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揭曉 「上帝粒子」預測者獲獎

2020-12-05 環球網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劉仲華  李玫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等待,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在當地時間12時45分公布。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 · 希格斯獲此殊榮——他們發現了「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

恩格勒1932年生於比利時。1955年,恩格勒從法語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畢業,目前是該校榮譽教授。他與同事羅伯特·布繞特組建的物理研究室進行了大量粒子物理研究。希格斯1929年生於英國,是英國理論物理學家,愛丁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1964年他在蘇格蘭高地散步時突發靈感,創立了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粒子。在1964年前後,包括希格斯、恩格勒和布繞特在內的6名科學家發表了關於希格斯玻色子的具有裡程碑式的論文。而希格斯機制被廣泛認為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的重要理論基礎。

2012年7月4日,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宣布其大型強子對撞機實驗發現了新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這一發現成為21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現之一。希格斯玻色子的確認為科學家們開啟了一扇大門,讓他們得以從事此前無法進行的關於宇宙的研究,開啟無數關於質量、粒子和宇宙的謎團。

希格斯和恩格勒此次獲獎可謂實至名歸。此前就有多家媒體推測,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會獎給「上帝粒子」的發現者。但是,物理學獎的發布會一拖再拖。對此,諾獎評委烏爾加 · 布特納教授表示,發布會推遲一小時比較正常,畢竟評委們要在當天召開會議,進行投票表決。

對於這樣語焉不詳的答覆,有媒體猜測,這一發現獲獎沒有異議,但組委會對是否只授予恩格勒和希格斯教授兩個人存在分歧。有媒體表示,兩人之所以獲獎,跟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項目分不開。歐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強子對撞機是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強大的粒子加速器,而這是各國上千名科學家共同的勞動成果。沒有他們的實驗成果,「上帝粒子」只是個假說。還有媒體質疑,1964年先後創立該理論的除了布繞特已去世無法得獎外,其他三位科學家傑拉德·古拉尼、卡爾·哈庚和湯姆·基博爾也應該得獎。但諾貝爾獎規定單項獎獲獎者不能超過三人。這些可能是造成物理學獎遲遲沒有公布的原因。

相關焦點

  • 「上帝粒子」兩預測者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上帝粒子」兩預測者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3-10-11 08:44
  • 上帝粒子發現者獲諾物理學獎 公布時間幾度推遲
    當地時間2013年10月8日,瑞士梅蘭,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中心的僱員得知諾貝爾物理學獎得獎名單後鼓掌慶祝。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恩格勒今年81歲,希格斯84歲,兩人1964年各自提出了希格斯玻色子理論。
  •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原標題: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新華網 我有話說 圖表: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華社記者陳琛 編制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北京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都與宇宙、天文有關!歷屆獲獎得主...
    繼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獎獲得者後,當地時間10月8日,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得者為加拿大物理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以及瑞士兩位天文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 「上帝粒子...
    來源:e公司官微作者:雲風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Mia Ghez,1965年6月16日-),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過114次,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4名女性科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希格斯波色子眾望所歸
    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8日頒獎,希格斯波色子呼聲極高。圖為彼得·希格斯,該粒子以他的名字命名。比利時科學家恩勒特。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0月8日揭曉,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勒特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共同獲獎。他們在希格斯波色子的研究方面做出傑出貢獻。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波色子研究去年曾和大獎失之交臂,今年得償所願。 恩勒特和希格斯分別是布魯塞爾自由大學和愛丁堡大學的榮譽教授。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Mia Ghez,1965年6月16日-),美國天文學家,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物理學和天文學教授。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過114次,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4名女性科學家。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
    原標題: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三位獲獎者因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黑洞,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是因為發現神奇的黑洞,「上帝粒子」、引力波、量子光學等研究者都曾獲獎
    剛剛,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公布了獲獎者,這次頒發給了黑洞發現者。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今,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共頒發過114次,共有215名科學家獲得過該獎項,其中包含4名女性科學家。近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被頒發給兩個領域的科學家,其中,加拿大裔美國科學家詹姆斯·皮布爾斯的獲獎理由是他在物理宇宙學領域的理論性發現
  •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兩名諾獎得主發表感言
    資料圖: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左)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據美國媒體10月8日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因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獎。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眾望所歸的「上帝粒子」
    原標題:眾望所歸的「上帝粒子」 從去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試驗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到頒發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而從1964年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等多名科學家提出該粒子的相關機制和理論至今,已過去近50年的時光。 10月8日,201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塵埃落定。恩格勒和希格斯因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而獲獎。這個曾經「撲朔迷離」,讓眾多物理學家傾注多年心血尋找的「上帝粒子」,終於實至名歸。
  •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日揭曉 今日揭曉諾貝爾物理學獎
    央廣網北京10月3日消息(記者韓萌)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而設立,表彰那些對人類作出重要貢獻的研究者。現如今諾貝爾獎是世界上影響最大的獎,已經成為學術界個人的最高榮譽,是各界科學家都為之奮鬥的目標。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希格斯:獲獎不知所措(圖)
    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們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並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的存在。他們的理論解釋了這種亞原子粒子如何獲取質量,繼而最終形成我們認知的世界。恩格勒特和希格斯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20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研究黑洞獲獎
    ,獲獎原因「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穩定預測」;另一半共同授予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獲獎原因「發現銀河系中心的超大緻密物體」。關於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第一次頒獎是在1901年,迄今為止共有215位獲得該獎。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位科學家是位女性,除此之外,還有3位女性科學家,分別是居裡夫人(還曾獲得1911年諾貝爾化學獎)、瑪麗亞·格珀特·邁耶和唐娜·斯特裡克蘭。
  • 美法科學家共享諾貝爾物理學獎 「上帝粒子」失之交臂
    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左)與美國科學家大衛·瓦恩蘭獲得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綜合外媒消息,當地時間10月9日11點45分(北京時間17點45分),2012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揭曉。法國科學家塞爾日·阿羅什與美國科學家大衛·瓦恩蘭共同獲得此份殊榮。瑞典皇家科學院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在當天的頒獎詞中稱,這兩位科學家「提出了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測量和操控單個量子體系成為可能」。量子理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之一。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因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共同分享這一獎項。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在諾貝爾寫於1895年、要求設立五大領域獎項的遺囑中,物理學是他最先提到的領域。諾貝爾要求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上帝粒子」預言者摘諾貝爾物理獎被指無懸念
    8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今年物理學獎授予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和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以表彰他們對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所做的預測,上帝粒子是賦予其他粒子質量的粒子。  1964年首次提出該理論  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定於北京時間8日17:45公布,推遲1小時後於18:45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