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2021-01-15 人民網

原標題: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來源:新華網 我有話說

圖表: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新華社記者陳琛 編制

  比利時與英國科學家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新華網北京10月8日電綜合新華社駐外記者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以表彰他們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並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諾爾馬克於當地時間12時45分(北京時間18時45分)在皇家科學院會議廳用瑞典語和英語宣讀了獲獎者名單及其獲獎成就。他表示,兩位科學家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其預測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不久前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實驗發現。獲獎科學家提出的理論解釋了粒子如何獲得質量,有助於人類了解亞原子粒子質量的起源。

  1964年,恩格勒特與已故的同事羅伯特·布魯特提出了標準粒子模型理論,希格斯也於同年提出一種粒子場的存在,預言一種能吸引其他粒子進而產生質量的玻色子的存在,即希格斯玻色子。

  標準粒子模型理論中共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希格斯玻色子正是該理論依賴的基石。作為物質的質量之源,希格斯玻色子連接著粒子獲得質量的領域。沒有希格斯玻色子,宇宙和人類就不會存在,因為其他粒子正是在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海洋」中遊弋,受其作用產生慣性,最終才有了質量。

  物理學家認為,希格斯玻色子來源於一種無形的領域,填補了所有的空間。但標準粒子模型理論提出後,其他61種粒子相繼被實驗所證實,只有希格斯玻色子難覓蹤影。過去數十年中,無數全球頂級科學家苦苦捕捉著這一「上帝粒子」的存在證據。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去年7月4日宣布,該中心的兩個強子對撞實驗項目——ATLAS和CMS項目發現了同一種新粒子,它的許多特徵與希格斯玻色子一致。隨後該中心於今年3月14日稱,更多數據分析表明「它就是希格斯玻色子」。

  在得知自己獲獎的消息後,恩格勒特在現場電話連線中表達了喜悅之情,他說:「我感覺非常好!十分高興能夠獲獎!」

  歐洲核子研究中心主任羅爾夫·霍伊爾表示,發現希格斯玻色子標誌著全世界眾多研究者數十年來智力努力的高峰。

  瑞典皇家科學院認為,發現相關理論成就巨大,但發現希格斯玻色子並非完成宇宙謎題拼圖的最後一塊。這一模型僅描述了宇宙可見物,只佔到整個宇宙物質的五分之一,更多神秘的未知領域還有待更多科學家去探尋。

  作為英國愛丁堡大學的名譽教授,希格斯通過該大學發表聲明說,希望他的獲獎能讓人們更加重視那些「看似沒有什麼實際價值」的基礎研究。

  恩格勒特和希格斯將平分800萬瑞典克朗(約合120萬美元)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獎金。與往年相同,物理學獎是今年公布的第二個諾貝爾獎項。接下來的幾天裡,諾貝爾化學獎等其他獎項將逐一揭曉。(綜合新華社駐斯德哥爾摩記者和苗、付一鳴,駐日內瓦記者吳陳、施建國,駐倫敦記者劉石磊報導)

相關焦點

  • 比利時英國兩科學家分享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新網10月8日電,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8日在瑞典揭曉,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希格斯玻色子(又稱「上帝粒子」)的理論預言獲獎。比利時理論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左)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右)
  • 2013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揭曉 「上帝粒子」預測者獲獎
    【環球時報駐瑞典特派記者  劉仲華  李玫憶】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等待,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終於在當地時間12時45分公布。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 · 希格斯獲此殊榮——他們發現了「上帝粒子」,即希格斯玻色子。恩格勒1932年生於比利時。
  •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兩名諾獎得主發表感言
    資料圖: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左)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據美國媒體10月8日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因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獎。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因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共同分享這一獎項。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在諾貝爾寫於1895年、要求設立五大領域獎項的遺囑中,物理學是他最先提到的領域。諾貝爾要求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次: 190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1911年,居裡夫人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
  • 55年後,女性科學家第三次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咪佳 通訊員 朱心宇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2日中午11時54分(北京時間17時54分),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美國科學家阿瑟·阿什金(ArthurAshkin) 、法國科學家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和加拿大科學家唐娜·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共同獲得該獎,為表彰他們在電子雷射領域做出的突出性貢獻。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出爐了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
    導讀:剛剛,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三名科學家共享。 212人 1901年到2019年期間,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213塊獎章,其中美國物理學家約翰·巴丁兩次摘得此項殊榮,是世界上僅有兩位在同一領域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之一(英國生物化學家弗雷德裡克·桑格曾經在1958年、1980年兩度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2017年,基金財務狀況好轉,獎金改為9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三位科學家在黑洞方面的研究突破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三位科學家由於在黑洞方面的研究突破獲得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瑞典實業家和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895年)的遺囑中創立了這些獎項。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獎項「慶祝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黑洞是引力非常強的空間區域,甚至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逸出。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他們的發現顛覆了對宇宙的認知!並照亮...
    2005 年他獲得邵逸夫獎的天文獎。  2010 年,梅耶獲得維克託·安巴楚勉國際獎(Viktor Ambartsumian International Prize)和德國天文學會卡爾·史瓦西獎章。  2015 年 1 月他獲得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頒發最高榮譽金質獎章。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2017年,基金財務狀況好轉,獎金改為900萬瑞典克朗。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獲獎者2017年,三名美國科學家雷納·韋斯、基普·索恩和巴裡·巴裡什獲獎,理由是「在LIGO探測器和引力波觀測方面的決定性貢獻」。2016年,三位英美科學家大衛·索利斯、鄧肯·霍爾丹、麥可·科斯特利茨獲獎,理由是「理論發現拓撲相變和拓撲相物質」。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宇宙最黑暗的秘密」
    北京時間10月6日消息,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由德、美、英國的3名科學家分享: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
  • 三位英國科學家研究黑洞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最近對黑洞的可視化三位科學家因了解黑洞而獲得了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瑞典實業家和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他去世的前一年(1895年)的遺囑中創立了這些獎項。物理學獎委員會主席戴維·哈維蘭德(David Haviland)說,今年的獎項「慶祝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物體之一」。黑洞是引力非常強的空間區域,甚至沒有光可以從黑洞中逸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約翰|巴丁|...
    1968年,瑞典國家銀行在成立300周年之際,捐出大額資金給諾貝爾基金,增設「瑞典國家銀行紀念諾貝爾經濟科學獎」,俗稱諾貝爾經濟學獎。「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113次:190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其中有六個年份沒有頒發過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1916、1931、1934、1940、1941和1942年。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希格斯波色子眾望所歸
    諾貝爾物理學獎10月8日頒獎,希格斯波色子呼聲極高。比利時科學家恩勒特。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於10月8日揭曉,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勒特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共同獲獎。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金共計800萬瑞典克朗(約合764萬元人民幣),將由2位獲獎者分享。 有理論物理學家表示,如果沒有希格斯波色子,人類和宇宙中其他原子根本不存在。外界乾脆暱稱其為「上帝粒子」。有科學家表示,在宇宙形成早期,物質和反物質的粒子數量不同,恰恰是希格斯波色子的傑作。此外,希格斯波色子還決定了暗物質的密度。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瑞典皇家科學院6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三名科學家。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因證明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直接結果而獲獎;德國科學家賴因哈德·根策爾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因在銀河系中央發現超大質量天體而獲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他們分別是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德國科學家萊因哈特·根策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