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發明全新竊聽技術:燈泡在百米外就能偷聽你的對話!

2021-01-09 網易

  以前也看過諜戰之類的新聞,但是沒有想到已經這麼厲害了,竟然在一個國家的大使館中安裝數不清的竊聽器,被逼無奈,只能重新建造!

  新聞報導說在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修建完成,中方大使高高興興地住了進去。但是很快,有關部門就在大使館內發現了竊聽器,之後就開始排查,竟然發現了數量驚人的竊聽器。有多少呢?難以計數,為什麼這麼說呢?這是因為它們把竊聽器直接就和混凝土澆築在了一起!

  下圖為澆築在混凝土中的竊聽器


  這是拆除竊聽器後的地面,像馬蜂窩一樣


  這件事之後,中國以後所有的大使館,從施工到材料,全部直接讓國內相關公司負責,再也不讓外國人插手了。

  但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竊聽方式已經出現了。科學家發明出一種全新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不需要在房間內安裝任何設備,或者入侵任何系統,就可以在百米外的房間裡進行實時監聽。

  近些年來,設計精巧的竊聽技術不斷升級:包括搭線竊聽、非法入侵手機竊聽、在牆上安裝竊聽器,別有用心的人甚至能通過建築物的玻璃反射光來獲取裡面的對話。而現在,又增加了一種新的竊聽方法:使用窗口看到的燈泡進行竊聽。

  1、竊聽技術升級

  最近,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新型遠程竊聽技術,他們稱之為「燈泡電話」(Lamphone)。他們表示,這種技術只需要兩樣東西就能實現:筆記本電腦和一臺不到1000美元的設備(這臺設備包括望遠鏡和價值400美元的光電傳感器)。

  當你使用燈泡電話時,只需要觀察聲音在室內燈泡玻璃表面導致的微小振動,就可以實時監聽任何百米外的房間裡發出的聲音。研究人員表明,通過測量振動引起的燈泡光源輸出的微小變化,間諜能夠清晰地還原出聲音,聲音的清晰度足以辨別談話內容,甚至識別出一段音樂。

  本·古裡安大學的安全研究員本·納西(Ben Nassi)說:「房間裡的任何聲音都可以從燈泡的光信號中復原,竊聽人員只需要通過遠程監測,不需要入侵任何系統或在目標房間內置入設備就能知道房間裡的聲音。」他與同事亞龍·皮魯京(Yaron Pirutin)和鮑裡斯·扎多夫(Boris Zadov)一起開發了這項技術,並計劃在8月份的黑帽安全大會(Black Hat security conference)上展示他們的新發現。

  他說:「你只要能夠看到一個懸掛著的燈泡,就足以完成竊聽。」

  實驗中,研究人員首先需要將一系列望遠鏡放置在距離目標辦公室燈泡約24米的地方,並將每個望遠鏡的目鏡放在電光傳感器前面。接著,他們會使用一個模數轉換器將傳感器內的電信號轉換成數字信息。當遠處的目標房間內播放音樂和語音的錄音時,他們將這些設備收集到的信息傳入筆記本電腦並進行接下來的數據分析。


  「燈泡電話」的流程圖:被竊聽房間的聲音①在懸掛的燈泡②表面產生振動。竊聽處通過望遠鏡③將光電傳感器(傳感器)對準懸掛的燈泡。光學信號經由類比數位轉換器④從電光傳感器採樣,並使用算法處理得到復原的聲學信號⑤

  研究人員發現,燈泡的微小振動是由聲波導致的,振動的幅度只有幾百微米。即使這樣,傳感器仍能通過每個望遠鏡接收到可測量的光線變化。在軟體過濾掉噪音後,房間內聲音的還原程度非常驚人:例如,他們能夠很好地還原川普的一段講話錄音片段,清晰度足以讓它被谷歌的音視頻轉錄程序轉錄。他們還播放了一段披頭四樂隊的歌曲「Let It Be」的錄音,經過光信號收集和聲音還原,歌曲應用程式Shazam立即識別出這首歌曲的名稱。


  實驗裝置:望遠鏡指向LED燈泡(12瓦)。電光傳感器(由一個光電二極體組成,將光轉換成電壓)被安裝在望遠鏡上,其輸出的電壓通過採樣並在LabVIEW軟體中處理。所有的實驗都是在一個關著門的房間裡進行,以排除其他影響因素。

  儘管如此,這項技術還是存在一些局限性。在他們成功的測試中,研究人員使用的是懸掛式燈泡,但研究者還不清楚放在燈罩中的燈泡或者天花板頂燈是否也會產生足以被探測到的音頻震動信號。此外,他們在演示中將揚聲器調到了最大音量,使用的聲音和音樂錄音比正常對話聲音要大。但研究小組指出,他們研究中使用的是相對廉價的光電傳感器和模數轉換器,如果升級為更昂貴的傳感器,就可能還原音量更低的對話。

  2、用途廣泛的竊聽手段

  美國史丹福大學計算機科學家和密碼學家丹·博內(Dan Boneh)認為,儘管新研究有待完善,但在「旁道攻擊」技術中仍具有潛在的重要實用性,這是一種竊密技術,即利用意外洩露的信息竊取機密。

  博內說:「這是旁道攻擊技術的絕妙應用。即使這需要懸掛式燈泡和高分貝的音量,它仍然超級有趣。況且這只是第一次嘗試,之後的『旁道』攻擊會更先進,未來相關研究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進。」


  竊聽裝置(位於人行天橋上)與懸掛的LED燈泡(位於附近建築第三層的辦公室)之間的距離為25米

  展示燈泡竊聽技術的研究小組是由本·古裡安大學的尤瓦爾·葉洛維奇(Yuval Elovici)和RSA加密算法的提出者之一阿迪·沙米爾(Adi Shamir)共同成立的。除了他們,還有許多科學家發現了更多的竊聽方式。比如多年前,研究人員已經知道,從目標窗口反射的雷射可以讓間諜捕捉到裡面的聲音。另一組研究人員在2014年指出,當竊聽手機時,即使惡意軟體無法訪問其麥克風,也可以通過手機的陀螺儀提取聲音信息。

  之前最接近「燈泡電話」的技術,是2014年被麻省理工學院、微軟公司和Adobe公司的研究人員稱為「可視麥克風」的技術:這種技術也需要望遠鏡觀測室內,但是不同的是,其只需要分析視頻中一些物體的振動,例如一袋薯片或一棵室內植物,就能使研究人員復原房間內的談話和音樂。

  利用視頻中植物葉片的振動,同樣能還原聲音

  納西指出,雖然可視麥克風技術不需要一個可透過窗口觀察的燈泡,適用範圍相對更廣,但它需要先錄製視頻,然後對錄像進行後續處理,將觀察到的物體的細微振動轉換成聲音信息。相比之下,燈泡電話技術可以實現實時監視。由于振動物體本身就是一個光源,因此光電傳感器可以從更簡單的視覺數據中提取振動信息。

  納西認為,這可能使燈泡電話在間諜活動中比以前的技術更加實用。「當你在現實中使用它時,你可以根據情況隨機應變,而不會因為技術問題錯失機會。」

  儘管如此,納西表示,研究人員公布他們的研究結果並不是為了讓間諜或執法部門去使用竊聽技術,而是為了刷新監管人員的認知。他說:「我們不是在提供工具,而是希望提高人們對這種竊聽方式的認識。」

  即使出現這種竊聽方式,以目前已知的技術水平還是很容易預防的。只需將任何懸掛的燈泡用燈罩遮蔽住,或者拉上窗簾就能防止竊聽。你甚至可以在窗戶上安裝防振裝置來防止雷射麥克風的竊聽,在家中排查竊聽器,從手機和電腦中移除麥克風。

  畢竟,在一個燈泡都能告密的時代,想杜絕被竊聽,有太多可做的了。

  來源:世界先進位造技術論壇

  其他:未來戰爭 |大國博弈 | 貿易戰 | 國際新秩序 | 習近平 | 馬化騰 | 馬斯克 | DARPA | 蘭德研究報告 | 潘建偉 | 梅宏 | 吳曼青 | 李德毅 | 施一公 | 金一南 | 顧建一 | 盧秉恆 | 鄔江興 | 王鳳嶺 | 鄔賀銓 | 沈昌祥 | 名家言論 | 國防建設 | 外軍動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用一隻燈泡,百米外就能偷聽對話!
    他們無論在敵方手機、汽車甚至是鞋底都可以安上竊聽器進行竊聽任務。但現在,更加令人毛骨悚然的竊聽方式已經出現了。科學家發明出一種全新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不需要在房間內安裝任何設備,或者入侵任何系統,就可以在百米外的房間裡進行實時監聽。
  • 用一隻燈泡,百米外就能偷聽對話?這種遠程竊聽手段絕了
    而現在,又增加了一種新的竊聽方法:使用窗口看到的燈泡進行竊聽。竊聽技術升級最近,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揭示了一種新型遠程竊聽技術,他們稱之為「燈泡電話」。他們表示,這種技術只需要兩樣東西就能實現:筆記本電腦和一臺不到1000美元的設備。當你使用燈泡電話時,只需要觀察聲音在室內燈泡玻璃表面導致的微小振動,就可以實時監聽任何百米外的房間裡發出的聲音。研究人員表明,通過測量振動引起的燈泡光源輸出的微小變化,間諜能夠清晰地還原出聲音,聲音的清晰度足以辨別談話內容,甚至識別出一段音樂。
  • 以色列大學發明新的長途竊聽技術,可通過燈泡識別24米外的聲音
    (Ben-Gurion)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Weizmann)的研究人員公布了一項新的長途竊聽技術,「lamphone」。多年來,各種複雜的竊聽技術一直不斷增加:竊聽、竊聽電話、牆壁監聽,甚至是利用建築物玻璃上的反射雷射來監聽室內的對話。而現在,間諜可以直接通過窗戶的燈泡就能進行監聽。據相關研究人員介紹,只要一臺望遠鏡和一個400美元的光電傳感器,通過室內燈泡玻璃表面的微小震動,就可以在數百英尺外的房間裡實時監聽任何聲音。這些聲音在內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的微小振動。
  • 通過燈泡就能竊聽你的對話,令人害怕
    最近發表的研究論文,學術研究人員詳細介紹通過觀察燈泡的振動並記錄燈泡光線變化,以還原25米遠房間內聲波(語音,對話及歌曲)的新技術。當這種情況發生在燈泡時,學術研究人員表示振動也會使燈泡發光時產生微小的閃爍。 他們進一步指出,通過使用強大的傳感器,記錄光的變化,並逆向分析得出撞擊燈泡表面的聲波。但與任何新監控技術一樣,燈泡聽筒有優勢也有局限性。 最明顯的缺點莫過於,竊聽者需將視線對準房間或公共場所的燈泡。 所以使用燈罩把燈泡罩起來就能迴避這種攻擊,在沒有窗戶的房間交談也不會受Lamphone技術竊聽。
  • 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遠程竊聽新手段丨科技熱度TOP10榜單
    首個渲染百萬像素逼真結果的方法,迪士尼開發百萬像素換臉新技術,且輸出結果具備時序一致性。下面這個比電影裡的諜戰大片還厲害,用一個燈泡就可以監聽別人的通話,以色列科學家提出遠程竊聽新手段 。迪士尼開發百萬像素換臉新技術或將用於大熒幕←入榜理由近日,迪士尼在歐洲圖形學會透視研討會(EGSR)上發表研究,展示了首個百萬像素逼真換臉技術。來自迪士尼的研究者表示,這項技術的創新點在於能夠達到百萬像素質量。百萬像素或許不再是高質量圖像的代名詞,畢竟手機自帶攝像頭就能達到千萬像素。
  • lamphone技術:可在25米外通過燈泡振動進行實時竊聽
    由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組成的科學團隊,近日展示了一種神奇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價值不到 1000 美元的設備就能實現竊聽。 這種技術被稱之為 「lamphone」側通道攻擊 ,主要利用光電傳感器來分析燈泡對聲音的頻率響應。"
  • 遠程監聽新方法:只要測量房間燈泡亮度細微變化就能推導出聲波
    2020已經足夠讓人焦慮了,如今令人頭大的事兒又多了一項:有人發明了遠程監聽的新方法,而且甚至根本不需要放什麼設備在你周圍就能做到。來自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網絡安全實驗室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最近用價值不到1000美元的儀器完成了上述過程,他們的做法是:測量聲波振動導致的房間內微妙的燈泡亮度變化,並將這種變化轉化為語音信息。
  • 間諜竟可以監聽燈泡的變化,收聽數百英尺外的聲音
    多年來,複雜的竊聽技術清單穩步增長:竊聽,竊聽的電話,牆上的蟲子-甚至從建築物的玻璃彈起雷射,以吸引室內的對話。現在,添加另一個用於音頻間諜的工具:房間中可能從窗戶看到的任何燈泡。以色列內蓋夫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研究人員今天揭示了一種新的遠程監聽技術,他們稱之為「 lamphone」。他們說,它可以讓任何人只要擁有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少於一千美元的設備(僅一臺望遠鏡和一臺價值400美元的光電傳感器),就可以實時觀察房間數百英尺外的任何聲音。這些聲音在內部燈泡玻璃表面上產生的微小振動。
  • 在25米的範圍內,我們說話隨時都可能被人竊聽
    由以色列本 · 古裡安大學和魏茨曼科學研究學院組成的科學團隊,近日展示了一種神奇的竊聽技術,只需要一個燈泡、一臺筆記本電腦和價值不到1000 美元的設備就能實現竊聽。為了證明攻擊的有效性,研究人員設置了這樣一個實驗場景:目標是位於寫字樓三層的一間辦公室,辦公室內懸掛著一個12瓦的LED燈泡。竊聽設備被安置在25米外的人行天橋上,包括三臺在目鏡上裝上了光電傳感器的望遠鏡(直徑10cm、20cm、35cm),以及用以處理數據的筆記本電腦。
  • 「一夫一妻」或致動物滅絕;大王具足蟲排便引轟動;通過燈泡可竊聽...
    葡萄牙裡斯本技術大學古生物學家裡卡多·阿勞霍指出,諾雷爾等人的結論令人信服,其研究提醒人們,「我們對恐龍繁殖策略的多樣性知之甚少」。(中國科學報)科學家通過燈泡的明暗竊聽人們對話#信息技術來自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和魏茲曼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發現,通過燈泡就可以從遠處收聽到講話者的說話內容。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傳統的光芽可以用來竊聽對話,並稱該技術為「Lamphone」。
  • 竊聽技術進化史:從收音機到雷射和網絡
    初級竊聽裝置早在一戰時就已經出現,並在二戰期間才開始逐漸成為間諜們獲取情報的選擇之一,但它真正成為間諜情報領域的常備工具,還是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隨著電晶體和微電子技術的突飛猛進才開始。目前,除有線、無線竊聽技術外,一些最新技術,如微波、紅外、雷射、網絡等也都在竊聽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 手機App都在偷聽我說話?竊聽疑雲全球密布,科技公司連連喊冤
    網友二則覺得今日頭條,一直在用麥克風權限「偷聽」聊天。 線下跟家人聊到方便麵,一則廣告就這樣出現在信息流中。 同時,今日頭條表示,從技術上看,目前聲音信息的處理,也遠達不到通過麥克風獲取個人隱私的水平。今日頭條也絕不會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用戶隱私數據。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我們還沒有那個本事,臣妾做不到啊。
  • 手機遠程竊聽攻擊竟成真實案例!小心公共場所的免費未知Wi-Fi
    「有了通訊錄,還有地理位置,你只需在這個框裡輸入手機號,就可以用對應的手機給他的親朋好友發信息。」現場工作人員表示,鎖屏手機淪為遠程竊聽器,等於該用戶的個人信息幾乎全部被暴露,「如果這個手機用戶是政府官員或公司高管,就可以竊聽國家機密和公司的商業機密;如果手機用戶是一個普通消費者,黑客通過竊聽可以了解他的個人信息和喜好,為後續的電信詐騙做準備等等。」
  • 燈泡是誰發明的 燈泡的發明者是誰
    燈是我們現在生活必不可少缺少的,在夜晚,燈光會為我們照明,你知道燈泡是誰發明的嗎?  儘管人們通常認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但這位著名的美國發明家並不是唯一一個致力於發明這種革命性技術的人。
  • 燈泡是誰發明的?你確定是愛迪生?
    大家都記得愛迪生的一句名言吧: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靈感。這位大發明家一生共留下了約2000項發明,令後人尊敬並受用不盡。然而下面的這幾項跟「電」有關的發明其實並不屬於愛迪生,也許你並不知道。No.1 電燈泡或白熾燈你現在問一問剛上學的小朋友,電燈泡是誰發明的,這肯定是一個不容置疑的答案:託馬斯·愛迪生。
  • 「冷戰」竊聽風暴:貓狗成了訓練有素的「間諜」
    你能想像動物也能成為竊聽能手麼?你知道衣服、鞋子、甚至你喝飲料的杯子也可能被裝上竊聽器麼?你知道電話裡的談話也許正在「廣播」麼?小編今天就帶你長長見識,看看那些「竊聽風雲」!這樣雷達就能偵查、錄製引起它震動的聲音,克格勃就能譯出其談話內容。直到1953年,一名英國駐蘇情報人員偶然發現美國使館內有奇怪的無線電頻率,才發現了該秘密,並告知盟友。
  • 智慧型手機破解後易被竊聽 裝間諜軟體只需3分鐘
    照片、視頻以及機主所在位置等資料 早報記者 龍毅 韓曉蓉 在你還在津津樂道地談論著默多克「竊聽門」事件如何如何時,殊不知,你自己的手機可能已經被竊聽了,如果你使用的是智慧型手機。你的智慧型手機有沒有偶爾接收到空白簡訊?事實上,等你重新開機之後,手機內的所有信息可能隨時遭竊取。 香港媒體前天報導iPhone手機可嵌入竊聽程序,手機就被處於監控狀態,通話、簡訊讓竊聽者一覽無遺,私隱蕩然無存。早報記者了解到,不僅iPhone手機存在這樣的「被偷聽」危險,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都可能遭遇這樣的隱憂。
  • 到底是誰發明了電燈泡呢?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儘管人們通常認為愛迪生發明了電燈泡,但這位著名的美國發明家並不是唯一一個致力於發明這種革命性技術的人。許多其他著名的人物也因為他們的電池、燈和第一個白熾燈泡的發明而被人們記住。?早期的研究與發展這個燈泡的故事早在愛迪生1879年獲得第一個商業成功的燈泡之前就開始了。
  • 燈泡發明的時間表
    1879年10月21日,在歷史上最著名的科學試驗中,託馬斯·愛迪生首次推出了他的招牌發明:一種安全、經濟、易重複的白熾燈泡,燃燒了13個半小時。 燈泡測試後,持續了40小時。儘管愛迪生不能被公正地視為燈泡的唯一發明者,但他的最終產品——多年來與其他工程師合作和測試的結果——徹底改變了現代工業經濟。以下是這項改變世界的發明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的時間表。發明者時間線1809年的2009年,英國化學家漢弗萊·戴維發明了第一盞電燈。Davy 將兩根電線連接到電池上,並在電線的另一端之間連接了一條木炭條。
  • 十個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以色列發明
    說起以色列,你大概會覺得是一塊遙遠的戰火紛飛的地方,大概從來也不會覺得這塊地方跟你會有什麼關係。5、生物殺蟲技術:綠色食品流行的時代,你大概多多少少吃過一些號稱使用生物殺蟲技術的瓜果蔬菜。6、電子脫毛技術:汗毛重的女性,若做美容,少不了要用到電子脫毛技術。