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兩名諾獎得主發表感言

2020-12-06 中國日報網

資料圖: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左)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

據美國媒體10月8日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8日宣布,將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因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獎。

恩格勒1932年11月6日出生,在粒子物理學做出重要貢獻。1964年,恩格勒和已故的羅伯特·布繞特共同提出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玻色子理論。

希格斯1929年5月29日出生,愛丁堡大學榮譽退休教授。他以希格斯機制與希格斯粒子而聞名於世。其希格斯機制理論也是於1964年提出。

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斯塔凡·諾爾馬克說:「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關於很小的事物,但其卻讓一切變得不同。」恩格勒隨後表示自己很高興獲得這一獎項。「起初我以為自己沒有獲得這個獎,因為我沒有看到宣布的結果。」據悉,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宣布推遲了一個多小時。

希格斯獲悉得獎消息後,他說自己高興得有點不知所措,除感謝瑞典皇家科學院外,他特別感謝了家人、朋友以及同事的支持,同時他希望對基礎科學的認可將幫助提升外界對理論研究價值的重視。

希格斯玻色子得名於彼得·希格斯。假設中的希格斯玻色子是物質的質量之源,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構成的「海洋」中遊弋,受其作用而產生慣性,最終才有了質量。

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了62種基本粒子的存在,其他粒子都已被實驗所證實,只有希格斯玻色子未得到確認。由於它極其重要又難以找到,故被稱為「上帝粒子」。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 編輯:小唐)

...

中國日報網版權說明:凡註明來源為「中國日報網:XXX(署名)」,除與中國日報網籤署內容授權協議的網站外,其他任何網站或單位未經允許禁止轉載、使用,違者必究。如需使用,請與010-84883300聯繫;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中國日報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稿件來源方聯繫,如產生任何問題與本網無關。

相關焦點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其中一位得主系女性
    斯德哥爾摩消息: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今年的物理學獎一半被授予英國科學家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另一半被授予德國科學家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黑洞研究及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緻密天體」方面的貢獻。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學界專家普遍認為,黑洞研究獲得諾獎一直是眾望所歸,羅傑·彭羅斯與霍金在黑洞理論上的工作,早就被認為是可以拿諾貝爾獎的成果。 逝者已矣,在此,讓我們致敬霍金。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這次研究的是黑洞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被揭曉的熱度還沒散去,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2019年的物理學獎得主,因在宇宙學和地外行星相關領域的研究貢獻,被讚譽「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知」。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得主名單
    當地時間10月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揭曉,Roger Penrose 、Reinhard Genzel和Andrea Ghez摘得獎項。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2019年,隨著該獎項被同時授予宇宙學和系外行星學兩個領域,作為天文學分支的天體物理學迎來高光時刻。再加上2015年的中微子振蕩、2017年的引力波,過去五年中,天體物理學的研究成果已經三次斬獲諾貝爾物理學獎。天文領域的研究者屢屢摘得諾獎桂冠,這在半個世紀前,是完全不可想像的事情。因為,那時的天文研究,還很難入諾獎的「法眼」。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霍金好友發現神奇的「黑洞」
    在物理學,第一位女性諾獎得主為1903年的居裡夫人,她與居裡先生獲獎。1935年,第二位女性獲得物理諾獎—— 居裡夫人的長女Irene與女婿共享。居裡一家之外,到1963年才有第一位女性物理諾獎得主(美籍德國科學家Maria Goppert)。
  • 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揭曉:歷屆得主僅有2位是女性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將於北京時間17時45分揭曉。以下為有關諾貝爾物理獎的一些趣味數字:資料圖片:2017年諾獎現場。1.根據諾貝爾獎官網,從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1次。2.其中,僅1位得主獲獎有47次;2位得主共享有32次;3位得主共享有32次。3.此前歷屆得主,僅有2位是女性。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聚焦銀河系「最深處的秘密」
    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也在瑞典科學院揭曉。天文學觀測的新發現、一些天體物理學的突出成果,更是推進了物理學的發展。有非凡成就的天文學家獲物理學獎,就變得更加順理成章了。《物理研究雜誌》的一篇研究,通過分析2017年及之前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數據,發現天文學所佔比例已經從最初的完全空白,升到了現在的7%。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的科學家,憑藉天文學研究成果斬獲諾獎。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回顧史上諾獎最年輕得主!
    而這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曾保持最年輕諾獎得主頭銜長達99年!(歡迎在下文中找答案喲)諾貝爾獎1895年,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諾貝爾(Alfred Nobel)在遺囑中將自已大部分財產設立化學、物理、文學、生理醫學以及和平獎的獎金,用於獎勵在這些領域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科學家因黑洞研究獲獎
    「數」說諾貝爾物理學獎 113次: 1901年以來,諾貝爾物理學獎共頒發過113次。 3位女性: 歷史上曾有3名女性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分別是「居裡夫人」瑪麗•居裡(Marie Curie)、德裔美國物理學家瑪麗亞•格佩特-梅耶(Maria Goeppert-Mayer)和2018年的得主唐娜•斯特裡克蘭。
  • 剛剛,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最高齡的諾獎得主
    180人:1901年至2018年,共有181位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其中弗雷德裡克桑格(Frederick Sanger)(1918年8月13日-2013年11月19這也意味著,實際上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人數是180人。5名女性:歷史上共有5名女性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1911年,瑪麗居裡獲諾貝爾化學獎。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獲獎者都與宇宙、天文有關!歷屆獲獎得主...
    繼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了生理學或醫學獎諾貝爾獎獲得者後,當地時間10月8日,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獲得者為加拿大物理學家吉姆·皮布爾斯(James Peebles),以及瑞士兩位天文學家米歇爾·麥耶(Michel Mayor)和迪迪埃·奎洛茲(Didier Queloz)。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其中一位女性獲獎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頒發歷史諾貝爾物理學獎自 1901 年開始頒發。1901-201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共授予了 213 位獲獎者。最年輕的諾獎得主迄今為止,最年輕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勞倫斯·布拉格,他在 1915 年和父親一起獲得諾貝爾獎時只有 25 歲。
  • 數讀「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們與物理學獎」擦肩而過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史上留名憑實力,獲獎還要些運氣?)當地時間10月8日,國慶黃金周已正式「收官」,而諾貝爾獎「開獎」仍在繼續。百年前,物理學曾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科,也是1895年、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要求設立五大獎項的遺囑中,最先被提到的領域。這樣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你了解多少?資料圖:2018年10月2日,諾獎委員會宣布,美國科學家阿希金 、法國學者穆胡和加拿大科學家斯特裡克蘭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公布
    數說迄今共4名女性獲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物理學獎已經頒發100多次。宏觀至宇宙探索,微觀至原子結構,都是物理學獎得主們的研究領域。回顧過去頒發的這個獎項,能發現不少有趣的數字。114次:自1901年首次頒獎至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4次。
  • 201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25歲與96歲在物理學獎得主中,有人登頂已是耄耋之年,但有人獲獎時才年逾弱冠。2018年,亞瑟•阿斯金以96歲高齡獲獎,是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的最年長者;而1915年,年僅25歲的勞倫斯·布拉格與父親一起獲獎。
  • 諾獎得主是個愛開跑車的拉風漢子?你所不知道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你知道這次諾獎得主之一,是個喜歡圍著紅圍巾開跑車的拉風漢子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近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成果——美國物理學家阿瑟· 阿斯金(Arthur Ashkin)、法國物理學家熱拉爾·穆魯(Gérard Mourou)及加拿大物理學家唐納·斯特裡克蘭(Donna Strickland)三位,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