準粒子模型理論。希格斯同年提出一種粒子場的存在,預言存在一種玻色子,可以吸引其他粒子產生質量,是物質的質量之源,繼而構築我們認知的世界。

  這種粒子後來被命名為「希格斯玻色子」,科學界隨即進入近半個世紀的摸索,尋找這種粒子存在的證據。

  瑞典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8日宣布恩格勒特和希格斯獲獎,他們在理論中預言的粒子,去年被總部設在瑞士日內瓦的歐洲核子研究中心證實存在。

  科學院宣布這項結果時反常地比預期推遲一小時,但沒有立即解釋原因,只是在原定宣布時間發布「推特」信息稱「仍在開會」。

  諾爾馬克說,科學院當天試圖聯繫希格斯,但「我們嘗試的所有電話號碼他都沒有應答」。但他沒有說,這是否是推遲宣布結果的原因。

  曾是去年諾獎熱門人選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去年7月宣布,該中心兩個大型強子對撞實驗項目發現同一種新粒子,其許多特徵與「希格斯玻色子」一致,今年3月14日稱更多數據分析表明,它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去年宣布其發現後,一些科學界人士認為預言這種粒子存在的希格斯可能獲得當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去年諾獎並未頒給希格斯,卻令今年的獲獎人選懸念降低,科學界和媒體普遍認為會頒給與「希格斯玻色子」研究相關人員。

  為找到這種粒子,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實驗室在瑞士與法國邊境地區地下一條長達27公裡的隧道內,構建一臺價值100億美元的對撞機。

  就恩格勒特和希格斯的獲獎,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任羅爾夫·霍伊爾說:「我對今年諾貝爾獎頒給粒子物理學(研究人員)感到激動。」

  為找到這種粒子,需要數以千計科研人員和數以萬億計碰撞質子的數據,大型強子對撞機製造模擬宇宙大爆炸之後第1萬億分之一秒和2萬億分之一秒之間的能量。每1萬億次碰撞,才能產生一個「希格斯玻色子」。

  在發現一種類似「希格斯玻色子」的新玻色子後,研究人員花了一些時間確認,這種粒子就是在原始模型中預測的「希格斯玻色子」,而不是一種「變體」。

  □獲獎感言

  希格斯:不知所措

  希格斯現年84歲,在英國愛丁堡大學擔任名譽教授。

  在這所大學發布的聲明中,希格斯說:「接受這個獎項令我不知所措,感謝瑞典科學院……我要祝賀所有為發現這種粒子作出貢獻的人,感謝我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對我的支持。」

  希格斯還說:「我希望,這種對基礎科研的認可會有助於提升對這種『沒用』研究價值的認知度。」

  對於「希格斯玻色子」的名字,據說希格斯本人表達謙遜,自認不配。但因堅稱自己是無神論者,更反對「上帝粒子」的叫法。

  恩格勒特:感到高興

  80歲的恩格勒特接受採訪時告訴記者:「當然我感到高興。」他也感謝所有對他研究作出幫助的人。

  當被問及50年前開始這項研究的時候是否想像過獲得諾貝爾獎,恩格勒特說:「你不會工作時惦記著諾貝爾獎,這不是你工作的方式……我們當初有一種印象,就是我們做的工作重要,將來會被其他研究者所應用。」

相關焦點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出爐了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希格斯波色子眾望所歸
    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8日頒獎,希格斯波色子呼聲極高。圖為彼得·希格斯,該粒子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利時科學家恩勒特。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0月8日揭曉,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勒特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共同獲獎。他們在希格斯波色子的研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波色子研究去年曾和大獎失之交臂,今年得償所願。 恩勒特和希格斯分別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榮譽教授。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九成以上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具有這些特徵
    93%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有博士學位在216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人中,僅有15位沒有博士學位,其中4位之所以沒有博士學位並不是因為他們沒有獲得博士學位,而是因為英國的劍橋大學在1919年之後才有博士學位,這樣換算過來就是93%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有博士學位
  •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兩名諾獎得主發表感言
    ·恩格勒(左)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據美國媒體10月8日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因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獎。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揭曉 「上帝粒子」預測者獲獎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劉仲華  李玫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等待,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在當地時間12時45分公布。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 · 希格斯獲此殊榮——他們發現了「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恩格勒1932年生於比利時。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都與宇宙、天文有關!歷屆獲獎得主...
    繼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獎獲得者後,當地時間10月8日,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得者為加拿大物理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以及瑞士兩位天文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之一安德烈·蓋姆稱對獲獎感到意外
  •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史上僅3位女性獲獎,12位華人獲獎
    因為在諾貝爾基金會的章程中寫道:獎金金額由兩項研究共享,研究可由兩到三人完成,研究者均應受到獎勵。但在任何情況下,獎金金額不得分配給三人以上。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總人數 1901-2018年共有210人被授予諾貝爾物理學獎,其中約翰·巴丁曾兩次獲獎。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標題: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新華網 我有話說 圖表: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華社記者陳琛 編制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北京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為什麼獲獎?
    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正式揭曉。詹姆斯·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迪迪爾·奎洛茲(Didler Queloz)因為對宇宙演化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的理解做出的貢獻成為獲獎者。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數據解讀:1901-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人1901-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國籍統計從1901年到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了201人次,但是有一位名為約翰·巴丁(John Bardeen)的人兩次獲獎,所以總獲獎人數是200人。其中47人是單獨獲獎,32人是與一位同仁共同獲獎,30人與另兩位合作者一起捧得殊榮。
  • 了解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語:Nobelpriset i fysik)是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諾貝爾獎之一,該獎旨在獎勵那些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1901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首次頒發。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甄選委員會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頒獎典禮於每年12月10日,即諾貝爾逝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並由瑞典國王親自頒獎 。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都畢業於哪個學校?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詹姆斯·皮布爾斯(獲獎原因:宇宙學相關研究)、米歇爾·馬約爾(獲獎原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迪迪埃·奎洛茲(獲獎原因:首次發現太陽系外行星)。1、詹姆斯·皮布爾斯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57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以獎勵他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澤爾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人因黑洞研究獲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最新消息,北京時間10月6日17時57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分成兩半,其中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Penrose),以獎勵他在黑洞形成以及相對論的相關理論的有力預測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資料圖: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在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他們分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化學獎以及物理學獎。【獲獎者平均55歲,最年輕的25歲】截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為55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